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94385U - 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94385U
CN208094385U CN201820504680.4U CN201820504680U CN208094385U CN 208094385 U CN208094385 U CN 208094385U CN 201820504680 U CN201820504680 U CN 201820504680U CN 208094385 U CN208094385 U CN 208094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asing
heat dissipation
radiation shell
radiating sub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46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洲君
詹春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g Xing Electric Dr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g Xing Electric Dr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g Xing Electric Dr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g Xing Electric Dr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046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94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94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943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属于电动机技术领域,存在电动机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动机以及与电动机转动连接的转轴,电动机的外侧包覆有机壳,电动机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之间的风扇叶片,所述散热组件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包括与散热组件转动连接的独立电机,散热组件固接在电动机远离转轴的一端,达到提高电动机的散热能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作为用电器或其他机械的动力源,其作用主要是产生驱动转矩。
电机主要由静止的定子以及旋转的转子组成,定子包括定子铁芯以及嵌放在定子铁芯内的定子绕组,定子铁芯是电机磁路的一部分,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转子主要由转子铁心、转子绕组和转轴构成,电机在使用时,由于转子绕组的电阻以及电机内部转动摩擦产生的热量,对电机的损坏较大,因此需要对电机进行散热。传统的电机散热是在电机轴的一端固接一个散热叶片,使电机在提供驱动力的同时带动散热叶片转动,对电机进行冷却。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47839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发电机散热风扇装置,包括电机、转轴和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之间的风扇叶片,电机外层包裹有机壳;风扇叶片为直角梯形,其中风扇叶片较长的底边连接在第一固定片,较短的底边连接第二固定片,该发电机散热风扇装置在使用时固定连接在发电机转轴上。
上述发电机散热装置能够提高散热效果,但是,该散热装置仍是以发电机的输出作为主要转动动力,当发电机的转速发生改变的时,散热装置的转速跟随改变,从而使散热装置对于发电机的散热效果受到发电机转速的影响,导致对于发电机的散热效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达到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能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包括电动机以及与电动机转动连接的转轴,电动机的外侧包覆有机壳,电动机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之间的风扇叶片,所述散热组件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包括与散热组件转动连接的独立电机,散热组件固接在电动机远离转轴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组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之间的风扇叶片,散热组件拥有独立的驱动件,因此在散热组件工作时,散热组件不会随着电动机同轴转动,从而能够减少电动机的转轴的负荷,从而提高电动机的功率;由于散热组件的特殊结构,散热风的流动更加活跃,流动的散热风经过机壳的表面,带走电动机的热量,达到对电动机冷却的目的。同时,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是恒定的,不会随着电动机的使用工况变化而产生变化,当电动机转速较慢时,散热组件仍然能给予充分的散热效果,提高电动机的散热能力,达到了达到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能力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散热组件与电动机的外表面包覆有散热壳,散热壳的内壁开设有若干内风道,内风道贯穿散热壳首尾两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散热组件转动产生的散热风,在内风道内流动,并流经机壳的表面,从而对电动机进行风冷散热,内风道能对散热壳内流动的散热风起到很好的引、汇聚作用,使得散热风能更快地流动至电动机的表面,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
较佳的,所述机壳上背离电动机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外风道,外风道贯穿机壳的首尾两端且与内风道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散热组件产生的散热风通过内风道,流至与内风道连通配合的外风道,外风道设置于机壳的四周,因此外风道能够引导流动的散热风对电机进行散热处理,且外风道的开设增大了机壳的接触面积,使得散热风能够对机壳进行更全面的散热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
