CN208933975U - 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3975U
CN208933975U CN201821396200.3U CN201821396200U CN208933975U CN 208933975 U CN208933975 U CN 208933975U CN 201821396200 U CN201821396200 U CN 201821396200U CN 208933975 U CN208933975 U CN 208933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meter steel
steel pipe
large diameter
pile
pipe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962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邬凯
杨雪莲
吴事贵
林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213962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3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3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39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包括坡面、滑面以及设置在坡面、滑面上的规格相同的若干个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和若干个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所述坡面位于滑面的上方,所述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之间也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的顶部通过桩顶联系梁联系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内部均设有“十”字型加强筋。克服了小直径钢管桩长细比过大,提供抗力极其有限的缺陷,该结构显著提高了单桩的抗弯性能和结构整体所提供的抗力,特别适用于大型滑坡应急抢险处治工程。

Description

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滑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
背景技术
钢管桩作为一种新型支挡结构,近年来在滑坡应急抢险及处治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人工挖孔的矩形抗滑桩相比,钢管桩具有场地适应性好、桩位布置灵活、对岩土体扰动小、施工速度较快等优势,且也具有抗滑支挡能力。目前在滑坡抢险及处治中常用的为小直径钢管桩(微型钢管桩),小直径钢管桩直径约140~300mm,壁厚6mm。该支挡结构通过潜孔钻机成孔后插入钢管桩,然后在钢管桩灌入水泥砂浆,导致水泥浆液向钢管桩周边的土体渗透、扩散,提高周围岩土体的整体强度,形成支挡抗滑能力。
但由于小直径钢管桩桩径较小,所提供的抗力极其有限,一般单排桩能提供的抗力约150Kn,难以适应大型滑坡的应急抢险处治。小直径钢管桩施工过程中还易出现漏浆、灌浆量过大等现象。因此,为适应大型滑坡应急抢险处治,还需进一步提升钢管桩的抗滑支挡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旨在应用于大型滑坡应急抢险处治工程,提高钢管桩支挡防护能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包括坡面、滑面以及设置在坡面、滑面上的规格相同的若干个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和若干个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所述坡面位于滑面的上方,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均通过坡面延伸到滑面,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内底部均设置有钢筋支架,所述钢筋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之间也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的顶部通过桩顶联系梁联系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内部均设有“十”字型加强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所述桩顶联系梁为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结构,所述桩顶联系梁的宽度为3.5m,高1.5m,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的顶端和桩顶联系梁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桩顶联系梁的上、下表面均水平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所述加强筋位于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内的中部,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中以及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外壁的预留间隙中均填充有C50混凝土层,且预留间隙不小于25c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的外径均为92cm,壁厚为12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相邻两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之间的间距相同,间距均为5m,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垂直方向间距2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该支挡结构由两排大直径钢管桩和桩顶联系梁组成,克服了小直径钢管桩长细比过大,提供抗力极其有限的缺陷,该结构显著提高了单桩的抗弯性能和结构整体所提供的抗力,大直径钢管桩采用旋挖钻机机械成孔,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具有快速性、经济性、安全性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大型滑坡应急抢险处治工程,此外,增设“十”字型加强筋,有效提高了大直径钢管桩的强度,抗弯性能显著提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的第一大直径钢管桩、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和桩顶联系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的桩顶联系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的第一大直径钢管桩、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和桩顶联系梁结构示意图。
图标:1-坡面、2-滑面、3-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4-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5-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1-第一吸水膨胀环、6-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1-第二吸水膨胀环、7-钢筋支架、8-桩顶联系梁、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包括坡面1、滑面2以及设置在坡面1、滑面2上的规格相同的若干个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若干个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所述坡面1位于滑面2的上方,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均通过坡面1延伸到滑面2,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内底部均设置有钢筋支架7,所述钢筋支架7上分别设有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之间也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顶部通过桩顶联系梁8联系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内部均设有“十”字型加强筋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是指内径大于或等于100mm的钢管。
具体的,所述桩顶联系梁8为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结构,所述桩顶联系梁8的宽度为3.5m,高1.5m,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顶端和桩顶联系梁8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桩顶联系梁8的上、下表面均水平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9位于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内的中部,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中以及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外壁的预留间隙中均填充有C50混凝土层,且预留间隙不小于25cm。
可选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开设有溢流孔,溢流孔的孔径由外至内的孔径逐渐增大。在注浆时,可以采用高压注浆,从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的顶部开口注浆,从溢流孔流出。由于溢流孔的孔径由外至内的孔径逐渐增大,在压力作用下能够高速喷洒至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的孔壁,而且溢流孔附近的混凝土流速较大,不容易堵塞。
可以理解,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也开设有溢流孔,溢流孔的孔径由外至内的孔径逐渐增大。在注浆时,可以采用高压注浆,从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顶部开口注浆,从溢流孔流出。由于溢流孔的孔径由外至内的孔径逐渐增大,在压力作用下能够高速喷洒至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的孔壁,而且溢流孔附近的混凝土流速较大,不容易堵塞。
