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64492U - 一种多发热丝及雾化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发热丝及雾化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64492U
CN208064492U CN201820454931.2U CN201820454931U CN208064492U CN 208064492 U CN208064492 U CN 208064492U CN 201820454931 U CN201820454931 U CN 201820454931U CN 208064492 U CN208064492 U CN 208064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wire
main heating
pin
polarity pin
positive pola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549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uwei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uwe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uwei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uwe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549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64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64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64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发热丝及雾化器装置,所述多发热丝包括:螺旋设置的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第一副丝,螺旋缠绕于第一主发热丝并与第一主发热丝形成多个储油空隙;第二副丝,螺旋缠绕于第二主发热丝并与第二主发热丝形成多个储油空隙;正极性引脚,连接于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的同一端;负极性引脚,连接于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背离正极性引脚的同一端。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电子烟的发热丝容易产生干烧,影响雾化芯组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发热丝及雾化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发热丝及雾化器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的烟油经发热丝加热后产生烟雾,发热丝的结构设计对烟雾量的产生及电子烟的使用寿命有巨大的影响。现有的发热丝一般为单根螺旋状设置,这种发热丝在启动加热的瞬间或者在停止加热后容易导致干烧,影响雾化芯组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发热丝,旨在解决现有电子烟的发热丝容易产生干烧,影响雾化芯组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发热丝,其中,包括:螺旋设置的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第一副丝,螺旋缠绕于第一主发热丝并与第一主发热丝形成多个储油空隙;第二副丝,螺旋缠绕于第二主发热丝并与第二主发热丝形成多个储油空隙;正极性引脚,连接于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的同一端;负极性引脚,连接于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背离正极性引脚的同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主发热丝与第一副丝之间的储油空隙、所述第二主发热丝与第二副丝之间的储油空隙宽度为0.02~0.06mm。
其中,所述第一主发热丝、第二主发热丝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0.3~0.6mm,所述第一副丝、第二副丝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0.1~0.2mm。
其中,所述正极性引脚于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螺旋形成的螺管的一端形成轴向伸出端;所述负极性引脚于所述螺管的另一端形成轴向伸出端,并弯折至正极性引脚的伸出端。
其中,所述正极性引脚的伸出端、负极性引脚的伸出端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正极性引脚还包括连接正极性引脚的伸出端与第一主发热丝、第二主发热丝末端的正极性引脚连接端,所述负极性引脚还包括连接负极性引脚的伸出端与第一主发热丝、第二主发热丝末端的负极性引脚连接端,所述正极性引脚连接端和负极性引脚连接端还分别设置有正极性引脚螺旋部、负极性引脚螺旋部与该端的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末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副丝、第二副丝的两末端分别焊接固定于第一主发热丝、第二主发热丝的两端。
其中,所述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的两末端分别焊接固定于正极性引脚连接端和负极引脚正极性引脚连接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雾化器装置,其中,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组件、仓体组件、底座组件、以及容置于所述上盖组件、仓体组件与底座组件围成空腔内的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内形成一轴向气道容置有上述的多发热丝。
