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0723U - 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0723U
CN208050723U CN201721921372.3U CN201721921372U CN208050723U CN 208050723 U CN208050723 U CN 208050723U CN 201721921372 U CN201721921372 U CN 201721921372U CN 208050723 U CN208050723 U CN 208050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in
stabilizer blade
indent
locating plate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13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勇
陈汉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hai Hengfeng Light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hai Hengfeng Light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hai Hengfeng Light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hai Hengfeng Light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13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0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0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07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1),内凹(2)中支脚底面对应的成型面(2.1)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0°~50°,所述定位孔(3)中滑动连接有定位销(4),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上设有挡杆(5),挡杆(5)垂直于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下模(1)的上端面上设有定位片(6);所述定位片(6)近内凹(2)的一侧边缘结构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配;所述内凹(2)内模仁(2.2)两侧均至少设有一个支撑孔(7),所述支撑孔(7)滑动连接有支撑柱(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使得冲压工艺较简单,生产周期较短且成品率较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成型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发动机悬置支架的结构往往受制于动力总成悬置点和动力总成的位置状况,这就对发动机悬置支架的结构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发动机悬置支架除满足使用要求外,还要尽可能少的占用空间;除了要满足各种行使工况下的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VH)方面的频率要求;考虑到整车的性能和成本的因素,悬置支架的整体重量需要尽量优化。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是发动机后悬置支架的连接件,对强度和韧度的要求均相对较高,且还要满足轻量化的要求。
目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一般是采用铸造成型的,还有部分是冲压成型的;但是前者的发动机悬置支架的结构都比较粗燥,整体比较笨重材料浪费严重,而后者虽然比较光滑精细,重量也相对较长,用料较省,但后者由于支脚结构的具有底面和两侧的翻边相互垂直,采用的冲压工序为落料冲孔→拉伸→整形→修边→弯曲→胀形→检验并包装,整个工艺相对较复杂,周期相对较长,生产效率较低,且在弯曲时弯曲部位容易出现裂痕,导致成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可使得冲压工艺较简单,生产周期较短且成品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上端设有内凹,内凹中支脚底面对应的成型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0°~50°,所述内凹的中部横向设有模仁,模仁远离成型面的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中滑动连接有定位销,定位销的上端设面上设有挡杆,挡杆垂直于定位销的上端设面,所述定位销的上端设面与下模的上端面平齐,下模的上端面上设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与定位销相对设置,且定位片与挡杆之间的间距等于支脚坯料长度;所述定位片近内凹的一侧边缘结构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配;所述内凹内模仁两侧均至少设有一个支撑孔,所述支撑孔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面与定位销的上端设面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夹角为40°~50°;在这个角度范围内,在生产过程中对模具的磨损是相对较少的,且也更易成型,从而可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作为更优选,所述夹角为45°;在这个角度时,模具加工较容易和产品成型更加容易。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销和支撑柱的下端均设有复位弹簧;则复位弹簧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也便于维护。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脚底面对应的成型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0°~50°,还采用挡杆、支撑柱和定位片组合来对坯料定位和支撑,从而可以提高放置坯料的精准度,进而提高冲压的成品率,还减少了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这样的模具后,使得产品可以一次冲压成型后只需对底面进行整平和冲孔即可,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最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要生产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上模)。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包含产品)。
