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4904U - 光源支架 - Google Patents

光源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4904U
CN208074904U CN201820389896.0U CN201820389896U CN208074904U CN 208074904 U CN208074904 U CN 208074904U CN 201820389896 U CN201820389896 U CN 201820389896U CN 208074904 U CN208074904 U CN 208074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source bracket
integral
tie point
bracke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98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雪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Over-Frequency Sanquan Intelligent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沈雪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沈雪芳 filed Critical 沈雪芳
Priority to CN2018203898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4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4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4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源支架,包括本体面、第一活动面及第二活动面,所述第一活动面固设于所述本体面其中一端,所述第二活动面固设于远离所述第一活动面的所述本体面的一端,所述光源支架还包括相互耦合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绝缘体,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光源支架表面的两端,所述绝缘体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光源支架单体,应用性强、结构多变简单且能减少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光源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装置,尤其是涉及发光二极体的光源支架及光源。
背景技术
立体光源通常包括光源支架和设于所述光源支架的发光元件。
现有技术的立体光源通常是将发光元件直接焊接在多个印刷电路板上,然后再将印刷电路板用人工逐个焊接组装呈立体的几何形状来制作灯具。
但是上述方法仍然存在如下缺陷:
首先,焊接组装工艺复杂,且不良率高;
其次,焊接工艺形成的立体光源支架之间的热传导性差,不利于热量散失;
再者,焊接工艺不易于弯折,使得焊接后的支架形状不方便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方便,加工工艺简单,可批量生产,热传导性好且易于调整结构的光源支架。
一种光源支架,包括:单体光源支架、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于所述单体光源支架两端;电极面,所述电极面设于所述单体光源支架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光源支架还包括连接点,于所述单体光源支架两侧设置连接点,二相邻单体光源支架通过所述连接点相互连接,通过所述连接点连接的所述单体光源支架可构成笼状结构,且所述相邻单体光源支架通过所述连接点相互电连接,形成串联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光源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点的数量大于等于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光源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面还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光源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支架还包括绝缘线,所述绝缘线设于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耦合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光源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线由阻焊剂或绝缘油漆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光源支架的进一步改进,组成光源支架所需的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数量大于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光源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笼状结构,可由若干个所述单体光源支架连接构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瓣状结构焊接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光源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瓣状结构通过使用模具折弯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光源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支架还包括LED芯片,所述LED芯片设于所述绝缘线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体光源支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单体光源支架构成的板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单体光源支架构成的瓣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光源支架围成的笼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体光源支架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单体光源支架构成的板状结构示意图。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包括弯折部11、电极面12、LED芯片13、绝缘体14及连接点15;所述弯折部11设于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两端,所述电极面12设于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两端,所述绝缘线14设于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面上,所述LED芯片设于所述绝缘线14上。
所述弯折部11,包括上弯折部111,及下弯折部112,所述弯折部 11使所述单体光源支架上下两端呈可活动状态,即所述单体光源支架的上下两端可通过弯折部,折弯成一定的角度,所述弯折部11通过冲压机冲压成型一凹槽。
所述电极面包括输入端121及输出端122,所述输入端121及输出端122分别设于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表面,由于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由导电材质构成,所以在所述输入端121及输出端122的耦合处设置绝缘线14,所述绝缘线通过使用阻焊剂或绝缘油漆组成,所述绝缘线14分隔所述电极面14两端,使之不会造成短路。
所述连接点15分别设于所述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两侧,其连接点数量大于等于二,通过所述连接点15,所述单体光源支架可无限连接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
所述LED芯片13设于所述绝缘线之上,所述LED芯片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端121,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端122,并于所述LED芯片上填装封装胶(图未标),在所述绝缘线上,可同时设置多个LED芯片,致使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上的所述LED芯片的电路形成并联连接,导通所述LED芯片。
