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4765U - 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4765U
CN207994765U CN201721743802.7U CN201721743802U CN207994765U CN 207994765 U CN207994765 U CN 207994765U CN 201721743802 U CN201721743802 U CN 201721743802U CN 207994765 U CN207994765 U CN 207994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tator
lead
connector assembly
motor
out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438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峰岩
李雪
王志强
钟成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438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4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4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4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所述电机定子具有多组引出线,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分别与多组引出线对应设置的多个接线片,所述接线片包括接线部,所述接线部用于与对应组的引出线之间形成电连接;所述接线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避让结构,用于避让非对应组的引出线。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包括分别与电机定子的多组引出线对应设置的多个接线片,在装配过程中只需要将不同组的引出线分别与相应的接线片形成电连接即可,结构简单,省去了绝缘套管、热缩管等物料,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无需引出铜导线,克服了弯折影响导线寿命和使用安全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对伺服电机的需求日渐增长。目前小口径伺服电机因额定电流较低,一般采用印制板出线的方式来实现电机与驱动器的连接,采用此种结构可以使用设备操作,实现自动化生产。而大口径伺服电机(例如100口径以上),一般采用人工接线的方式进行生产,无法借助设备操作,生产效率低,速度慢,难以满足生产节拍需求。
现有的大口径伺服电机出线方式主要操作步骤为,使用相应型号的绝缘套管包裹A/B/C/中性线各出线端漆包线,并将各相漆包线与相应的引出铜导线缠绕、点焊后,再使用热缩管、绝缘套管将焊点进行包裹。完成A/B/C/中性线的接线操作后,再使用绑扎线将全部的漆包线、引出铜导线等紧紧的绑扎在一起,防止其发生形变或位移而导致电机烧机等异常。之后将机壳套在定子上,将引出铜导线穿过机壳上的开孔,再依次装配密封垫、塑料盒和航空插座。
此种装配工艺需人工进行套管包裹,出线点焊,线束绑扎等。工人需按图纸进行接线,选出各相漆包线后再使用相应的引出线进行接线操作,易产生接错线导致三相电阻不平衡或出线结构错误等现象,返修需将焊点全部解开,操作困难,漆包线等易受损。使用机壳套定子之后还需在机壳上装配容纳铜导线的塑料盒、用来防止从塑料盒与机壳缝隙进水的密封垫,将导线与航空插座焊接好后还要将多余的导线塞回塑料盒内。所需零件较多,操作复杂。且将多余的导线塞回塑料盒会造成导线弯折损伤,带来漏电风险,影响导线及电机整体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高装配效率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所述电机定子具有多组引出线,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分别与多组引出线对应设置的多个接线片,所述接线片包括接线部,所述接线部用于与对应组的引出线之间形成电连接;
所述接线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避让结构,用于避让非对应组的引出线。
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接线孔/槽,所述接线孔/槽用于与引出线之间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本体呈环形或者扇环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避让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避让孔/槽,所述避让孔/槽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接线孔/槽的径向尺寸。
优选地,所述多个接线片包括U相接线片、V相接线片、W相接线片和中性线接线片,所述U相接线片、V相接线片和W相接线片上设置有引出部,所述引出部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引出部包括引出孔,所述引出孔用于与所述外接电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线部包括呈扇环形结构的本体;
所述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周向上的端部;或者,
所述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周向上的中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包括定子绕组,所述电机定子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所述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分别与所述定子绕组对应的引出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线组件的多个接线片层叠设置在所述电机定子的一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包括机壳,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位于所述机壳内。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外侧设置有插头结构,所述接线组件的引出部伸入所述插头结构中。
优选地,所述插头结构上设置有锁紧结构,用于将与所述插头结构配合的外接电源插头与所述机壳锁紧。
