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4401U - 一种夹取装置及一种物件移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取装置及一种物件移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54401U CN208054401U CN201820150673.9U CN201820150673U CN208054401U CN 208054401 U CN208054401 U CN 208054401U CN 201820150673 U CN201820150673 U CN 201820150673U CN 208054401 U CN208054401 U CN 2080544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
- clamp device
- driving mechanism
- driving
- horizon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1000276425 Xiphophorus maculat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1100000241 scar Toxicit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51 Alloy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IAIWVQXQOWNYOU-FPYGCLRLSA-N Nitrofural Chemical compound NC(=O)N\N=C\C1=CC=C([N+]([O-])=O)O1 IAIWVQXQOWNYOU-FPYGCLRL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REDXJYDRNCIFBQ-UHFFFAOYSA-N aluminium(3+) Chemical class [Al+3] REDXJYDRNCIFB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20 electrodynam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取装置,该夹取装置包括安装架及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夹紧机构和驱动机构,夹紧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夹紧机构用于在指定位置夹取或卸下物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紧机构在指定位置对物件进行夹紧或松开。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了上述夹取装置、可移动支架和动力装置的物件移动系统,可移动支架连接夹取装置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可移动支架带动已夹紧物件的夹取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卸下或夹取物件。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避免物件表面产生伤痕或发生形变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同时减少人员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取装置,尤其适用于夹取电芯等软质物件,还涉及一种包括该夹取装置的物件移动系统。
二、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芯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行业。电池芯在软包装时一般采用柔韧性优异的金属薄片卷绕制成,外表柔软,极易被划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将软包装后的电池芯移动至指定区域进行下一步的工序。目前为止,对于电池芯的移动,几乎全部依赖于人工,还没有稳定可靠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操作稳定性低,且在移动过程电池芯表面形成划痕或发生变形的概率较高。
可见,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软包装后电池芯的移动主要靠人工操作,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在移动过程中存在电池芯表面容易形成伤痕或发生形变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夹取装置及一种包括该夹取装置的物件移动系统,以减少物件如电池芯移动周转环节,避免物件表面产生伤痕或发生形变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同时减少人员劳动强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夹取装置,该夹取装置包括安装架及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夹紧机构和驱动机构,夹紧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夹紧机构用于在指定位置夹取或卸下物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紧机构在指定位置对物件进行夹紧或松开。
优选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夹紧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两个驱动机构设于安装架的两端,两个夹紧机构设于两个驱动机构之间,两个夹紧机构分别在各自连接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优选地,夹紧机构包括水平夹紧件和竖直夹紧件,水平夹紧件设于竖直夹紧件的下方;水平夹紧件用于从水平方向夹取物件,竖直夹紧件用于从竖直方向固定已被水平夹紧件夹取的物件。
优选地,水平夹紧件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一侧面连接驱动机构,与该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为一斜面,斜面面向竖直夹紧件,用于从物件的侧面托起物件。
优选地,竖直夹紧件包括框体、设于框体上且连接驱动机构的竖直导杆和可移动设于竖直导杆上的压块,压块置于框体的下方,压块面向水平夹紧件。
优选地,在两个框体的相向的侧面上设有限位件。
优选地,限位件包括在两个框体的任意一方设置的第一限位件和在另一方设置的与第一限位件配合的第二限位件。
优选地,第一限位件为轴孔,第二限位件为与第一限位件配合的销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物件移动系统,该物件移动系统包括可移动支架、动力装置及上述任一项夹取装置,可移动支架连接夹取装置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可移动支架带动已夹紧物件的夹取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卸下或夹取物件。
优选地,物件移动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连接可移动支架,用于控制可移动支架的运动行程。
