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5248U - 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5248U
CN208055248U CN201820057936.1U CN201820057936U CN208055248U CN 208055248 U CN208055248 U CN 208055248U CN 201820057936 U CN201820057936 U CN 201820057936U CN 208055248 U CN208055248 U CN 208055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uilding glass
outer patch
functional membrane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579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ade Technology Dal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AIRUIDE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AIRUIDE NA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AIRUIDE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579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5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5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5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为多层膜复合层状结构,其包括耐磨层(1)、第一基材层(2)、复合胶粘剂层(3)、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第二基材层(5)、丙烯酸酯胶粘剂层(6)和离型膜(7);所述第二基材层(5)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层(6)与离型膜(7)相连接;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喷溅于第二基材层(5);第一基材层(2)通过复合胶粘剂层(3)与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相连接;耐磨层(1)涂布于第一基材层(2)。该功能膜具有优异的安全及防护功能,既可以带来持续的隔热效果又提高了透光性与舒适性,同时还能够降低维护成本和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属于建筑玻璃用外贴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今世界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潮流中,建筑玻璃的贴膜节能技术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近现代人类基于自然采光照明而发明的玻璃,在高效透过可见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透过了起热效应作用的红外线(红外辐射)。夏季,这种红外热辐射给人带来了极大的不舒适感,尤其是采用大面积玻璃采光的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例如,不贴膜的情况下,窗户会给居民增加高达70%的空调冷却负荷和高达40%的加热负荷。权威机构数据表明:在18m2的室内做测试,贴膜后的房间较未贴膜前温度低5℃,可以节省电耗30%左右,且一年四季都提高了舒适度。建筑隔热膜通过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将空调费用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能源效率。
据初步统计中国的玻璃幕墙建筑约有3000万m2,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建筑通过外窗损失的能耗要占围护结构总能耗的50%左右,约为墙体的6倍。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全面推进,节能设计标准和民众对外窗的热舒适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窗玻璃采用的是普通透明玻璃,既不节能也不安全,即使是传热系数较低的中空玻璃也不能达到既经济适用又安全可靠的程度。
现有建筑节能技术中推广最多的是真空镀膜玻璃、吸热玻璃、贴膜玻璃、Low-E玻璃、中空玻璃等建筑玻璃,用于实现建筑玻璃透明、隔热的要求。这些玻璃隔热效果较好,但是普遍存在透光性较差,对太阳辐射起反射作用造成光污染,且工艺成本较高,更换成本过高,大规模推广比较困难等问题。
建筑玻璃亟待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是透光性好,以满足采光需求;第二是阻挡太阳光的辐射热量和紫外光的伤害,以满足减低能耗和健康的需求。第三是安全性好,以降低玻璃破损飞溅对人体的伤害。如果使用建筑外贴功能膜,以上问题全部迎刃而解。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建筑膜大多为内贴膜,施工困难,更换麻烦,安全系数低。
因此,提供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已经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其中,该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为多层膜复合层状结构,其包括耐磨层、第一基材层、复合胶粘剂层、高红外反射功能层、第二基材层、丙烯酸酯胶粘剂层和离型膜;
