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7715U - 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 Google Patents

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7715U
CN207997715U CN201820299022.6U CN201820299022U CN207997715U CN 207997715 U CN207997715 U CN 207997715U CN 201820299022 U CN201820299022 U CN 201820299022U CN 207997715 U CN207997715 U CN 207997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glass
erecting bed
processing head
guid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990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军
罗育银
叶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reate Centur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reate Centu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reate Centur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reate Centu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990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7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7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7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包括:底座,设有安装台,设于安装台上的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呈并列前后延伸状设置;第一横梁组件,包括左右方向跨接于安装台,并且活动安装于第一导轨组件上的第一动横梁部、与底座和第一动横梁部连接的第一前后驱动器、安装于第一动横梁部上的第一左右运动机构、安装于第一左右运动机构上,并且位于第一动横梁部前侧的第一上下运动机构,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一上下运动机构的第一加工主轴;第二横梁组件,具有与第一横梁组件相对应的结构,第二导轨组件具有与第一导轨组件相对应的结构,第二横梁组件活动安装于第二导轨组件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背景技术
玻璃加工机床用于在玻璃的表面进行加工,从而获得精加工后的玻璃面板。
但是,现有的玻璃加工机床均采用传统的布局形式。通常包括固定的立柱,以及固定安装在立柱上的横梁;进一步的,在横梁上的安装有左右和上下活动的主轴箱。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使得主轴箱相对于玻璃还能够前后运动。则通常将固定玻璃的工作台设置为能够前后移动的方案。
而这种传统的布局形式,使得机械手的运动较为复杂,以及与机械手配合时,工作台需要一个无用的往复运动,降低了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旨在提高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所述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包括:
底座,设有用于固定玻璃的安装台,设于所述安装台上的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所述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呈并列前后延伸状设置;
第一横梁组件,包括左右方向跨接于所述安装台,并且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上的第一动横梁部、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动横梁部连接的第一前后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上的第一左右运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左右运动机构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前侧的第一上下运动机构,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上下运动机构的第一加工主轴;
第二横梁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横梁组件相对应的结构,所述第二导轨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相对应的结构,并且所述第二横梁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左直线导轨和第一右直线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组件包括第二左直线导轨和第二右直线导轨;
所述底座还包括:
左支撑壁,连接于所述安装台的左侧,并且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所述左支撑壁包括突出所述安装台顶面的左突出部,所述第一左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左突出部上;
右支撑壁,连接于所述安装台的右侧,并且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所述右支撑壁包括突出所述安装台顶面的右突出部,所述第二右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右突出部上;
中突出部,突出于所述安装台顶面,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并且设于所述左突出部和右突出部的中间,所述第一右直线导轨和第二左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中突出部上;
连接加强部,连接于所述安装台的底侧,并且连接于所述左支撑壁和右支撑壁之间。
可选的,所述连接加强部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呈拱形状;所述左支撑壁、右支撑壁以及所述连接加强部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呈倒U形。
可选的,所述左支撑壁底部的前后两侧,以及所述右支撑壁底部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调整垫铁。
可选的,所述第一左直线导轨和第一右直线导轨上各活动装设有至少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底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动横梁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呈方形。
可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
后支撑梁部,连接于所述左支撑壁、中突出部以及右支撑壁之间,并且设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的后侧,以及所述安装台的上侧;
所述第一前后驱动器包括:
