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86224U - 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86224U
CN208086224U CN201820233654.2U CN201820233654U CN208086224U CN 208086224 U CN208086224 U CN 208086224U CN 201820233654 U CN201820233654 U CN 201820233654U CN 208086224 U CN208086224 U CN 208086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conveyor
roll
beverage bottle
fixed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336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IMEI FOOD BEVER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IMEI FOOD BEVER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IMEI FOOD BEVER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IMEI FOOD BEVER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336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86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86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86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瓶生产领域,涉及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包括传送装置、喷码装置合贴标装置,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辊式传送带和第二辊式传送带,第一辊式传送带和第二辊式传送带之间设有辅助滑道,辅助滑道两端设有辅助侧壁,辅助滑道上设有倒瓶装置,倒瓶装置包括转动轴以及抵块,抵块下固定有弹簧,喷码装置包括第一矫正装置、第一加工装置以及第一定位装置,贴标装置包括第二矫正装置、压紧装置、第二定位装置、第一上标装置以及第一上胶装置。本实用新型整合了喷码装置和贴标装置,同时设有倒瓶装置,能够在不需要人工转移的情况下完成喷码和贴标,效率高,设置有多个矫正装置和定位装置,能够保证加工准确,减少位置错误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饮料在生产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喷码、贴标才会进行后续销售。现有的加工过程中,喷码、贴标流程都是由单独的加工部门来完成的,因此将完成部分加工的饮料瓶转移至另一部门需要耗费时间,且容易在转移过程中出现加工问题。
喷码作业大多是通过机械设备完成,但是现有用于饮料瓶喷码的设备无法做到准确喷码,因此在摆放饮料瓶时对位置和距离都有一定要求,一旦位置错误或者距离不等,就会出现喷码的位置错误或者空喷码。
另外,现有对饮料瓶贴标的方式分为两种,人工贴标和机器贴标。人工贴标效率低,也容易出现失误导致贴错。而现有用于饮料瓶贴标的设备无法完全做到完全自动,在加工过程中,对摆放位置以及距离都有一定的固定要求,一旦错误就容易出现贴标位置错误。同时,现有贴标设备在贴标时,往往只能做到简单的涂胶然后贴标,造成贴的不够完全,容易出现标签在后期加工处理过程中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辊式传送带以及与第一辊式传送带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辊式传送带以及与第二辊式传送带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辊式传送带和第二辊式传送带之间设有与两者连接的辅助滑道,辅助滑道两端设有辅助侧壁,辅助滑道靠近第一辊式传送带一端设有倒瓶装置,所述倒瓶装置包括卡接在辅助侧壁上的转动轴以及固定在转动轴两侧的抵块,抵块下固定有弹簧。
进一步的,第一辊式传送带上设置有喷码装置,所述喷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一端的第一矫正装置、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一侧的第一加工装置以及第一定位装置,第一矫正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上的矫正板;第一加工装置包括喷头支架、安装在喷头支架上的调节台、固定在调节台上的喷头、固定在调节台上且位于喷头一侧的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与喷头连接;第一定位装置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另一侧且位置与第一加工装置对应,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扫描支架、固定在扫描支架上的第一红外扫描装置,第一红外扫描装置与第一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辊式传送带上设置有贴标装置,所述贴标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一端的第二矫正装置、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另一端的压紧装置、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