综上,一种夹取装置包括安装架及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夹紧机构和驱动机构,夹紧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夹紧机构用于在指定位置夹取或卸下物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紧机构在指定位置对物件进行夹紧或松开;一种包含了上述夹取装置、可移动支架和动力装置的物件移动系统,可移动支架连接夹取装置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可移动支架带动已夹紧物件的夹取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卸下或夹取物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取装置及包括该夹取装置的物件移动系统,可以有效地避免物件表面如电池芯表面产生伤痕或发生形变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同时减少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取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驱动机构,2、夹紧机构,21、水平夹紧件,22、竖直夹紧件,221、框体,222、竖直导杆,223、压块,3、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取装置,该夹取装置包括安装架3及设置在安装架3上的夹紧机构2和驱动机构1,夹紧机构2连接驱动机构1,夹紧机构2用于在指定位置夹取或卸下物件,驱动机构1用于驱动夹紧机构2在指定位置对物件进行夹紧或松开。
具体地,驱动机构1的驱动方式选用液压式、气动式和电动式,其中液压式驱动源输出的动力更连续平稳,这有利于实现执行机构即夹紧机构2的运作精度,也可以较好地维持夹紧机构2的高精度重复性,使夹紧机构2具有优异的定位精度,如液压缸;气动式和电动式驱动源具有更灵活的安装体系,在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所有更广泛的使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气动式驱动方式。另外,夹紧机构2需要承载物件,这就要求夹紧机构2具有一定的机械刚度,夹紧机构2可由金属或合金制备,考虑到降低驱动机构的功耗,本实施例优选常用的炭钢或铜合金;这里的物件可以是任何物件,这里优选表面质软的物件,如锂电池的电池芯。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的数量为两个,夹紧机构2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两个驱动机构1设于安装架3的两端,两个夹紧机构2设于两个驱动机构1之间,两个夹紧机构2分别在各自连接的驱动机构1的驱动下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具体地,一驱动机构1及与该驱动机构1连接的夹紧机构2、另一夹紧机构2及与该夹紧机构2连接的驱动机构1在安装架3上依次排列;需要说明的是,两个驱动机构1置于安装架3的两端上,且在相对于两个夹紧机构2的外侧,这主要是为了提高驱动机构1的操作便利性,也使得整个体系各构件的布局更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两个夹紧机构2和两个驱动机构1在安装架3上对称设置作为优选;当需要夹取物件时,两个夹紧机构2相向运动,当卸下物件后,两个夹紧机构2相背运动回到原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夹紧机构2包括水平夹紧件21和竖直夹紧件22,水平夹紧件21设于竖直夹紧件22的下方;水平夹紧件21用于从水平方向夹取物件,竖直夹紧件22用于从竖直方向固定已被水平夹紧件夹取的物件。
具体地,同一夹紧机构包括一水平夹紧件21和一竖直夹紧件22,驱动机构1可以是一个,即水平夹紧件21和竖直夹紧件22两者共用一个驱动机构1,或一驱动机构驱动水平夹紧件21,另一驱动机构驱动竖直夹紧件22,在实施例中优选后者以更好地保证两个方向的运动的相互独立性和精准度;水平夹紧件21和竖直夹紧件22分别从水平方向和数值方向固定需要夹取的物件,固定限位效果良好;考虑到固定限位效果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需要避免物件与水平夹紧件21和竖直夹紧件22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水平夹紧件21和竖直夹紧件22的尺寸优选大于所需要夹取的物件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夹紧件21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一侧面连接驱动机构1,与该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为一斜面,斜面面向竖直夹紧件22,用于从物件的侧面托起物件。
需要说明的是,将水平夹紧件21上与所需要夹取的物件直接接触的部位设计为一斜面,主要是为了方便从水平方向夹取并托起物件;该斜状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应控制在较低范围,这里优选表面粗糙度Ra低于6.3,以保证物件在其间相对滑动时没有明显的摩擦作用,避免物件表面出现被划伤的现象。
竖直夹紧件22包括框体221、设于框体221上且连接驱动机构1的竖直导杆222和可移动设于竖直导杆222上的压块223,压块223置于框体221的下方,压块223面向水平夹紧件21。
具体地,在驱动机构1的作用下,压块223沿着竖直导杆222上下滑动,夹取物件时压块223向下运动直至接触并压紧物件,卸下物件时压块223向上运动直至松开所压紧的物件;竖直导杆222可以为实心轴,也可以是空心轴,但考虑到连杆机构的轻量化,这里优选空心轴。
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框体221的相向的侧面上设有限位件。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包括在两个框体221的任意一方设置的第一限位件和在另一方设置的与第一限位件配合的第二限位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为轴孔,第二限位件为与第一限位件配合的销轴。
具体地,采用限位件,一方面是为了控制相向运动的两夹紧机构2的各自运动行程,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两夹紧机构2在相向运动至相互接触时不会产生碰撞,销轴插入轴孔的过程即是稳定降低两夹紧机构2的运动速度的过程,相当于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件移动系统,该物件移动系统包括可移动支架、动力装置及上述任一项夹取装置,可移动支架连接夹取装置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可移动支架带动已夹紧物件的夹取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卸下或夹取物件。
具体地,夹取装置夹取好物件并达到指定卸下位置后,两水平夹紧件21和两竖直夹紧件22同时做背离物件的运动;也可以使两竖直夹紧件22先运动,当两竖直夹紧件22脱离物件后,两水平夹紧件21相背运动放下物件。
在本实施例中,物件移动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连接可移动支架,用于控制可移动支架的运动行程。
