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9274U - 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9274U
CN208059274U CN201820438031.9U CN201820438031U CN208059274U CN 208059274 U CN208059274 U CN 208059274U CN 201820438031 U CN201820438031 U CN 201820438031U CN 208059274 U CN208059274 U CN 208059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r
heating device
drying system
air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380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长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untop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untop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untop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untop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380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9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9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9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包括余热回收器、输水管道和多个换热器,余热回收器包括水箱,通过窑炉烟气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输水管道包括主管和多个与主管连通的支管,主管与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换热器包括换热单元,换热单元的进水口与支管的出水口连通。上述加热装置利用换热器进行气体加热,换热效率高,噪音小,且热水换热可实现车间空气零污染,多个换热器多点进行气体加热,可使车间温度快速、均衡升高。

Description

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注浆成型车间,热风干燥系统一般利用燃烧机对空气进行加热,以实现车间的干燥。但现有的空气加热方式存在以下缺陷:燃烧机的燃料通常是石油和天然气,石油燃料的燃烧产物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同时对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生长造成影响,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同时还含有其他成分的气体,因此,天然气的燃烧产物也会对空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燃烧机加热需使用大风管,大风管严重占用车间的空间;燃烧机单点输送热气,使得车间升温慢,且升温不均衡。
如何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加热装置,是热风干燥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包括余热回收器、输水管道和多个换热器,余热回收器包括水箱,通过窑炉烟气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输水管道包括主管和多个与主管连通的支管,主管与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换热器包括换热单元,换热单元的进水口与支管的出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余热回收器、输水管道、换热器,可对空气进行换热,换热过程具体为:余热回收器利用窑炉烟气的余热对其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通过输水管道输入换热器,换热器通过热水对空气进行加热,该换热方式换热效率高,噪音小,且水换热可实现车间空气零污染,同时,利用多个换热器多点进行换热,可使车间温度快速、均衡变化,此外,直接利用换热器进行换热,无需大风管的设置,可节省车间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单元包括散热翅片、多个换热管、分流管和集流管,散热翅片设在换热管的外围上,换热管的一端与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集流管连通,分流管上设有进水口,集流管上设有出水口。由此,热水通过分流管进入各换热管中,通过换热管中热水的热量对换热管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实现空气的换热,同时利用散热翅片可强化热水热量的传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器还包括风机和壳体,散热翅片和换热管设在壳体内,风机设在壳体上,风机的风向与多个换热管所在的平面垂直。由此,通过风机可加快换热管周围空气的流动,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余热回收器还包括烟气箱和多个热管,热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水箱和烟气箱内,烟气箱的进烟口与外部的窑炉烟气管道连通。由此,实现窑炉余热的再利用,避免能源浪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换热器分散设置在车间中。由此,通过多点换热,实现车间空气的均衡干燥,提高车间的干燥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管为铜管。由此,铜管热传导率高,且管壁不易沉淀水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翅片为铝翅片。由此,铝翅片具有较优的散热性能,可提高换热管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围框和设于围框两侧的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均为中部有孔的板体,风机设在第二盖体的中部。由此,壳体可实现风机的固定,且使得换热器一体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换热器沿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换热器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的结构。
