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91245U - 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91245U
CN208091245U CN201820407124.5U CN201820407124U CN208091245U CN 208091245 U CN208091245 U CN 208091245U CN 201820407124 U CN201820407124 U CN 201820407124U CN 208091245 U CN208091245 U CN 208091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umping
main pipe
branch
bak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071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江
李长安
闫桂林
张红法
杨群峰
刘伯平
王方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HENYANG NEW CARBON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HENYANG NEW CARB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HENYANG NEW CARBON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HENYANG NEW CARB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071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91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91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91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汇集管道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支管一,每个连通支管一的一端均与汇集管道连通,每个连通支管一的另一端设置有抽气管接口,连通管一的一端与汇集管道连通,连通管一的另一端与固定换热设备连通,移动式热空气收集设备可选择地与多个抽气管接口中的一个相连通,所述移动式热空气收集设备包括抽气支管、抽气母管、吊装环和连通管二,抽气母管上设置有多个抽气支管,每个抽气支管的一端均与抽气母管相连通,抽气支管的另一端与焙烧炉的出气圆孔相连通,抽气母管的上部设置有吊装环,抽气母管的端部连通有连通管二。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达到了余热利用,节能增效的目的;同时还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属于焙烧炉余热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碳素焙烧炉依照工艺要求,要反复的升温和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采用空气进行降温,吸热后的热空气通常排放掉了,这些热空气通常温度在300℃至400℃,含有大量的热能,这些余热目前没有进行利用,被直接排放了。
热空气的余热利用价值十分可观,以30万吨焙烧炉生产线为例,当生产1.0MPa压力的蒸汽时,其余热可生产1.0-2.0t/h的饱和蒸汽,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该余热利用难度较大,不仅要考虑生产工艺的要求,还要考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其设备应能满足原有的工艺要求,降温速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需要降温的加热室经过空气降温,余热利用结束后,余热设备不仅要能离开该加热炉室,还要能安全的移到新的需要降温的加热炉室,继续进行烟气的余热利用,保证余热利用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在余热装置有效的给焙烧炉加热炉室降温的同时,又能产生蒸汽或热水,供生产和生活使用,同时对原有生产设备无需改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一套固定换热设备和一套移动式热空气收集设备,还包括连通管一、汇集管道、连通支管一和抽气管接口,汇集管道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支管一,每个连通支管一的一端均与汇集管道连通,每个连通支管一的另一端设置有抽气管接口,连通管一的一端与汇集管道连通,连通管一的另一端与固定换热设备连通,移动式热空气收集设备可选择地与多个抽气管接口中的一个相连通,其余的抽气管接口上分别放置有一个盖板,所述移动式热空气收集设备包括抽气支管、抽气母管、吊装环和连通管二 ,抽气母管上设置有多个抽气支管,每个抽气支管的一端均与抽气母管相连通,抽气支管的另一端与焙烧炉的出气圆孔相连通,抽气母管的上部设置有吊装环,抽气母管的端部连通有连通管二。
所述固定换热设备包括引风机、水加热器和蒸发器,连通管一后接蒸发器,蒸发器后接水加热器,水加热器后接引风机。
所述抽气母管、汇集管道均为圆管。
所述抽气母管、抽气管接口、汇集管道、连通支管一均为金属材质,其外侧均包裹有保温层。
