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45599U -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45599U
CN208045599U CN201820035830.1U CN201820035830U CN208045599U CN 208045599 U CN208045599 U CN 208045599U CN 201820035830 U CN201820035830 U CN 201820035830U CN 208045599 U CN208045599 U CN 208045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port
shell
airbag
air flue
row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58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高领
李向东
何金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Feibao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Feibao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Feibao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Feibao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358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45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45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455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Hybrid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包括壳体、裁剪引线、第一排气道、第二排气道、插头、边框、抽气孔和开口处,所述壳体设置于电解液进入口的外侧,且电解液进入口通过引流管道与存储袋相连接,所述第二排气道的上方设置有气体储存袋,且第二排气道的下方设置有存储袋,所述插头设置于壳体的外侧,所述边框固定于壳体的外侧,所述抽气孔设置于壳体的内侧,所述开口处设置于壳体的内侧。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设置有电解液进入口,壳体设置于电解液进入口的外侧,且电解液进入口通过引流管道与存储袋相连接,并且电解液进入口与水平面之间倾斜角度为0—45°之间,这种设置增加了斜坡设计,可使电解液下滑创造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前用的蓄电池渐渐被锂电池所取代,在手机使用蓄电池的时候,在使用手机充电需要增加很多注意事项,使用寿命也是逐年减少,锂电池的使用减少这一方面的缺点,因此现在市场上很多都是锂电池,市场上软包锂电池成品是真空包装的,在锂电池最后完成阶段需要激活,锂电池都是要用铝塑膜真空包裹起来,聚合物膜根据电池尺寸,为长方形可对折结构,在电池第一次充电激活阶段叫“化成”,因为电池原材料里有杂质、水分化成过程中会产生气体,所以需要加气囊,之前的气囊结构是直角结构会储存电解液使固定量的电解液不能完全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气囊结构是直角结构会储存电解液使固定量的电解液不能完全有效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包括壳体、裁剪引线、第一排气道、第二排气道、插头、边框、抽气孔和开口处,所述壳体设置于电解液进入口的外侧,且电解液进入口通过引流管道与存储袋相连接,所述裁剪引线设置于电解液进入口的下方,且裁剪引线设置于存储袋的上方,所述第一排气道的一端设置有电解液进入口,且第一排气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储存袋,所述第二排气道的上方设置有气体储存袋,且第二排气道的下方设置有存储袋,所述插头设置于壳体的外侧,所述边框固定于壳体的外侧,所述抽气孔设置于壳体的内侧,所述开口处设置于壳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电解液进入口与水平面之间倾斜角度为0—45°之间,且电解液进入口与引流管道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裁剪引线的长度与壳体的长度相等,且裁剪引线的宽度小于引流管道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存储袋的四角为圆弧结构,且存储袋的高度大于电解液进入口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气道与气体储存袋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第一排气道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气道的中轴线与气体储存袋的中轴线垂直,且第二排气道的长度小于气体储存袋的宽度,并且气体储存袋的宽度小于存储袋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抽气孔为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柱结构组成,且抽气孔的两个圆柱之间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
1.设置有电解液进入口,壳体设置于电解液进入口的外侧,且电解液进入口通过引流管道与存储袋相连接,并且电解液进入口与水平面之间倾斜角度为0—45°之间,这种设置增加了斜坡设计,可使电解液下滑创造条件;
2.设置有存储袋,壳体设置于电解液进入口的外侧,且电解液进入口通过引流管道与存储袋相连接,并且存储袋的四角为圆弧结构,这种设置使电解液有效利用,气体有效储存;
3.设置有气体储存袋,第一排气道的一端设置有电解液进入口连接,且第一排气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储存袋,这种设置气体储存袋可以存储反应产生的气体,方便气体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解液进入口,3、引流管道,4、裁剪引线, 5、存储袋,6、第一排气道,7、第二排气道,8、气体储存袋,9、插头,10、边框,11、抽气孔,12、开口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包括壳体1、电解液进入口2、引流管道3、裁剪引线4、存储袋5、第一排气道6、第二排气道7、气体储存袋8、插头9、边框10、抽气孔11和开口处12,壳体1设置于电解液进入口2的外侧,且电解液进入口2通过引流管道3与存储袋5相连接,电解液进入口2与水平面之间倾斜角度为0—45°之间,且电解液进入口2与引流管道3之间为固定连接,增加了斜坡设计,可使电解液下滑创造条件,裁剪引线4设置于电解液进入口2的下方,且裁剪引线4设置于存储袋5的上方,裁剪引线4的长度与壳体1的长度相等,且裁剪引线4的宽度小于引流管道3的宽度,可以限制电解液的流向,第一排气道6的一端设置有电解液进入口2,且第一排气道6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储存袋8,第一排气道6与气体储存袋8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第一排气道6为中空结构,可以方便引导气体的方向,第二排气道7的上方设置有气体储存袋8,且第二排气道7的下方设置有存储袋5,存储袋5的四角为圆弧结构,且存储袋5的高度大于电解液进入口2的高度,使电解液有效利用,气体有效储存,第二排气道7 