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9136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9136U
CN208029136U CN201820576187.3U CN201820576187U CN208029136U CN 208029136 U CN208029136 U CN 208029136U CN 201820576187 U CN201820576187 U CN 201820576187U CN 208029136 U CN208029136 U CN 208029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apparatus
heat
thermal insulation
insulation barriers
heating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761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吉昌
易亮
吴金华
张翼飞
郭兴家
陈荣
苏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761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9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9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9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底座、线圈盘、加热载体和隔热件,底座设置有容置空间,线圈盘设于容置空间内,加热载体盖合固定于底座的上侧以封盖容置空间,隔热件间隔设于加热载体朝向线圈盘的下表面,且隔热件与加热载体围合形成密闭的隔热腔,隔热腔内充入惰性气体。本专利提出的烹饪器具通过在加热载体的下表面形成有充入惰性气体的隔热腔,或者,在隔热件与加热载体之间设置空气层;如此,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烹饪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加热载体上的热量散失,提高烹饪器具的加热效果和能效值;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烹饪器具内部电气元器件的温度过高,从而能够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一般包括底座100'、线圈盘200'、散热风扇和炉面板300',其中,线圈盘200'和散热风扇均设于底座100'内,炉面板300'盖合设于底座100'的上方。烹饪器具工作过程中,为避免电气元器件温度过高,需要通过散热风扇对电气元器件进行散热。然而,由于散热风扇产生的散热风会把炉面板底部的热量带走,导致烹饪器具的能效值降低、加热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旨在提高烹饪器具的能效值和加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烹饪器具包括底座,设有容置空间;线圈盘,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加热载体,盖合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侧以封盖所述容置空间;以及,隔热件,间隔设于所述加热载体的朝向所述线圈盘的下表面,且所述隔热件与所述加热载体围合形成密闭的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充入惰性气体;或者,所述隔热件与所述加热载体之间设有空气层。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面盖,所述面盖固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加热载体之间;所述面盖上设有安装台阶,所述隔热件搭接于所述安装台阶、以在所述隔热件和所述加热载体之间形成所述隔热腔。
优选地,所述面盖与所述加热载体密封抵接,所述隔热件与所述面盖密封搭接,以使所述隔热腔呈密闭设置。
优选地,所述隔热件与所述面盖粘接固定或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隔热件朝向所述加热载体的上表面设有热反射层。
优选地,所述热反射层为银层或二氧化钛层。
优选地,所述隔热件呈板状设置,且所述隔热件的厚度的范围为0.2mm至2mm。
优选地,所述隔热腔沿上下方向的厚度的范围为0.5mm至10mm。
优选地,所述线圈盘与所述隔热件的间距的范围为0mm至10mm。
优选地,所述线圈盘在所述加热载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隔热件在所述加热载体上的投影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通过在加热载体的下表面设置隔热件,该隔热件与加热载体围合形成密闭的隔热腔,由于隔热腔内充满惰性气体,惰性气体的热导率很低,因此,在烹饪器具工作过程中,烹饪锅具的热量会受到隔热腔的阻断,从而能够阻止热量从加热载体向烹饪器具内部传递。因此,本专利通过在隔热件与加热载体之间形成的隔热腔,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烹饪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加热载体上的热量散失,提高烹饪器具的加热效果、烹饪效果、能效值和节能减排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从加热载体传递到烹饪器具内部的热量减少了,因此能够避免烹饪器具内部电气元器件的温度过高,从而能够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现有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烹饪器具去除隔热件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底座 500 面盖
200 线圈盘 410 隔热腔
300 炉面板 510 安装台阶