上方的第二定位装置以及位于第二矫正装置和压紧装置之间的第一上标装置以及位于第一上标装置和第二矫正装置之间且与的第一上标装置同侧的第一上胶装置,第一上标装置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一侧,第一上标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出标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压辊、收卷辊和刷台,工作台内固定有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分别与出标台、压辊、收卷辊连接,出标台下端与第二转动辊下端通过皮辊带连接,刷台前端设置有毛刷;第二定位装置包括平行于第二辊式传送带的机身、固定在机身内的第二红外扫描装置,第二红外扫描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压紧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两侧的压台、垂直固定在压台上的压块转轴以及安装在压块转轴上的压块,压台下端固定有第五驱动装置,压块与第五驱动装置连接;第二矫正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两侧的矫正板;第一上胶装置包括固定在辊式传送带一侧的上胶台、设置在上胶台内的上胶履带以及固定在上胶台上且与上胶履带连接的第六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外壳、第三控制装置、设置在外壳内且位于第三辊式传送带两侧的第三红外扫描装置、设置在第三红外扫描装置之间的加热装置以及位于加热装置一侧的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三辊式传送带两侧的机械夹具,机械夹具内设置有加热器,机械夹具内侧固定有与加热器连接的加热板;冷却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三辊式传送带两侧的冷风喷头以及固定在外壳内且与冷风喷头连接的鼓风装置;所述第三控制装置固定在外壳内,第三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三红外扫描装置、机械夹具以及鼓风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矫正板包括前板和后板,前板与第一辊式传送带之间的夹角为30°,后板平行于第一辊式传送带。所设的矫正板能够矫正位置不正的饮料瓶,能够确保后续加工位置的正确。
进一步的,压辊旁固定有压片,压片与辊式传送带之间的夹角为30°;毛刷前端抵在压片上且发生弯曲,毛刷前端有部分露出在压片外,所设毛刷前端能够帮助标签脱离标签带,更好的粘附在饮料瓶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标台、压辊、收卷辊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同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辊式传送带的高度大于第二辊式传送带的高度。
进一步的,第二辊式传送带上设置有与第一上标装置对称设置的第二上标装置以及与第一上胶装置对称设置的第二上胶装置,第二上标装置以及第二上胶装置位于辊式传送带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整合了喷码装置和贴标装置,同时设有倒瓶装置,能够在不需要人工转移的情况下完成喷码和贴标,效率高,节省人力。设置有多个矫正装置和定位装置,能够保证加工准确,能够减少位置错误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喷码装置以及部分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第一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一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贴标装置以及部分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第一上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第一上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第二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1中贴标装置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13为图12的工作状态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传送装置、喷码装置和贴标装置。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辊式传送带11以及与第一辊式传送带11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12、第二辊式传送带13以及与第二辊式传送带13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14。第一驱动装置12和第二驱动装置14能够分别驱动第一辊式传送带11和第二辊式传送带13转动,从而带动放置在传送装置上的饮料瓶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辊式传送带11的高度大于第二辊式传送带13的高度。第一辊式传送带11和第二辊式传送带13之间设有与两者连接的辅助滑道15,辅助滑道15两端设有辅助侧壁16,辅助滑道15靠近第一辊式传送带11一端设有倒瓶装置8。倒瓶装置8包括卡接在辅助侧壁16上的转动轴81以及固定在转动轴81两侧的抵块82,抵块82下固定有弹簧83,抵块82在常规状态下被弹簧83抵住向上翘起。当位于第一辊式传送带11上的饮料瓶到达第一辊式传送带11一端后进入向下倾斜的辅助滑道15,此时站立的饮料瓶会因惯性向前翻到,而饮料瓶的下端会碰撞在转动轴81上,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使饮料瓶以倒下的状态掉落在辅助滑道15上。而转动轴81在饮料瓶的碰撞下受力向前转动,两端的抵块82会做向前翻倒的运动,弹簧83下端抵着辅助滑道15上表面收缩,形成二次缓冲,保护转动轴81。当饮料瓶滑落后,弹簧83反弹,从而使倒瓶装置8回到常规状态。
