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85653U - 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85653U
CN208085653U CN201820335796.XU CN201820335796U CN208085653U CN 208085653 U CN208085653 U CN 208085653U CN 201820335796 U CN201820335796 U CN 201820335796U CN 208085653 U CN208085653 U CN 208085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bumper
vehicle
protective device
curb gi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357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哈茂德·尤瑟夫·哈纳姆
斯维达德·A·卡雷蒙
克拉拉·本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85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85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56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truck collisions, e.g. bumpers; Arrangements on high-riding vehicles, e.g. lorries, for preventing vehicles or objects from running thereu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2Retractable steps or ladders, e.g. movable under sho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包括:保险杠,保险杠包括连接到车辆且从车辆向下延伸的侧梁、以及在侧梁之间延伸的底部构件;以及踏板,踏板包括踏板表面且可枢转地附接在侧梁之间,从而踏板可在存储位置和踏板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踏板位置,踏板表面平行于地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不仅会减少钻撞,而且还减小对卷入碰撞的车辆的冲击力。

Description

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车辆(例如半卡车)具有比客车更高的离地高度,在碰撞期间客车的前端可能滑动到较高车辆的后端下方。这称为钻撞。因此,美国政府制定了车辆安全标准,要求在某些类别的车辆上使用后部撞击防护装置(也称为钻撞保险杠)以减少钻撞事故。这些车辆安全标准可以编写在编纂的联邦规则第49章的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FMVSS)中找到。具体要求见FMVSS223和FMVSS224。
典型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包括通过两个或更多个竖直杆刚性连接到车辆车架的水平杆。在碰撞期间,水平杆位于预计与客车的前保险杠接触的高度处以降低钻撞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不仅会减少钻撞,而且还减小对卷入碰撞的车辆的冲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包括:保险杠,保险杠包括连接到车辆且从车辆向下延伸的侧梁、以及在侧梁之间延伸的底部构件;以及踏板,踏板包括踏板表面且可枢转地附接在侧梁之间,从而踏板可在存储位置和踏板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踏板位置,踏板表面平行于地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当位于存储位置时,踏板表面平行于侧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保险杠进一步包括支架,支架附接到侧梁中的一个且可与踏板接合以防止踏板枢转超过踏板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架为L形的且包括附接到侧梁中的一个的侧板、以及可与踏板的表面接合的背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表面垂直于踏板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踏板进一步包括侧板,侧板通过销可枢转地附接到侧梁中的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后部撞击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弹簧,弹簧接合在保险杠和踏板之间且构造成将踏板推动到踏板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后部撞击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踏板,第二踏板包括第二踏板表面且可枢转地附接在侧梁之间,使得第二踏板可在存储位置和踏板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踏板位置,第二踏板表面平行于地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踏板表面的宽度大于踏板表面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保险杠可枢转地附接到车辆且可在竖直位置和成角度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成角度位置,保险杠折叠在车辆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后部撞击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致动器,致动器安装到车辆且连接至保险杠,并且致动器可操作以使保险杠在竖直位置和成角度位置之间枢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车架;保险杠,保险杠可枢转地连接到车架;踏板,踏板附接至保险杠,使得踏板可在存储位置和踏板位置之间枢转;以及致动器,致动器安装到车架且连接至保险杠,并且致动器可操作以使保险杠相对于车架在竖直位置和成角度位置之间枢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致动器配置成在碰撞期间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允许保险杠朝向成角度位置枢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致动器进一步包括安装至车架的缸体和连接至保险杠的可滑动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致动器配置成在碰撞期间通过将杆接收到缸体中来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允许保险杠朝向成角度位置枢转。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包括保险杠,保险杠具有连接到车辆并从其向下延伸的侧梁、以及在侧梁之间延伸的底部构件。防护装置还包括踏板,踏板具有踏板表面且可枢转地附接在侧梁之间,从而踏板可在存储位置和踏板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踏板位置,踏板表面大致平行于地面。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保险杠,保险杠与车架可枢转地连接。踏板附接至保险杠,使得踏板可在存储位置和踏板位置之间枢转。致动器安装到车架且连接至保险杠,并且可操作地使保险杠相对于车架在大致竖直位置和成角度位置之间枢转。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具有由车架可枢转地支撑的保险杠。保险杠具有侧梁和在侧梁之间延伸的底部构件。后部撞击防护装置的致动器安装至车架并且连接至保险杠。致动器可操作以使保险杠相对于车架在大致竖直位置和成角度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成角度位置,保险杠向前枢转且位于车架下方。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后部撞击防护装置的车辆的后部立体图。