如图1至图5所示,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包括余热回收器1、输水管道2及多个换热器3。其中,余热回收器1包括水箱11、烟气箱12和热管(图未示),输水管道2包括主管21和多个支管22。其中,换热器3包括换热单元31、风机32及壳体33,换热单元31包括散热翅片(图未示)、多个换热管311、分流管312及集流管313,壳体33包括围框331、第一盖体332及第二盖体333,分流管312上设置有进水口3121,集流管313上设置有出水口3131。
如图1所示,余热回收器1的结构具体为:烟气箱12位于水箱11的下方,二者相接,热管贯穿水箱11和烟气箱12的相接面,热管的下端位于烟气箱12内、上端位于水箱11内。烟气箱12的进烟口与外部的窑炉烟气管道连接,当窑炉烟气通过烟气箱12时,热管将窑炉烟气的热量传递至水箱11中的水,实现水箱11中水的加热。
如图1所示,支管22的一端与主管21连通,另一端的出水口与换热单元31的进水口连接,即与分流管312上的进水口3121连接。本实施例中,主管21一端与水箱11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主管21水平设置于车间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主管21可以以其他角度设置于车间内。
通过余热回收器1、主管21、支管22、换热器3实现车间气体的加热,为更好地进行加热,可对换热器3的位置进行合理布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生产线一侧布置换热器3,具体为,沿生产线方向布置两组换热器3,主管21的方向与生产线方向平行,两组换热器3之间的距离为7m,同组内两个换热器3之间的距离为7m,且同组内两个换热器3背对放置。本实施例中,换热器3的数量为4个,支管22的数量为4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器3的数量和距离可根据需要设置,以使车间空气均匀升温为设置准则。
本实施例中,换热器3分布于车间的多个位置,通过多点加热,可使车间的温度快速升高,当换热器3合理分布时,车间的温度可均衡升高。
如图2至图5所示,换热器3的结构具体如下:
散热翅片安装在换热管311的外围(一体成型或焊接),其中,换热管311为铜管,散热翅片为铝翅片。
换热管311包括多个直管部(图未标)和多个弯曲部(图未标),直管部平行设置,两个直管部之间设有弯曲部,直管部与弯曲部连接以形成首尾相通的蛇形通道。本实施例的换热管311的直管部有8个,两个直管部为一组,每组中的直管部上下设置,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依次平行设置,第一组、第三组的高度相同,第二组、第四组的高度相同,同一侧的直管部的端部之间设有弯曲部,以形成首尾相通的蛇形通道。在其他实施例中,直管部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十一个换热管311上下平行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管311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上述换热管311可使换热面积达到一个较优的状态。
进水口3121位于分流管312的下部,出水口3131位于集流管313的上部。每个换热管311的一个自由端口与分流管312连通,另一个自由端口与集流管313连通。
本实施例中,分流管312的进水口3121进入的水为窑炉烟气加热的热水,具体为支管22出水口输出的水。利用窑炉烟气加热水,可充分利用窑炉余热,避免能源浪费。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利用其他工业活动释放的热能对水进行加热。
如图2所示,壳体33用于放置散热翅片、换热管311和固定风机32,具体为,散热翅片位于壳体33内,换热管311的中部位于壳体33内,端部位于壳体33外,风机32固定于壳体33上。
本实施例中,壳体33的围框331为方形,安装于围框331一侧的第一盖体332为中部有孔的板体,安装于围框331另一侧的第二盖体333同样为中部有孔的板体,风机32固定于第二盖体333上,且覆盖第二盖体333上的孔。其中,第一盖体332、第二盖体333均为方形板体,在其他实施例中,围框331可为其他形状,第一盖体332和第二盖体333可为与围框331适配的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盖体332和第二盖体333中间的孔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分流管312的上下两端密封,集流管313的上下两端密封。
以上所述,换热器3的工作过程为:热水由分流管312的进水口3121进入分流管312中,并流入各个换热管311中,而后由换热管311的另一个自由端流出,并进入集流管313中,最后由集流管313的出水口3131流出,热水流动时,对换热管311周围的气体进行加热。
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的加热过程为:余热回收器1的烟气箱12通入窑炉烟气,利用窑炉烟气的热量对水箱11中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通入输水管道2的主管21,热水再由主管21分别进入各支管22;支管22的出水口与换热单元31的进水口连接,即支管22的出水口与换热单元31的分流管312上的进水口3121连接,使得热水进入分流管312;分流管312中的热水流入各个换热管311中,而后由换热管311的另一个自由端流出,并进入集流管313中,最后由集流管313的出水口3131流出;热水在换热管311中流动时,对换热管311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实现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功效;每个支管22对应一个换热单元31,通过多个支管22和多个换热单元31实现车间空气的快速、均衡加热。
对于热风干燥系统,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进一步,上述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可应用于注浆成型车间的热风干燥系统中,注浆成型车间可以是洁具生产车间或陶瓷生产车间。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为车间提供热源,实际运行效果非常好,稳定性高,可长期连续工作。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为热水换热局部空气间接加热设备,换热效率高,噪音小,由于是空气间接加热,实现零排放,使得车间空气零污染,同时,在气体加热过程中,无需设置大风管,节省空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回收器(1)、输水管道(2)和多个换热器(3);