具体的,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外径均为92cm,壁厚为12mm。
具体的,请参阅图3,相邻两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之间的间距相同,间距均为5m,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垂直方向间距2m。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与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之间的稳定性。请参阅图4,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的的外壁间隔套设有第一吸水膨胀环51。由于在注浆时混凝土带有水分,第一吸水膨胀环51能够吸水膨胀与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的孔壁抵接,从而提高了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与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之间的摩擦力和稳定性。可以理解,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的外壁间隔套设有第二吸水膨胀环61。由于在注浆时混凝土带有水分,第二吸水膨胀环61能够吸水膨胀与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的孔壁抵接,从而提高了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与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之间的摩擦力和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吸水膨胀环51和第二吸水膨胀环61可以是吸水膨胀橡胶。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使用时,大直径钢管桩为两排,桩孔顺路线方向间距为5米,垂直路线方向排距为2米,如图3所示。大直径钢管桩外径92cm,壁厚12mm,钢管桩应超钻50cm,预留间隙不小于25cm,桩底设钢筋支架7,以便浇注时混凝土能够进入桩外周边孔隙,大直径钢管桩采用旋挖机械成孔,旋挖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垮孔,影响下管。
钢管桩采用C50混凝土浇注,采用孔底浇注法,浇注时应尽量使混凝土进入管壁外侧,对于桩外侧无法浇注混凝土时,采用在管壁外二次灌浆方法,灌浆采用M35水泥砂浆,桩顶联系梁8为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结构,钢管桩桩顶与桩顶联系梁8顶面齐平等高。
该支挡结构由两排大直径钢管桩和桩顶联系梁8组成,克服了小直径钢管桩长细比过大,提供抗力极其有限的缺陷,该结构显著提高了单桩的抗弯性能和结构整体所提供的抗力,大直径钢管桩采用旋挖钻机机械成孔,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具有快速性、经济性、安全性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大型滑坡应急抢险处治工程,此外,增设“十”字型加强筋9,有效提高了大直径钢管桩的强度,抗弯性能显著提升,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包括坡面(1)、滑面(2)以及设置在坡面(1)、滑面(2)上的规格相同的若干个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若干个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1)位于滑面(2)的上方,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均通过坡面(1)延伸到滑面(2),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内底部均设置有钢筋支架(7),所述钢筋支架(7)上分别设有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之间也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顶部通过桩顶联系梁(8)联系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内部均设有“十”字型加强筋(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联系梁(8)为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结构,所述桩顶联系梁(8)的宽度为3.5m,高1.5m,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顶端和桩顶联系梁(8)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桩顶联系梁(8)的上、下表面均水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9)位于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内的中部,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中以及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外壁的预留间隙中均填充有C50混凝土层,且预留间隙不小于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外径均为92cm,壁厚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个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之间的间距相同,间距均为5m,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垂直方向间距2m。
CN201821396200.3U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33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6200.3U CN208933975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6200.3U CN208933975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3975U true CN208933975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19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9620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33975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39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5754A (zh) * 2022-04-24 2022-08-05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旋挖桩套微型桩新型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5754A (zh) * 2022-04-24 2022-08-05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旋挖桩套微型桩新型结构
CN114855754B (zh) * 2022-04-24 2023-08-29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旋挖桩套微型桩新型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2755B (zh)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CN204370431U (zh) 一种咬合长短桩围护结构
CN104533446A (zh) 一种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双层初期支护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CN206941608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结构
CN205387720U (zh) 超高路堤的双排圆桩桩基三级轻型支挡结构
CN109024651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混合桩基及施工方法
CN107503362A (zh) 一种适用于库岸边坡的复合抗滑桩墙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653222A (zh) 抗滑桩防护方法、抗滑桩施工方法及抗滑桩防护结构
CN110258593A (zh) 用于边坡治理的抗滑桩
CN104863177A (zh) 一种复合式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211165U (zh) 一种适用于库岸边坡的复合抗滑桩墙支挡结构
CN108824471A (zh) 一种深水裸岩群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08933975U (zh) 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
CN207525758U (zh) 一种加强型基坑排桩支护结构
CN205077499U (zh) 一种具有横向连接构件的双排桩支护结构
CN110387889A (zh) 一种用于长条形深基坑的连拱式基坑支护方法
CN106149745A (zh) 一种桁架式钢管注浆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02644591U (zh) 在富水流砂地质条件隧道施工中被加固的桥桩基
CN104074197A (zh) 大直径薄壁筒桩复合锚杆式基坑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2493439A (zh) 建筑基础桩构件
CN203559419U (zh)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CN205653804U (zh) 一种路基边坡装配式变形自适应防护骨架
CN109487793A (zh) 一种复杂环境下的密排灌注桩内支撑基坑永久支护结构
CN207891869U (zh) 钢管桩
CN201406687Y (zh) 深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