其中,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轴向中空的雾化芯壳体、设于雾化芯壳体底部的雾化芯电极、套设于雾化芯电极外的绝缘垫、设在绝缘垫外的雾化芯支架,所述多发热丝安装于雾化芯壳体内并位于雾化芯电极的上端,多发热丝外套设有导油棉,所述多发热丝的正极性引脚经导油棉内侧连接于雾化芯电极,负极性引脚经导油棉外侧由绝缘垫压合连接于雾化芯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多发热丝,通过设置两根主发热丝,并分别在两根主发热丝外缠绕设置副丝,同时分别在主发热丝的两端连接正极性引脚和负极性引脚,由于副丝缠绕于主发热丝外,副丝与主发热丝之间的缠绕体内有形成有多个储油空隙,可储蓄一定量的烟油液体,在主发热丝启动发热时,储油空隙内的烟油液体缓解了主发热丝的瞬间升温,避免了干烧,同时,由于副丝的缠绕增大了主发热丝的散热面积,在主发热丝停止加热后能快速散热,也避免了干烧的问题,从而延长了雾化芯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发热丝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一副丝缠绕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雾化芯组件与多发热丝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发热丝10,包括:
螺旋设置的第一主发热丝110和第二主发热丝120;第一副丝130,螺旋缠绕于第一主发热丝110并与第一主发热丝110形成多个储油空隙180;第二副丝140,螺旋缠绕于第二主发热丝120并与第二主发热丝形成多个储油空隙空隙180;正极性引脚160,连接于第一主发热丝110和第二主发热丝120的同一端;负极性引脚150,连接于第一主发热丝110和第二主发热丝120背离正极性引脚160的同一端。本实施例的第一主发热丝110和第二主发热丝120可以平行螺旋设置,也可以交叉螺旋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主发热丝110、第二主发热丝120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0.3~0.6mm,所述第一副丝130、第二副丝140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0.1~0.2mm。圆形的截面使得主发热丝和副丝的加热面比较均匀。
第一副丝130、第二副丝140直径小且长度远长于第一主发热丝110和第二主发热丝120的长度,故副丝本身并不会发热,主要是缠绕在主发热丝上与主发热丝之间的多个缠绕体内有形成有储油空隙180,这些储油空隙180可储蓄一定量的烟油液体,在主发热丝启动发热时,储油空隙180内的烟油液体能缓解主发热丝的瞬间升温,避免了干烧,同时,由于副丝的缠绕增大了主发热丝的散热面积,在主发热丝停止加热后能快速散热,降低主发热丝表面的温度,也避免了干烧的问题,延长了雾化芯组件的使用寿命。再次,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主发热丝及副丝缠绕的方式,增大了主发热丝与导油棉的加热接触面积,能提高电子烟雾化器的烟雾产生量,增强使用者的口感。
较佳地,本实施例的第一主发热丝110与第一副丝130之间的储油空隙180、所述第二主发热丝120与第二副丝140之间的储油空隙180宽度为0.02~0.06mm。此范围的储油空隙宽度能达到较优的防干烧效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性引脚160于第一主发热丝110和第二主发热丝120螺旋形成的螺管170的一端形成轴向伸出端161;所述负极性引脚150于所述螺管170的另一端形成轴向伸出端151,并弯折至正极性引脚的伸出端161。正极性引脚伸出端161和负极性引脚伸出端151位于多发热丝10螺管170的同一端,一方面便于正、负极性引脚的加工制造,另一方面也便于多发热丝10与电子烟内电极的连接安装,简化电子烟内部电极结构的设置。优选地,负极性引脚150弯折成L型,使得负极性引脚150与正极性引脚160之间的错开一定的宽度,以便于导油棉的安装固定。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正极性引脚的伸出端161、负极性引脚的伸出端151平行设置。平行设置的引脚便于电极的连接,防止线路干扰,安装方便。
请继续参考图1,具体地,所述正极性引脚160还包括连接正极性引脚的伸出端161与第一主发热丝110、第二主发热丝120末端的正极性引脚连接端162,所述负极性引脚150还包括连接负极性引脚的伸出端151与第一主发热丝110、第二主发热丝120末端的负极性引脚连接端152,所述正极性引脚连接端162和负极性引脚连接端152还分别设置有正极性引脚螺旋部1620、负极性引脚螺旋部1520与该端的第一主发热丝110和第二主发热丝120末端连接。正极性引脚160和负极性引脚150分别设置连接端能方便其伸出端伸出角度的调节,便于将多发热丝整体安装在电子烟内,同时利于部件的分开制造和整体的装配。正极性引脚螺旋部1620、负极性引脚螺旋部1520的设置便于主发热丝与引脚的过渡连接,能增强主发热丝与引脚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的第一副丝130、第二副丝140的两末端分别焊接固定于第一主发热丝110、第二主发热丝120的两端。采用焊接固定便于加工。
