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5669U - 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5669U
CN208025669U CN201820387852.4U CN201820387852U CN208025669U CN 208025669 U CN208025669 U CN 208025669U CN 201820387852 U CN201820387852 U CN 201820387852U CN 208025669 U CN208025669 U CN 208025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turbine
shell
conditioning equipmen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78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虬
蔡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878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5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5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5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壳体、换热器、风道和风机;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出风口的下方;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位于进风口一侧;风道设置于壳体内,风道的一端与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朝向换热器,并与进风口相连通;至少一个风机设置于风道内,以将壳体内的气体由进风口经过换热器后引导至出风口;其中,风机的轴线与壳体的横截面呈预设角度,以使由风机吹出的气体朝向出风口,使得经风机引导的气体的流向更加朝向出风口的方向,在不增加风机转速,且保证气体与换热器进行足够充分的热交换的前提下,提高出风口的出风量,进而增加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空调设备的风轮的轴向往往水平设置,经水平设置的风轮引导的气体流向垂直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风道,需要设置转角将进气口吸入的气体经多次折射后引导至出风口,在机体内部容易形成涡流,导致气体与换热器接触不充分,热交换效率低,而且涡流容易引起机体共振,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空调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壳体、换热器、风道和风机;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出风口的下方;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位于进风口一侧;风道设置于壳体内,风道的一端与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朝向换热器,并与进风口相连通;至少一个风机设置于风道内,以将壳体内的气体由进风口经过换热器后引导至出风口;其中,风机的轴线与壳体的横截面呈预设角度,以使由风机吹出的气体朝向出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出风口下方;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位于进风口一侧,使进风口进入的气体流经换热器后,从出风口吹出,以实现气体与换热器间的热交换;风机设置于壳体内,以将壳体内的气体由进风口经过换热器后引导至出风口;风道设置于壳体内,一端与出风口相连接,另一端朝向换热器并与进风口相连通,至少一个风机设置于风道内,用以将气体从进风口经由风道引导至出风口。其中,风机的轴线与壳体的横截面呈预设角度;即风机以轴向垂直于壳体的横截面设置,或朝向出风口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得经风机引导的气体的流向更加朝向出风口的方向,避免气体经多次折射形成涡流或产生噪音,可以使经进风口进入的气体与换热器充分接触后,再朝向出风口的方向吹出,增加气体与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升空调设备的能效,同时在不增加风机转速的前提下,提高出风口的出风量,进而增加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设角度大于等于45°,并且小于等于90°。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设角度介于45°与90°之间,风机朝向出风口倾斜设置,使得气体流动的方向不需要经过多次折射就可以与进风口至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同向,避免形成涡流或与外壳形成共振而产生噪音,可以使经进风口进入的气体与换热器充分接触后,再朝向出风口的方向吹出,增加气体与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升空调设备的能效,同时在不增加风机转速的前提下,提高出风口的出风量,进而增加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机的轴线与壳体的横截面垂直;空调设备还包括弧形导流板,导流板与壳体相连接,用于将风机吹出的气体引导至出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机轴线垂直于壳体横截面设置,在风道靠近出风口一端设置弧形导流板与壳体相连,将垂直设立的风机引导的垂直方向的气体进一步引导至出风口。弧形导流板可减小气体与壳体之间摩擦形成的共振,减小噪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对称设置,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该技术方案中,同时设置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以提高空调设备对气体的引导效果。多个风机可增加风机区域的静压,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进风量和出风量,或在进风量和出风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小风机体积。其中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对称设置,方向相对,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对气体的引导方向相同,同为由入风口引导向出风口,这也使得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可采用完全相同的风机,不需要增开额外的风机生产模具,同时相同的风机在组装和后续更换时更加方便,不会出现风机装反装错的问题,降低了生产组装和后续修护的难度,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设备还包括:集流器组件和支架;集流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集流器组件构造出风机容纳腔以及风道,风机设置于风机容纳腔中;支架与集流器组件或壳体相连接,风机的固定端安装于支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流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用于构造出风机的容纳腔和进风口至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以使进风口进入的气体流向出风口;支架与集流器组件相连接或与壳体相连,风机的固定端安装于支架上,通过支架与集流器组件或壳体之间相互固定,减小风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降低噪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机包括驱动装置和风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风轮的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机包括驱动装置和风轮,驱动装置分为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风轮分为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共2个,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风轮、第二风轮连接,以组成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风轮的两侧,方向相对,呈对称设置,在工作时,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的安装方向相反,且转向相反,从而使得经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