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62370U - 光源支架单体及采用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光源 - Google Patents

光源支架单体及采用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62370U
CN207262370U CN201721052210.0U CN201721052210U CN207262370U CN 207262370 U CN207262370 U CN 207262370U CN 201721052210 U CN201721052210 U CN 201721052210U CN 207262370 U CN207262370 U CN 207262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electrode
source bracket
bracket monomer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522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Over-Frequency Sanquan Intelligent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沈雪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沈雪芳 filed Critical 沈雪芳
Priority to CN2017210522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62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62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62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支架单体及采用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光源。所述光源支架单体包括多个点光源、端部及本体,所述端部及所述本体均包括相互耦合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点光源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耦合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源支架。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支架及多维光源散热效果好、易于弯折、方便加工。

Description

光源支架单体及采用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装置,尤其是涉及发光二极体的光源支架及光源。
背景技术
立体光源通常包括光源支架和设于所述光源支架的发光元件。
现有技术的立体光源通常是将发光元件直接焊接在多个印刷电路板上,然后再将印刷电路板用人工逐个焊接组装成立体的几何形状来制作灯具。
但是上述方法仍然存在如下缺陷:
首先,焊接组装工艺复杂,且不良率高;
其次,焊接工艺形成的立体光源支架之间的热传导性差,不利于热量散失;
再者,焊接工艺不易于弯折,使得焊接后的支架形状不方便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方便,加工工艺简单,热传导性好且易于调整结构的光源支架单体。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光源支架单体的光源。
一种光源支架,包括多个杯状塑胶支架、端部及本体,所述端部和本体均包括相互耦合设置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杯状塑胶支架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耦合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支架单体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是由导电层切割形成的相对间隔绝缘设置的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支架单体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是通过蚀刻所述端部及本体形成的相对间隔绝缘设置的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支架单体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及本体位于同一导电层,所述端部与所述本体能够相对弯折设置成任意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支架单体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输入电极端和输出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极输入端对应电连接,所述输出电极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对应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支架单体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本体的二相对端,且能够相对所述本体弯折成C型、ㄩ型、︺型、类Z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光源,包括多个点光源、相互串接设置或者并接设置的光源支架单体,所述光源支架单体包括电极输入端、多个杯状塑胶支架、端部及本体,所述端部和本体均包括相互耦合设置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点光源设于所述杯状塑胶支架,所述杯状塑胶支架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耦合处,所述电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支架单体包括依次相接设置的第一电极输入端、第一端部、本体、第二端部及第二电极输入端,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可弯折设置,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可弯折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于同一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高度方向依次叠设。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支架、光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光源中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所述弯折部在同一电极层上,藉由同一电极层直接切割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简化工艺,同时所述电极层兼顾起到散热作用,加速热量散失,避免聚集,提高产品寿命,减少额外的支撑加强板。
另一方面,因为采用单一的光源支架单体可以弯折成各种结构,以满足平面光源、环形光源及立体光源照明的需求。
为提高产品的组装,为调整不同功率的光源,根据设计需要,还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光源支架单体组合的形式,以标准化的改变光源的功率,方便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多维光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所示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图1所示光源支架单体的变形结构;
图5a-5d分别是图4所示光源支架单体的弯折结构示意图;
图6a至6b分别是采用图4所示多个光源支架单体围成的一种光源结构示意图;及
图7是采用图4所示多个光源支架单体围成的另一种光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揭示的光源支架单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光源支架单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光源1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罩体(图未示)、点光源20及光源支架单体10。