如图3-4所示,喷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11一端的第一矫正装置21、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11一侧的第一加工装置22以及第一定位装置23。第一矫正装置21位于第一辊式传送带11作为入口的一端,第一矫正装置21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11两侧的矫正板9。矫正板9包括前板91和后板92,该前板91与第一辊式传送带11之间的夹角α为30°,该后板92平行于第一辊式传送带11。当位置不正的饮料瓶放置在入口处后,第一辊式传送带11带动饮料瓶移动,饮料瓶会与前板91相碰,前板91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使饮料瓶慢慢调整直至进入后板92端,此时饮料瓶的位置摆正,完成矫正。
如图5所示,第一加工装置22包括喷头支架24、安装在喷头支架24上的调节台25、固定在调节台25上的喷头26、固定在调节台25上且位于喷头26一侧的第一控制装置27,第一控制装置27与喷头26连接,通过第一控制装置27能够启动或者关闭喷头26。所设的调节台25能够沿着喷头支架24调节高度,以适配各种不同高度的饮料瓶。当饮料瓶通过第一辊式传送带11移动到喷头26前,喷头26能够在饮料瓶上打码。
如图6所示,第一定位装置23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11另一侧且位置与第一加工装置22对应,第一定位装置23包括扫描支架28、固定在扫描支架28上的第一红外扫描装置29,第一红外扫描装置29与第一控制装置27连接。第一红外扫描装置29为矩形结构,第一红外扫描装置29的宽度大于第一加工装置22的宽度,第一加工装置22对应的位置位于第一红外扫描装置29的后半部。第一红外扫描装置29能够对其正面的第一辊式传送带11进行监控,当饮料瓶通过第一辊式传送带11进入第一红外扫描装置29的监控范围后,第一红外扫描装置29开始监控饮料瓶;当有饮料瓶移动至喷头26前方时,第一红外扫描装置29给第一控制装置27发送指令,喷头26开始一次喷码,直至饮料瓶离开。
如图7所示,贴标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13前端的第二矫正装置31、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13另一端的压紧装置32、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13上方的第二定位装置33以及位于第二矫正装置31和压紧装置32之间的第一上标装置34以及位于第一上标装置34和第二矫正装置31之间且与的第一上标装置34同侧的第一上胶装置35。第二矫正装置31位于第二辊式传送带13的前端,第二矫正装置31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13两侧的矫正板9。矫正板9包括前板91和后板92,前板91与第二辊式传送带13之间的夹角为30°,后板92平行于第二辊式传送带13。当饮料瓶从第一辊式传送带11经过辅助滑道15以及倒瓶装置8从第二辊式传送带13的前端进入时,饮料瓶的位置是有可能位置不正的。第二辊式传送带13带动饮料瓶向前移动,饮料瓶会与前板91相碰,前板91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使饮料瓶慢慢调整直至进入后板92端,此时饮料瓶的位置摆正,完成矫正。
如图8所示,第一上胶装置35包括固定在第二辊式传送带13一侧的上胶台36、设置在上胶台36内的上胶履带37以及固定在上胶台36上且与上胶履带37连接的第六驱动装置38,上胶履带37位于第二辊式传送带13一侧且与第二辊式传送带13平行。上胶履带37上固定有刷条39,上胶台36上安装有位于上胶履带37一侧的胶水槽30。第六驱动装置38能够驱动上胶履带37运动,刷条39在经过胶水槽30时能够吸附胶水。当饮料瓶移动经过第一上胶装置35时,刷条39与饮料瓶侧面相接,完成对饮料瓶侧面的上胶。
如图9所示,第一上标装置34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13旁且与第一上胶装置35同侧,第一上标装置34包括固定在第二辊式传送带13一侧的工作台341以及设置在工作台341上的出标台342、第一转动辊343、第二转动辊344、第三转动辊345、压辊346、收卷辊347和刷台348。出标台342包括垂直固定在工作台341上的底座转轴349和设置在底座转轴349上的底座340,出标台342用作放置标签带盘。第一转动辊343、第二转动辊344、第三转动辊345、压辊346以及收卷辊347均垂直固定在工作台341上,工作台341内还固定有第四驱动装置300,第四驱动装置300分别与底座转轴349、压辊346、收卷辊347连接,出标台342、压辊346、收卷辊347在第四驱动装置300的驱动下能够同向转动。底座转轴349下端与第二转动辊344下端通过皮辊带301连接,即底座转轴349在第四驱动装置300驱动下转动的同时能够通过皮辊带301带动第二转动辊344转动。压辊346旁固定有压片302,压片302与第二辊式传送带13之间的夹角β为°,当饮料瓶经过时,压片302前端刚好能够与饮料瓶侧面相贴。刷台348前端设置有毛刷303,毛刷303前端抵在压片302上且发生弯曲,毛刷303前端有部分露出在压片302外。当第一上标装置34工作时,底座转轴349转动,标签带盘向外送出标签带,标签带依次经过第一转动辊343、第二转动辊344、第三转动辊345,该过程能够使标签带变得紧绷。标签带在经过压辊346后内侧紧贴压片302,沿着压片302向前直至与向前运动的饮料瓶一侧相接,在毛刷303的压迫下标签带上的标签粘附在饮料瓶一侧。没有标签的标签带则是继续紧贴压片302反向运动,直至被收卷辊347收卷。在该过程中,毛刷303前端会与运动的饮料瓶瓶身发生接触,一方面能够帮助标签脱离标签带,同时会反复敲击瓶身,使标签能够更好的粘附在饮料瓶上。
