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5523U - 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5523U
CN207995523U CN201820156629.9U CN201820156629U CN207995523U CN 207995523 U CN207995523 U CN 207995523U CN 201820156629 U CN201820156629 U CN 201820156629U CN 207995523 U CN207995523 U CN 207995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ine glue
grab
sidewall
shell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66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m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om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omi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om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566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5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5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552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紧固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包括上底面和围绕所述上底面一圈并向下凸出的防水胶结合壁,所述防水胶结合壁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的卡钩;下壳体包括下底面和围绕所述下底面一圈并向上凸出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第一侧壁设置在第二侧壁的外侧,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一个与卡钩相配合的卡钩槽,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所述防水胶结合壁的“U”型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卡钩卡钩槽,无需额外的工装夹具夹住外壳,节约了时间和夹具成本,且用卡钩紧固能抵消反弹应力,有效降低了防水胶与两个外壳脱离的风险;并且无需额外的锁螺丝工序,节约工序成本;防水胶做防水层也避免使用防水圈组装不到位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载雷达外壳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车载雷达外壳的组装工艺中,常见的有三种防水紧固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只用防水胶,即两个外壳结合时,接触部分填满防水胶,然后用工装夹具夹住两个外壳,待防水胶固化后,松开工装夹具,最终达到既防水又紧固外壳的目的,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防水胶的固化时间长、固化期间需要工装夹具持续夹住,总体需要较多的时间成本和工装夹具成本,而且由于外壳必然存在的制造公差和变形,松开工装夹具后,公差和变形造成的反弹应力大于防水胶的粘合力时,防水胶与两个外壳存在脱离的风险,此时防水功能将失效。
第二种防水紧固方式为防水胶加螺丝紧固,即两个外壳上都设置螺丝孔,相互结合时,接触部分填满防水胶,然后用螺丝锁紧两个外壳,待防水胶固化后,最终达到既防水又紧固两个外壳的目的,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额外的螺丝和锁螺丝的工序,且螺丝存在被随意拆开的风险,造成产品损坏和防水失效。
第三种防水紧固方式为防水圈(硅胶或橡胶)加螺丝紧固,两个外壳都设置螺丝孔,相互结合时,接触部分放置防水圈,然后用螺丝锁紧两个外壳,并压紧防水圈,最终达到防水紧固的目的,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额外的螺丝和锁螺丝的工序,且螺丝存在被随意拆开的风险,造成产品损坏和防水失效,另外组装过程中,防水圈在两个外壳内部,始终处于不可视状态,存在组装不到位的风险,若组装不到位,则防水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紧固性好、节约时间成本和工装夹具成本、并能有效降低防水胶与外壳脱离风险的防水紧固外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上底面和围绕所述上底面一圈并向下凸出的防水胶结合壁,所述防水胶结合壁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的卡钩;所述下壳体包括下底面和围绕所述下底面一圈并向上凸出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一个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卡钩槽,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所述防水胶结合壁的“U”型槽。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一横臂和一竖臂,所述竖臂与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所述卡钩槽,所述横臂朝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延伸,使所述卡钩槽呈半密封结构。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钩设置在所述防水胶结合壁的中段,并通过按压方式压入到所述卡钩槽中,所述第一侧壁的横臂高度等于所述卡钩到所述防水胶结合壁顶端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一侧壁的横臂与所述防水胶结合壁形成一密封腔。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型槽内注入有防水胶,在所述防水胶结合壁插入所述“U”型槽内后,所述防水胶与所述防水胶结合壁凝固结合形成密封防水层。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胶的注入深度为所述“U”型槽高度的三分之一。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至少有一个为有弹性的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卡钩卡钩槽的设计,制造时无需额外的工装夹具夹住两个外壳,节约了时间成本和工装夹具成本,且两个外壳之间用卡钩紧固,能够抵消反弹应力,有效降低了防水胶与两个外壳脱离的风险;除此之外,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无需额外的螺丝和锁螺丝工序,节约工序成本,并且卡钩设计也避免了被随意拆开的风险,避免了产品的损坏;利用防水胶来做防水层也避免了使用防水圈组装不到位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的防水紧固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的立体剖视图。
附图标记:1-上壳体,2-下壳体,11-上底面,12-防水胶结合壁,13-卡钩,21-下底面,22-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24-卡钩槽,25-“U”型槽,26-防水胶,221-横臂,222-竖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如图1所示,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包括上底面11和围绕所述上底面11一圈并向下凸出的防水胶结合壁12,所述防水胶结合壁12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的卡钩13;如图2所示,所述下壳体2包括下底面21和围绕所述下底面21一圈并向上凸出的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3,所述第一侧壁22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23的外侧,且所述第一侧壁22和所述第二侧壁23之间形成了一个与所述上壳体1上的卡钩13相配合的卡钩槽24,所述第二侧壁23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所述防水胶结合壁12的“U”型槽25。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所述下壳体2上,所述第一侧壁22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侧壁23的上表面,形成一个有高度差的腔体,即卡钩槽24;且所述第一侧壁22包括一横臂221和一竖臂222,,所述竖臂222与所述第二侧壁23形成所述卡钩槽24,所述横臂221朝所述第二侧壁23的方向延伸,使所述卡钩槽24呈半密封结构。