图2是后部撞击防护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后部撞击防护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将踏板附接到后部撞击防护装置的保险杠的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3的剖切线5-5截取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的侧面横截面图,其示出处于踏板位置的踏板。
图6是例示钻撞保险杠的不同位置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公开所示实施例。然而应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旨在于可以各种和替代形式实施的示例。附图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一些特性可能被夸大或最小化以示出具体部件的细节。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践所公开的概念的代表性基础。
参考图1和图2,诸如大型卡车或拖车之类的车辆20具有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车架纵梁24和26的车架22。每个纵梁24、26可为具有顶部28、底部30和在其间延伸的侧壁32的矩形闭箱式区段。车辆20的甲板34支撑在纵梁24、26的顶部28上且形成存储隔间36的地板。
车辆20配有后部撞击防护装置40以符合政府规定并增加对其他车辆的安全性。后部撞击防护装置40包括从甲板34向下延伸以部分填充限定在甲板34与道路之间的空间的保险杠42。在碰撞期间,客车的前端与保险杠42接合以减小钻撞的可能性,并且降低甲板34侵入客车的乘客舱中的可能性。保险杠42可包括顶部构件44、底部构件46以及连接在顶部构件和底部构件之间的侧梁48、50。在所示实施例中,构件彼此连接以形成矩形结构,然而,本公开可设想其他几何构型。保险杠42的构件可为管状的并且可具有矩形、圆形或其他横截面形状。
保险杠42在保险杠的上部附近连接至车架纵梁24、26。根据实施例,保险杠42可刚性连接到车架22或可枢转地连接到车架22,从而允许保险杠42至少在可大致垂直的第一位置和可成角度定向且部分地缩回到货厢下方的第二位置之间枢转。如本文所使用的,“大致”是指所述值或定向的正负五度内。保险杠42可通过焊接、紧固件或本领域已知的其它方式刚性地附接到车架22。或者,保险杠42可通过销或类似装置可枢转地附接到车架22。例如,销52可分别延伸穿过车架纵梁24、26中的一个和侧梁48、50中的一个。在所示实施例中,保险杠42直接连接到车架22,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使用支架以便于将保险杠42附接到车架22。例如,销52可接收在限定于支架中的孔中。
后部撞击防护装置40可包括支柱54、55,每个支柱54、55连接在车架纵梁24、26中的一个与纵梁48、50中的一个之间。支柱54和55各自具有连接到纵梁48的第一端56和连接到车架纵梁24的第二端58。根据实施例,第一端56可刚性地或可枢转地附接到侧梁48。第一端56可通过焊接或紧固件刚性地附接,或者可通过销等可枢转地附接。第二端58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车架纵梁24。在刚性实施例中,第二端58可焊接或紧固到车架纵梁24或车架纵梁的支架,在枢转实施例中,第二端58可附接到安装至车架纵梁24的致动器。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保险杠4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横梁,横梁竖直地位于顶部构件44和底部构件46之间并且连接在纵梁48、50之间。横梁增加了保险杠42的强度,并提供在碰撞期间车辆可能撞击的碰撞表面。横梁可为固定的并且焊接到侧梁48、50。在一些设计中,横梁可用作接近存储隔间36的踏板。在所示实施例中,横梁是可相对于侧梁48、50枢转的踏板。例如,保险杠42可包括上踏板60和下踏板62。
参考图3、图4和图5,上踏板60可包括限定踏板表面66的第一板64和限定大致垂直于踏板表面66定向的后表面70的第二板68。一对侧板72在踏板60的端部处连接到板64和68。如图所示,每个侧板72可用支架74可枢转地附接到相应的侧梁48、50中的一个,或者可直接附接到侧梁。每个支架74可为L形的且包括附接到侧梁48、50中的一个的侧板76和从侧板76向内突出的背板78。
上踏板60可通过一对销80可枢转地附接到侧梁48和50,其中每个销80延伸穿过支架74中的一个和侧板72中的一个。上踏板60可在存储位置(图3)和踏板位置(图5)之间移动。踏板60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偏置构件86偏置到存储位置。偏置构件86可为围绕销80接收的螺旋弹簧并且接合在支架74和侧板72之间。
通过将第一板64朝向地面向下折叠使踏板60绕销80枢转而使上踏板60从存储位置展开到踏板位置。背板78用作止动件并与踏板60的第二板68接合以防止踏板60旋转越过踏板位置。例如,第二板68可包括与每个支架的底部边缘84接合的凸缘82。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闩锁88将踏板60固定在踏板位置。闩锁88可为位于侧板72上的弹簧加载销且可接收在限定于支架74中的套筒(未示出)内以将踏板60锁定就位。通过释放闩锁88并借助于偏置构件86向上旋转踏板60,踏板60旋转回到存储位置。支架74可包括接收闩锁88的销以将踏板60固定在存储位置的第二套筒(未示出)。
下踏板62可与上踏板60相同或相似,并且附接至保险杠42并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操作。下踏板62的第一板65可比上踏板60的第一板64宽以便于攀爬踏板。
参考图6,后部撞击防护装置40可相对于车架22枢转且包括一个或多个致动器100,致动器100控制保险杠42的角位置。致动器100可为液压、气动、机械或电气致动器。致动器100经例示为液压汽缸,其具有通过支架112安装到车架纵梁24的缸体102和可相对于缸体102移动的活塞杆104。一对液压管线(未示出)连接到缸体102并选择性地将流体提供到缸体102内的一个或多个室以致动杆104。支柱54的第二端58使用销或允许支杆54相对于杆104旋转的其它连接件连接到杆104的远端106。车辆20还可包括安装到车架纵梁26并与支柱55连接的第二致动器。