优选地,所述接线组件塑封于所述电机中。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包括分别与电机定子的多组引出线对应设置的多个接线片,在装配过程中只需要将不同组的引出线分别与相应的接线片形成电连接即可,结构简单,省去了绝缘套管、热缩管等物料,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无需引出铜导线,克服了弯折影响导线寿命和使用安全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定子和机壳进行塑封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定子和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定子和机壳的爆炸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U相接线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V相接线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W相接线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中性线接线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定子接线示意图。
图中:
100、定子绕组;110、引出线;200、接线片;210、U相接线片; 220、V相接线片;230、W相接线片;240、中性线接线片;250、接线部; 251、接线孔;252、避让孔;260、引出部;261、引出孔;300、机壳; 400、塑封部;410、插头结构;411、锁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以及采用该接线组件的电机定子及电机。通过接线组件对电机定子的引出线进行分组电连接,以提高电机定子的装配效率。
如图3所示,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100以及接线组件,其中,接线组件包括多个接线片200,分别与定子绕组100的不同组的引出线110进行电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多个接线片200包括 U相接线片210、V相接线片220、W相接线片230和中性线接线片240,分别与定子绕组100的U相引出线、V相引出线、W相引出线以及中性线形成电连接,如此,在装配过程中只需要将不同组的引出线110分别与相应的接线片200形成电连接即可,结构简单,省去了绝缘套管、热缩管等物料,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无需引出铜导线,克服了弯折影响导线寿命和使用安全的问题。
下面以U相接线片210为例介绍接线片200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U相接线片210包括接线部250,接线部250用于与引出线110电连接,优选地,接线部250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接线孔/槽,此处的“/”的含义为和/或,即,本体上可以设置接线孔251或者接线槽或者既设置接线孔251也设置接线槽。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体上设置有接线孔251,引出线110可以穿过接线孔251并与接线孔251的孔壁之间形成电连接,优选地,接线孔251的孔径很小,引出线110与本体形成焊接连接。
接线片200可以设置为能够实现与引出线110电连接的任意形状,优选地,为简化结构,方便加工,本体呈环形或者扇环形结构,扇环形结构即环形结构的一部分,将本体设置为扇环形结构一方面能够节约材料,另一方面能够对不需要与该本体电连接的引出线进行避让(后面有具体介绍)。
在一个典型的电机定子结构中,其引出线110的接线方式如图8所示,在12条引出线中,按圆周方向对其依次进行编号,1号、12号、4 号、5号、8号和9号引出线为中性线,需要与中性线接线片电连接,2 号和7号引出线为U相引出线,需要与U相接线片210电连接,6号和 11号引出线为W相引出线,需要与W相接线片230电连接,3号和10 号引出线为V相引出线,需要与V相接线片220电连接。
由于某些引出线110需要经过一个或多个接线片200后才能和与其向应的接线片200形成电连接,因此,优选地,本体上设置有避让结构,用于避让非对应组的引出线110,避让结构可以是避让孔/槽,此处的“/”的含义为和/或,即,本体上可以设置避让孔252或者避让槽或者既设置避让孔252也设置避让槽。避让孔/槽的径向尺寸大于接线孔/槽的径向尺寸,从而使得引出线110不会与避让孔/槽的壁面接触,保证引出线 110和其他非对应的接线片200之间的绝缘,另外,还可以在避让孔/槽与引出线110之间设置绝缘结构进一步保证两者之间的绝缘(后面有具体介绍)。另外,呈扇环形结构的本体的两端之间的缺口也形成为避让结构对引出线110进行避让。
具体地,如图4所示,U相接线片210上设置有用于与2号和7号引出线110电连接的两个接线孔251以及用于避让其他引出线110的5 个避让孔252,如图5所示,V相接线片220上设置有用于与3号和10 号引出线110电连接的两个接线孔251以及用于避让其他引出线110的4个避让孔252,如图6所示,W相接线片230上设置有用于与6号和11 号引出线110电连接的两个接线孔251以及用于避让其他引出线110的 4个避让孔252,如图7所示,中性线接线片240上设置有用于与1号、 12号、4号、5号、8号和9号引出线110电连接的6个接线孔251以及用于避让其他引出线110的4个避让孔252。如此,如图1和图3所示, U相接线片210、V相接线片220、W相接线片230和中性线接线片240 叠置在电机定子的一端,实现与不同引出线110的电连接。通过设计接线孔251和避让孔252的位置可以完全避免接错线等人工误操作。
进一步地,在U相接线片210、V相接线片220和W相接线片230 上还设置有引出部260,引出部260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而中性线接线片240由于无需与外界导通,不需要设置引出部260。优选地,引出部260呈长条板状结构,引出部260上设置有引出孔261,用于与外接电源形成电连接,引出部260可以设置在扇环形本体周向上的端部或者中部,优选地,当U相接线片210、V相接线片220、W相接线片230和中性线接线片240叠置在电机定子的一端时,三个引出部260并排设置。在图4至6所示的实施例中,U相接线片210的引出部260设置在其端部,V相接线片220的引出部260设置在其中部,W相接线片210的引出部260设置在其端部。
当U相接线片210、V相接线片220、W相接线片230和中性线接线片240叠置在电机定子的一端时,各个接线片200之间相互绝缘,例如,可以在各个接线片200之间设置绝缘材料件,优选地,接线组件塑封在电机中,即通过注塑的方式实现各个接线片200之间的绝缘,通过注塑使得注塑料填充在避让结构与引出线110之间,保证两者之间的绝缘效果。由于接线组件设置在电机定子的端部,通过塑封的方式形成的塑封部400能够同时实现电机定子的密封。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电机还包括一端敞口的机壳300,电机定子位于机壳300内,通过对接线组件的塑封过程能够将机壳300 的敞口端封闭,即通过塑封部400将机壳300的敞口端封闭,这种方式可精确控制定子部分的尺寸,保证定子导电体与其他电气元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等安全参数,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电气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机壳300的外侧设置有插头结构410,接线组件的三个引出部260伸入到插头结构410中,供外接电源插头插入以与引出部260 形成电连接,优选地,插头结构410通过塑封方式形成,如此,无需再另外设置引出线塑料盒、密封垫、插头等物料,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设置单独的插头结构与引出部260连接后再通过塑封的方式固定机壳300上。
