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0218U - 可循环周转箱 - Google Patents

可循环周转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0218U
CN208070218U CN201820530085.8U CN201820530085U CN208070218U CN 208070218 U CN208070218 U CN 208070218U CN 201820530085 U CN201820530085 U CN 201820530085U CN 208070218 U CN208070218 U CN 208070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abinet
protecgulum
main
turnov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300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韦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f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ast Pack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ast Pack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ast Pack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300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0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0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0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周转箱,包括箱体、底盖、顶盖和锁紧构件,箱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顶盖以能够启闭的方式安装在上开口,底盖以能够启闭的方式安装在下开口;顶盖包括主盖和侧盖,主盖与侧盖均以能够启闭的方式安装在上开口,并且主盖与侧盖通过锁紧构件锁紧在上开口后主盖封盖上开口,使得主盖可以完全覆盖上开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内装物不会漏出、固定牢靠;可折叠,方便存放和运输;一体成型,方便制造;折叠后平整,进一步方便存放和运输;可反复使用,利于环保;避免胶带等包装材料的使用;折叠、打开方便,节省包装时间。

Description

可循环周转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周转箱。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现有的折叠周转箱包装内装物后无法自锁,内装物易漏出。内装物从顶部或者底部漏出,造成内装物的遗失、摔坏等,同时,内装物坠落砸向周围的环境或人从而会砸坏其他物体或砸伤人。现有折叠周转箱打包后通常使用胶带等包装材料进行加固,其一浪费包装材料;其二,打开包装时撕下胶带会破坏折叠周转箱,影响外观甚至将折叠周转箱撕坏而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锁的可循环周转箱,用以解决现有无法自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循环周转箱,包括箱体、底盖顶盖和锁紧构件,所述箱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顶盖以能够启闭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上开口,所述底盖以能够启闭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下开口;
所述顶盖包括主盖和侧盖,所述主盖与所述侧盖均以能够启闭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上开口,并且所述主盖与所述侧盖通过所述锁紧构件锁紧在所述上开口后所述主盖封盖所述上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开口的形状为矩形,所述主盖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侧盖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盖的形状与所述上开口的形状相适应,所述主盖的一侧边连接在形成所述上开口的第一个侧边上,两个所述侧盖的一侧分别边连接形成所述上开口的第二个侧边和第三个侧边上,并且两个所述侧盖对称布置在所述主盖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构件包括第一锁扣、第二锁扣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锁扣固定在所述主盖上,所述第二锁扣固定在箱体,当所述主盖和所述侧盖均封盖在所述上开口后所述第一锁扣与所述第二锁扣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盖、所述侧盖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所述主盖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所述侧盖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均设有折痕。
进一步的,所述下开口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底盖包括前盖、后盖、左盖和右盖,所述前盖、所述后盖、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分别固定在形成所述下开口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后盖的形状与所述下开口的形状适应,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封盖所述下开口后留有间隙,封盖后,所述后盖压在所述前盖的上部,所述前盖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位于所述前盖下部的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胶接,或者所述前盖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热压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所述后盖、所述左盖、所述右盖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并且所述前盖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所述后盖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所述左盖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和所述右盖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均设有折痕。