综上,一种夹取装置包括安装架3及设置在安装架3上的夹紧机构2和驱动机构1,夹紧机构2连接驱动机构1,夹紧机构2用于在指定位置夹取或卸下物件,驱动机构1用于驱动夹紧机构2在指定位置对物件进行夹紧或松开;一种包含了上述夹取装置、可移动支架和动力装置的物件移动系统,可移动支架连接夹取装置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驱动可移动支架带动已夹紧物件的夹取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卸下或夹取物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取装置及包括该夹取装置的物件移动系统,可以有效地避免物件表面如电池芯表面产生伤痕或发生形变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同时减少人员劳动强度。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法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夹紧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用于在指定位置夹取或卸下物件,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机构在指定位置对所述物件进行夹紧或松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夹紧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其中所述两个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架的两端,所述两个夹紧机构设于所述两个驱动机构之间,所述两个夹紧机构分别与所述两个驱动机构相连,所述两个夹紧机构在各自连接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水平夹紧件和竖直夹紧件,所述水平夹紧件设于所述竖直夹紧件的下方;所述水平夹紧件用于从水平方向夹取所述物件,所述竖直夹紧件用于从竖直方向固定已被所述水平夹紧件夹取的所述物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夹紧件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一侧面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该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为一斜面,所述斜面面向所述竖直夹紧件,用于从所述物件的侧面托起所述物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夹紧件包括框体、设于所述框体上且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竖直导杆和可移动设于所述竖直导杆上的压块,所述压块置于所述框体的下方,所述压块面向所述水平夹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框体的相向的侧面上设有限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在两个所述框体的任意一方设置的第一限位件和在另一方设置的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配合的第二限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轴孔,所述第二限位件为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配合的销轴。
9.一种物件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支架、动力装置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夹取装置,所述可移动支架连接所述夹取装置和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可移动支架带动已夹紧所述物件的所述夹取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卸下或夹取所述物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件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可移动支架,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支架的运动行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150673.9U CN208054401U (zh) | 2018-01-29 | 2018-01-29 | 一种夹取装置及一种物件移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150673.9U CN208054401U (zh) | 2018-01-29 | 2018-01-29 | 一种夹取装置及一种物件移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54401U true CN208054401U (zh) | 2018-11-06 |
Family
ID=63992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150673.9U Active CN208054401U (zh) | 2018-01-29 | 2018-01-29 | 一种夹取装置及一种物件移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5440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46236A (zh) * | 2021-04-21 | 2021-07-23 | 广州市嘉特斯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将座圈和导管安装在缸盖上的压装系统及方法 |
CN113427505A (zh) * | 2021-07-15 | 2021-09-24 | 湖南金开智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夹取装置及机器人 |
-
2018
- 2018-01-29 CN CN201820150673.9U patent/CN20805440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46236A (zh) * | 2021-04-21 | 2021-07-23 | 广州市嘉特斯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将座圈和导管安装在缸盖上的压装系统及方法 |
CN113427505A (zh) * | 2021-07-15 | 2021-09-24 | 湖南金开智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夹取装置及机器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054401U (zh) | 一种夹取装置及一种物件移动系统 | |
CN208054400U (zh) | 一种锂电池电芯移栽装置 | |
CN203817267U (zh) | 一种单臂六轴机械手 | |
CN207668765U (zh) |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焊接机 | |
CN208321896U (zh) | 电池铝壳拉伸机床及其二次元全伺服控制电机机械手 | |
CN105690661A (zh) | 注塑机注塑件全自动水口及整形加工机 | |
CN105436302A (zh) | 一种数控铜棒加工一体机 | |
CN204934847U (zh) | 一种多点连续点焊设备 | |
CN205926895U (zh) | 一种冲床单侧紧凑型上下料复合装置 | |
CN204819727U (zh) | 裁断机刀模自动装卸装置 | |
CN207058053U (zh) | 一种抱滑轨滑座及使用该抱滑轨滑座的数控机床 | |
CN208132494U (zh) | 一种五金气动式多用途夹具 | |
CN208628957U (zh) | 一种两工位的自定心夹具装置 | |
CN208913818U (zh) | 一种电芯极柱打磨装置 | |
CN207735672U (zh) | 一种具有刀库的多工位拉床 | |
CN110434372A (zh) | 一种薄板钻孔工装夹具及其装夹方法 | |
CN213197255U (zh) | 一种用于石油机械工件的夹具 | |
CN205587874U (zh) | 一种汽车缓冲器自动点焊机 | |
CN104354029A (zh) | 具备工件自动装夹的五轴联动叶片加工机床及其夹装方法 | |
CN209598752U (zh) | 一种cnc加工用装夹治具 | |
CN204248471U (zh) | 具备工件自动装夹的五轴联动叶片加工机床 | |
CN210365882U (zh) | 一种工装取料同步移栽机构 | |
CN215356516U (zh) | 一种全自动铰孔导向装置 | |
CN103022412B (zh) | 全自动贴胶纸机 | |
CN208083236U (zh) | 独立式冲压机械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