较佳的,所述机壳与散热壳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散热壳上的第一限位螺孔、开设于机壳上的第二限位螺孔以及与第一限位螺孔和第二限位螺孔相适配的限位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螺孔和第二限位螺孔配合使用,将限位螺栓拧进第一限位螺孔和第二限位螺孔,使得散热壳和机壳在轴线位置上相对固定,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出现电动机与散热组件脱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散热组件工作时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散热壳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卡条,机壳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卡槽,卡条沿散热壳的轴向设置,卡槽沿机壳的轴向设置,卡条与卡槽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条与卡槽滑动连接,使得机壳能在散热内滑动,并且卡槽的设置增大了机壳外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扩大了散热风与机壳外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
较佳的,所述散热组件靠近电动机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盘,电动机靠近固定盘的一端设置有后端盖,后端盖与固定盘固定连接,后端盖远离固定盘的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机的后端盖通过固定盘与散热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且后端盖是与电动机固定连接的,因此该散热组件在转动时,其沿转轴的轴线方向得到了固定,提高了整体的使用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后端盖与机壳相抵接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机壳内的定子和转子与散热组件完全隔离开来,减少散热组件对电动机内部产生的干扰,而散热组件旋转产生的散热风经由内风道流经机壳外壁的外风道,对机壳内的电动机进行散热处理,既能减少散热组件对电动机工作的干扰,又能保证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
较佳的,所述散热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散热槽,散热槽沿着散热壳的轴向设置,并贯穿散热壳的首尾两端,散热槽与内风道在竖直平面上间隔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壳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散热槽,减轻了散热壳的壳体质量,从而减轻了整体设备的质量,并且散热槽可以增大散热壳的外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外界环境的散热风与散热壳的接触面积,使得散热组件的独立电机能够得到有效的散热处理,同时也能降低散热壳内散热风的温度,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
较佳的,所述散热壳远离转轴的一端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上固定设置有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滤网能够减少外界环境对散热组件的影响,并且滤网能够对进入散热壳的流动的空气进行过滤,减少空气中杂物在散热壳内的堆积,进一步提高了电动机的散热效果。前端盖使得电机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减少外界环境对散热组件的影响。
较佳的,机壳靠近转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前端盖,前端盖与转轴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前端盖使得电动机内部定子和转子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对电动机提供保护,从而减少由于电动机出现被破坏的情况产生,提高了电动机使用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高电动机的散热效果;
2、提高整体设备的稳定性;
3、减少外界环境对电动机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机独立散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旨在强调内风道和外风道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隐去散热壳后旨在强调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旨在强调散热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旨在强调机壳和散热壳内部构造的爆炸图;
图6是图5中B处旨在强调卡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C处旨在强调固定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旨在强调内风道和外风道配合关系的剖面图;
图9是图8中D处旨在强调卡接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散热组件;11、第一固定片;12、第二固定片;13、风扇叶片;2、独立电机;21、独立驱动轴;22、固定台;23、固定盘;3、电动机;31、转轴;32、后端盖;33、机壳;331、灌风块;3311、灌风槽;332、外风道;34、前端盖;4、散热壳;41、内风道;42、固定槽;421、灌风孔;4211、灌风口;43、通气孔;431、滤网;44、散热槽;5、限位组件;51、第一限位螺孔;52、第二限位螺孔;53、限位螺栓;6、固定组件;61、凸块;611、第一固定螺孔;62、第二固定螺孔;63、固定螺栓;7、卡接组件;71、卡条;711、卡柱;712、卡腿;713、出风孔;72、卡槽;721、腿槽;722、柱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电动机3以及与电动机3转动连接的转轴31,电动机3的外表面包覆有机壳33,电动机3远离转轴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组件1(结合图3),散热组件1转动连接有独立的电机2,散热组件1的外部包覆有散热壳4,散热壳4套设于机壳33的外表面。