在所述上壳体1上,所述卡钩13设置在所述防水胶结合壁12的中段部位,在进行组装时,通过按压的方式将所述卡钩13按压入所述下壳体2的卡钩槽24中,使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组装形成一个完整壳体;且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侧壁22的横臂221的高度设置为与所述卡钩13到所述防水胶结合壁12顶端距离相等的高度,使得在所述卡钩13卡和完成时,所述第一侧壁22的横臂221恰好与所述防水胶结合壁12形成一个密封腔体,使得紧固密封效果更好。
在实际组装过程中,首先在所述“U”型槽25内注入防水胶26,用于与所述防水胶结合壁12形成一密封防水层,本实施例中注入的防水胶26的深度为所述“U”型槽25高度的三分之一,防止因注入太多而溢出;注入所述防水胶26后,将所述上壳体1通过按压的方式结合到所述下壳体2上,所述防水胶26与所述防水胶结合壁12接触固化,完成组装。
本实施例选用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材质均为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材质。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卡钩卡钩槽的设计,制造时无需额外的工装夹具夹住两个外壳,节约了时间成本和工装夹具成本,且两个外壳之间用卡钩紧固,能够抵消反弹应力,有效降低了防水胶与两个外壳脱离的风险;除此之外,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也无需额外的螺丝和锁螺丝工序,节约工序成本,并且卡钩设计也避免了被随意拆开的风险,避免了产品的损坏;利用防水胶来做防水层也避免了使用防水圈组装不到位的风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能想到的变化或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水紧固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上底面和围绕所述上底面一圈并向下凸出的防水胶结合壁,所述防水胶结合壁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的卡钩;所述下壳体包括下底面和围绕所述下底面一圈并向上凸出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一个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卡钩槽,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所述防水胶结合壁的“U”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一横臂和一竖臂,所述竖臂与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所述卡钩槽,所述横臂朝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延伸,使所述卡钩槽呈半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设置在所述防水胶结合壁的中段,并通过按压方式压入到所述卡钩槽中,所述第一侧壁的横臂高度等于所述卡钩到所述防水胶结合壁顶端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一侧壁的横臂与所述防水胶结合壁形成一密封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内注入有防水胶,在所述防水胶结合壁插入所述“U”型槽内后,所述防水胶与所述防水胶结合壁凝固结合形成密封防水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胶的注入深度为所述“U”型槽高度的三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紧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至少有一个为有弹性的塑料材质。
CN201820156629.9U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995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6629.9U CN207995523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6629.9U CN207995523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5523U true CN207995523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22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6629.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995523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55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5794A (zh) * 2018-01-30 2018-05-18 苏州豪米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5794A (zh) * 2018-01-30 2018-05-18 苏州豪米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CN108055794B (zh) * 2018-01-30 2023-08-22 苏州豪米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5794A (zh) 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JP2559849B2 (ja) Icカード
CN204623189U (zh) 动平衡车用防水结构
CN207995523U (zh) 一种防水紧固外壳
CN216248302U (zh) 一种雷达多重防水结构
CN110213923B (zh) 防水电源的防水外壳、防水电源及其制造方法
CN212162964U (zh) 电磁线圈
CN208849159U (zh) 一种二次注塑成型、高可靠性的小型Micro Usb防水连接器
CN216161618U (zh) 一种防水封装壳体
CN210042189U (zh) 一种防水扬声器模组
CN110574991A (zh) 亚克力注油流沙挂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17989915U (zh) 一种换能器组件结构
JPH0325361Y2 (zh)
JPS5850614Y2 (ja) ガス拡散電極を備えた電池電槽
JP7038754B2 (ja) 防水型電子装置
CN114938597B (zh) 一种防水电源结构及运用该结构的防水方法
CN203939982U (zh) 带密封圈的壳体
CN215978026U (zh) 一种便于拼接的保温石膏砌块
CN218071916U (zh) 一种防水线路板组合结构
CN212848947U (zh) Usb接口结构、机身尾盖及电动牙刷
CN215008659U (zh) 一种abs控制器插件防护改善结构
CN209586560U (zh) 一种通机油箱油开关安装结构
CN203258356U (zh) 一种双色铝型材
CN218990747U (zh) 一种便于拼接组合的pet饰面木塑实心板
CN209089318U (zh) 防水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4

Address after: 314000 Room 301, building B6, No. 555, Chuangye Road, Dayun Town, Jiash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tion for reside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him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room 110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za, Qianjin East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SUZHOU MILIMETER-WAV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