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2114U - 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2114U
CN208072114U CN201820359237.2U CN201820359237U CN208072114U CN 208072114 U CN208072114 U CN 208072114U CN 201820359237 U CN201820359237 U CN 201820359237U CN 208072114 U CN208072114 U CN 208072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vement
motorized lane
block
thickness
motor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592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学崇
王泽瀚
肖秀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un Qing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un Qing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un Qing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un Qing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592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2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2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21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包括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隔断块、人行道封闭块和非机动车道封闭块,所述隔断块一侧与非机动车道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侧与人行道的一侧相连接,所述人行道的另一侧与人行道封闭块相连接,所述非机动车道的另一侧与非机动车道封闭块相连接,所述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隔断块的高度相等,所述人行道的宽度为270cm~300cm,所述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为235cm~250cm。本实用新型中,隔断块不会随时间消失,由此用户能始终通过观察隔断块来分辨出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同时,还通过限制非机动车道的长度,避免了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因为宽度太大,而出现不平整,塌陷等现象。

Description

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
背景技术
人行道,主要用于供行人通行,而非机动车道,主要用于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的通行。目前,市面上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通常为一体式设置,通过划线分辨,但是这种设置方式,划线部分使用时间一长,随着颜料的脱落,用户会难以准确分辨出人行道和非机动车车道,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另外,由于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为一体式,导致该设置的道路整体宽度太大,长时间使用下,尤其是中间部分,容易出现不平整,甚至塌陷,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包括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隔断块、人行道封闭块和非机动车道封闭块,所述隔断块一侧与非机动车道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侧与人行道的一侧相连接,所述人行道的另一侧与人行道封闭块相连接,所述非机动车道的另一侧与非机动车道封闭块相连接,所述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隔断块的高度相等,所述人行道的宽度为260cm~300cm,所述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为230cm~2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隔断块来将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分开,隔断块不会随时间消失,由此,用户能始终通过观察隔断块来分辨出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且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隔断块的高度相等,保证了隔断块不会影响行人或者非机动车在对应道路上的通行,同时,还通过设置了隔断块和相应的人行道封闭块、非机动车道封闭块,并且限制非机动车道的长度,避免了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因为宽度太大,而出现不平整,塌陷等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均包括水泥层、水泥砂浆层和砖块,所述水泥砂浆层的一侧与水泥层相连接,另一侧与砖块相连接。水泥层作为底层可以保证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强度,而水泥砂浆层能便于砖块的连接,而砖块作为表面能保证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表面的光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泥层的厚度为19~21cm,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2.8~3.2cm,所述砖块的厚度为7~9cm。实验测得,在上述结构限制在上述厚度范围内,能保证各层的使用性能符合需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泥层的厚度为20cm,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3cm,所述砖块的厚度为8c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断块包括第一混凝土底座和第一花岗岩压条,所述第一花岗岩压条连接在第一混凝土底座的上方。第一混凝土底座能保证隔断块的强度,而第一花岗岩压条能保证隔断块表层的光滑,而且保证其不同于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表面,便于用户识别分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混凝土底座的厚度为14~16cm,所述第一花岗岩压条的厚度为15~17c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混凝土底座的厚度为15cm,所述第一花岗岩压条的厚度为16c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人行道封闭块和非机动车道封闭块均包括第二混凝土底座和第二花岗岩压条,所述第二花岗岩压条的一侧嵌装于第二混凝土底座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的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的的人行道的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的的隔断块的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的的人行道封闭块的正视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包括人行道1、非机动车道2、隔断块3、人行道封闭块4和非机动车道封闭块5。