其中,1、下模,2、内凹,2.1、成型面,2.2、模仁,3、定位孔,4、定位销,5、挡杆,6、定位片,7、支撑孔,8、支撑柱,9、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生产的汽车减震器骨架。
实施例一
如图2~4所示,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1,下模1上端设有内凹2,内凹2中支脚底面对应的成型面2.1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45°,内凹2的中部横向设有模仁2.2,模仁2.2用于成型支脚的凹槽,模仁2.2远离成型面2.1 的一端设有定位孔3,定位孔3中滑动连接有定位销4,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上设有挡杆5,挡杆5垂直于定位销4的上端面,定位销4和支撑柱8的下端均设有复位弹簧9,定位孔3下端孔的孔径大于上端孔的孔径,定位销4的中部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外径等于定位孔3下端孔的孔径且大于定位孔3上端孔的孔径,使得环形凸起与定位孔3 台阶面组合对定位销4起到向上限位的作用,定位销4的下端套接有复位弹簧9,而定位孔3下端孔设有内螺纹且旋合有限位环,该限位环对复位弹簧9限位,即复位弹簧9的上端抵合在环形凸起的下端面,复位弹簧9的下端抵合在限位环的上端面,并且定位销4 的下端与限位环的内孔滑动配合,这样限位环对定位销4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下,保证定位销4滑动的稳定性;支撑柱8与支撑孔7之间复位结构与定位销4与定位孔3之间复位结构相同;定位销4的上端面与下模1的上端面平齐,下模1的上端面上设有定位片6,定位片6与定位销4相对设置,且定位片6与挡杆5之间的间距等于支脚坯料长度;定位片6近内凹2的一侧边缘结构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配,支脚底面的边缘为直边与弧形边的组合,这就使得定位片6可以通过这个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来对坯料(当然坯料在冲裁的时候,支脚底面边缘对应的部分也已经冲裁成型)进行定位;内凹2内模仁 2.2两侧均设有一个支撑孔7,支撑孔7滑动连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上端面与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平齐。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落料:在落料机上对板材进行冲裁得到坯料,坯料的长度为产品平整时的长度,坯料的一端边缘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同;
2成型:将坯料在冲压模上冲压成型,在放置坯料时,先将坯料一端与支脚底面的边缘对应的部分与定位片6相配,随后将坯料另一端放置到定位销4上,冲压模的上模为凹模,下模1相对于上模为凸模,且在下模1上将产品的底面设置成与垂直面成的夹角为45°,且下模1冲压后保持4s再复位;
3整平;对底面进行平整;
4冲孔:在底面上冲出安装孔;
5检验并进入其它生产工序:将步骤4加工后的成品检验后入其它生产工序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1,下模1上端设有内凹 2,内凹2中支脚底面对应的成型面2.1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0°,内凹2的中部横向设有模仁2.2,模仁2.2用于成型支脚的凹槽,模仁2.2远离成型面2.1的一端设有定位孔 3,定位孔3中滑动连接有定位销4,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上设有挡杆5,挡杆5垂直于定位销4的上端面,定位销4和支撑柱8的下端均设有复位弹簧9,定位孔3下端孔的孔径大于上端孔的孔径,定位销4的中部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外径等于定位孔3 下端孔的孔径且大于定位孔3上端孔的孔径,使得环形凸起与定位孔3台阶面组合对定位销4起到向上限位的作用,定位销4的下端套接有复位弹簧9,而定位孔3下端孔设有内螺纹且旋合有限位环,该限位环对复位弹簧9限位,即复位弹簧9的上端抵合在环形凸起的下端面,复位弹簧9的下端抵合在限位环的上端面,并且定位销4的下端与限位环的内孔滑动配合,这样限位环对定位销4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下,保证定位销4滑动的稳定性;支撑柱8与支撑孔7之间复位结构与定位销4与定位孔3之间复位结构相同;定位销4的上端面与下模1的上端面平齐,下模1的上端面上设有定位片6,定位片6 与定位销4相对设置,且定位片6与挡杆5之间的间距等于支脚坯料长度;定位片6近内凹2的一侧边缘结构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配,支脚底面的边缘为直边与弧形边的组合,这就使得定位片6可以通过这个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来对坯料(当然坯料在冲裁的时候,支脚底面边缘对应的部分也已经冲裁成型)进行定位;内凹2内模仁2.2两侧均设有两个支撑孔7,支撑孔7滑动连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上端面与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平齐。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落料:在落料机上对板材进行冲裁得到坯料,坯料的长度为产品平整时的长度,坯料的一端边缘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同;
2成型:将坯料在冲压模上冲压成型,在放置坯料时,先将坯料一端与支脚底面的边缘对应的部分与定位片6相配,随后将坯料另一端放置到定位销4上,冲压模的上模为凹模,下模1相对于上模为凸模,且在下模1上将产品的底面设置成与垂直面成的夹角为20°,且下模1冲压后保持6s再复位;
3整平;对底面进行平整;
4冲孔:在底面上冲出安装孔;
5检验并进入其它生产工序:将步骤4加工后的成品检验后入其它生产工序即可。