第一伸缩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后支撑梁部上,设有向前伸出的第一伸缩杆;
第一传动臂,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动横梁部的后侧之间。
可选的,所述后支撑梁部、左突出部以及中突出部围合形成开口朝前的U形状;所述后支撑梁部、中突出部以及右突出部围合形成开口朝前的U形状;
所述安装台在该两U形状的开口所在区域设置为两上料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横梁组件对应的第一上料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二横梁组件对应的第二上料区域;
所述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包括:
第一气动治具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台的第一上料区域;
第二气动治具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台的第二上料区域;
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和第二气动治具组件用于将玻璃固定于预设加工位置。
可选的,所述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包括:
自动上下料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台的上料区域,设于所述气动治具组件的前侧,并且位于该U形状的开口的外侧;
所述自动上下料组件用于将玻璃放置于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和第二气动治具组件上,以及将玻璃从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和第二气动治具组件上取出。
可选的,所述自动上下料组件包括:
横向导轨,安装于所述安装台的前端位置,并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至经过两所述上料区域;
纵向驱动部,活动安装于所述横向导轨上;
前后伸缩部,活动安装于所述纵向驱动部上,并且所述前后伸缩部设有向后突出的吸盘机械手,所述吸盘机械手在该两U形状的开口的外侧和内侧之间活动;
玻璃竖放盒,安装于所述安装台上,并且布设于所述横向导轨的后侧,以及所述中突出部前侧位置;所述玻璃竖放盒沿着左右方向设有多个槽位,用以沿着左右方向叠放玻璃;
所述吸盘机械手在工作时,将所述玻璃竖放盒中的玻璃取出,再转移至水平放于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或第二气动治具组件上;以及将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或第二气动治具组件上的玻璃取出,再转移至所述玻璃竖放盒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第一导轨组件,并且将第一横梁组件活动安装于第一导轨组件上,从而实现了第一横梁组件能够前后运动。进一步的,第一横梁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左右运动机构和第一上下运动机构,并且将第一加工主轴安装于该左右运动机构和上下运动机构。因此,第一加工主轴在第一横梁组件的驱动下,能够实现上下、左右和前后方向的平移。从而,相对于传统布局方案,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安装台的前后活动机构,使得安装于安装台上的用于固定玻璃的治具始终位于同一位置,达到了治具定位更精准,降低取放玻璃到治具上的难度的效果,进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还采用了并列并且独立设置的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因此,可以同时对两组玻璃进行加工,则可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的前视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的俯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请参照图1。所述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包括:
底座100,设有用于固定玻璃的安装台110,设于所述安装台110上的第一导轨组件120和第二导轨组件130,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20和第二导轨组件130呈并列前后延伸状设置。
第一横梁组件200,包括左右方向跨接于所述安装台110,并且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20上的第一动横梁部210、与所述底座100和所述第一动横梁部210连接的第一前后驱动器220、安装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210上的第一左右运动机构230、安装于所述第一左右运动机构230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210前侧的第一上下运动机构240,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上下运动机构240的第一加工主轴250。所述第一加工主轴250用以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平移,来加工所述安装台110上的玻璃。
第二横梁组件300,具有与所述第一横梁组件200相对应的结构,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30具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20相对应的结构,并且所述第二横梁组300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30上。
具体的,所述第二横梁组件300包括:左右方向跨接于所述安装台110,并且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30上的第二动横梁部、与所述底座100和所述第二动横梁部连接的第二前后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动横梁部上的第二左右运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左右运动机构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动横梁部前侧的第二上下运动机构,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上下运动机构的第二加工主轴。为了使得附图更清晰,第二横梁组件300的零部件未标注在附图中。由于,第二横梁组件300与第一横梁组件200具有相同的原理,以及采用相对应的结构,因此布局和结构与第一横梁组件200基本相同。关于第二横梁组件300和第二导轨组件130的技术特征、相关改进以及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横梁组件200,后文中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前后驱动器220、第一左右运动机构230和第一上下运动机构240可以采用多种驱动方案,例如采用直线导轨方案、直线丝杆方案、曲柄摇杆、齿轮齿条驱动方案等等。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前后驱动器220、第一左右运动机构230和第一上下运动机构240设置为直线导轨方案来进行说明。具体包括预设有直线轨道、沿着该直线导轨滑动的滑块,以及限制滑块位置的限位机构的方案。
在工作时,第一加工主轴250进行转动,当第一加工主轴250与固定的玻璃之间需要位置变化时,则通过第一前后驱动器220来移动所述第一横梁组件200,来进行前后位置调整,通过移动第一左右运动机构230来进行左右位置调整,再通过移动第一上下运动机构240来进行上下位置调整。