人行道1和非机动车道2均包括水泥层11、水泥砂浆层12和砖块13。水泥层11的厚度为19~21c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0cm,水泥砂浆层12的厚度为2.8~3.2c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cm,砖块13为多个,每个砖块13的厚度均为7~9c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8cm。而水泥砂浆层12的一侧与水泥层11固定连接,所有砖块13均铺设于水泥砂浆层12的另一侧上,即水泥砂浆层12的该侧与砖块13固定连接,则人行道1和非机动车道2的总高度均为31cm。
隔断块3则包括第一混凝土底座31和第一花岗岩压条32,第一混凝土底座31的厚度为14cm~16c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5cm,第一花岗岩压条32的厚度为15cm~17c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6cm。而第一花岗岩压条32通过粘接固定连接于第一混凝土底座31的上方,则隔断块3的总高度为31cm。
隔断块3一侧与非机动车道2的一侧固定连接,隔断块3的另一侧与人行道1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人行道1、非机动车道2和隔断块3的高度均相等,三者的高度均为31cm。
人行道封闭块4和非机动车道封闭块5均包括第二混凝土底座41和第二花岗岩压条42,第二花岗岩压条42的一侧嵌装于第二混凝土底座41内,第二花岗岩压条42的另一侧外露,且本实施例中,第二混凝土底座41中其与第二花岗岩压条42连接的部分的厚度为15cm,第二花岗岩压条42的厚度为16cm,而第二混凝土底座41的突出端的长度为10cm,厚度为20cm。人行道1的另一侧与人行道封闭块4固定连接,非机动车道2的另一侧与非机动车道封闭块5固定连接,且人行道1的高度和人行道封闭块4的高度相等,非机动车道2的高度和非机动车道封闭块5的高度相等。
另外,人行道1的宽度控制在260cm~300c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70cm,非机动车道2的宽度控制为230cm~250c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35cm。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隔断块、人行道封闭块和非机动车道封闭块,所述隔断块一侧与非机动车道的一侧相连接,另一侧与人行道的一侧相连接,所述人行道的另一侧与人行道封闭块相连接,所述非机动车道的另一侧与非机动车道封闭块相连接,所述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隔断块的高度相等,所述人行道的宽度为260cm~300cm,所述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为230cm~25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均包括水泥层、水泥砂浆层和砖块,所述水泥砂浆层的一侧与水泥层相连接,另一侧与砖块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层的厚度为19~21cm,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2.8~3.2cm,所述砖块的厚度为7~9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层的厚度为20cm,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3cm,所述砖块的厚度为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块包括第一混凝土底座和第一花岗岩压条,所述第一花岗岩压条连接在第一混凝土底座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底座的厚度为14~16cm,所述第一花岗岩压条的厚度为15~17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底座的厚度为15cm,所述第一花岗岩压条的厚度为16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封闭块和非机动车道封闭块均包括第二混凝土底座和第二花岗岩压条,所述第二花岗岩压条的一侧嵌装于第二混凝土底座内。
CN201820359237.2U 2018-03-16 2018-03-16 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2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9237.2U CN208072114U (zh) 2018-03-16 2018-03-16 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9237.2U CN208072114U (zh) 2018-03-16 2018-03-16 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2114U true CN208072114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7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5923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2114U (zh) 2018-03-16 2018-03-16 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2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40422U (zh) 一种凹凸型防滑桥面
CN208072114U (zh) 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
CN201027293Y (zh) 城市市区地面高速度道路
CN201372396Y (zh) 同心双“x”左向转弯全方位立交桥
CN202787004U (zh) 一种枢纽式全互通立体交叉结构
CN202247569U (zh) 十字路口立交桥
CN201037219Y (zh) 左转立交桥
CN202543752U (zh) 新型安全人行道
CN204728188U (zh) 一种廊桥及其构成的组合式桥梁
CN206157500U (zh) 桥梁装置
CN202107982U (zh) 一种人行天桥
CN207972377U (zh) 高分子增强防水卷材
CN206680818U (zh) 用于解决交通拥挤的装置
CN205529782U (zh) 一种便于对接的抗压市政铺路砖
CN204370289U (zh) 一种多座相互连接的廊桥
CN205917567U (zh) 用于街道道路的路缘石装置
CN212477487U (zh) 一种桥梁工程用车辆限行装置
CN204401382U (zh) 无红绿灯十字路口
CN214656069U (zh) 具有透水引流作用的步道砖
CN209338939U (zh) 一种防渗水的路面
CN209276932U (zh) 一种路标功能的彩色防滑路面
CN212128731U (zh) 一种城乡园林防滑型透水砖
CN203213004U (zh) 一种钢制天桥用防滑胶垫和钢制天桥踏步
CN106758614A (zh) 一种十字路口的全互通立交
CN201530967U (zh) 一种直接顺畅通行的立交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