所述第二基材层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层与所述离型膜相连接;所述高红外反射功能层通过磁控溅射工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喷溅于所述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通过复合胶粘剂层与高红外反射功能层相连接;所述耐磨层涂布于所述第一基材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优选地,所述耐磨层为UV光固化树脂涂层,其厚度为2-4μm。其中,所述UV光固化树脂为市售常规物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材层是断裂伸长率为120-190%的高透聚酯薄膜,其厚度为50-100μm。其中,断裂伸长率为120-190%的高透聚酯薄膜为市售常规物质。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材层所用断裂伸长率为120-190%的高透聚酯薄膜为断裂伸长率为120-190%的高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优选地,所述复合胶粘剂层为由聚氨酯胶粘剂、丙烯酸酯胶粘剂或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胶粘剂中的一种所形成的胶粘剂层,其厚度为2-5μm。其中,所述聚氨酯胶粘剂、丙烯酸酯胶粘剂或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胶粘剂均为市售常规物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优选地,所述高红外反射功能层由金属层和多层金属化合物层构成;该金属层的厚度为10-20nm,金属化合物层的总厚度为45-80nm。其中,本实用新型对多层金属化合物层的具体层数不作具体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场作业需要合理设置金属化合物层的层数,只要保证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可,如在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中,该金属化合物层的层数为2-8层;此外,本实用新型对金属层和多层金属化合物层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作具体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现场作业需要合理设置金属层和多层金属化合物层之间的位置关系,只要保证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优选地,所述金属层为由Mo、Ni、Ag、Nb、Ti、Al及Cr中的任一种金属形成的金属层,或由Mo、Ni、Ag、Nb、Ti、Al及Cr中的几种金属形成的合金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优选地,所述金属化合物层为由Nb、Ti、Al、Cr、In、Sn及Zn中的任一种金属或几种金属的氧化物或氮化物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优选地,所述第二基材层为断裂伸长率为120-190%的高透聚酯薄膜,其厚度为23-50μm。其中,断裂伸长率为120-190%的高透聚酯薄膜为市售常规物质。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材层所用断裂伸长率为120-190%的高透聚酯薄膜为断裂伸长率为120-190%的高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胶粘剂层的厚度为10-2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优选地,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23-50μm。其中,所述离型膜为市售常规物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时,仅需撕掉该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的离型膜,再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层将其贴合于建筑玻璃幕墙外表面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含有耐磨层(UV光固化树脂涂层),该UV光固化树脂涂料固化速度快,安全环保,其厚度为2-4μm即能够达到3H铅笔的硬度,并且能耐1KG 0000#钢丝绒刮擦1000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所含的高红外反射功能层由金属层和金属化合物层构成,且金属层和金属化合物层的厚度不同,以此可以智能调节光学指标和隔热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的第一基材层及第二基材层均为断裂伸长率为120-190%的高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该薄膜透明性好(透光率高于89%)、断裂伸长率高(断裂伸长率高于120%)、抗拉强度高(抗拉强度大于200MPa),采用该种第一基材层及第二基材层可使该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达到较好的透光、安全与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利用复合胶粘剂层(尤其是聚氨酯胶粘剂层)将第一基材层和高红外反射功能层复合,具备较好的抗冲击性和耐候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在丙烯酸酯胶粘剂层中添加一定用量(紫外吸收剂的用量为丙烯酸酯胶粘剂重量的3-10%)的紫外吸收剂(本领域所用的常规物质),可以有效阻隔99%以上的紫外线,避免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带来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利用丙烯酸酯胶粘剂层高剥离力的特性,可以在玻璃破损时持续粘附,避免玻璃碎片飞溅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更加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具有优异的安全及防护功能,既可以带来持续的隔热效果又提高了透光性与舒适性,同时还能够降低维护成本和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号说明:
1、耐磨层;
2、第一基材层;
3、复合胶粘剂层;
4、高红外反射功能层;
5、第二基材层;
6、丙烯酸酯胶粘剂层;
7、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旨在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特点,不作为对本案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为多层膜复合层状结构,其包括:耐磨层1、第一基材层2、复合胶粘剂层3、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第二基材层5、含紫外吸收剂的丙烯酸酯胶粘剂层6和离型膜7;
所述第二基材层5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层6与所述离型膜7相连接;所述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通过磁控溅射工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喷溅于所述第二基材层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基材层2通过复合胶粘剂层3与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相连接;所述耐磨层1涂布于所述第一基材层2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由金属层和金属化合物层构成,该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撕掉离型膜7后,再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层6贴合于玻璃幕墙外表面。
