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3980U - 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3980U
CN207993980U CN201820540042.8U CN201820540042U CN207993980U CN 207993980 U CN207993980 U CN 207993980U CN 201820540042 U CN201820540042 U CN 201820540042U CN 207993980 U CN207993980 U CN 207993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locating piece
master file
battery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400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锡兰
曾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400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3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3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3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所述电池卷针装置,包括主卷针及副卷针,所述主卷针与所述副卷针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卷针与所述副卷针配合用于夹住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主卷针上设有用于供正极耳定位的第一定位块及用于供负极耳定位的第二定位块。上述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通过在主卷针上设置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达到辅助正极耳和负极耳定位的目的。在卷绕工序时作业人员利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可以准确地将正极耳和负极耳设置在预设位置,使用方便。该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能够有效地避免正极耳和负极耳定位不准的现象出现,有利于保证卷绕电池的性能。

Description

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绕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
背景技术
卷绕电池是以卷绕方式组合成形的电芯所组成的电池。卷绕电池在研发样品或小试生产阶段往往采用手工方式生产。在卷绕工序时一般会使用电池卷针装置进行加工,即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固定在电池卷针装置上,通过卷绕制成卷芯。然而,正极片上的正极耳和负极片上的负极耳一般是通过正极片和负极片沿涂膏边缘折叠实现定位的,这样容易出现定位不准的现象,导致正极耳和负极耳的位置或间距不符合要求,影响卷绕电池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有利于实现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准确定位。
一种电池卷针装置,包括主卷针及副卷针,所述主卷针与所述副卷针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卷针与所述副卷针配合用于夹住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主卷针上设有用于供正极耳定位的第一定位块及用于供负极耳定位的第二定位块。
上述电池卷针装置,通过在主卷针上设置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达到辅助正极耳和负极耳定位的目的。在卷绕工序时作业人员利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可以准确地将正极耳和负极耳设置在预设位置,使用方便。该电池卷针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正极耳和负极耳定位不准的现象出现,有利于保证卷绕电池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主卷针边缘还设有卷芯助退件,所述卷芯助退件沿卷芯的退出方向设置。一方面,卷芯助退件可以防止卷芯抽出主卷针时摩擦应力过大导致拉断;另一方面,卷芯助退件可以使得主卷针边缘厚度增大来降低卷芯在此处卷绕产生的局部压强,更容易形成圆弧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卷芯助退件包括第一卷芯助退件及第二卷芯助退件,所述第一卷芯助退件与所述第二卷芯助退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卷针相对的两侧。如此能够让卷芯更好地卷绕成筒状,提高卷绕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卷芯助退件为铁氟龙贴胶。利用铁氟龙贴胶的光滑特性,可以大大减小卷芯抽出主卷针时的摩擦应力。而且价格低廉,非常适用于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主卷针上设有具有开口的插接槽,所述副卷针上设有插接件,所述主卷针与所述副卷针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件配合可拆卸连接,拆装容易,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槽为设置在所述主卷针边缘的U形槽,所述插接件为固定在所述副卷针上的铆钉,加工方便,取材容易。
进一步地,所述主卷针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副卷针由不锈钢制成,经久耐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a及第一定位块b,所述第一定位块a与所述第一定位块b间隔设置形成正极耳容置通道。作业人员通过正极耳容置通道可以更直观地将判断正极耳定位是否准确,卷绕过程中也可以避免正极耳窜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块包括第二定位块a及第二定位块b,所述第二定位块a与所述第二定位块b间隔设置形成负极耳容置通道。作业人员通过负极耳容置通道可以更直观地将判断负极耳定位是否准确,卷绕过程中也可以避免负极耳窜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卷绕机,包括上述电池卷针装置。
