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33291U - 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33291U
CN208033291U CN201820367694.6U CN201820367694U CN208033291U CN 208033291 U CN208033291 U CN 208033291U CN 201820367694 U CN201820367694 U CN 201820367694U CN 208033291 U CN208033291 U CN 208033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end
return pipe
intermediate base
warm devic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676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跃强
郭延生
刘恩科
牛现利
郭龙鑫
王瑞华
陈科晓
郭海冰
李志强
赵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andan)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andan)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andan)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andan)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676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33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33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332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包括水箱、待温装置,出水管,回水管及冷水机组;待温装置包括两个下横梁,各下横梁的底部分别与升降液压缸固定连接,下横梁内部为空腔结构,两个下横梁之间均匀设置有的多个下纵梁,下纵梁均为内部空心结构且两端分别与下横梁的内腔相连通,各下纵梁设置于辊道的两辊间隙处且外径小于两辊间隙的宽度;出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均与水箱相连通,出水管和回水管的另一端均与任意一个下横梁的内腔相连通,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冷水机组设置在所述回水管上。本实用新型极大程度的减少了中间坯的待温时间,提高了精轧工作的连续性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中厚板行业,控轧技术的应用日益普遍。而控轧技术需要将粗轧开完的中间坯温度控制到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再进行精轧,温度区间大概由 1000-1050℃降至850-900℃左右,现阶段对中间坯的降温方式主要有层流冷却、水帘、气雾冷却、空冷等。层流冷却法冷却速度偏大,使冷却后的钢板温度不够均匀,对中间坯的组织性能不利。水帘冷却时水量难以根据需要迅速自动调整,并且冷速不均匀,造成中间坯的温差加大,易使中间坯的板形恶化,不利于精轧机的准确控制,最终导致成品钢板的板形问题。气雾冷却设备较为复杂,并且对气路、水路的洁净度以及压力控制范围要求较高,导致整体投资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使用。
为保证中间坯组织性能的均匀性,很多生产厂家采用空冷待温方式,通常来说,随中间坯厚度的不同大概需要时间5-20分钟的待温时间。
而在单机架中厚板车间里,由于轧机机前运输辊道较短,在钢板轧制延长过程中,机前运输辊道没有多余的位置让中间坯待温冷却。这样一来,只能轧完一块钢坯再轧下一块钢坯。而中间坯通过在辊道上摆动进行空冷待温是一个比较缓慢的温降过程,冷却速率较小,其轧机生产能力一般要降低26%~30%左右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保证中间坯降温冷却组织性能均匀性的同时,解决中间坯在辊道上摆动空冷待温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包括水箱、待温装置,出水管,回水管及冷水机组;所述待温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辊道两侧的下横梁,各所述下横梁两端的底部分别与设置于地面上的升降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各所述下横梁内部为空腔结构,两个所述下横梁之间沿所述辊道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的多个下纵梁,各所述下纵梁均为内部空心结构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下横梁的内腔相连通,各所述下纵梁对应设置于所述辊道的两辊间隙处,且所述下纵梁的外径小于两辊间隙的宽度;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回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均与任意一个下横梁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用于使水箱内的水流向任意一个下横梁的内腔中的第一水泵,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用于使任意一个下横梁的内腔中的水流回水箱的第二水泵,所述冷水机组设置在所述回水管上,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回水管均为金属软管且长度均为所述水箱至任意一个下横梁距离的2倍。
进一步的,所述待温装置还包括两个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下横梁上方的上横梁,所述上横梁内部为空腔结构,且所述上横梁的中部通过若干个连通管柱与相对相对应的下横梁的内腔相连通,两个所述上横梁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上纵梁,各所述上纵梁均为内部空心结构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横梁的内腔相连通。
再进一步的,各所述下纵梁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中间坯的“工”字形支撑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待温装置在粗轧机将中间坯轧制出来时处于低位状态,中间坯完全进入辊道上后,升降液压缸将上横梁托起,使中间坯处于悬空状态,通过循环水冷和空冷完成中间坯的待温冷却,保证了中间坯内部组织的均匀性,而且在低温环境中,中间坯可快速达到精轧温度。冷却完成后升降液压缸回程将中间坯放置于辊道上进行后续加工,而且水箱内的冷却水经出水管进入待温装置各梁件的内腔中,使中间坯处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加快了中间坯的降温速度,热交换后的冷却水温度升高,经回水管并通过冷水机组进行降温回到水箱中,冷却水可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本实用新型极大程度的减少了中间坯的待温时间,提高了精轧工作的连续性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待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箱;2、出水管;3、回水管;4、冷水机组;5、下横梁; 6、升降液压缸;7、下纵梁;8、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0、上横梁;11、上纵梁;12、连通管柱;13、支撑凸起;14、粗轧机;15、精轧机;16、辊道; 17、中间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包括水箱1、待温装置,出水管2,回水管3及冷水机组4。