该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并结合精密涂布工艺制备得到,其可广泛应用于商场、学校、家居、商务写字楼、观光电梯和标志性建筑等玻璃贴膜。贴膜后会减30-80%的眩光并阻挡50-85%的太阳热能进入室内,从而降低温度,有效的降低空调的负荷。
该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真空度不低于1×10E-5Pa的环境下,以氩气为工作气体,在第二基材层5上表面磁控溅射形成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结合精密涂布技术,再通过复合胶粘剂层3将第一基材层2与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复合,然后通过丙烯酸胶粘剂层6将离型膜7贴合到第二基材层5上,最后涂布耐磨层1,完成所有制造工序。整个涂布生产工艺流程从放卷开始,经涂布-干燥-贴合/复合-收卷-分切-包装结束。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中,耐磨层为UV光固化树脂涂层,其厚度为2.0μm;第一基材层选自厚度为75μm的高透PET;复合胶粘剂层采用精密涂布工艺实现,该复合胶粘剂层为聚氨酯胶粘剂层,干胶厚度控制在3±0.5μm;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真空度为5×10E-6Pa的环境下,以氩气为工作气体,按照基材通过腔室的先后顺序,依次镀制AZO、NbOx、Ag、Ti、SnInOx、NbOx、TiNx,以形成高红外反射功能层中的金属层和金属化合物层,其中,金属层的厚度控制在12nm,金属化合物层的总厚度控制在55nm;第二基材层选自厚度为38μm的高透PET;丙烯酸酯胶粘剂层采用精密涂布工艺实现,干胶厚度控制在15±0.5μm,紫外吸收剂的用量为5%;离型膜的厚度为23μm。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中,耐磨层为UV光固化树脂涂层,其厚度为2.0μm;第一基材层选自厚度为75μm的高透PET;复合胶粘剂层采用精密涂布工艺实现,该复合胶粘剂层为聚氨酯胶粘剂层,厚度控制在4±0.5μm的范围内;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真空度为5×10E-6Pa的环境下,以氩气为工作气体,按照基材通过腔室的先后顺序,依次镀制Mo、AZO、NbOx、SnInOx、Al、NbOx、ZnAlOx、TiOx,以形成高红外反射功能层中的金属层和金属化合物层,其中,金属层厚度控制在12nm,金属化合物层的总厚度控制在60nm;第二基材层选自厚度为38μm的高透PET;丙烯酸酯胶粘剂层采用精密涂布工艺实现,厚度控制在16±0.5μm的范围内,紫外吸收剂的用量为6%;离型膜的厚度为23μm。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中,耐磨层为UV光固化树脂涂层,其厚度为2.0μm;第一基材层选自厚度为75μm的高透PET;复合胶粘剂层采用精密涂布工艺实现,该复合胶粘剂层为聚氨酯胶粘剂层,厚度控制在4±0.5μm的范围内;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真空度为5×10E-6Pa的环境下,以氩气为工作气体,按照基材通过腔室的先后顺序,依次镀制AZO、NiCr、NbOx、ZnAlOx、Al、Ag、TiNx,以形成高红外反射功能层中的金属层和金属化合物层,其中,金属层的厚度控制在12nm,金属化合物层的总厚度控制在65nm;第二基材层选自厚度为38μm的高透PET;丙烯酸酯胶粘剂层采用精密涂布工艺实现,厚度控制在17±0.5μm的范围内,紫外吸收剂的用量为7%;离型膜的厚度为36μm。
撕掉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该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的离型膜后,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层分别将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贴于3mm厚的白玻璃上,再按照GB/T 2680的规定,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紫外线阻隔率测试仪检测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的透光性和紫外阻隔效果,实施例1-3所提供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可见光内反射率及紫外线阻隔率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对于可见光透过率指标而言,其数值越高,视野越清晰;对于可见光内反射率指标而言,其数值越低,表示玻璃内表面的镜面效应越弱,防眩光效果越好,人眼舒适度越好;另外,可见光内反射率低于10%时,可反射掉80%以上的红外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为多层膜复合层状结构,其包括耐磨层(1)、第一基材层(2)、复合胶粘剂层(3)、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第二基材层(5)、丙烯酸酯胶粘剂层(6)和离型膜(7);
所述第二基材层(5)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层(6)与所述离型膜(7)相连接;所述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喷溅于所述第二基材层(5);所述第一基材层(2)通过复合胶粘剂层(3)与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相连接;所述耐磨层(1)涂布于所述第一基材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为UV光固化树脂涂层,其厚度为2-4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2)是断裂伸长率为120-190%的高透聚酯薄膜,其厚度为50-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胶粘剂层(3)为由聚氨酯胶粘剂、丙烯酸酯胶粘剂或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胶粘剂中的一种所形成的胶粘剂层,其厚度为2-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红外反射功能层(4)由金属层和多层金属化合物层构成;该金属层的厚度为10-20nm,金属化合物层的总厚度为45-8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由Mo、Ni、Ag、Nb、Ti、Al及Cr中的任一种金属形成的金属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合物层为由Nb、Ti、Al、Cr、In、Sn及Zn中的任一种金属的氧化物或氮化物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材层(5)为断裂伸长率为120-190%的高透聚酯薄膜,其厚度为23-5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胶粘剂层(6)的厚度为10-2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7)的厚度为23-50μm。