如图3所示,散热组件1包括圆盘状的第一固定片11和第二固定片12,第一固定片11和第二固定片12的直径相等且相对平行设置,第一固定叶片11位于远离转轴31的一端,第一固定片11和第二固定片12之间设置有若干矩形的风扇叶片13,风扇叶片13相对的两个长边分别与第一固定片11和第二固定片12相互固接,且风扇叶片13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散热组件1的转动方向一致。
结合图3和图4,第一固定片11和第二固定片12之间设置有独立电机2,独立电机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独立驱动轴21,独立驱动轴21和散热组件1固定连接,因而当独立电机2带动独立驱动轴21转动时,独立驱动轴21带动散热组件1一起转动从而产生散热风对电动机3进行风冷。
独立电机2靠近独立驱动轴2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固定台22,固定台22的直径小于第一固定片11的直径,固定台22与独立驱动轴21转动连接,固定台22上远离散热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圆盘状的固定盘23,固定盘23的直径与第一固定片11的直径一致,固定盘23固定连接在固定台22上且与独立驱动轴21转动连接。
结合图4和图5,固定盘23远离散热组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需要散热处理的电动机3,电动机3设有转轴31以及后端盖32,后端盖32与电动机3固定连接,后端盖32为圆柱体与圆台的组合体,其靠近固定盘23的一端为圆柱体,圆柱体的截面尺寸大于固定盘23的截面尺寸,后端盖32远离固定盘23的一端的圆台抵接在机壳33的端口处。
结合图4和图7,固定盘23与后端盖32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包括等距固设于固定盘23周向的若干凸块61,凸块6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螺孔611,后端盖32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固定螺孔62,第一固定螺孔611与第二固定螺孔62之间设置有相适配的固定螺栓63,固定组件6使得后端盖32与固定盘23固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散热组件1在水平的轴线位置得以固定,提高了稳定性。
回看图1和图4,散热组件1设置于散热壳4内,散热壳4套设于机壳33的外表面。散热壳4为方筒状,机壳33的外壁为与散热壳4内表面相配合的矩形,机壳33内设置有电动机3的定子和转子。
如图5所示,后端盖32的圆台部分插设于机壳33的内壁,且与电动机3固定连接,后端盖32的圆柱体部分尺寸稍大于机壳33的内径尺寸,使得后端盖32抵接固定在机壳33的端面,因此与后端盖32固定连接的固定盘23可以使得散热组件1在转轴31的轴线位置相对固定。
结合图2和图3,散热壳4上开设有若干内风道41,机壳33上开设有若干外风道332,外风道332和内风道41相互连通。外风道332沿着机壳33的轴线方向开设并贯穿机壳33两端,内风道41沿着散热壳4的轴线方向开设并贯穿散热壳4两端。由于机壳33与散热壳4套设配合,因此当独立电机2带动散热组件1转动时,产生的散热风会沿着内风道41开始流动,流至内风道41和外风道332贯通配合的间隙,最终流经机壳33的外壁,使得电动机3得以散热冷却。
结合图8和图9,机壳33和散热壳4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7,卡接组件7包括固设于散热壳4内壁的卡条71以及开设于机壳33外壁的卡槽72,卡条71位于靠近散热壳4纵截面的四个边角位置处,且垂直于散热壳4内壁设置,卡条71包括两条相对平行设置的矩状的卡柱711以及固接在卡柱711底部的矩状的卡腿712,两条卡柱711之间留有的间隙为出风孔713,卡腿712向着远离卡条71中心的位置偏离,卡柱711与卡腿712形成L形。
机壳33的内壁开设有若干卡槽72,卡槽72与卡条71相适配,卡槽72包括与卡柱711滑移配合的柱槽722以及与卡腿712滑移配合的腿槽721,柱槽722与腿槽721形成空心的T形结构(参见图6)。卡条71和卡槽72的配合既能使得散热壳4和机壳33的相对位置可以改变,又能对垂直于机壳33和散热壳4轴线方向的位置得以限位,提高了整体的配合精度,并且由散热组件1带动产生的散热风可以通过出风孔713流过卡槽72,在机壳33的外壁对电动机3进行冷却。
如图5所示,机壳33与散热壳4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包括开设在散热壳4四个侧面上的第一限位螺孔51、开设在机壳33相对位置处的第二限位螺孔52以及与第一限位螺孔51和第二限位螺孔52相适配的限位螺栓53,限位组件5可以使得机壳33和限位壳的相对位置得以确定,即电动机3部分套设于散热壳4内部,避免散热壳4完全包覆电动机3的机壳33,提高了散热效果。
如图9所示,机壳33轴线方向的四条棱线位置处开设有灌风槽3311,灌风槽3311为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的圆心位于远离机壳33的位置处,灌风槽3311与相邻的卡槽72之间形成灌风块331,散热壳4内壁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与灌风块331配合的固定槽42,灌风块331与固定槽42滑移卡接,散热壳4轴线方向的四条棱线位置处开设有灌风孔421,灌风孔421沿散热壳4的轴向方向贯穿散热壳4,且灌风孔421靠近灌风槽3311的外表面与灌风槽3311抵接配合,灌风孔421与灌风槽3311配合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灌风口4211。当独立电机2带动散热组件1转动时,产生的散热风一部分会从靠近散热组件1一端的灌风口4211进入灌风孔421内,并沿着灌风孔421运动,最终输送至灌风槽3311上,对机壳33的外壁进行风冷散热。
回看图1,机壳33靠近转轴3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前端盖34,前端盖34为一矩状体,前端盖34能减少空气中的杂质进入机壳33内,从而对电动机3产生损坏,提高了电动机3的使用寿命。
散热壳4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散热槽44,散热槽44沿着散热壳4的轴线方向贯穿散热壳4两端,散热槽44可以增大散热壳4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散热壳4能够更好地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其中,由于散热组件1拥有独立的驱动件,即独立电机2,因此散热组件1在对电动机3进行散热时,不需要再分出电动机3的功率用于散热组件1上,提高了电动机3的输出功率;同时,当电动机3转速发生变化时,散热组件1仍然能在独立电机2的驱动下保持散热组件1稳定的转动,从而保证了散热组件1的散热效果。