如图10所示,第二定位装置33设置于第二辊式传送带13上方,第二定位装置33包括平行于第二辊式传送带13的机身331、固定在机身331内的第二红外扫描装置332,第二红外扫描装置332与第四驱动装置300连接。第二红外扫描装置332对第二辊式传送带13进行位置监控,当一个饮料瓶完成贴标后,第二红外扫描装置332向第四驱动装置300发送指令,使第四驱动装置300停止工作,该饮料瓶向前运动,使标签脱离标签带。当后续的饮料瓶到达第一上标装置34前,第二红外扫描装置332向第四驱动装置300发送指令,使第四驱动装置300继续工作。
如图11所示,压紧装置32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13的尾端,压紧装置32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13两侧的压台321、垂直固定在压台321上的压块转轴322以及安装在压块转轴322上的压块323,压台321下端固定有第五驱动装置324,压块323与第五驱动装置324连接。所设的压块323能够在第五驱动装置324驱动下转动,当饮料瓶经过压紧装置32之间时,两侧的压块323会与瓶身发生接触,在受压下标签能够完全与瓶身紧贴。
如图12-13所示,当饮料瓶从第一辊式传送带11经过辅助滑道15以及倒瓶装置8从第二辊式传送带13的前端进入后,第二驱动装置14驱动第二辊式传送带13转动,带动饮料瓶向前,在经过第二矫正装置31时,矫正板9对饮料瓶的位置进行调整,到达第一上胶装置35时,刷条39会对饮料瓶侧面涂胶,经过第一上标装置34时,所设毛刷303与压片302的配合能够将标签贴在饮料瓶上,最后经过压紧装置32,压块323与瓶身发生接触使标签能够完全与瓶身紧贴,完成饮料瓶的贴标。
该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的工作流程为:操作人员将需要进行加工处理的饮料瓶依次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11前端,第一辊式传送带11带动饮料瓶移动,饮料瓶会进入第一矫正装置21,完成矫正后饮料瓶继续向前,此过程中第一红外扫描装置29对其进行监控;当饮料瓶移动至喷头26前方时,第一红外扫描装置29给第一控制装置27发送指令,喷头26开始一次喷码,直至饮料瓶离开;位于第一辊式传送带11上的饮料瓶到达第一辊式传送带11后端后,站立的饮料瓶会因惯性向前翻到,碰在倒瓶装置8上起到缓冲作用,使饮料瓶以倒下的状态掉落在辅助滑道15上;当饮料瓶从第一辊式传送带11经过倒瓶装置8落在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13的前端上后,第二驱动装置14驱动第二辊式传送带13转动,带动饮料瓶向前;在经过第二矫正装置31时,矫正板9对饮料瓶的位置进行调整,到达第一上胶装置35时,刷条39会对饮料瓶侧面涂胶,经过第一上标装置34时,所设毛刷303与压片302的配合能够将标签贴在饮料瓶上;在经过压紧装置32时,压块323与瓶身发生接触使标签能够完全与瓶身紧贴,完成饮料瓶的贴标,最后经由操作人员在第二辊式传送带13尾端将饮料瓶依次拿出。
该实施例相比现有技术,整合了喷码装置和贴标装置,同时设有倒瓶装置8,能够在不需要人工转移的情况下完成喷码和贴标,效率高,节省人力。设置有多个矫正装置和定位装置,能够保证加工准确,能够减少位置错误的风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相较实施例一,还包括第二上标装置和第二上胶装置,所设的第二贴标装置与第一上标装置34对称设置,所设的第二上胶装置与第一上胶装置35对称设置,第二上标装置和第二上胶装置位于第二辊式传送带13另一侧。第二上标装置的结构与第一上标装置34相同,第二上胶装置的结构与第一上胶装置35相同。
本实施例相比实施例一,能够同时在饮料瓶的两侧进行贴标,适用于需要双面贴标的产品。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辊式传送带以及与第一辊式传送带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辊式传送带以及与第二辊式传送带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辊式传送带和第二辊式传送带之间设有与两者连接的辅助滑道,辅助滑道两端设有辅助侧壁,辅助滑道靠近第一辊式传送带一端设有倒瓶装置,所述倒瓶装置包括卡接在辅助侧壁上的转动轴以及固定在转动轴两侧的抵块,抵块下固定有弹簧;
第一辊式传送带上设置有喷码装置,所述喷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一端的第一矫正装置、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一侧的第一加工装置以及第一定位装置,第一矫正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上的矫正板;第一加工装置包括喷头支架、安装在喷头支架上的调节台、固定在调节台上的喷头、固定在调节台上且位于喷头一侧的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与喷头连接;第一定位装置设置在第一辊式传送带另一侧且位置与第一加工装置对应,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扫描支架、固定在扫描支架上的第一红外扫描装置,第一红外扫描装置与第一控制装置连接;