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沿所述箱体的四个楞可折叠的箱体,当所述前盖、所述后盖、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分别沿各自的折痕折向所述箱体内后,所述前盖、所述后盖、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中任意相邻的两者的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设有斜切边。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所述后盖、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中设有斜切边的侧边与远离各自的折痕的侧边之间设有圆角。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后盖的内侧面,所述固定构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前盖的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顶盖封盖在上开口后,锁紧构件将主盖与侧盖锁紧在上开口,防止主盖和侧盖从上开口打开,从而防止内装物从上开口滑出;
前盖与左盖、前盖与右盖均可拆卸连接,上述三者固定在一起后向上托起位于前盖上方的后盖,从而防止后盖打开,从而防止内装物从下开口滑出;
箱体、顶盖、底盖一体成型,方便制造;
避免使用胶带等包装材料进行固定,节约了包装材料,同时可满足反复多次使用的要求,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设置多处折痕,可折叠和展开,折叠后节省空间,方便存放和运输;
设置斜切边,使得箱体沿位于对角线上的折痕折叠后,位于同一个折痕处的底盖之间的厚度为一个底盖的厚度,厚度减小,防止折痕处的厚度过大本实用新型折叠后发生中部翘起的不平整,方便折叠,进一步节省空间,方便了存放和运输;
设置圆角,在折叠、撑起底盖的时候底盖的圆角处与箱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避免摩擦甚至挤压,使得底盖的折叠和撑起容易,节省组装和折叠本实用新型的时间,节省包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循环周转箱一实施例的展开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可循环周转箱组装状态下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可循环周转箱组装状态下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箱体与底盖组装状态下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盖折向箱体内时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11、透过孔;2、顶盖;21、主盖;22、侧盖;3、底盖;31、前盖;32、后盖;33、左盖;34、右盖;35、斜切边;351、倒角;36、热压粘合部;41、第一锁扣;411、锁紧通孔;42、第二锁扣;421、第二锁紧通孔;5、折痕;61、第一固定端;62、第二固定端;63、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可循环周转箱,参见图1-图7,一种可循环周转箱,包括箱体1、底盖3、顶盖2和锁紧构件,箱体1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顶盖2以能够启闭的方式安装在上开口,底盖3以能够启闭的方式安装在下开口;
顶盖2包括主盖21和侧盖22,主盖21与侧盖22均以能够启闭的方式安装在上开口,并且主盖21与侧盖22通过锁紧构件锁紧在上开口后主盖21封盖上开口,使得主盖21可以完全覆盖上开口。
顶盖2封盖在上开口后,锁紧构件将主盖21与侧盖22锁紧在上开口,防止主盖21和侧盖22从上开口打开,从而防止内装物从上开口滑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开口的形状为矩形,主盖21的数量为一个,侧盖22的数量为两个,主盖21的形状与上开口的形状相适应,主盖21的一侧边连接在形成上开口的第一个侧边上,两个侧盖22的一侧分别边连接形成上开口的第二个侧边和第三个侧边上,并且两个侧盖22对称布置在主盖21的左右两侧。
侧盖22盖合在上开口后,侧盖22与形成上开口的侧壁之间保持间隙,方便侧盖22的启闭,另外,由于主盖21即可将上开口完全封盖,因此,侧盖22的该结构形式下节省原材料的同时减轻了包装的重量。
锁紧构件将主盖21和侧盖22锁紧的一种方式为:锁紧构件包括第一锁扣41、第二锁扣42和连接件,第一锁扣41固定在主盖21上,第二锁扣42固定在箱体1上,主盖21上设有供第一锁扣41穿过的通孔,当主盖21和侧盖22均封盖在上开口后第一锁扣41与第二锁扣42通过连接件连接。具体地,第一锁扣41和第二锁扣42上都设有锁紧通孔,如扎带等连接件依次穿过两个分别开设在第一锁扣41和第二锁扣42上的两个锁紧通孔后扎紧,两个锁紧通孔分别为第一锁紧通孔411和第二锁紧通孔421。
当主盖21封盖在上开口后,第一锁扣41透过开设在箱体1的前壁上的透过孔11后与固定在箱体1的前壁上的第二锁扣42平齐,使得第一锁紧通孔411与第二锁紧通孔421的位置对应,方便连接件穿过,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
主盖21、侧盖22与箱体1一体成型,主盖21与箱体1的连接处、侧盖22与箱体1的连接处均设有折痕5。折痕5布置,如图1中的虚线。一体成型,方便制造,节省了制造成本;设置的上述折痕5,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底盖3和顶盖2打开并分别锁紧,组装方便;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底盖3和顶盖2拆开,并且沿折痕5折叠,节省空间,方便存放和运输。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下开口的形状为矩形,底盖3包括前盖31、后盖32、左盖33和右盖34,前盖31、后盖32、左盖33和右盖34分别固定在形成所述下开口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后盖32的形状与下开口的形状适应,左盖33和右盖34封盖下开口后留有间隙,封盖后,后盖32压在前盖31的上部,前盖3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位于前盖31下部的左盖33和右盖34可拆卸连接。