引导的气体流向相同,流量叠加,从而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进风量和出风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轮为轴流风轮或离心风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该技术方案中,风轮可以选用轴流风轮或离心风轮,设置不同风轮可适应不同形状的空调设备和不同的换热器,使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满足更多用户的不同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架与集流器组件相卡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与集流器组件相卡接,安装简单,不使用额外连接件使得成本低廉,在降低组装难度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换热器的横截面呈U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器的横截面呈U型,与外壳形状相匹配,同时相比于横截面为一字型的换热器,横截面为U性的换热器可以进一步增加换热器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空调设备包括:接水盘;接水盘与壳体相连接,位于换热器下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接水盘设置于换热器下方,用于盛接在空调设备工作与制冷模式时,换热器上凝结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滴落在空调设备内部,便于排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示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设备的主视图沿A-A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使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设备的结构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壳体;2进风口;3出风口;4换热器;5风机;51第一风机;52第二风机;6驱动装置;61第一驱动装置;62第二驱动装置;7风道;8风轮;81第一风轮;82第二风轮;9导流板;10集流器组件;1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设备和空调设备。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壳体1、换热器4、风道7和风机5;壳体1设置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换热器4设置于壳体1内,位于进风口一侧;风道7设置于壳体1内,风道7的一端与出风口3相连通,另一端朝向换热器4,并与进风口2相连通;至少一个风机5设置于壳体1内,以将壳体1内的气体由进风口2经过换热器4后引导至出风口3;其中,风机5的轴线与壳体1的横截面呈预设角度,以使由风机5吹出的气体朝向出风口3。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进风口2位于出风口3下方;优选地,进风口2和出风口3可设置于壳体1的同侧;换热器4设置于壳体1内,位于进风口2风道7一侧,使进风口2进入的气体流经换热器4后,从出风口3吹出,以实现气体与换热器4间的热交换;风机5设置于壳体1内,以将壳体1内的气体由进风口2经过换热器4后引导至出风口3;风道7设置于壳体1内,一端与出风口3相连接,另一端朝向换热器4并与进风口2相连通,至少一个风机5设置于风道7内,用以将气体从进风口2经由风道7引导至出风口3。其中,风机5的轴线与壳体1的横截面呈预设角度,即风机5以轴向垂直于壳体的横截面设置,或朝向出风口3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得经风机5引导的气体的流向更加朝向出风口3的方向,避免气体经多次折射形成涡流或产生噪音,可以使经进风口2进入的气体与换热器4充分接触后,再朝向出风口3的方向吹出,增加气体与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升空调设备的能效,同时在不增加风机5转速的前提下,提高出风口3的出风量,进而增加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预设角度大于等于45°,并且小于等于90°。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设角度介于45°与90°之间,风机5垂直设置或朝向出风口3倾斜,使得气体不需要经过多次折射就可以与进风口2至出风口3之间的风道7同向,避免形成涡流或与外壳形成共振而产生噪音,可以使经进风口2进入的气体与换热器4充分接触后,再朝向出风口3的方向吹出,增加气体与换热器4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升空调设备的能效,同时在不增加风机5转速的前提下,提高出风口3的出风量,进而增加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
优选地,预设角度等于90°,风机5轴向垂直设置,此时风机5引导的气体流向与进风口2至出风口3之间的风道7方向平行,不需要经过转交多次折射即可将气体引导至出风口3,可避免因气体折射产生涡流,使气体与换热器4充分接触,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避免气体多次冲击外壳与外壳间形成共振产生噪音。
优选地,预设角度等于45°,风机5以45°角朝向出风口倾斜,经风机5引导的气体流向更接近于朝向出风口3,在保证气体与换热器4充分接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出风口3的出风量。
优选地,预设角度等于75°,风机5以15°角朝向出风口倾斜,经风机5引导的气体流向与进风口2至出风口3之间的风道7方向较接近于平行,气体经过较少次折射即可将气体引导至出风口3,减少因气体冲击外壳导致的噪音与气体折射时产生的涡流,使气体与换热器4充分接触,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出风口3的出风量,兼顾了减小涡流与噪音,并提高了出风口3的出风量,获得较佳的运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风机5的轴线与壳体1的横截面垂直;空调设备还包括弧形导流板9,导流板9与壳体相连接,用于将风机5吹出的气体引导至出风口3。
在该实施例中,风机5轴线垂直于壳体1横截面设置,在风道7靠近出风口3一端设置弧形导流板9与壳体1相连,将垂直设立的风机5引导的垂直方向的气体进一步引导至出风口3。弧形导流板9可减小气体与壳体1之间摩擦形成的共振,减小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风机5包括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第一风机51与第二风机52对称设置,第一风机51与第二风机52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该实施例中,同时设置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以提高空调设备对气体的引导效果。多个风机5可增加风机5区域的静压,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进风量和出风量,或在进风量和出风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小风机5体积。其中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对称设置,方向相对,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对气体的引导方向相同,同为由入风口引导向出风口3,这也使得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可采用完全相同的风机5,不需要增开额外的风机5生产模具,同时相同的风机5在组装和后续更换时更加方便,不会出现风机5装反装错的问题,降低了生产组装和后续修护的难度,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空调设备还包括:集流器组件10和支架11,集流器组件10设置于壳体内,集流器组件10构造出风机容纳腔以及风道7,风机5设置于风机容纳腔中;支架11与集流器组件10或壳体1相连接,风机5的固定端安装于支架11上。
在该实施例中,集流器组件10设置于壳体内,用于构造出风机的容纳腔和进风口2至出风口3之间的风道7,以使进风口2进入的气体流向出风口3;支架11与集流器组件10相连接或与壳体1相连,风机5的固定端安装于支架11上,通过支架11与集流器组件10或壳体1之间相互固定,减小风机5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降低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风机5包括驱动装置6和风轮8,驱动装置6包括第一驱动装置61和第二驱动装置62,第一驱动装置61和第二驱动装置62设置于风轮8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风机5包括驱动装置6和风轮8,驱动装置6分为第一驱动装置61和第二驱动装置62,风轮8分为第一风轮81和第二风轮82共2个,第一驱动装置61、第二驱动装置62分别与第一风轮81、第二风轮82连接,以组成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第一驱动装置61和第二驱动装置62设置于风轮8的两侧,方向相对,呈对称设置,在工作时,第一风轮81和第二风轮82的安装方向相反,且转向相反,从而使得经第一风轮81和第二风轮82引导的气体流向相同,流量叠加,从而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进风量和出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风轮8为轴流风轮或离心风轮。