在工作时,第二横梁组件300与第一横梁组件200分别具有单独的控制系统,两者互不干扰,因此能够达到第一加工主轴250和第二加工主轴能够更加独立进行加工的效果。相应的,本实施例还分别为第二横梁组件300与第一横梁组件200各配置一个圆盘刀库(未示出),从而能够实现第二横梁组件300与第一横梁组件200根据各自当前的加工需求,而选用相应的刀具,再根据各自的控制系统来进行各自单独的加工。例如,第二横梁组件300与第一横梁组件200可以加工相同的工序,例如磨削玻璃呈圆弧过渡效果;也可以是加工不同的工序,例如一个磨削,一个切割,或者两个都磨削,但是磨削玻璃的不同部位。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座100上设置第一导轨组件120,并且将第一横梁组件200活动安装于第一导轨组件120上,从而实现了第一横梁组件200能够前后运动。进一步的,第一横梁组件200上设置有第一左右运动机构230和第一上下运动机构240,并且将第一加工主轴250安装于该左右运动机构230和上下运动机构240。因此,第一加工主轴250在第一横梁组件200的驱动下,能够实现上下、左右和前后方向的平移。从而,相对于传统布局方案,本实施例,取消了安装台110的前后活动机构,使得安装于安装台110上的用于固定玻璃的治具始终位于同一位置,达到了治具定位更精准,降低取放玻璃到治具上的难度的效果,进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采用了并列并且独立设置的第一横梁组件200和第二横梁组件300,因此,可以同时对两组玻璃进行加工,则可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
请结合参看图4,可选的,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20包括第一左直线导轨121和第一右直线导轨122;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30包括第二左直线导轨131和第二右直线导轨132。
请结合参看图1和图2,所述底座100还包括:
左支撑壁140,连接于所述安装台110的左侧,并且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所述左支撑壁140包括突出所述安装台110顶面的左突出部141,所述第一左直线导轨121安装于所述左突出部141上。
右支撑壁150,连接于所述安装台110的右侧,并且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所述右支撑壁150包括突出所述安装台110顶面的右突出部151,所述第二右直线导轨132安装于所述右突出部151上。
中突出部160,突出于所述安装台110顶面,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并且设于所述左突出部141和右突出部151的中间,所述第一右直线导轨122和第二左直线导轨131安装于所述中突出部160上。
连接加强部170,连接于所述安装台110的底侧,并且连接于所述左支撑壁140和右支撑壁150之间。其中,连接加强部170,可以是呈加强筋状,也可以是呈实心块状,或者镂空块状等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导轨组件120包括左右两个直线导轨,从而能够在支撑第一横梁组件200时,能够提供更均衡的支撑力,进而达到支撑更稳定和平稳的效果。进一步,通过设置底座100包括左右间隔设置,并且呈前后方向延伸的左支撑壁140和右支撑壁150,从而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更进一步的,通过将连接加强部170连接于左支撑壁140和右支撑壁150之间,从而能够加强左右方向上的结构强度。再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左支撑壁140、右支撑壁150和中突出部160皆呈突出所述安装台110的顶侧设置从而形成突出于安装台110的双空位的支撑结构,该结构能够便于第一横梁组件200以及第二横梁组件300跨接于安装台110的顶侧。
可选的,所述连接加强部170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呈拱形状。所述连接加强部170呈拱形状,则能够在较少的材料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向上的支撑效果。
所述左支撑壁140、右支撑壁150以及所述连接加强部170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呈倒U形。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左支撑壁140、右支撑壁150以及所述连接加强部170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呈倒U形,从而形成呈天桥状的支撑结构。一方面,该天桥状的支撑结构能够将安装台110支撑至预设高度。另一方面,该支撑结构具有节省材料,并且布局紧凑以及稳定性好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左支撑壁140底部的前后两侧,以及所述右支撑壁150底部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调整垫铁700。其中,调整垫铁700上下调整的方案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螺纹丝杆直接上下驱动方案,也可以采用倾斜块并且通过平移的方案来驱动。
通过设置调整垫铁700,则能够起到调整四个脚的高度,从而适应地面不平整的情况。进而使得安装台110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左直线导轨121和第一右直线导轨122上各活动装设有至少两个滑块(未标注),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210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一直线轨道上都设置多个滑块,则多个滑块能够稳定支撑第一横梁组件200和第二横梁组件300的水平移动。使得第一横梁组件200和第二横梁组件30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时,能够稳定的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提高加工的稳定性。甚至,采用多滑块密集布置,例如两滑块之间的间隔在0mm到25mm之间;无过渡地与滑块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横梁组件200和第二横梁组件300能够保证水平移动的平稳性,使得综合性能较为均衡。
请结合参看图3,可选的,所述第一动横梁部210左右方向上的投影呈方形,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动横梁部210具有优良抗弯性能。其中第一动横梁部210可以采用实心结构,框架结构或者是镂空结构等等。
并且能够易于实现无过渡地与滑块连接,进而也便于使得第一横梁组件200能够保证水平移动的平稳性,使得综合性能较为均衡。
请结合参看图1和图3,可选的,所述底座100还包括:
后支撑梁部180,连接于所述左支撑壁140、中突出部160以及右支撑壁150之间,并且设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210的后侧,以及所述安装台110的上侧。
所述第一前后驱动器220包括:
第一伸缩驱动器221,安装于所述后支撑梁部180上,设有向前伸出的第一伸缩杆222。
第一传动臂223,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22和所述动横梁部的后侧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后支撑梁部180连接于左支撑壁140、右支撑壁150和中突出部160之间,则一方面能够增加底座100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将第一前后驱动器220安装于所述后支撑梁部180上,则能够使得第一前后驱动器220能够具有较为适当的安装空间。从而当第一前后驱动器220在安装后,其第一伸缩驱动器221能够通过直线伸缩的方式驱动第一传动臂223前后直线运动,进而使得驱动方式较为简单。再一方面,通过将第一前后驱动器220设置在后支撑梁部180上,则第一前后驱动器220呈外露状,因此具有便于维修的效果。