前盖31与左盖33、前盖31与右盖34均可拆卸连接,上述三者固定在一起后向上托起位于前盖31上方的后盖32,从而防止后盖32打开,从而防止内装物从下开口滑出。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周转箱(包装箱)组装并且装入内装物后通常使用胶带进行粘接缠绕,以防止内装物受振动、晃动等将盖子顶开而漏出,取出内装物时,撕开胶带时会将周转箱的外表面破坏甚至将整个周转箱破坏掉,因此,本实施例,前盖3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左盖33和右盖34胶接,或者前盖3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左盖33和右盖34热压粘合。具体地,前盖31与左盖33之间、前盖31与右盖34之间沿图中1中的热压粘合部36进行。组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反复使用。
前盖31、后盖32、左盖33、右盖34与箱体1一体成型,并且前盖31与箱体1的连接处、后盖32与箱体1的连接处、左盖33与箱体1的连接处和右盖34与箱体1的连接处均设有折痕5。箱体1、顶盖2、底盖3一体成型,方便制造;设置折痕5,可折叠和展开,折叠后节省空间,方便存放和运输。
箱体1为沿所述箱体1的四个楞可折叠的箱体1,当前盖31、后盖32、左盖33和右盖34分别沿各自的折痕5折向箱体1内后,前盖31、后盖32、左盖33和右盖34中任意相邻的两者的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设有斜切边35。设置斜切边35,使得箱体1沿位于对角线上的折痕5折叠后,位于同一个折痕5处的底盖3之间的厚度为一个底盖3的厚度,厚度减小,防止折痕5处的厚度过大本实用新型折叠后发生中部翘起的不平整,方便折叠,进一步节省空间,方便了存放和运输。
前盖31、后盖32、左盖33和右盖34中设有斜切边35的侧边与远离各自的折痕5的侧边之间设有圆角351。设置圆角351,在折叠、撑起底盖3的时候底盖3的圆角351处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避免摩擦甚至挤压,使得底盖3的折叠和撑起容易,节省组装和折叠本实用新型的时间,节省包装时间。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构件,固定构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后盖32的内侧面,固定构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至前盖31的内侧面。
通过该设置,一方面,将内装物固定在固定构件的中部和前盖31之间,起缓冲、固定作用,节约了其它填充物;又一方面,在箱体1折叠时,起到捆扎作用,能够保护箱体1、节约物流仓储空间、便于快递或者物流人员携带;又一方面,从内部锁紧底部,防止内装物品失窃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构件可以选用魔术贴53、皮筋、绳等柔性物体制成,以充分贴合内装物从而利于内装物的固定。当其采用魔术贴53时,魔术贴53上带圆毛,在后盖32的内侧面上固定由刺毛制成的第一固定端51,在前盖31的内侧面上固定由圆毛制成的第二固定端52,通过魔术贴53的两端分别粘在第一固定端51和第二固定端52,拆装方便,同时,方便调节魔术贴53位于第一固定端51和第二固定端52之间的距离,使得魔术贴53压紧在内装物的表面,从而进一步利于内装物的固定。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循环周转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底盖、顶盖和锁紧构件,所述箱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顶盖以能够启闭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上开口,所述底盖以能够启闭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下开口;
所述顶盖包括主盖和侧盖,所述主盖与所述侧盖均以能够启闭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上开口,并且所述主盖与所述侧盖通过所述锁紧构件锁紧在所述上开口后所述主盖封盖所述上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的形状为矩形,所述主盖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侧盖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盖的形状与所述上开口的形状相适应,所述主盖的一侧边连接在形成所述上开口的第一个侧边上,两个所述侧盖的一侧分别边连接形成所述上开口的第二个侧边和第三个侧边上,并且两个所述侧盖对称布置在所述主盖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构件包括第一锁扣、第二锁扣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锁扣固定在所述主盖上,所述第二锁扣固定在所述箱体,当所述主盖封盖在所述上开口后所述第一锁扣与所述第二锁扣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循环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盖、所述侧盖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所述主盖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所述侧盖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均设有折痕。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循环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开口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底盖包括前盖、后盖、左盖和右盖,所述前盖、所述后盖、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分别固定在形成所述下开口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后盖的形状与所述下开口的形状适应,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封盖所述下开口后留有间隙,封盖后,所述后盖压在所述前盖的上部,所述前盖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位于所述前盖下部的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循环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