由散热组件1产生的散热风在散热壳4内沿着内风道41和外风道332流至电动机3的外表面,使得电动机3的散热效果显著,并且通过散热壳4、机壳33和散热壳4上开设有散热槽44的配合使用,使得对电动机3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综上,通过上述步骤达到提高电动机3的散热能力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包括电动机(3)以及与电动机(3)转动连接的转轴(31),电动机(3)的外侧包覆有机壳(33),电动机(3)远离转轴(31)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组件(1),散热组件(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片(11)、第二固定片(12),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片(11)和第二固定片(12)之间的风扇叶片(1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包括与散热组件(1)转动连接的独立电机(2),散热组件(1)固定连接在电动机(3)远离转轴(3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包覆有散热壳(4),散热壳(4)的内壁开设有若干内风道(41),内风道(41)贯穿散热壳(4)首尾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33)上开设有若干外风道(332),外风道(332)贯穿机壳(33)的首尾两端且与内风道(4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33)与散热壳(4)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包括开设于散热壳(4)上的第一限位螺孔(51)、开设于机壳(33)上的第二限位螺孔(52)以及与第一限位螺孔(51)和第二限位螺孔(52)相适配的限位螺栓(5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4)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卡条(71),机壳(33)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卡槽(72),卡条(71)沿散热壳(4)的轴向设置,卡槽(72)沿机壳(33)的轴向设置,卡条(71)与卡槽(7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靠近电动机(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盘(23),电动机(3)靠近固定盘(23)的一端设置有后端盖(32),后端盖(32)与固定盘(23)固定连接,后端盖(32)远离固定盘(23)的一端与电动机(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32)与机壳(33)相抵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4)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散热槽(44),散热槽(44)沿着散热壳(4)的轴向设置,并贯穿散热壳(4)的首尾两端,散热槽(44)与内风道(41)在竖直平面上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4)远离转轴(31)的一端开设有通气孔(43),通气孔(43)上固定设置有滤网(4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机壳(33)靠近转轴(3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前端盖(34),前端盖(34)与转轴(31)转动连接。
CN201820504680.4U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94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4680.4U CN208094385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4680.4U CN208094385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94385U true CN208094385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5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468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94385U (zh) 2018-04-10 2018-04-10 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94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370503B2 (en) Motor rotor support frame and motor
JP2007524335A5 (zh)
JP2000152563A (ja) 全閉冷却型回転電機
CN206023440U (zh) 一种叶轮一体的磁悬浮电机纯风冷散热结构
CN106981950A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新型风冷电机
JP2014033584A (ja) 回転電機の風冷構造
US20170057655A1 (en) Ram air turbine system
CN109450151A (zh) 内置散热风道的永磁伺服电机
CN108880022B (zh) 一种外转子自循环液冷永磁电机
CN208094385U (zh) 一种电机独立散热设备
CN214045274U (zh) 一种散热件、转子及电机
CN102611277A (zh) 一种凸极构造的液冷式电涡流缓速器
CN212137477U (zh) 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
CN107846094A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电机转子
CN112311115B (zh) 一种具有调节护环过盈量的大功率异步电机
CN104578686A (zh) 一种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
CN219322225U (zh) 一种风冷内循环电动机散热机构
CN212435491U (zh) 一种散热电机
CN216959526U (zh) 一种双盘轴向磁场式开关磁阻电机
CN220857784U (zh) 一种采用非对称散热流道设计的电机
CN208062990U (zh) 一种高性能高散热的电机
CN215772882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双定子电机
CN112467942B (zh) 散热式轴向电机
JPH031188Y2 (zh)
CN213547208U (zh) 一种带有绕组线圈散热的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