所述多个点光源20设于所述光源支架单体10上。所述罩体收容所述光源支架单体10及多个点光源20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光源支架单体10支撑所述多个点光源20呈立体三维空间形态分布,当所述多个点光源20发光时,形成立体光源,其产生朝向多个方向发射的立体光束。
所述光源支架单体10包括输入电极端11、端部13、本体15及输出电极端17。
所述输入电极端11及所述输出电极端17分别施加电信号至所述光源支架单体10上,其分别是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
所述端部13整体呈类梯形结构。所述端部13设于所述本体15的一端,并与所述本体15对应通过可挠部件电连接,所述端部13通过可挠部件实现相对所述本体15的可弯折设置。所述端部13能够与所述本体15相对弯折呈任意夹角。所述端部13、所述可挠部件及所述本体15采用同一铜层切割冲压形成。所述端部13与所述本体15均包括相互耦合设置的第一电极111及第二电极113。所述第一电极111与所述第二电极113是相互绝缘间隔设置的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11与所述输入电极端11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113与所述输出电极端17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111与所述第二电极113位于同一导电层。
当然,所述第一电极111还可以与所述输出电极端13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113与所述输入电极端11对应电连接。所述端部13与所述本体15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冲压切割形成,其还可以是通过蚀刻形成。
再请参阅图3,是沿图1所示III-III线的剖视图。于所述第一电极111与所述第二电极113对应耦合位置设置有杯状绝缘支架115。所述杯状绝缘支架115是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形成于所述耦合处。
所述点光源20是发光二极体。所述点光源20通过COB工艺封装于所述杯状绝缘支架115内。所述光源20在所述第一电极111与所述第二电极113之间可以是串联连接,还可以是并联连接,当然还可以是串并联混接。
当加工所述光源1时,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提供铜箔层,通过冲压工艺或者蚀刻工艺形成光源支架单体10;
在该步骤中,所述铜箔层是一片状电极,所述光源支架单体10的端部13、本体15及可挠部件是由同一铜箔层加工而成。所述光源支架单体10的端部13和本体15通过所述可挠部件可以相对弯折成任意夹角。于所述光源支架单体10内,所述铜箔层被分割成镂空线路图案,所述镂空线路图案是由相互间隔耦合设置的所述第一电极111、第二电极113组成。
步骤S02,通过注塑工艺,于所述第一电极111与所述第二电极113耦合处注塑成型杯状绝缘支架115;
步骤S03,通过COB工艺封装所述点光源20于所述杯状绝缘支架115内。
当所述光源1工作时,所述第一电极111与所述第二电极113分别通过所述输入电极端11及所述输出电极端17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电源信号和输出电源信号,对应驱动所述点光源20发光产生光束,多个点光源20同时发光形成整体发射光束的光源1。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光源1中,设置所述第一电极111、第二电极113和可挠部件在同一电极层上,藉由所述第一电极111、第二电极113自身的支撑强度支撑所述多维光源形成立体造型。同时所述电极111、113同时兼顾起到散热作用,加速热量散失,避免聚集,提高产品寿命,减少额外的支撑加强板。
另一方面,所述可挠部件是由同一层金属板冲压或者蚀刻而成,所以所述可挠部件在起到支撑的作用的同时,兼具有导电功能,实现相邻端部13与本体15的电连接。由于所述弯折部13相对强度较弱,且采用铜层加工而成,因此易于弯折呈合适的角度,实现弯曲造型。
再请参参阅图4,是图1所示光源支架单体的变形结构。所述光源支架单体200与上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光源支架单体200包括相接设置的第一端部21、本体23及第二端部25。所述第一端部21及所述第二端部25分别设于所述本体23的二相对端。所述第一端部21、本体23及所述第二端部25均包括相互耦合设置的第一电极211及第二电极213。所述第一端部21及所述第二端部25分别与所述输入电极端26、输出电极端27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端部21及所述第二端部25能够相对所述本体23弯折成任意夹角。
再请参阅图5a-5d,是图4所示光源支架单体的弯折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光源支架单体200的端部21、25相对所述本体23可以弯折成“C”型、“Z”型、“ㄩ”型或者“︺”型中的任意一种,具体根据设计需要而调整。
比如,当需要形成平面光源,则设置所述端部21、25相对所述本体23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则形成平面光源。
当需要设置成曲线光源,则设置所述端部21、25相对所述本体2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者钝角,则形成曲线光源。
当需要设置成立体光源,则设置所述端部21、25相对所述本体23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则形成立体光源。
请参阅图6a至6b,分别是采用图4所示多个光源支架单体围成的一种光源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数量是两个,分别是光源支架单体31、32。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1与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2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1包括相接设置的第一端部311、本体313及第二端部315。所述第一端部311与所述输入电极端子317相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315与所述输出电极端子319相电连接。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2包括相接设置的第一端部321、本体323及第二端部325。所述第一端部321与所述输入电极端子327相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325与所述输出电极端子329相电连接。
当组装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0时,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1与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2相对串接设置,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1的第一端部311于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2的第二端部325相接设置。
当然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1与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2相对并接设置,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1的第一端部311于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2的第一端部321相接设置。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1的第二端部315与所述光源支架单体32的第二端部325相接设置。
再请参阅图7,是采用图4所示多个光源支架单体围成的另一种光源结构示意图。所述光源4包括多个光源支架单体40叠设组成。与上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多个光源支架单体40沿竖直方向叠设,且相邻的多个光源支架单体40相互串接或者并接或者混接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光源及光源支架单体中,设置同一层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可挠部件实现相互电连接,便于热量散逸,避免热量聚集;同时所述端部与本体可弯折设置,使得所述端部与所述本体相对呈平面设置,或者呈弯折结构设置以形成各种形状的光源。