所述待温装置包括两个下横梁5,所述两个下横梁5可升降的对称安装于辊道两侧,各所述下横梁5两端的底部分别与安装于地面上的两个升降液压缸6 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各所述下横梁5内部为空腔结构,两个所述下横梁5之间沿所述辊道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的多个下纵梁7,多个所述下纵梁7的两端通过焊接与两个所述下横梁5固定连接,且各所述下纵梁7均为内部空心结构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下横梁5的内腔相连通。各所述下纵梁7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辊道的两辊间隙处,且所述下纵梁7的外径小于两辊间隙的宽度,各所述下纵梁7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中间坯17的“工”字形支撑凸起。所述待温装置还包括两个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下横梁5上方的上横梁10,所述上横梁10内部为空腔结构,且所述上横梁10的中部通过若干个连通管柱12 与相对应侧的下横梁5的内腔相连通,两个所述上横梁10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上纵梁11,各所述上纵梁11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所述上横梁10固定连接,各所述上纵梁11均为内部空心结构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横梁10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出水管2和所述回水管3的一端均与所述水箱1相连通,所述出水管2 和所述回水管3的另一端均与任意一个下横梁5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水管2 上安装有用于使水箱1内的水流向任意一个下横梁5的内腔中的第一水泵8,所述回水管3上安装有用于使任意一个下横梁5的内腔中的水流回水箱1的第二水泵9,所述冷水机组4安装在所述回水管3上,这样,所述出水管2和所述回水管3在所述水箱1与所述待温装置之间形成一个冷却水的循环水路,水箱1 内的冷却水经出水管2进入待温装置各梁件的内腔中,使中间坯处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加快了中间坯的降温速度,冷却水由于热交换温度升高,经回水管并通过冷水机组进行降温回到水箱中,使冷却水可以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所述出水管2和所述回水管3均为金属软管,且长度可满足升降气缸的伸缩行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2和回水管3的长度均设置为所述水箱1 至任意一个下横梁5距离的2倍。
当粗轧机14向外轧制中间坯17时,本实用新型的待温装置处于低位状态,中间坯17有粗轧机14进入辊道16,当中间坯17由粗轧机14轧制完成后,升降液压缸6起升顶起下横梁5,与下横梁5固定连接的多个下纵梁7在起升过程中,向上托举中间坯17,最后,使中间坯17处于悬空状态,并且待温装置中流通有低温的冷却水,使中间坯17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可进行精轧加工的温度,而后升降液压缸6回程,降温后的中间坯17回到辊道16上,并由辊道16输送至精轧机15进行加工,于此同时,粗轧机14轧制下一块中间坯,在上块中间坯进行精轧加工的时间内,下一块的中间坯可在待温装置上完成待温冷却,并由辊道输送至精轧机,确保了生产的连续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涉及到的一些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待温装置,出水管(2),回水管(3)及冷水机组(4);所述待温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辊道两侧的下横梁(5),各所述下横梁(5)两端的底部分别与设置于地面上的升降液压缸(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各所述下横梁(5)内部为空腔结构,两个所述下横梁(5)之间沿所述辊道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的多个下纵梁(7),各所述下纵梁(7)均为内部空心结构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下横梁(5)的内腔相连通,各所述下纵梁(7)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辊道的两辊间隙处,且所述下纵梁(7)的外径小于两辊间隙的宽度;所述出水管(2)和所述回水管(3)的一端均与所述水箱(1)相连通,所述出水管(2)和所述回水管(3)的另一端均与任意一个下横梁(5)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水管(2)上设置有用于使水箱(1)内的水流向任意一个下横梁(5)的内腔中的第一水泵(8),所述回水管(3)上设置有用于使任意一个下横梁(5)的内腔中的水流回水箱(1)的第二水泵(9),所述冷水机组(4)设置在所述回水管(3)上,所述出水管(2)和所述回水管(3)均为金属软管且长度均为所述水箱(1)至任意一个下横梁(5)距离的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温装置还包括两个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下横梁上方的上横梁(10),所述上横梁(10)内部为空腔结构,且所述上横梁(10)的中部通过若干个连通管柱(12)与相对应侧的下横梁(5)的内腔相连通,两个所述上横梁(10)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上纵梁(11),各所述上纵梁(11)均为内部空心结构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横梁(10)的内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下纵梁(7)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中间坯的“工”字形支撑凸起。
CN201820367694.6U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33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7694.6U CN208033291U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7694.6U CN208033291U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33291U true CN208033291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4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6769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33291U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33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1673B (zh) 紧凑式万能立式钢轨轧制方法
CN201380257Y (zh) 8字筋加工机
CN104017975B (zh) 一种长尺钢轨在线淬火机组的喷射冷却装置
CN208033291U (zh) 一种中间坯水冷待温装置
CN205732313U (zh) 中间坯快速冷却装置
CN202070578U (zh) 一种中间坯冷却装置
CN206716754U (zh) 一种对热轧钢卷扁卷进行整形的装置
CN206316172U (zh) H型钢矫正装置
CN109692885B (zh) 三棱钢管的生产工艺
CN111014597B (zh) 一种高拉速连铸机的冷却方法及冷却装置
CN205551074U (zh) 双拼电梯导轨立轧系统
CN105618492A (zh) 一种用于钢板在线固溶的轧后快速冷却系统
US20230037730A1 (en) Endless rolling method based on temperature uniformity control
CN207685320U (zh) 一种钢管中频调质设备
CN106825358A (zh) 一种新型v砧及使用该v砧的锻造方法
CN102586565A (zh) 中厚板热处理炉炉后快冷方法及快冷装置
CN2899986Y (zh) 高刚度四辊可逆式精轧冷轧机
CN110153346A (zh) 一种锻轧双联工艺生产合金钢大断面长材的方法
CN206898077U (zh) 一种铝带板轧机吹扫结构
CN110814024A (zh) 中大型h型钢多机架高节奏可逆轧制工艺
CN112159894A (zh) 一种卧式退火炉冷却装置
JPS6254519A (ja) H形鋼の製造方法
CN107096796A (zh) 一种有中间坯过渡区设备的热轧生产线
CN206405174U (zh) 一种有中间坯过渡区设备的热轧生产线
CN205996145U (zh) 改进的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