实施例三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1,下模1上端设有内凹 2,内凹2中支脚底面对应的成型面2.1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30°,内凹2的中部横向设有模仁2.2,模仁2.2用于成型支脚的凹槽,模仁2.2远离成型面2.1的一端设有定位孔3,定位孔3中滑动连接有定位销4,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上设有挡杆5,挡杆5垂直于定位销4的上端面,定位销4和支撑柱8的下端均设有复位弹簧9,定位孔3下端孔的孔径大于上端孔的孔径,定位销4的中部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外径等于定位孔3 下端孔的孔径且大于定位孔3上端孔的孔径,使得环形凸起与定位孔3台阶面组合对定位销4起到向上限位的作用,定位销4的下端套接有复位弹簧9,而定位孔3下端孔设有内螺纹且旋合有限位环,该限位环对复位弹簧9限位,即复位弹簧9的上端抵合在环形凸起的下端面,复位弹簧9的下端抵合在限位环的上端面,并且定位销4的下端与限位环的内孔滑动配合,这样限位环对定位销4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下,保证定位销4滑动的稳定性;支撑柱8与支撑孔7之间复位结构与定位销4与定位孔3之间复位结构相同;定位销4的上端面与下模1的上端面平齐,下模1的上端面上设有定位片6,定位片6 与定位销4相对设置,且定位片6与挡杆5之间的间距等于支脚坯料长度;定位片6近内凹2的一侧边缘结构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配,支脚底面的边缘为直边与弧形边的组合,这就使得定位片6可以通过这个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来对坯料(当然坯料在冲裁的时候,支脚底面边缘对应的部分也已经冲裁成型)进行定位;内凹2内模仁2.2两侧均至少设有三个支撑孔7,支撑孔7滑动连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上端面与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平齐。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落料:在落料机上对板材进行冲裁得到坯料,坯料的长度为产品平整时的长度,坯料的一端边缘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同;
2成型:将坯料在冲压模上冲压成型,在放置坯料时,先将坯料一端与支脚底面的边缘对应的部分与定位片6相配,随后将坯料另一端放置到定位销4上,冲压模的上模为凹模,下模1相对于上模为凸模,且在下模1上将产品的底面设置成与垂直面成的夹角为30°,且下模1冲压后保持5s再复位;
3整平;对底面进行平整;
4冲孔:在底面上冲出安装孔;
5检验并进入其它生产工序:将步骤4加工后的成品检验后入其它生产工序即可。
实施例四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1,下模1上端设有内凹 2,内凹2中支脚底面对应的成型面2.1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40°,内凹2的中部横向设有模仁2.2,模仁2.2用于成型支脚的凹槽,模仁2.2远离成型面2.1的一端设有定位孔3,定位孔3中滑动连接有定位销4,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上设有挡杆5,挡杆5垂直于定位销4的上端面,定位销4和支撑柱8的下端均设有复位弹簧9,定位孔3下端孔的孔径大于上端孔的孔径,定位销4的中部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外径等于定位孔3 下端孔的孔径且大于定位孔3上端孔的孔径,使得环形凸起与定位孔3台阶面组合对定位销4起到向上限位的作用,定位销4的下端套接有复位弹簧9,而定位孔3下端孔设有内螺纹且旋合有限位环,该限位环对复位弹簧9限位,即复位弹簧9的上端抵合在环形凸起的下端面,复位弹簧9的下端抵合在限位环的上端面,并且定位销4的下端与限位环的内孔滑动配合,这样限位环对定位销4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下,保证定位销4滑动的稳定性;支撑柱8与支撑孔7之间复位结构与定位销4与定位孔3之间复位结构相同;定位销4的上端面与下模1的上端面平齐,下模1的上端面上设有定位片6,定位片6 与定位销4相对设置,且定位片6与挡杆5之间的间距等于支脚坯料长度;定位片6近内凹2的一侧边缘结构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配,支脚底面的边缘为直边与弧形边的组合,这就使得定位片6可以通过这个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来对坯料(当然坯料在冲裁的时候,支脚底面边缘对应的部分也已经冲裁成型)进行定位;内凹2内模仁2.2两侧均设有四个支撑孔7,支撑孔7滑动连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上端面与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平齐。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落料:在落料机上对板材进行冲裁得到坯料,坯料的长度为产品平整时的长度,坯料的一端边缘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同;
2成型:将坯料在冲压模上冲压成型,在放置坯料时,先将坯料一端与支脚底面的边缘对应的部分与定位片6相配,随后将坯料另一端放置到定位销4上,冲压模的上模为凹模,下模1相对于上模为凸模,且在下模1上将产品的底面设置成与垂直面成的夹角为40°,且下模1冲压后保持3s再复位;
3整平;对底面进行平整;
4冲孔:在底面上冲出安装孔;
5检验并进入其它生产工序:将步骤4加工后的成品检验后入其它生产工序即可。
实施例五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1,下模1上端设有内凹2,内凹2中支脚底面对应的成型面2.1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50°,内凹2的中部横向设有模仁2.2,模仁2.2用于成型支脚的凹槽,模仁2.2远离成型面2.1的一端设有定位孔3,定位孔3中滑动连接有定位销4,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上设有挡杆5,挡杆5垂直于定位销4的上端面,定位销4和支撑柱8的下端均设有复位弹簧9,定位孔3下端孔的孔径大于上端孔的孔径,定位销4的中部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外径等于定位孔3 下端孔的孔径且大于定位孔3上端孔的孔径,使得环形凸起与定位孔3台阶面组合对定位销4起到向上限位的作用,定位销4的下端套接有复位弹簧9,而定位孔3下端孔设有内螺纹且旋合有限位环,该限位环对复位弹簧9限位,即复位弹簧9的上端抵合在环形凸起的下端面,复位弹簧9的下端抵合在限位环的上端面,并且定位销4的下端与限位环的内孔滑动配合,这样限位环对定位销4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下,保证定位销4滑动的稳定性;支撑柱8与支撑孔7之间复位结构与定位销4与定位孔3之间复位结构相同;定位销4的上端面与下模1的上端面平齐,下模1的上端面上设有定位片6,定位片6 与定位销4相对设置,且定位片6与挡杆5之间的间距等于支脚坯料长度;定位片6近内凹2的一侧边缘结构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配,支脚底面的边缘为直边与弧形边的组合,这就使得定位片6可以通过这个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来对坯料(当然坯料在冲裁的时候,支脚底面边缘对应的部分也已经冲裁成型)进行定位;内凹2内模仁2.2两侧均设有六个支撑孔7,支撑孔7滑动连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上端面与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平齐。