400 隔热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2和图3所示,现有的烹饪器具在炉面板300'的下表面设有云母片400',由于云母片400'的热导率较低,能够对炉面板300'底部的热量实现一定程度的阻挡,从而能够减少炉面板300'下表面的热量损失,然而,由于云母片400'与炉面板300'直接接触,因此,云母片400'的阻热效果不明显,这导致现有的烹饪器具的能效值仍然较低,无法显著地提高烹饪器具的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能够避免散热风带走加热载体的热量,从而提高烹饪器具的能效值并改善烹饪器具的加热效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烹饪器具为电磁炉、电陶炉、红外加热炉、电磁红外混合加热炉、电饭煲、电压力锅、煎烤机中的任意一种。对于电磁炉、电陶炉等,所述加热载体为炉面板300;后文为叙述方便,均以电磁炉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该烹饪器具包括底座100、线圈盘200、炉面板300和隔热件400,所述底座100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线圈盘200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炉面板300盖合固定于所述底座100的上侧以封盖所述容置空间,所述隔热件400间隔设于所述炉面板300朝向所述线圈盘200的下表面,且所述隔热件400与所述炉面板300围合形成密闭的隔热腔410,所述隔热腔410内充入惰性气体。
本专利提出的烹饪器具在炉面板300的下表面设有隔热件400,该隔热件400与炉面板300围合形成密闭的隔热腔410,隔热腔410内充满惰性气体,由于惰性气体的热导率很低,因此,在烹饪器具工作过程中,烹饪锅具的热量会受到隔热腔410的阻断,从而能够阻止热量从炉面板300向烹饪器具内部传递。本专利通过在隔热件400与炉面板300之间形成的隔热腔410,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烹饪器具在使用过程中炉面板300上的热量散失,提高烹饪器具的加热效果、烹饪效果、能效值和节能减排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从炉面板300传递到烹饪器具内部的热量减少了,因此能够避免烹饪器具内部电气元器件的温度过高,从而能够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中的一种或多种。
然本专利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隔热腔410的隔热性能,所述隔热腔410还可以抽成真空或填充隔热材料,具体地,所述隔热材料可以为气凝胶、陶瓷纤维、玻璃棉、泡沫陶瓷、泡沫玻璃中的至少一种。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隔热腔410内未充入惰性气体、未抽成真空以及未填充隔热材料时,隔热腔410内还可以充入空气,空气层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具体地,真空层的隔热效果优于惰性气体层,惰性气体的隔热效果层优于空气层;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空气层的隔热效果不如真空层和惰性气体层,但空气层具有容易形成、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可以理解地,当炉面板300与隔热件400间设置空气层时,对于炉面板300与隔热件400间的密封性可以不作要求。
具体地,请参照图5和图6,在本专利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400通过面盖500固定在炉面板300的下表面。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面盖500,所述面盖500固设于所述底座100和所述炉面板300之间,所述面盖500上设有安装台阶510,所述面盖500的上表面抵接于所述炉面板300的下表面;所述隔热件400搭接于所述安装台阶510、以在所述密封件的上表面和所述炉面板300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所述隔热腔410。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400呈板状结构设置,所述面盖500呈框状设置,面盖500的内周沿设有供所述隔热件400适配搭接的安装台阶510。然本专利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400包括底板和自所述底板的周沿朝向所述炉面板300一侧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抵接于所述炉面板300的下表面以使所述隔热件400与所述炉面板300围合形成所述隔热腔410。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散热风扇的散热气流进入隔热腔410,本专利一实施例中,所述面盖500与所述炉面板300密封抵接,所述隔热件400与所述面盖500密封搭接,以使所述隔热腔410呈密封设置。由于隔热腔410呈密封设置,因此,散热风扇的散热气流无法进入隔热腔410,因此,隔热腔410内的热空气能够维持较高的温度,进而能够保证烹饪器具的能效值和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件400与所述面盖500粘接固定或一体注塑成型。具体地,隔热件400可以通过硅酮胶粘接固定在面盖500的安装台阶510上,由于安装台阶510的温度低于炉面板300的温度,因此,硅酮胶不易老化,能够保持隔热件400与面盖500之间良好的密封连接;隔热件400还可以与面盖500一体注塑成型,如此,隔热件400与面盖500的安装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能够简化烹饪器具的安装工艺,降低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隔热件400的隔热效果,本专利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400朝向所述炉面板300的上表面设有热反射层。具体地,所述热反射层为银层或二氧化钛层。由于银层或二氧化钛层具有高的热反射率,因此能够对炉面板300辐射的热量进行反射,从而减少烹饪器具在使用过程中炉面板300上的热量散失,提高烹饪器具的加热效果和能效值。
为了保证隔热腔410的隔热效果,本专利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腔410沿上下方向的厚度B的范围为0.5mm至10mm。一般地,隔热腔410的厚度B越厚,隔热效果越好,但隔热腔410的厚度B过厚会导致烹饪器具体积过大,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本专利将隔热腔410的厚度设置为0.5mm至10mm,如此,既能够获得较高的隔热效果,又能够保证烹饪器具体积的小型化。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件400的材质为云母片,云母片的导热系数低、耐热性能好且价格低廉。具体地,所述云母片的厚度A的范围为0.2mm至2mm。具体地,所述云母片的厚度与所述隔热腔410的厚度成反比,换句话说,当云母片的厚度较小时,需要将增大隔热腔410的厚度以获得足够的隔热性能,当云母片的厚度较厚时,可以减小隔热腔410的厚度即可获得足够的隔热性能。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有效地阻挡锅具的热量向下扩散,本专利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盘200在所述炉面板300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隔热件400在所述炉面板300上的投影区域内。