进一步优选地,插头结构410上设置有锁紧结构411,用于将与插头结构410配合的外接电源插头与电机的机壳300锁紧,避免外接电源插头松动,锁紧结构411例如可以为图2中所示的卡脚。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包括分别与电机定子的多组引出线110对应设置的多个接线片200,在装配过程中只需要将不同组的引出线110分别与相应的接线片200形成电连接即可,结构简单,省去了绝缘套管、热缩管等物料,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无需引出铜导线,克服了弯折影响导线寿命和使用安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所述电机定子具有多组引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分别与多组引出线对应设置的多个接线片,所述接线片包括接线部,所述接线部用于与对应组的引出线之间形成电连接;
所述接线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避让结构,用于避让非对应组的引出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接线孔/槽,所述接线孔/槽用于与引出线之间形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环形或者扇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避让孔/槽,所述避让孔/槽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接线孔/槽的径向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线片包括U相接线片、V相接线片、W相接线片和中性线接线片,所述U相接线片、V相接线片和W相接线片上设置有引出部,所述引出部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部包括引出孔,所述引出孔用于与所述外接电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包括呈扇环形结构的本体;
所述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周向上的端部;或者,
所述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周向上的中部。
8.一种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包括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所述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分别与所述定子绕组对应的引出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的多个接线片层叠设置在所述电机定子的一端。
10.一种电机,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位于所述机壳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的接线组件为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接线组件,所述机壳的外侧设置有插头结构,所述接线组件的引出部伸入所述插头结构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结构上设置有锁紧结构,用于将与所述插头结构配合的外接电源插头与所述机壳锁紧。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之一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塑封于所述电机中。
CN201721743802.7U 2017-12-14 2017-12-14 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Active CN207994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43802.7U CN207994765U (zh) 2017-12-14 2017-12-14 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43802.7U CN207994765U (zh) 2017-12-14 2017-12-14 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4765U true CN207994765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16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43802.7U Active CN207994765U (zh) 2017-12-14 2017-12-14 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4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4843B2 (en) Method of binding stator coils of motor
CN109983659B (zh) 用于对电机的定子的布线进行电路连接的设备以及方法
CN108768107B (zh) Pcb定子及制造方法
CN107852061A (zh) 定子装置、三相发电机以及用于制造定子装置的方法
CN206041662U (zh) 用于三相电动机的定子组件及压缩机
EP2963778A2 (en) Stator for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EP3683940A1 (en) Stator windings for an electric motor or generator
CN107872106B (zh) 用于三相电机的定子组件和相关的绕线方法
CN107683557A (zh) 用于电机的端子组件
CN111555506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07994765U (zh) 电机定子用接线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08768033A (zh) 电机的扁线定子绕组结构
WO2023130591A1 (zh) 接线结构
CN103457417A (zh) 电动压缩机用直流无刷电机引出线引出方法
CN203574469U (zh) 定子绕组的接线结构
CN202759311U (zh) 电机
CN205582720U (zh) 一种三相电流互感器
CN104539074B (zh) 一种发电机定子线圈换位结构
CN208656532U (zh) 电机的扁线定子绕组结构
TW202205790A (zh) 壓縮端蓋空間之方法及端蓋結構
KR101657720B1 (ko) 모터 조립체
CN112366848B (zh) 定子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12332576B (zh) 定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18243151U (zh) 一种汇流排装置及电机
US10971964B2 (en) Stator for a multiphase electric mo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