并且,由于第一前后驱动器220、第一左右运动机构230、第一上下运动机构240都成外露状设置在第一横梁组件200上,则将具有运动部件集中的效果,因此具有便于集中安装运动部件,以及便于运动部件整体维修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后支撑梁部180、左突出部141以及中突出部160围合形成开口朝前的U形状;所述后支撑梁部180、中突出部160以及右突出部151围合形成开口朝前的U形状。
所述安装台110在该两U形状的开口所在区域设置为两上料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横梁组件200对应的第一上料区域(未标注),以及与所述第二横梁组件300对应的第二上料区域(未标注);
所述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包括:
第一气动治具组件400,设于所述安装台110的第一上料区域。
第二气动治具组件500,设于所述安装台110的第二上料区域。
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400和第二气动治具组件500用于将玻璃固定于预设加工位置。
本实施例,通过在前侧留有上料区域,从而能够便于在安装台110的前侧进行上料和下料。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气动治具组件400和第二气动治具组件500,则能够快速将玻璃定位至预设位置,以及将玻璃固定,从而达到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包括:
自动上下料组件600,设于所述安装台110的上料区域,设于所述气动治具组件的前侧,并且位于该U形状的开口的外侧。
所述自动上下料组件600用于将玻璃放置于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400和第二气动治具组件500上,以及将玻璃从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400和第二气动治具组件500上取出。
本实施例,通过再设置与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400和第二气动治具组件500配合的自动上下料组件600,则自动取放玻璃,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因而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操作成本,提高自动化水平,极大地提高了整机的加工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自动上下料组件600包括:
横向导轨610,安装于所述安装台110的前端位置,并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至经过两所述上料区域。
纵向驱动部620,活动安装于所述横向导轨610上。
前后伸缩部630,活动安装于所述纵向驱动部620上,并且所述前后伸缩部630设有向后突出的吸盘机械手631,所述吸盘机械手631在该两U形状的开口的外侧和内侧之间活动。用以在玻璃竖放盒640和气动治具组件400之间取放玻璃。
玻璃竖放盒640,安装于所述安装台110上,并且布设于所述横向导轨610的后侧,以及所述中突出部160前侧位置;所述玻璃竖放盒640沿着左右方向设有多个槽位,用以沿着左右方向叠放玻璃。
所述吸盘机械手631在工作时,将所述玻璃竖放盒640中的玻璃取出,再转移至水平放于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400或第二气动治具组件500上;以及将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400或第二气动治具组件500上的玻璃取出,再转移至所述玻璃竖放盒640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左右延伸的横向导轨610,来提供左右方向的移动;并且设置该横向导轨610经过两个上料区域,从而仅需要一个自动上下料组件600就能为第一气动治具组件400和第二气动治具组件500提供取放玻璃的服务,达到提高自动上下料组件600使用效率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再通过纵向驱动部620,来提供上下方向的移动;再通过前后伸缩部630来实现前后方向的移动,从而使得吸盘机械手631,能够获得前后左右上下这六个方向上的平移,达到快速取放玻璃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竖放的玻璃放平,则还设置有吸盘机械手631包括一个90度翻转结构,用以将玻璃在水平和竖直之间翻转。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若玻璃盒中的玻璃也为横放时,则无需该翻转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包括:
底座,设有用于固定玻璃的安装台,设于所述安装台上的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所述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呈并列前后延伸状设置;
第一横梁组件,包括左右方向跨接于所述安装台,并且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上的第一动横梁部、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动横梁部连接的第一前后驱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上的第一左右运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左右运动机构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前侧的第一上下运动机构,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上下运动机构的第一加工主轴;
第二横梁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横梁组件相对应的结构,所述第二导轨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相对应的结构,并且所述第二横梁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左直线导轨和第一右直线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组件包括第二左直线导轨和第二右直线导轨;
所述底座还包括:
左支撑壁,连接于所述安装台的左侧,并且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所述左支撑壁包括突出所述安装台顶面的左突出部,所述第一左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左突出部上;
右支撑壁,连接于所述安装台的右侧,并且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所述右支撑壁包括突出所述安装台顶面的右突出部,所述第二右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右突出部上;
中突出部,突出于所述安装台顶面,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并且设于所述左突出部和右突出部的中间,所述第一右直线导轨和第二左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中突出部上;