CN201820057936.1U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 Active CN208055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7936.1U CN208055248U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7936.1U CN208055248U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5248U true CN208055248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95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57936.1U Active CN208055248U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524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4302A (zh) * 2018-11-08 2019-03-22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建筑幕墙的安全防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839A (zh) * 2020-08-21 2021-03-12 九江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52329A (zh) * 2019-11-27 2021-05-28 湖南尚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紫外线窗膜及其制备方法
TWI833421B (zh) * 2022-11-04 2024-02-2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耐衝擊性及隔熱性的樹脂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4302A (zh) * 2018-11-08 2019-03-22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建筑幕墙的安全防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4302B (zh) * 2018-11-08 2021-05-18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建筑幕墙的安全防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52329A (zh) * 2019-11-27 2021-05-28 湖南尚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紫外线窗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839A (zh) * 2020-08-21 2021-03-12 九江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耐候外贴建筑膜及其制备方法
TWI833421B (zh) * 2022-11-04 2024-02-2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耐衝擊性及隔熱性的樹脂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55248U (zh) 一种建筑玻璃用外贴功能膜
CN108191261A (zh) 一种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42180U (zh) 异地可钢化高透净色低辐射镀膜玻璃
CN104553125A (zh) 一种具有防眩增透功能的安全玻璃
CN110255922A (zh) 一种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208682255U (zh) 一种隔热膜
CN106700960A (zh) 一种挡风玻璃高效除霜雾镀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2841331Y (zh) 一种玻璃贴膜
CN214654485U (zh) 一种低辐射镀膜玻璃
CN209923240U (zh) 一种单向透视的玻璃膜
CN211506125U (zh) 一种电致变色扫地车天窗玻璃组件
CN201574521U (zh) 夹层隔热玻璃
CN204095224U (zh) 一种隔热夹层玻璃
CN219667644U (zh) 一种高强度光致色变low-E玻璃结构
CN207016674U (zh) 一种防爆隔音镀膜玻璃
CN205663111U (zh) 屋面贴膜
CN207875027U (zh) 一种镀膜钢化玻璃
CN101089354A (zh) 一种将普通窗户改造成隔热节能窗户的方法
JPS60226435A (ja) 合せガラス
CN208702302U (zh) 隔热膜及隔热玻璃
CN219431684U (zh) 一种高强度节能low-E玻璃结构
CN2176901Y (zh) 一种隔热遮阳布
CN210030463U (zh) 一种高透光率低辐射镀膜玻璃
CN220999529U (zh) 具有遮阳隔热层的玻璃
CN209858764U (zh) 一种智能调光pvb薄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6450 Section 2, Yinxing Road, Huayuankou Economic Zone,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66

Patentee after: Airade Technology (Dalia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6, Section 2, Yinxing Road, Huayuankou Economic Zone, Dalian, Liaoning, 116450

Patentee before: DALIAN AIRUIDE NANO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