所述连通管二可选择地与多个抽气管接口中的一个相连通。
所述抽气支管、抽气母管焊接连接并成为一个整体,抽气支管的个数需要与需要冷却焙烧炉的出气圆孔相对应。
所述抽气母管与加热炉室出气圆孔的连接采用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蒸发器、水加热器为固定的换热设备;抽气母管、抽气支管、连接管和汇集管道组成移动的热空气收集设备;抽气母管和抽气支管为一个整体,可以被吊装移动。
冷空气由焙烧炉加热炉室顶部进气圆孔进入需要冷却的加热炉室经加热后,由该加热炉室顶部出气圆孔吸入抽气支管,所有抽气支管的热空气经抽气母管汇集后,经抽气管接口连接管进入汇集管道,然后经管道进入蒸发器,加热给水生产蒸汽,然后进入水加热器产生热水,进一步降低排出空气的温度;当该加热炉室的温度下降到规定值时,对该段焙烧炉加热炉室冷却任务完成,然后由吊装设备将抽气母管和抽气支管组成的整体一同吊起,移动至下一个需要冷却的焙烧炉加热炉室位置,将抽气支管与焙烧炉加热炉室顶部出气圆孔对接,将抽气母管与抽气管接口对接,进行新的冷却和换热,而刚才移开抽气母管的抽气管接口用盖板进行密封,避免外部空气漏入汇集管道。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则在碳素焙烧炉依照工艺要求,满足降温的过程中,不断生产蒸汽和热水,供生产或生活使用。
汇集管道上有多个和连接管一体的抽气管接口。根据生产周期,与抽气母管对接或者被盖板密封。
抽气母管与抽气支管焊接连接并成为一个整体,抽气支管的个数要与需要冷却加热炉室的出气圆孔个数相对应。由于长时间使用,加热炉室上部出气圆孔区域不是很平整,推荐抽气支管与加热炉室出气圆孔的连接采用软连接,放置方式,该处允许有少许空气漏入。
为减少热损失,抽气母管、管接口、汇集集箱、连接管等要进行保温,这样可以生产更多的蒸汽或热水,提高余热利用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用抽气母管代替了原来的空气冷却装置,在引风机负压的作用下,从焙烧炉加热炉室圆孔出来的热空气,通过抽气支管进入抽气母管,经抽气管接口进入汇集管道送入固定换热设备,加热给水生产蒸汽或热水,然后进入引风机排出。抽气母管在该加热炉室冷却完成后,即吊至下一个需要冷却的加热炉室,连接新的抽气管接口,继续工作。同时用完的抽气管接口用盖板密封,避免漏入外部空气,影响余热利用的效率。2、原有的吊装设备仍能继续使用,由于原有的冷却设备中还有风机的重量,而我们的余热设备中需要吊装移动的设备仅为抽气母管与支管,因此较原有冷却设备重量轻,能更好的保证吊装移动的安全性。3、而蒸发器和水加热器均为固定设备,这样也保证的了承压设备的安全性。4、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在符合碳素焙烧炉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在不改变原有生产设备和人员操作的情况下,将蒸发器、水加热器作为固定换热设备和移动的热空气收集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了吸热后的热空气含有的热量,生产蒸汽或热水,达到了余热利用,节能增效的目的;同时还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风机 2、水加热器 3、蒸发器 4、连通管一 5、汇集管道 6、连通支管一 7、抽气管接口 8、移动式热空气收集设备 8.1、抽气支管 8.2、抽气母管 8.3、吊装环 8.4、连通管二 9、盖板 10、焙烧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一套固定换热设备和一套移动式热空气收集设备8,还包括连通管一4、汇集管道5、连通支管一6和抽气管接口7,汇集管道5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支管一6,每个连通支管一6的一端均与汇集管道5连通,每个连通支管一6的另一端设置有抽气管接口7,连通管一4的一端与汇集管道5连通,连通管一4的另一端与固定换热设备连通,移动式热空气收集设备8可选择地与多个抽气管接口7中的一个相连通,其余的抽气管接口7上分别放置有一个盖板9,所述移动式热空气收集设备8包括抽气支管8.1、抽气母管8.2、吊装环8.3和连通管二8.4 ,抽气母管8.2上设置有多个抽气支管8.1,每个抽气支管8.1的一端均与抽气母管8.2相连通,抽气支管8.1的另一端与焙烧炉的出气圆孔相连通,抽气母管8.2的上部设置有吊装环8.3,抽气母管8.2的端部连通有连通管二8.4。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换热设备包括引风机1、水加热器2和蒸发器3,连通管一4后接蒸发器3,蒸发器3后接水加热器2,水加热器2后接引风机1;所述抽气母管8.2、汇集管道5均为圆管;所述抽气母管8.2、抽气管接口7、汇集管道5、连通支管一6均为金属材质,其外侧均包裹有保温层;所述连通管二8.4可选择地与多个抽气管接口7中的一个相连通;所述抽气支管8.1、抽气母管8.2焊接连接并成为一个整体,抽气支管8.1的个数需要与需要冷却焙烧炉的出气圆孔相对应;所述抽气母管8.2与加热炉室出气圆孔的连接采用软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固定换热设备和一套移动式热空气收集设备(8),还包括连通管一(4)、汇集管道(5)、连通支管一(6)和抽气管接口(7),汇集管道(5)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支管一(6),每个连通支管一(6)的一端均与汇集管道(5)连通,每个连通支管一(6)的另一端设置有抽气管接口(7),连通管一(4)的一端与汇集管道(5)连通,连通管一(4)的另一端与固定换热设备连通,移动式热空气收集设备(8)可选择地与多个抽气管