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5120U - 污水处理除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水处理除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5120U
CN208055120U CN201820348336.0U CN201820348336U CN208055120U CN 208055120 U CN208055120 U CN 208055120U CN 201820348336 U CN201820348336 U CN 201820348336U CN 208055120 U CN208055120 U CN 208055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locculation basin
sewage treatment
aer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483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建文
潘健康
潘建勋
王壮
陈斌
张庆哲
田燕
周丽娟
郑亚男
王秋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 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 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 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Qian 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483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5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5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5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曝气池、絮凝池和集油装置,曝气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曝气管内设置有止回装置;曝气池的上端设置有吸油管,吸油管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吸油口,吸油管与吸油泵连接,吸油泵位于絮凝池的底部,絮凝池内设置有絮凝剂溶液,絮凝池的上端设置有压板,絮凝池与集油装置相邻设置,絮凝池与集油装置连接的侧壁上端设置有过滤网,集油装置的下端连接有离心装置。该装置经过多道污水除油处理,使物理除油方法和化学除油方法相结合,使污水中油性物质去除率增大,减少重复操作的次数,效率高,效果好,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污水处理除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工业污水中含有的油性物质较大,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达到排放标准,工厂需要对含油物质进行处理,将污水中的油性物质除去再进行排放。现有的污水除油方法通常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通常是化学混凝法、化学沉淀法、催化氧化法,单纯采用化学方法对油性物质去除率不高,且加入的化学物质会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方法通常的离心、过滤等,但离心和过滤方法很难将油性物质有效分离,需要重复多次,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污水除油装置,使油性物质去除率高,避免二次污染,且除油高效,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曝气池、絮凝池和集油装置,所述曝气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内设置有止回装置;所述曝气池的上端设置有吸油管,吸油管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吸油口,所述吸油管与吸油泵连接,所述吸油泵位于絮凝池的底部,所述絮凝池内填充有絮凝剂溶液,所述絮凝池的上端设置有压板,所述絮凝池与集油装置相邻设置,絮凝池与集油装置连接的侧壁上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集油装置的下端连接有离心装置。
优选的,所述止回装置包括曝气管内壁靠近进水端设置的内圈,所述曝气管内设置有与内圈相匹配的止回头,所述止回头设置在止回座内,且止回座内设置有与止回头连接的弹性件,所述止回座通过镂空连接板固定在曝气管内。
优选的,所述压板位于絮凝池上端中部,所述压板在絮凝池内的液面上漂浮。
优选的,所述集油装置的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管道和泵体与离心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离心装置的一端为锥形腔体、另一端为圆柱形腔体,所述锥形腔体靠近圆柱形腔体处内径渐小,且锥形腔体与圆柱形腔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位于锥形腔体的上端,所述锥形腔体的侧壁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锥形腔体的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吸油管包括与吸油泵连接的主管,所述主管连通有若干分管,所述分管在曝气池上端平行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曝气池、絮凝池和集油装置依次相邻设置,所述曝气池高于絮凝池的高度,所述曝气池的外侧壁高于与絮凝池连接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除油装置,该除油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除油效果好,污水先通过曝气池进行曝气,使气泡带动油性物质漂浮在液面位置,吸油管对油性物质进行吸附,充分将油性物质进行收集,收集后的油性物质通过吸油泵进入絮凝池底部,充分与絮凝剂溶液混合,使油性物质变为絮凝状态进行沉淀,未絮凝完全的油性物质漂浮在絮凝池顶面,并通过过滤网流入集油装置,集油装置与离心装置连接,对油性物质进行离心,使油性物质与污水有效分离,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油管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心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止回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曝气池,3-絮凝池,4-集油装置,5-曝气装置,6-曝气管,7-止回装置,8-内圈,9-止回头,10-止回座,11-弹性件,12-连接板,13-吸油管,14-吸油口,15-吸油泵,16-絮凝剂溶液,17-压板,18-过滤网,19-出液口,20-离心装置,21-进水口,22-锥形腔体,23-圆柱形腔体,24-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曝气池2、絮凝池3和集油装置4,曝气池2、絮凝池3和集油装置4依次相邻设置,曝气池2高于絮凝池3的高度,曝气池2左侧的侧壁高于右侧与絮凝池3连接的侧壁,防止曝气池2内的液位过高而溢出壳体1外侧,曝气池2下端设置有排水孔,通过排水孔将除油后的污水进行收集,曝气池2内设置有曝气装置5,曝气装置5包括曝气管6,曝气管6内设置有止回装置7;止回装置7包括曝气管6内壁靠近进水端设置的内圈8,内圈8使水流因管内径变小而使水压增大,曝气管6内设置有与内圈8相匹配的止回头9,止回头9的直径与内圈8的外径恰好匹配,止回头9设置在止回座10内,且止回座10内设置有与止回头9连接的弹性件11,止回座10通过镂空连接板12固定在曝气管6内,当曝气装置5运行时,进入曝气管6的含气泡的水在流动压力下降止回头9向后端压,使止回头9与内圈8之间产生缝隙,从而使水进入曝气管6进行曝气,而在不进水的时候止回头9在弹性件11的回复作用下与内圈8接触,阻止水回流,从而实现止回效果,避免污水堵塞曝气装置7。