的中轴线与气体储存袋8的中轴线垂直,且第二排气道7的长度小于气体储存袋8的宽度,并且气体储存袋8的宽度小于存储袋5的宽度,产生的气体可以很快的流出,插头9设置于壳体1的外侧,边框10 固定于壳体1的外侧,抽气孔11设置于壳体1的内侧,抽气孔11为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柱结构组成,且抽气孔11的两个圆柱之间为固定连接,可以加快气体的排放,开口处12设置于壳体1的内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时,首先,将壳体1放在密闭的空间内,从开口处12将电解液引进电解液进入口2,由于有坡度,电解液顺着引流管道3经过裁剪引线4,到达存储袋5中,流动过程中产生气体在电解液进入口2处通过第一排气道 6进入气体储存袋8中,而反应产生的气体则通过第二排气道7进入气体储存袋8中,利用抽气孔11可以简单的将气体抽出部分,一起处理过后,密封好,将气体排出到气体储存袋8后,可以直接沿裁剪引线4将带有气体储存袋8的一部分裁剪掉,这就是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的使用流程,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包括壳体(1)、裁剪引线(4)、第一排气道(6)、第二排气道(7)、插头(9)、边框(10)、抽气孔(11)和开口处(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置于电解液进入口(2)的外侧,且电解液进入口(2)通过引流管道(3)与存储袋(5)相连接,所述裁剪引线(4)设置于电解液进入口(2)的下方,且裁剪引线(4)设置于存储袋(5)的上方,所述第一排气道(6)的一端设置有电解液进入口(2),且第一排气道(6)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储存袋(8),所述第二排气道(7)的上方设置有气体储存袋(8),且第二排气道(7)的下方设置有存储袋(5),所述插头(9)设置于壳体(1)的外侧,所述边框(10)固定于壳体(1)的外侧,所述抽气孔(11)设置于壳体(1)的内侧,所述开口处(12)设置于壳体(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进入口(2)与水平面之间倾斜角度为0—45°之间,且电解液进入口(2)与引流管道(3)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引线(4)的长度与壳体(1)的长度相等,且裁剪引线(4)的宽度小于引流管道(3)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袋(5)的四角为圆弧结构,且存储袋(5)的高度大于电解液进入口(2)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道(6)与气体储存袋(8)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第一排气道(6)为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道(7)的中轴线与气体储存袋(8)的中轴线垂直,且第二排气道(7)的长度小于气体储存袋(8)的宽度,并且气体储存袋(8)的宽度小于存储袋(5)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孔(11)为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柱结构组成,且抽气孔(11)的两个圆柱之间为固定连接。
CN201820035830.1U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45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5830.1U CN208045599U (zh)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5830.1U CN208045599U (zh)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45599U true CN208045599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56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583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45599U (zh)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45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87893U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化成气囊
CN10153392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
CN208045599U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气袋气囊结构
CN103066233A (zh) 一种圆柱形结构锂电池的上绝缘板
CN202503037U (zh) 一种软包聚合物锂电池及其铝塑膜冲坑结构
CN218101652U (zh) 一种应用于补锂电池的安全型电池胶钉及电池盖板
CN207800752U (zh) 一种软包电池注液及抽真空的装置
CN217468729U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放料装置
CN207572439U (zh) 一种带有排气阀的碱性电池
CN206789576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储存箱
CN211045587U (zh) 一种电解液注射装置
CN20169906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封装袋
CN202905904U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化成用缓冲杯
CN203386855U (zh) 一种用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气袋支架
CN208291941U (zh) 一种碳酸锂专用料仓
CN208767425U (zh) 一种小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快速内化成系统
CN220544206U (zh) 一种锂电池化成电解液重复利用装置
CN202405363U (zh) 铅酸蓄电池注酸漏斗
CN106110838A (zh) 铅酸蓄电池酸雾集中吸收装置
CN207116558U (zh) 一种软包装电池的排气泄压结构
CN207320263U (zh) 蓄电池捏极耳装置
CN210805912U (zh) 一种电池极耳及含有该电池极耳的电池
CN201466149U (zh)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化成用回流装置
CN213425080U (zh) 一种新能源防腐防蚀锂电池铝壳
CN218123593U (zh) 一种抗压型高强度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