连接加强部,连接于所述安装台的底侧,并且连接于所述左支撑壁和右支撑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强部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呈拱形状;所述左支撑壁、右支撑壁以及所述连接加强部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呈倒U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壁底部的前后两侧,以及所述右支撑壁底部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调整垫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直线导轨和第一右直线导轨上各活动装设有至少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底部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呈方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
后支撑梁部,连接于所述左支撑壁、中突出部以及右支撑壁之间,并且设于所述第一动横梁部的后侧,以及所述安装台的上侧;
所述第一前后驱动器包括:
第一伸缩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后支撑梁部上,设有向前伸出的第一伸缩杆;
第一传动臂,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动横梁部的后侧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梁部、左突出部以及中突出部围合形成开口朝前的U形状;所述后支撑梁部、中突出部以及右突出部围合形成开口朝前的U形状;
所述安装台在该两U形状的开口所在区域设置为两上料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横梁组件对应的第一上料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二横梁组件对应的第二上料区域;
所述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包括:
第一气动治具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台的第一上料区域;
第二气动治具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台的第二上料区域;
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和第二气动治具组件用于将玻璃固定于预设加工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包括:
自动上下料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台的上料区域,设于所述气动治具组件的前侧,并且位于该U形状的开口的外侧;
所述自动上下料组件用于将玻璃放置于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和第二气动治具组件上,以及将玻璃从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和第二气动治具组件上取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下料组件包括:
横向导轨,安装于所述安装台的前端位置,并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至经过两所述上料区域;
纵向驱动部,活动安装于所述横向导轨上;
前后伸缩部,活动安装于所述纵向驱动部上,并且所述前后伸缩部设有向后突出的吸盘机械手,所述吸盘机械手在该两U形状的开口的外侧和内侧之间活动;
玻璃竖放盒,安装于所述安装台上,并且布设于所述横向导轨的后侧,以及所述中突出部前侧位置;所述玻璃竖放盒沿着左右方向设有多个槽位,用以沿着左右方向叠放玻璃;
所述吸盘机械手在工作时,将所述玻璃竖放盒中的玻璃取出,再转移至水平放于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或第二气动治具组件上;以及将所述第一气动治具组件或第二气动治具组件上的玻璃取出,再转移至所述玻璃竖放盒中。
CN201820299022.6U 2018-03-02 2018-03-02 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Active CN207997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9022.6U CN207997715U (zh) 2018-03-02 2018-03-02 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9022.6U CN207997715U (zh) 2018-03-02 2018-03-02 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7715U true CN207997715U (zh) 2018-10-23

Family

ID=63838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99022.6U Active CN207997715U (zh) 2018-03-02 2018-03-02 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77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111A (zh) * 2018-03-02 2018-08-10 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 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111A (zh) * 2018-03-02 2018-08-10 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 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06572U (zh) 自动上下料装置和玻璃精雕机
CN205147331U (zh) 自动上下料车床
CN208006569U (zh) 玻璃精雕机
CN108382111A (zh) 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CN207997715U (zh) 双加工头玻璃精雕机
CN210048134U (zh) 一种龙门式机械手
JP2007296602A (ja) 工作機械のベッド
CN108583113A (zh) 基于玻璃精雕机的自动化生产线
CN108466511A (zh) 玻璃精雕机组合生产线
CN210147361U (zh) 一种新型油箱焊接辅助结构
CN108382110A (zh) 玻璃精雕机
CN108372594A (zh) 双头单通道玻璃机
CN113618260B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激光切割机
CN210160538U (zh) 一种用于卧式手动攻丝机上的攻丝深度控制装置
CN113109935A (zh) 一种精密扫描平台及支架
CN211072870U (zh) 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岛
CN210160680U (zh) 一种卡簧搬运与安装机构
CN210190981U (zh) 面板自动化上下料加工迷你数控机床
CN208290208U (zh) 双头单通道玻璃机
CN208614126U (zh) 一种焊接装置
CN213264575U (zh) 一种可靠性高的铜钉机
CN111730416A (zh) 一种具有微动补偿功能的多主轴加工中心
CN205520681U (zh) 带双滑枕结构的搬运小车
CN211072869U (zh) 用于数控机床中的集成化取放料机械手
CN217618598U (zh) 一种下料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