在该实施例中,在该技术方案中,风轮8可以选用轴流风轮或离心风轮,设置不同风轮可适应不同形状的空调设备和不同的换热器,使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满足更多用户的不同需求。
具体地,在风轮为离心风轮时,可将集流器组件替换为蜗壳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架11与集流器组件10相卡接。
在该实施例中,支架11与集流器组件10相卡接,安装简单,不使用额外连接件使得成本低廉,在降低组装难度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换热器4的横截面呈U型。
在该实施例中,换热器4的横截面呈U型,与外壳形状相匹配,同时相比于横截面为一字型的换热器4,横截面为U性的换热器4可以进一步增加换热器4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空调设备包括:接水盘;接水盘与壳体1相连接,位于换热器4下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接水盘设置于换热器4下方,用于盛接在空调设备工作与制冷模式时,换热器4上凝结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滴落在空调设备内部,不便于排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空调设备整体如图1至图3所示,进风口2与出风口3位于壳体1同侧,进风口2处设置有格栅,出风口3可根据空调设备的工作状态开启或关闭;驱动装置6带动风机5旋转,引导气体由入风口进入壳体1,气体与换热器4充分接触后经腔体到达出风口3,完成热交换的气体从出风口3吹出,以提供制冷或制热功能;其中驱动装置6分为第一驱动装置61和第二驱动装置62;风机5分为第一风机51和第二风机52;第一驱动装置61和第二驱动装置62分别与第一风轮81和第二风轮82相连接,连接后的2组风机5相对且对称设立,此时第一风轮81与第二风轮82扇叶方向相反,旋转方向也相反,因此对气体的引导方向相同,同为由进风口2方向引导向出风口3方向,以实现在风机体积和驱动装置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气体流量,最终实现更好的制冷/制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进风口一侧;
风道,所述风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换热器,并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
风机,至少一个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风道内,以将所述壳体内的气体由所述进风口经过所述换热器后引导至所述出风口;
其中,所述风机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预设角度,以使由所述风机吹出的气体朝向所述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角度大于等于45°,并且小于等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垂直;
所述空调设备还包括弧形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用于将所述风机吹出的气体引导至所述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二风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转动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集流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集流器组件构造出风机容纳腔以及所述风道,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风机容纳腔中;
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集流器组件或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风机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包括驱动装置和风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风轮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轮为轴流风轮或离心风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与所述集流器组件相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呈U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所述壳体相连接,位于所述换热器下方。
CN201820387852.4U 2018-03-21 2018-03-21 空调设备 Active CN208025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7852.4U CN208025669U (zh) 2018-03-21 2018-03-21 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7852.4U CN208025669U (zh) 2018-03-21 2018-03-21 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5669U true CN208025669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6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7852.4U Active CN208025669U (zh) 2018-03-21 2018-03-21 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5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8070A (zh) 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6524306A (zh) 一种风管机
JP2002115866A (ja) 窓型エアコンのターボファンハウジング
CN106247521A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3776203A (zh) 筒状蒸发器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CN102102889A (zh) 一体型窗式空调器
CN208059069U (zh) 空调器
CN102401432B (zh) 窗式空调器
CN205481331U (zh) 轴流柜机
CN105222224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1191685B (zh) 空调冷凝器出口连接管的结构
CN203518022U (zh) 风管机
CN208025669U (zh) 空调设备
JPH1014170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EP4365498A1 (en) Air channel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having same
CN101900381B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110848801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CN102853482A (zh) 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外机
CN108870688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9459098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8025672U (zh) 空调设备
CN102401433A (zh) 一体型窗式空调器
CN208222686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639137U (zh) 风管机
CN208418983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