接口(7)中的一个相连通,其余的抽气管接口(7)上分别放置有一个盖板(9),所述移动式热空气收集设备(8)包括抽气支管(8.1)、抽气母管(8.2)、吊装环(8.3)和连通管二(8.4) ,抽气母管(8.2)上设置有多个抽气支管(8.1),每个抽气支管(8.1)的一端均与抽气母管(8.2)相连通,抽气支管(8.1)的另一端与焙烧炉的出气圆孔相连通,抽气母管(8.2)的上部设置有吊装环(8.3),抽气母管(8.2)的端部连通有连通管二(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换热设备包括引风机(1)、水加热器(2)和蒸发器(3),连通管一(4)后接蒸发器(3),蒸发器(3)后接水加热器(2),水加热器(2)后接引风机(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母管(8.2)、汇集管道(5)均为圆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母管(8.2)、抽气管接口(7)、汇集管道(5)、连通支管一(6)均为金属材质,其外侧均包裹有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二(8.4)可选择地与多个抽气管接口(7)中的一个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支管(8.1)、抽气母管(8.2)焊接连接并成为一个整体,抽气支管(8.1)的个数需要与需要冷却焙烧炉的出气圆孔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母管(8.2)与加热炉室出气圆孔的连接采用软连接。
CN201820407124.5U 2018-03-26 2018-03-26 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Active CN208091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7124.5U CN208091245U (zh) 2018-03-26 2018-03-26 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7124.5U CN208091245U (zh) 2018-03-26 2018-03-26 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91245U true CN208091245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60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07124.5U Active CN208091245U (zh) 2018-03-26 2018-03-26 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912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1592A (zh) * 2018-11-28 2019-04-16 凤城市宝山炭素有限公司 敞开式环式焙烧炉智能强制冷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1592A (zh) * 2018-11-28 2019-04-16 凤城市宝山炭素有限公司 敞开式环式焙烧炉智能强制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91245U (zh) 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6378011U (zh) 一种高效节能炭黑反应炉用余热回收及制冷装置
CN204999615U (zh) 一种石墨烯快速膨胀炉
CN105865023B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热风炉
CN206648480U (zh) 一种锂电池气氛炉节能循环系统
CN201429113Y (zh) 节能环保多功能燃气炉具
CN205897550U (zh) 一种热利用率高的导热油锅炉
CN201377817Y (zh) 采暖炉
CN209024457U (zh) 一种制造生物质能用焙烧炉
CN203718858U (zh) 余热回收利用炒炉
CN208547258U (zh) 一种余热再利用装置
CN208237924U (zh) 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型炉灶
CN203693289U (zh) 多孔蒸炉节能装置
CN208333103U (zh) 一种铝棒热剪炉
CN207991244U (zh) 冶炼炉
CN207762932U (zh) 一种环保型漆包线用废气催化处理装置
CN203010934U (zh) 一种热风炉热能回收装置
CN208238578U (zh) 化铁炉余热利用装置
CN105014056B (zh) 无动力内燃喷射式烤包器
CN101922741A (zh) 节能环保多功能燃气炉具及使用方法
CN106136841A (zh) 燃气内燃加热器具
CN204100566U (zh) 节能煮烫炉
CN213681322U (zh) 一种燃烧换热加热拉幅定型机
CN211854079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空气预热装置
CN217978749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高效冷暖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