本实施例的第一主发热丝110和第二主发热丝120的两末端分别焊接固定于正极性引脚连接端162和负极引脚正极性引脚连接端152。即通过在第一主发热丝110和第二主发热丝120的两末端设置连接焊点(未示出)用于将所述第一主发热丝110和第二主发热丝120分别固定在引脚的连接端上。由于第一主发热丝110和第二主发热丝120的直径小,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第一主发热丝110和第二主发热丝120的两末端固定于引脚的连接端,其便于加工,同时也能保证两主发热丝在两端连接的牢固性。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雾化器装置100,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组件20、仓体组件30、底座组件40、以及容置于所述上盖组件20、仓体组件30与底座组件40围成空腔内的雾化芯组件50,所述雾化芯组件50内形成一轴向气道55容置有上述的多发热丝。上盖组件20包括烟嘴,仓体组件30用于储放烟油,底座组件40连接电子烟的电池模块。由于多发热丝10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其能避免主发热丝的干烧而损坏雾化芯组件50。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雾化芯组件50包括轴向中空的雾化芯壳体51、设于雾化芯壳体51底部的雾化芯电极52、套设于雾化芯电极52外的绝缘垫53、设在绝缘垫外53的雾化芯支架54,所述多发热丝10安装于雾化芯壳体51内并位于雾化芯电极52的上端,多发热丝10外套设有导油棉60,所述多发热丝10的正极性引脚160经导油棉60内侧连接于雾化芯电极52,负极性引脚150经导油棉60外侧由绝缘垫53压合连接于雾化芯支架54。这样电流在雾化芯电极51、多发热丝10、和雾化芯支架54之间形成回路,加热套设于螺管170外导油棉60上的烟油而产生烟雾。同时导油棉60内的烟油可以存储在本实施例多发热丝10的主发热丝与副丝缠绕形成的储油空隙180内而保护主发热丝。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发热丝10及雾化器装置,通过在多发热丝10内设置两根主发热丝,并分别在两根主发热丝外缠绕设置副丝,同时分别在主发热丝的两端连接正极性引脚160和负极性引脚150,由于副丝缠绕于主发热丝外,副丝与主发热丝之间的缠绕体内有形成有多个储油空隙180来储蓄一定量的烟油液体,在主发热丝启动发热时,储油空隙180内的烟油液体缓解了主发热丝的瞬间升温,避免了干烧,同时,由于副丝的缠绕增大了主发热丝的散热面积,在主发热丝停止加热后能快速散热,也避免了干烧的问题,从而延长了雾化芯组件的使用寿命,再次,副丝的缠绕也增大了主发热丝与导油棉之间的加热接面积,能提高雾化量,增强使用者的口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发热丝,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旋设置的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
第一副丝,螺旋缠绕于第一主发热丝并与第一主发热丝形成多个储油空隙;
第二副丝,螺旋缠绕于第二主发热丝并与第二主发热丝形成多个储油空隙;
正极性引脚,连接于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的同一端;
负极性引脚,连接于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背离正极性引脚的同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发热丝与第一副丝之间的储油空隙、所述第二主发热丝与第二副丝之间的储油空隙宽度为0.02~0.0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发热丝、第二主发热丝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0.3~0.6mm,所述第一副丝、第二副丝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0.1~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性引脚于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螺旋形成的螺管的一端形成轴向伸出端;
所述负极性引脚于所述螺管的另一端形成轴向伸出端,并弯折至正极性引脚的伸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性引脚的伸出端、负极性引脚的伸出端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性引脚还包括连接正极性引脚的伸出端与第一主发热丝、第二主发热丝末端的正极性引脚连接端,所述负极性引脚还包括连接负极性引脚的伸出端与第一主发热丝、第二主发热丝末端的负极性引脚连接端,所述正极性引脚连接端和负极性引脚连接端还分别设置有正极性引脚螺旋部、负极性引脚螺旋部与该端的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末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丝、第二副丝的两末端分别焊接固定于第一主发热丝、第二主发热丝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发热丝和第二主发热丝的两末端分别焊接固定于正极性引脚连接端和负极引脚正极性引脚连接端。
9.一种雾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组件、仓体组件、底座组件、以及容置于所述上盖组件、仓体组件与底座组件围成空腔内的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内形成一轴向气道容置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发热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轴向中空的雾化芯壳体、设于雾化芯壳体底部的雾化芯电极、套设于雾化芯电极外的绝缘垫、设在绝缘垫外的雾化芯支架,所述多发热丝安装于雾化芯壳体内并位于雾化芯电极的上端,多发热丝外套设有导油棉,所述多发热丝的正极性引脚经导油棉内侧连接于雾化芯电极,负极性引脚经导油棉外侧由绝缘垫压合连接于雾化芯支架。