所述余热回收器(1)包括水箱(11),通过窑炉烟气对水箱(11)中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输水管道(2)包括主管(21)和多个与主管(21)连通的支管(22),所述主管(21)与水箱(11)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换热器(3)包括换热单元(31),所述换热单元(31)的进水口与支管(22)的出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31)包括散热翅片、多个换热管(311)、分流管(312)和集流管(313),所述散热翅片设在换热管(311)的外围上,换热管(311)的一端与分流管(312)连通,另一端与集流管(313)连通,分流管(312)上设有进水口(3121),集流管(313)上设有出水口(3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还包括风机(32)和壳体(33),所述散热翅片和换热管(311)设在壳体(33)内,所述风机(32)设在壳体(33)上,风机(32)的风向与多个换热管(311)所在的平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器(1)还包括烟气箱(12)和热管,所述热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水箱(11)和烟气箱(12)内,烟气箱(12)的进烟口与外部的窑炉烟气管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换热器(3)分散设置在车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11)为铜管。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为铝翅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3)包括围框(331)和设于所述围框(331)两侧的第一盖体(332)、第二盖体(333),所述第一盖体(332)、第二盖体(333)均为中部有孔的板体,所述风机(32)设在第二盖体(333)的中部。
CN201820438031.9U 2018-03-29 2018-03-29 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 Active CN208059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8031.9U CN208059274U (zh) 2018-03-29 2018-03-29 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8031.9U CN208059274U (zh) 2018-03-29 2018-03-29 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9274U true CN208059274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6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38031.9U Active CN208059274U (zh) 2018-03-29 2018-03-29 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92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4741A (zh) * 2019-07-08 2019-11-05 扬州安泰威合金硬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镍基合金粉末涂层外加热固化炉
CN113865361A (zh) * 2021-09-28 2021-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干燥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4741A (zh) * 2019-07-08 2019-11-05 扬州安泰威合金硬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镍基合金粉末涂层外加热固化炉
CN113865361A (zh) * 2021-09-28 2021-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干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59274U (zh) 热风干燥系统的加热装置
CN201519762U (zh) 热管式钢包烘烤装置
CN208846732U (zh) 一种具有延缓水流速度功能的燃烧锅炉
CN103712495B (zh) 一种回收利用烟气余热换热装置
CN206724740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1935597U (zh) 一种工业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05638638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余热回收装置
CN204461008U (zh) 一种设有混合仓的热交换装置
CN204742437U (zh) 固体电蓄热粮食烘干炉
CN103245219B (zh) 集热装置改良结构
CN107388585A (zh) 一种换热器
CN204345689U (zh) 高效内分流串片烟气余热回收器
CN203216325U (zh) 集热装置改良结构
CN209196904U (zh) 一种促进空气预热的板式空气预热器
CN202792545U (zh) 一种带废热回收装置的燃气热水器
CN208366116U (zh) 一种整体式高炉煤气预热器
CN207247568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6803810U (zh) 一种油加热器
CN206724750U (zh) 碳化炉出口气套管式换热器
CN201377991Y (zh) 一种空气冷却器
CN206207469U (zh) 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CN218936406U (zh) 一种高温空气预热器
CN205299947U (zh) 燃烧间接加热式换热器
CN218523988U (zh) 一种提高壁挂炉热效能的主热交换装置
CN206131047U (zh) 抽屉式空气预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