另一方面,因为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功率是固定的,为设计不同功率的光源,可以通过串接或者并接的方式来设置多个光源支架单体以调整光源的功率,方便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源支架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杯状塑胶支架、端部及本体,所述端部和本体均包括相互耦合设置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多个杯状塑胶支架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耦合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支架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是由导电层切割形成的相对间隔绝缘设置的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支架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是通过蚀刻所述端部及本体形成的相对间隔绝缘设置的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支架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及本体位于同一导电层,所述端部与所述本体能够相对弯折设置成任意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支架单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电极端和输出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极输入端对应电连接,所述输出电极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对应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支架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本体的二相对端,且能够相对所述本体弯折成C型、ㄩ型、︺型、类Z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7.一种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串接设置或者并接设置的光源支架单体,所述光源支架单体包括电极输入端、多个点光源、端部、本体及电极输出端,所述端部和本体均包括相互耦合设置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点光源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耦合处,所述电极输入端及所述电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支架单体包括依次相接设置的第一端部、本体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可弯折设置,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本体之间可弯折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于同一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高度方向依次叠设。
CN201721052210.0U 2017-08-21 2017-08-21 光源支架单体及采用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光源 Active CN207262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2210.0U CN207262370U (zh) 2017-08-21 2017-08-21 光源支架单体及采用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2210.0U CN207262370U (zh) 2017-08-21 2017-08-21 光源支架单体及采用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光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62370U true CN207262370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25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52210.0U Active CN207262370U (zh) 2017-08-21 2017-08-21 光源支架单体及采用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光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623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3123A (zh) * 2017-09-15 2018-01-05 沈雪芳 立体光源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3123A (zh) * 2017-09-15 2018-01-05 沈雪芳 立体光源支架
CN107543123B (zh) * 2017-09-15 2019-10-29 惠州市超频三全周光智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光源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2370U (zh) 光源支架单体及采用所述光源支架单体的光源
EP3323161B1 (en) Connector for power batteries, power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N104701566B (zh) 具有多个电池电芯的电池模块及电池系统
US20200248899A1 (en)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structure of led light
CN204516937U (zh) 电连接器
CN207455242U (zh) 联体光源支架、多维光源
CN201749982U (zh) 大电流电源连接器
CN103672531A (zh) 一种led灯泡
CN204477956U (zh) 灯头电连接结构
CN103196042B (zh) 照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5174021U (zh) Led灯一体式电连接结构
CN203641953U (zh) 一种led灯泡
CN102705792A (zh) 基板电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led灯
CN210004164U (zh) 一种led模组
CN204042782U (zh) 一种连接件以及具有该连接件的led灯具
CN206922057U (zh) 模块化母插立体连接结构
KR101125063B1 (ko) 플렉서블 엘이디 모듈
CN207262376U (zh) 立体光源支架
CN204516936U (zh) 电连接器
CN2899176Y (zh) 具有开关的插座连接器
CN204986479U (zh) 集成式led灯
CN208074904U (zh) 光源支架
CN205174291U (zh) 电连接件
CN217273669U (zh) 免焊接嵌入式开槽灯
CN208674429U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31

Address after: 516000 Dongjiang Hi-tech Industrial Park, Zhongkai Hi-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3, Xingping West Road

Patentee after: Huizhou Over-Frequency Sanquan Intelligent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437 One of the Second Bottom Floors of Qiwan Sha, Qiwan Road, East District,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 Xuef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