曝气池2的上端设置有吸油管13,吸油管13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吸油口14,当曝气池2的液面与吸油管13接触时,吸油口14将曝气池2上端的油性物质进行吸附,吸油管13与吸油泵15连接,即吸油泵15提供吸力,使油性物质通过吸油口14吸入吸油管13内,吸油管13包括与吸油泵15连接的主管,主管连通有若干分管,分管在曝气池2上端平行均匀分布,使曝气池2上端的油性物质吸附完全,使曝气池2内油水分离更加彻底。
吸油泵15位于絮凝池3的底部,曝气池2内的油性物质通过吸油泵15进入絮凝池3底部,絮凝池3内设置有絮凝剂溶液16,油性物质从絮凝池3底部缓慢向上移动,充分与絮凝剂溶液16接触而变为絮凝状态沉淀在絮凝池3下端,未絮凝的油性物质漂浮在絮凝池3的顶部,絮凝池3的上端设置有压板17,压板17位于絮凝池3上端中部,压板17在絮凝池3内的液面上漂浮,压板17起到镇静静置作用,使絮凝池3内振动减少,利于絮凝物在絮凝池3底部进行沉淀。
絮凝池3与集油装置4相邻设置,絮凝池3与集油装置4连接的侧壁上端设置有过滤网18,絮凝池3上端漂浮的油性物质通过过滤网18进入集油装置4,过滤网18对油性物质进行过滤,除去杂质和絮凝物,集油装置4的下端为锥形结构,使小颗粒杂质和絮凝物在锥形结构的内壁进行沉淀,同时利于油性物质出液,锥形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口19,出液口19通过管道和泵体与离心装置20的进水口21连接。离心装置20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动,驱动电机带动离心装置20转动是离心驱动的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离心装置20的一端为锥形腔体22、另一端为圆柱形腔体23,锥形腔体22靠近圆柱形腔体23处内径渐小,且锥形腔体22与圆柱形腔体23连通。进水口21位于锥形腔体22的上端,锥形腔体22的侧壁设置有出油口24,出油口24位于锥形腔体22的轴线上,离心装置20沿轴线进行转动,利用油水的密度差,在液流高度旋转时受到不等离心力的作用而实现油水分离的,含油污水进入进水口21,并沿离心装置20内壁轴向螺旋态流动,由于锥形腔体22的收缩,使流体增速,并促使已形成的螺旋流态向前流动,由于油和水的密度差,使水沿着管壁旋转,而油珠移向中心,流体进入细锥段,截面不断缩小,流速继续增大,小油珠继续移到中心汇成油芯,流体进入圆柱形腔体23内,由于流体恒速流动,对锥形腔体22内产生一定的回压,使低压油芯向出油口21排出,实用性强。
经过多道污水除油处理,使物理除油方法和化学除油方法相结合,使污水中油性物质去除率增大,减少重复操作的次数,效率高,效果好,实用性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曝气池、絮凝池和集油装置,所述曝气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内设置有止回装置;所述曝气池的上端设置有吸油管,吸油管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吸油口,所述吸油管与吸油泵连接,所述吸油泵位于絮凝池的底部,所述絮凝池内填充有絮凝剂溶液,所述絮凝池的上端设置有压板,所述絮凝池与集油装置相邻设置,絮凝池与集油装置连接的侧壁上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集油装置的下端连接有离心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装置包括曝气管内壁靠近进水端设置的内圈,所述曝气管内设置有与内圈相匹配的止回头,所述止回头设置在止回座内,且止回座内设置有与止回头连接的弹性件,所述止回座通过镂空连接板固定在曝气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位于絮凝池上端中部,所述压板在絮凝池内的液面上漂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装置的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管道和泵体与离心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装置的一端为锥形腔体、另一端为圆柱形腔体,所述锥形腔体靠近圆柱形腔体处内径渐小,且锥形腔体与圆柱形腔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位于锥形腔体的上端,所述锥形腔体的侧壁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锥形腔体的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包括与吸油泵连接的主管,所述主管连通有若干分管,所述分管在曝气池上端平行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絮凝池和集油装置依次相邻设置,所述曝气池高于絮凝池的高度,所述曝气池的外侧壁高于与絮凝池连接的侧壁。
CN201820348336.0U 2018-03-14 2018-03-14 污水处理除油装置 Active CN208055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48336.0U CN208055120U (zh) 2018-03-14 2018-03-14 污水处理除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48336.0U CN208055120U (zh) 2018-03-14 2018-03-14 污水处理除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5120U true CN208055120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9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48336.0U Active CN208055120U (zh) 2018-03-14 2018-03-14 污水处理除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51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7687B (zh) 一种带微细气泡含油水的发生装置
KR100919367B1 (ko) 고효율 기체용해탱크를 이용한 부상분리장치
CN101182080B (zh) 一种水处理分离器装置
CN111392920A (zh) 一种高效微纳米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CN209957549U (zh) 一种油田污水过滤装置
CN208055120U (zh) 污水处理除油装置
CN110104838A (zh) 一种含油污水的自动分层分离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6972155U (zh) 一种基于自旋转式磁力水的浮盘式去油装置
CN212740998U (zh) 一种混凝沉降罐和旋流气浮的混凝沉降系统
CN211536671U (zh) 旋流分离器
CN211620172U (zh) 一种高密度气浮沉淀池
CN209853875U (zh) 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10193551U (zh) 一种中心筒式双层板螺旋通道油水分离器
CN206544953U (zh) 一种乳化液处理设备
CN204958550U (zh) 一种高效隔油破乳沉降槽
CN214611816U (zh) 一种向心气浮与溶气气浮合一的采出水处理装置
CN213221280U (zh) 一种负压污水过滤处理装置
CN214060140U (zh) 一种高效气浮过滤一体化装置
CN220317582U (zh) 一种高效型溶气气浮设备
CN219174253U (zh) 一种油田污水预处理的气混旋流分离器
CN21590588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除油撇渣装置
CN215559375U (zh) 一种化工机械用收油多层过滤装置
CN217895274U (zh) 一种油田注水设备污水处理装置
CN218709359U (zh) 一种旋流气浮设备
CN214031807U (zh) 一种气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