一个或多个致动器100可操作以使保险杠42至少在第一大致竖直位置108和第二成角位置110之间枢转,其中在第二成角度位置110中,保险杠42在车辆下方向上缩回。车辆20可包括用户接口,其允许车辆驾驶员根据需要控制致动器100以升高或降低保险杠42。例如,驾驶员可将保险杠42致动到第二位置110以获得额外的离地间隙,并且在车行道上行驶时将保险杠42降低到第一位置。可提供与防护装置40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以通知驾驶员保险杠42的角位置。传感器可以是光学的、超声波的、机械的、磁性的(例如,霍尔效应传感器)等。
不可移动的保险杠可以有效减少钻撞而用作刚性护栏。本公开的枢转实施例不仅会减少钻撞,而且还减小对卷入碰撞的车辆的冲击力。一个或多个致动器100可配置成通过允许保险杠42的受控向前枢转而抑制碰撞期间的冲击力。例如,致动器100可通过允许杆104以受控方式滑动到缸体102中来抑制碰撞能量。致动器100可包括允许在碰撞期间释放压力以吸收冲击力的减压阀。缸体102、杆104、支柱54、55和支架112可设计为响应于与保险杠42的碰撞而变形以进一步吸收冲击力。
上述实施例是未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能形式的具体示例。所示的实施例的特性可加以组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概念进一步的实施例。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为描述性而非限定性词语。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比具体公开的实施例宽,并且还包括所示实施例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险杠,所述保险杠包括连接到所述车辆且从所述车辆向下延伸的侧梁、以及在所述侧梁之间延伸的底部构件;以及
踏板,所述踏板包括踏板表面且可枢转地附接在所述侧梁之间,从而所述踏板可在存储位置和踏板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踏板位置,所述踏板表面平行于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位于所述存储位置时,所述踏板表面平行于所述侧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进一步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附接到所述侧梁中的一个且可与所述踏板接合以防止所述踏板枢转超过所述踏板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L形的且包括附接到所述侧梁中的一个的侧板、以及可与所述踏板的表面接合的背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垂直于所述踏板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进一步包括侧板,所述侧板通过销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侧梁中的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弹簧,所述弹簧接合在所述保险杠和所述踏板之间且构造成将所述踏板推动到所述踏板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二踏板,所述第二踏板包括第二踏板表面且可枢转地附接在所述侧梁之间,使得所述第二踏板可在存储位置和踏板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踏板位置,所述第二踏板表面平行于所述地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踏板表面的宽度大于所述踏板表面的宽度。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保险杠,所述保险杠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车架;
踏板,所述踏板附接至所述保险杠,使得所述踏板可在存储位置和踏板位置之间枢转;以及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安装到所述车架且连接至所述保险杠,并且所述致动器可操作以使所述保险杠相对于所述车架在竖直位置和成角度位置之间枢转。
CN201820335796.XU 2017-03-13 2018-03-12 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0808565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57,383 US10071700B1 (en) 2017-03-13 2017-03-13 Rear impact guard for a vehicle
US15/457,383 2017-03-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85653U true CN208085653U (zh) 2018-11-13

Family

ID=61912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35796.XU Active CN208085653U (zh) 2017-03-13 2018-03-12 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71700B1 (zh)
CN (1) CN208085653U (zh)
DE (1) DE202018101373U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4935B (zh) * 2018-12-03 2020-06-0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保險桿緩衝裝置及車輛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42098C (en) * 2015-09-16 2022-03-01 Wabash National, L.P. Rear impact guard
US11110972B2 (en) 2018-08-07 2021-09-07 Sti Holdings, Inc. Stamped rear frame bolster
US11072369B2 (en) 2018-08-07 2021-07-27 Sti Holdings, Inc. Stamped rear frame bolster
USD911912S1 (en) * 2019-02-12 2021-03-02 Sti Holdings, Inc. Rear bolster
US11752961B2 (en) 2020-10-29 2023-09-12 R.C. Tway Company, LLC Trailer with rear impact guard
CN115027399A (zh) * 2022-06-17 2022-09-09 安徽昌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粉罐车用的侧防护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60454A (en) * 1952-02-28 1953-11-24 Berton J Coumerilh Combined rear trailer bumper and step
NL294887A (zh) * 1962-07-11
US3471070A (en) * 1967-07-05 1969-10-07 John Robert Olson Automotive bumper providing articles storage space
US3501190A (en) * 1968-06-03 1970-03-17 Mattie E Handy Bumper forming a reservoir with foldable step