如此,所述隔热件400能够有效地阻挡锅具的热量向下辐射,从而能够提高烹饪器具的能效、加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盘200的上表面与所述隔热件400的下表面的间距C的范围为0mm至10mm。具体地,所述线圈盘200与隔热件400的距离C越大,线圈盘200的温度越低,但占用的空间越大,因此,当线圈盘200与隔热件400的间距C在0mm至10mm时,线圈盘200的温度和烹饪器具的体积均在适中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线圈盘200与隔热件400距离过近,从而避免线圈盘200的温度过高而损坏线圈盘200,本专利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盘200朝向所述隔热件400的上表面涂覆有热反射涂层。具体地,所述热反射涂层包括粘接剂和混合在所述粘接剂内的热反射粉体。具体地,所述粘接剂为环氧树脂粘接涂料,环氧树脂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所述热反射粉体由TiO2(二氧化钛)、Ag(银)等材料制成,TiO2和Ag具有高折光性,因此,由TiO2或Ag制成的热反射粉体具有高的热量反射率,能够将被加热锅具辐射的热量反射回被加热锅具,从而防止线圈盘200表面的温度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设有容置空间;
线圈盘,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加热载体,盖合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侧以封盖所述容置空间;以及,
隔热件,间隔设于所述加热载体的朝向所述线圈盘的表面,且所述隔热件与所述加热载体围合形成密闭的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充入惰性气体;或者,所述隔热件与所述加热载体之间设有空气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面盖,所述面盖固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加热载体之间;
所述面盖上设有安装台阶,所述隔热件搭接于所述安装台阶、以在所述隔热件和所述加热载体之间形成所述隔热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与所述加热载体密封抵接,所述隔热件与所述面盖密封搭接,以使所述隔热腔呈密闭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与所述面盖粘接固定或一体注塑成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朝向所述加热载体的上表面设有热反射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反射层为银层或二氧化钛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呈板状设置,且所述隔热件的厚度的范围为0.2mm至2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的厚度的范围为0.5mm至1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与所述隔热件的间距的范围为0mm至1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在所述加热载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隔热件在所述加热载体上的投影区域内。
CN201820576187.3U 2018-04-20 2018-04-20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029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76187.3U CN208029136U (zh) 2018-04-20 2018-04-20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76187.3U CN208029136U (zh) 2018-04-20 2018-04-20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9136U true CN208029136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11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76187.3U Active CN208029136U (zh) 2018-04-20 2018-04-20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9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08436B2 (ja) 調理器具
EP3343115A1 (en) Cooking appliance
JPS6154407B2 (zh)
CN111281130A (zh) 提升蒸汽烹饪效果的蒸汽饭煲
EP2532975B1 (en) Cooking appliance adapted for low pressure cooking
CN208029136U (zh) 烹饪器具
CN208312453U (zh) 烹饪器具
CN107126105B (zh) 门体组件和烹饪电器
CN208058945U (zh) 面板和烹饪器具
US20180328595A1 (en) Applianc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CN208108190U (zh) 烹饪器具
KR101892656B1 (ko) 다용도 조리기구
JP2011102661A (ja) 加熱調理器
CN205866645U (zh) 烤盘组件和电热烹饪器具
CN208687803U (zh) 电磁灶
JP5492646B2 (ja)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
EP2392237B1 (en) Cooking appliance adapted for low pressure cooking
CN208108192U (zh) 烹饪器具
CN105795890A (zh) 一种节能保温装置
CN207461924U (zh) 烹饪器具
CN106473611B (zh) 电磁加热隔热装置
CN206403648U (zh) 一种空气隔热式电烤炉
CN104697013A (zh) 微波炉
CN219742503U (zh)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电烤箱
KR101774395B1 (ko) 열 변환용 트레이 및 조리용 오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