CN201820454931.2U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多发热丝及雾化器装置 Active CN208064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4931.2U CN208064492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多发热丝及雾化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4931.2U CN208064492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多发热丝及雾化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64492U true CN208064492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2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54931.2U Active CN208064492U (zh) 2018-04-02 2018-04-02 一种多发热丝及雾化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6449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2524A (zh) * 2018-04-13 2018-08-17 赫斯提亚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抛弃式气溶胶生成制品、雾化器及加热组件
WO2020082729A1 (zh) * 2018-10-23 2020-04-30 欧俊彪 一种新型发热丝及雾化芯
WO2022166759A1 (zh) * 2021-02-02 2022-08-11 深圳易佳特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元件、雾化器和电子烟
CN115281382A (zh) * 2022-08-17 2022-11-04 深圳市上乘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口感多脚发热丝的发热控制方法
WO2023024419A1 (zh) * 2021-08-26 2023-03-02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WO2024094652A1 (en) * 2022-10-31 2024-05-10 Nicoventures Trading Limited Heater for a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2524A (zh) * 2018-04-13 2018-08-17 赫斯提亚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抛弃式气溶胶生成制品、雾化器及加热组件
WO2019196516A1 (zh) * 2018-04-13 2019-10-17 赫斯提亚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抛弃式气溶胶生成制品、雾化器及加热组件
WO2020082729A1 (zh) * 2018-10-23 2020-04-30 欧俊彪 一种新型发热丝及雾化芯
WO2022166759A1 (zh) * 2021-02-02 2022-08-11 深圳易佳特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元件、雾化器和电子烟
WO2023024419A1 (zh) * 2021-08-26 2023-03-02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5281382A (zh) * 2022-08-17 2022-11-04 深圳市上乘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口感多脚发热丝的发热控制方法
WO2024094652A1 (en) * 2022-10-31 2024-05-10 Nicoventures Trading Limited Heater for a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64492U (zh) 一种多发热丝及雾化器装置
CN209376694U (zh) 基于多孔发热网的陶瓷雾化芯
CN205567816U (zh) 电子烟雾化芯、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3327956U (zh) 电子烟
CN208064491U (zh) 一种圆管状发热丝及雾化器装置
CN102894485A (zh) 电子烟用雾化装置、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9518269U (zh) 发热丝结构及应用发热丝结构的雾化器
CN104010534A (zh) 电子烟装置、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WO2016154797A1 (zh) 雾化器
CN202873795U (zh) 电子烟用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09915042U (zh) 一种电子烟发热体
CN208160048U (zh) 一种多雾化孔的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08490858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6578401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便捷电焊笔
CN208318244U (zh) 加热器
CN207613201U (zh) 一种低温卷烟加热烟具
CN203913388U (zh) 电子烟用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08064494U (zh) 一种扁平缠绕发热丝及雾化器装置
CN208238245U (zh) 一种发热效果好的热风枪用发热芯及热风枪
CN215531568U (zh) 一种雾化芯及电子雾化器
CN202860755U (zh) 植物精油雾的雾化器
CN207574530U (zh) 一种发热片雾化芯
CN210809301U (zh) 发热丝和电子烟
CN212414741U (zh) 一种隔热保温非接触式电子烟加热装置
CN208490854U (zh) 基于薄片式发热芯的雾化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