US3580613A (en) * 1969-02-27 1971-05-25 Walter A Northrop Bumper combining hitch and step
US4198070A (en) * 1978-10-11 1980-04-15 Blackstone Mfg. Co., Inc. Step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step bumpers
US4707939A (en) * 1986-03-24 1987-11-24 Bonner Wayman A Bumper sticker replacement bracket
US5678872A (en) * 1996-04-08 1997-10-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Concealable vehicle bumper step
US6116667A (en) 1998-01-09 2000-09-12 Torcomian; Albert Trailer underride crash guard
US5979953A (en) * 1998-09-14 1999-11-09 The Lube Company Vehicle bumper with integral jack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6170842B1 (en) * 1998-12-23 2001-01-09 Bad River, Inc. Step system on vehicle bumper for accessing truck bed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operating the step system
US6176529B1 (en) 1999-01-19 2001-01-23 Henschen Div. Of Qds Components Torsional under-ride guard
US6604765B1 (en) 2002-03-15 2003-08-12 Schwing America, Inc. Rear under-ride protection device
US6814378B1 (en) 2003-08-15 2004-11-09 Automated Waste Equipment Co., Inc. Retractable safety bumper apparatus
US7086674B2 (en) 2004-12-08 2006-08-08 Goertz Alan R Underride protection bumper for a trailer
WO2008141213A1 (en) * 2007-05-10 2008-11-20 Netshape Energy Management, Llc Bumper system providing storage and accessory functions
US7377563B1 (en) * 2007-06-05 2008-05-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ployable vehicle rear access step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1284307B1 (ko) * 2011-10-05 2013-07-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수납장치
KR101316381B1 (ko) * 2011-12-14 2013-10-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대형 트럭용 범퍼스텝
US20140166713A1 (en) * 2014-02-22 2014-06-19 Ralph Preston Kirtland Cargo carrier system for vehic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4935B (zh) * 2018-12-03 2020-06-0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保險桿緩衝裝置及車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71700B1 (en) 2018-09-11
US20180257593A1 (en) 2018-09-13
DE202018101373U1 (de) 2018-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85653U (zh) 后部撞击防护装置和车辆
EP1753641B1 (en)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side fairing,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side fairing
US10752201B2 (en) Hinge arrangement
US7530612B2 (en) Underrun protection device
US10737647B2 (en) Retractable under-guard for vehicles and equipment
US9352714B2 (en) Adjustable side under-ride guard for sliding axle trailer
US6619491B2 (en) Collision attenuator
US7780224B2 (en) Crash attenuating underride guard
US9487171B2 (en) Telescoping side under-ride guard for sliding axle trailer
US8991544B1 (en) Passively deployed small overlap rigid barrier deflector
US6845874B2 (en) Collision attenuating system
US20010030431A1 (en) Safety compliant rear underride bumper
US11220296B2 (en) Vehicle structural member for improved lateral loading
US6814378B1 (en) Retractable safety bumper apparatus
CN210852363U (zh) 一种汽车结构
KR102252971B1 (ko) 차량용 범퍼 시스템
JP2008207673A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US20230148335A1 (en) Vehicle with crash impact absorbing arrangement
EP3205536B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offset collision mitigation
DE102009008280B4 (de) Heck-Unterfahrschutz
WO2000012357A1 (en) Device for underrun protection in vehicles
CN214728427U (zh) 一种单层双位轿运车
DE102004059947A1 (de) Unfallschutzsystem für Nutzfahrzeuge
CN217347727U (zh) 货车车尾防撞装置
US10391959B1 (en) Selectively deployable school bus bump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