胶接,或者所述前盖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热压粘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循环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所述后盖、所述左盖、所述右盖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并且所述前盖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所述后盖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所述左盖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和所述右盖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均设有折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循环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沿所述箱体的四个楞可折叠的箱体,当所述前盖、所述后盖、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分别沿各自的折痕折向所述箱体内后,所述前盖、所述后盖、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中任意相邻的两者的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设有斜切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循环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所述后盖、所述左盖和所述右盖中设有斜切边的侧边与远离各自的折痕的侧边之间设有圆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循环周转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后盖的内侧面,所述固定构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前盖的内侧面。
CN201820530085.8U 2018-04-13 2018-04-13 可循环周转箱 Active CN208070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0085.8U CN208070218U (zh) 2018-04-13 2018-04-13 可循环周转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0085.8U CN208070218U (zh) 2018-04-13 2018-04-13 可循环周转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0218U true CN208070218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1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30085.8U Active CN208070218U (zh) 2018-04-13 2018-04-13 可循环周转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02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6771A (zh) * 2018-12-27 2019-04-12 广州旭川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压敏胶的包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6771A (zh) * 2018-12-27 2019-04-12 广州旭川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压敏胶的包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22784B2 (en) Snap on envelope
US10730660B2 (en) Paperboard packaging container for bulk solids
CN208070218U (zh) 可循环周转箱
US20050141787A1 (en) Snap on envelope
JP2654193B2 (ja) 留め具付きプラスチック蓋を有する紙容器
JPH0513712Y2 (zh)
CN201411112Y (zh) 侧封连底式包装袋
KR101098872B1 (ko) 절개용 홈을 갖는 슬라이딩 파스너 및 이 파스너를 갖는 밀봉용 봉투
KR102563002B1 (ko) 싸바리 상자의 제조방법, 상기 제조방법으로 제조된 싸바리 상자 및 상기 싸바리 상자의 결합방법
JP2011079528A (ja) 流体の包装容器
JPH11236029A (ja) 簡易組立蓋付紙製容器
CN216735185U (zh) 一种双层加固的包装箱
CN207972907U (zh) 一种可循环式包装箱
CN208761108U (zh) 包装箱及其坯料
JPH0226807Y2 (zh)
CN219791053U (zh) 一种重复使用的密封包装盒
CN214986698U (zh) 一种可折叠展平的包装盒
CN220786436U (zh) 一种可快速开合的包装盒
CN215753557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防盗快递包装箱
CN208560112U (zh) 包装盒
CN214649658U (zh) 包装箱
CN218056558U (zh) 一种自带锁扣的打包箱
US2392575A (en) Box liner
CN220147845U (zh) 可重复利用的食品陈列包装盒
CN213922043U (zh) 一种升降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2

Address after: Room J2250, 2nd floor, 399 Zhongren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2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Qif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540 Jinyi Road,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No. 9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East Packing Desig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