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落料:在落料机上对板材进行冲裁得到坯料,坯料的长度为产品平整时的长度,坯料的一端边缘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同;
2成型:将坯料在冲压模上冲压成型,在放置坯料时,先将坯料一端与支脚底面的边缘对应的部分与定位片6相配,随后将坯料另一端放置到定位销4上,冲压模的上模为凹模,下模1相对于上模为凸模,且在下模1上将产品的底面设置成与垂直面成的夹角为50°,且下模1冲压后保持2s再复位;
3整平;对底面进行平整;
4冲孔:在底面上冲出安装孔;
5检验并进入其它生产工序:将步骤4加工后的成品检验后入其它生产工序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上端设有内凹(2),内凹(2)中支脚底面对应的成型面(2.1)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0°~50°,所述内凹(2)的中部横向设有模仁(2.2),模仁(2.2)远离成型面(2.1)的一端设有定位孔(3),所述定位孔(3)中滑动连接有定位销(4),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上设有挡杆(5),挡杆(5)垂直于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所述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与下模(1)的上端面平齐,下模(1)的上端面上设有定位片(6),所述定位片(6)与定位销(4)相对设置,且定位片(6)与挡杆(5)之间的间距等于支脚坯料长度;所述定位片(6)近内凹(2)的一侧边缘结构与支脚底面的边缘结构相配;所述内凹(2)内模仁(2.2)两侧均至少设有一个支撑孔(7),所述支撑孔(7)滑动连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上端面与定位销(4)的上端设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4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4)和支撑柱(8)的下端均设有复位弹簧(9)。
CN201721921372.3U 2017-12-30 2017-12-30 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50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1372.3U CN208050723U (zh) 2017-12-30 2017-12-30 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1372.3U CN208050723U (zh) 2017-12-30 2017-12-30 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0723U true CN208050723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94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137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50723U (zh) 2017-12-30 2017-12-30 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07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8275A (zh) * 2017-12-30 2018-06-22 宁海县恒丰轻工有限公司 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8275A (zh) * 2017-12-30 2018-06-22 宁海县恒丰轻工有限公司 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93989U (zh) 汽车横梁支架的翻边整形模具
CN201105301Y (zh) 组合凸模
CN208050723U (zh) 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模具
CN101869943A (zh) 一种用于拉延模上的冲孔装置以及板件定位方法
CN106944537A (zh) 一种形状平缓的覆盖件冲压生产中后工序的工艺孔及定位方法
CN105013943A (zh) 一种汽车b柱内板冲压模具
CN204747185U (zh) 一种汽车后桥壳本体冲裁模
CN108188275A (zh) 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支脚的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CN105057465A (zh) 一种薄壁件成型模具及薄壁件加工方法
CN205032552U (zh) 一种薄壁件成型模具
CN104889259B (zh) 一种翻孔复合模
CN204234590U (zh) 一种车身b柱零件整形翻边复合模
CN207563548U (zh) 一种可剪边冲孔翻边及整形的连续模
CN207508087U (zh) 金属板材的冲压模具
CN206882567U (zh) 一种带有快速可调定位结构的汽车后桥壳盖通用整平模具
CN206286435U (zh) 冲压模具及冲压设备
CN101190449B (zh) 无凹模模口的内翻边成型方法
CN208542814U (zh) 一种发动机盖板辅助支架的冲压模具组
CN207508095U (zh) 一种金属板材的槽口翻边冲压模具
CN207695462U (zh) 一种汽车零件整形模
CN206981515U (zh) 一种多模穴精密冲切模具
CN207508096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07494331U (zh) 一种汽车防尘罩冲压成型模具
CN204736380U (zh) 一种用于汽车门内饰板卡扣的快速成型模具
CN207577256U (zh) 一种减震模具用的模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