请结合参阅图3及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单体光源支架构成的瓣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光源支架围成笼形结构示意图。所述光源支架围成的笼形结构30由图2所示的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构成的瓣状结构20连接而成,所述瓣状结构由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连接而成。
当加工所述笼形光源支架20时,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冲压设备或模具成型,形成多个通过所述连接点15 连接在一起的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
步骤S02,在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上设置绝缘线14及电极面12;
步骤S03,在所述绝缘线14上设置若干个所述LED芯片13,使其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端121,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端122,通过所述封装胶(图未标)封装所述LED芯片13;
步骤S04,分切所述多个通过连接点连接在一起的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分切数量大于等于二;
步骤S05,通过折弯模具折弯分切后的多个连接在一起的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使其构成瓣状结构20;
步骤S06,重复步骤S05;
步骤S07,将两个或多个形成瓣状结构的光源支架20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笼形结构的所述光源支架10。
直接使用冲压设备或模具成型的多个通过所述连接点15连接在一起的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直接通过折弯模具折弯成型后,无法抽离折弯模具,致使所述光源支架无法10生产,通过具有两个或多个形成瓣状结构的光源支架20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可实现所述光源支架的批量生产。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支架10中,设置所述输入端121、输出端122使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内所述LED芯片形成并联电连接,通过所述连接点15使二相邻的所述单体光源支架10相互形成串联电连接,支撑所述光源支架同时照明,使得出射光源均匀,光照无死角,防止光眩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源支架,包括:
单体光源支架;
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于所述单体光源支架两端;
电极面,所述电极面设于所述单体光源支架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光源支架还包括连接点,于所述单体光源支架两侧设置连接点,二相邻单体光源支架通过所述连接点相互连接,通过所述连接点连接的所述单体光源支架可构成笼状结构,且所述相邻单体光源支架通过所述连接点相互电连接,形成串联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点的数量大于等于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面还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支架还包括绝缘线,所述绝缘线设于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耦合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线由阻焊剂或绝缘油漆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单体光源支架通过连接点可弯折成任意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组成光源支架所需的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数量大于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状结构,可由若干个所述单体光源支架连接构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瓣状结构焊接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状结构通过使用模具折弯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支架还包括LED芯片,所述LED芯片设于所述绝缘线上。
CN201820389896.0U 2018-03-21 2018-03-21 光源支架 Active CN208074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9896.0U CN208074904U (zh) 2018-03-21 2018-03-21 光源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9896.0U CN208074904U (zh) 2018-03-21 2018-03-21 光源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4904U true CN208074904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6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9896.0U Active CN208074904U (zh) 2018-03-21 2018-03-21 光源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4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508941A5 (zh)
CN103994359A (zh) 一种模组化led灯条及其加工方法
CN105782789A (zh) 一种fpc/cob灯带及其制作方法
US20110084303A1 (en) Radiant heat structure for pin type power led
CN104952864B (zh) Led灯丝及其制造方法
KR20220001954U (ko) Led 라이트 스트링, 제조 방법 및 led 라이트 스트링에 사용되는 led 소자
CN101630676B (zh) 新型直接敷铜基板布局的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模块
CN208074904U (zh) 光源支架
CN103915544B (zh) 立体发光led芯片灯丝及led灯泡
CN201508835U (zh) 新型直接敷铜基板布局的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模块
CN211267258U (zh) 一种led焊盘结构
CN2819542Y (zh) 带焊料的连接器端子
CN205877838U (zh) 一种fpc/cob灯带
CN209418538U (zh) 一种大功率led光源封装结构
CN107154389B (zh) 一种高散热能力的小型贴片固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56368A (zh) Sot23-x引线框架及其封装方法
CN207262370U (zh) 光源支架单体及采用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光源
CN216138259U (zh) 一种端点焊接的led柔性灯带
CN209707965U (zh) 一种plc控制器晶体管输出模块
CN209184860U (zh) Pcb基板、led集成封装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0429881U (zh) 一种led支架封装结构
JP2021190677A (ja) Led基板の製造方法
TW201409847A (zh) 連接器與具有連接器的發光裝置
CN204167311U (zh) 引线框架电路
JP2007080878A (ja) 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02

Address after: 516000 Dongjiang Hi-tech Industrial Park, Zhongkai Hi-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3, Xingping West Road

Patentee after: Huizhou Over-Frequency Sanquan Intelligent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437 One of the Second Bottom Floors of Qiwan Sha, Qiwan Road, East District,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 Xue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