第二辊式传送带上设置有贴标装置,所述贴标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一端的第二矫正装置、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另一端的压紧装置、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上方的第二定位装置以及位于第二矫正装置和压紧装置之间的第一上标装置以及位于第一上标装置和第二矫正装置之间且与的第一上标装置同侧的第一上胶装置,第一上标装置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一侧,第一上标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出标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压辊、收卷辊和刷台,工作台内固定有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分别与出标台、压辊、收卷辊连接,出标台下端与第二转动辊下端通过皮辊带连接,刷台前端设置有毛刷;第二定位装置包括平行于第二辊式传送带的机身、固定在机身内的第二红外扫描装置,第二红外扫描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压紧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两侧的压台、垂直固定在压台上的压块转轴以及安装在压块转轴上的压块,压台下端固定有第五驱动装置,压块与第五驱动装置连接;第二矫正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二辊式传送带两侧的矫正板;第一上胶装置包括固定在辊式传送带一侧的上胶台、设置在上胶台内的上胶履带以及固定在上胶台上且与上胶履带连接的第六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矫正板包括前板和后板,前板与第一辊式传送带之间的夹角为30°,后板平行于第一辊式传送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辊旁固定有压片,压片与第二辊式传送带之间的夹角为30°;毛刷前端抵在压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标台、压辊、收卷辊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同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辊式传送带的高度大于第二辊式传送带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所述的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辊式传送带上设置有与第一上标装置对称设置的第二上标装置以及与第一上胶装置对称设置的第二上胶装置,第二上标装置以及第二上胶装置位于辊式传送带另一侧。
CN201820233654.2U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 Active CN208086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3654.2U CN208086224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3654.2U CN208086224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86224U true CN208086224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64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33654.2U Active CN208086224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862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4823A (zh) * 2021-01-13 2021-04-13 荣旗工业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瓶体结构的组装装置及组装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4823A (zh) * 2021-01-13 2021-04-13 荣旗工业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瓶体结构的组装装置及组装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9703B (zh) 丝袜全自动包装装置及其方法
CN208086224U (zh) 一种饮料瓶自动加工装置
CN109626048A (zh) 一种用于布料切割的生产线
CN107600601A (zh) 一种电子自动化贴标装置
CN208086227U (zh) 一种饮料贴标装置
CN202193242U (zh) 一种改进型全自动烫商标机
CN208086183U (zh) 一种饮料喷码贴标封瓶包装自动生产线
CN215972552U (zh) 一种双轨道贴标机
CN107976894A (zh) 一种表壳自动装配机
CN111099079A (zh) 一种软管灌装封尾机
CN109160020B (zh) 一种全自动鞋垫热印机
CN206999686U (zh) 一种桶装水防尘标签膜的成型设备
CN108146736A (zh) 饮料喷码贴标封瓶包装自动生产线
CN207059023U (zh) 橡胶板成型机冷却装置
CN206841895U (zh) 移载传输机构
CN208544520U (zh) 一种提高粘贴效果的自动贴标机
CN204977700U (zh) 汽车玻璃前挡密封下卡条类产品的贴胶带生产设备
US2119371A (en) Machine for applying labels
CN106006139B (zh) 自动复卷机
CN206068331U (zh) 一种酒瓶商标自动粘贴设备
CN209650742U (zh) 一种星轮机械定位贴标机
CN204896033U (zh) 一种瓶标贴标机
CN208336409U (zh) 一种通用型贴极耳胶纸机构
CN201189731Y (zh) 一种全自动高速纸杯成型机
CN111673856A (zh) 一种实木复合板点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