上述电池卷绕机,通过在主卷针上设置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达到辅助正极耳和负极耳定位的目的。在卷绕工序时作业人员利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可以准确地将正极耳和负极耳设置在预设位置,使用方便。该电池卷绕机,能够有效地避免正极耳和负极耳定位不准的现象出现,有利于保证卷绕电池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副卷针未画出)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副卷针未画出)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卷针,100、第一定位块,101、第一定位块a,102、第一定位块b,103、正极耳容置通道,110、第二定位块,111、第二定位块a,112、第二定位块b,113、负极耳容置通道,120、插接槽,20、副卷针,200、插接件,30、卷芯助退件,300、第一卷芯助退件,310、第二卷芯助退件,40、正极耳,50、负极耳,60、卷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包括主卷针10及副卷针20,所述主卷针10与所述副卷针20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卷针10与所述副卷针20配合用于夹住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主卷针10上设有用于供正极耳40定位的第一定位块100及用于供负极耳50定位的第二定位块110。
上述电池卷针装置,通过在主卷针10上设置第一定位块100和第二定位块110,达到辅助正极耳40和负极耳50定位的目的。在卷绕工序时作业人员利用第一定位块100和第二定位块110可以准确地将正极耳40和负极耳50设置在预设位置,使用方便。该电池卷针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正极耳40和负极耳50定位不准的现象出现,有利于保证卷绕电池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正极耳40的定位是否准确通过判断正极耳40与第一定位块100是否抵接实现,负极耳50的定位是否准确通过判断负极耳50与第二定位块110是否抵接实现。在其它实施例中,正极耳40的定位是否准确还可以通过判断正极耳40与第一定位块100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实现,负极耳50的定位是否准确还可以通过判断负极耳50与第二定位块110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实现,此处对判断正极耳40、负极耳50是否定位准确的方式不作限制。
在电池材料工艺研发阶段,极片往往由于材料加工特性差或者工艺压实密度过大变脆。这类极片在试制成卷绕电池进行电性能考察时,在卷绕过程中通常会因为太脆而在卷针边缘拉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所述的主卷针10边缘还设有卷芯助退件30,所述卷芯助退件30沿卷芯60的退出方向设置。一方面,卷芯助退件30可以防止卷芯60抽出主卷针10时摩擦应力过大导致拉断;另一方面,卷芯助退件30可以使得主卷针10边缘厚度增大来降低卷芯60在此处卷绕产生的局部压强,更容易形成圆弧过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芯助退件30包括第一卷芯助退件300及第二卷芯助退件310,所述第一卷芯助退件300与所述第二卷芯助退件310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卷针10相对的两侧。如此能够让卷芯60更好地卷绕成筒状,提高卷绕质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卷芯助退件300、第二卷芯助退件310均为铁氟龙贴胶。利用铁氟龙贴胶的光滑特性,可以大大减小卷芯60抽出主卷针10时的摩擦应力。而且价格低廉,非常适用于生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卷针10上设有具有开口的插接槽120,所述副卷针20上设有插接件200,所述主卷针10与所述副卷针20通过所述插接槽120与所述插接件200配合可拆卸连接,拆装容易,使用方便。
具体地,所述插接槽120为设置在所述主卷针10边缘的U形槽,所述插接件200为固定在所述副卷针20上的铆钉,加工方便,取材容易。
可选地,所述主卷针10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副卷针20由不锈钢制成,经久耐用。因为主卷针10宽度直接决定卷芯60宽度,所以在试制初始主卷针10宽度时需要根据实际卷芯60参数打磨调整以便达到合格尺寸。副卷针20宽度设计比主卷针10略窄,且由于第一定位块100、第二定位块110的存在,副卷针20相应位置需要进行裁切避免干涉。尺寸设计上要求副卷针20尽量不要压到卷芯助退件30,避免影响夹紧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卷绕机,包括上述电池卷针装置。
上述电池卷绕机,通过在主卷针10上设置第一定位块100和第二定位块110,达到辅助正极耳40和负极耳50定位的目的。在卷绕工序时作业人员利用第一定位块100和第二定位块110可以准确地将正极耳40和负极耳50设置在预设位置,使用方便。该电池卷绕机,能够有效地避免正极耳40和负极耳50定位不准的现象出现,有利于保证卷绕电池的性能。
实施例二
结合图3-4所示,实施例二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与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两者的区别在于:
在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定位块100包括第一定位块a101及第一定位块b102,所述第一定位块a101与所述第一定位块b102间隔设置形成正极耳容置通道103。作业人员通过正极耳容置通道103可以更直观地将判断正极耳40定位是否准确,卷绕过程中也可以避免正极耳40窜动。所述第二定位块110包括第二定位块a111及第二定位块b112,所述第二定位块a111与所述第二定位块b112间隔设置形成负极耳容置通道113。作业人员通过负极耳容置通道113可以更直观地将判断负极耳50定位是否准确,卷绕过程中也可以避免负极耳50窜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正极耳40的定位是否准确通过判断正极耳40是否位于正极耳容置通道103实现,负极耳50的定位是否准确通过判断负极耳50是否位于负极耳容置通道113实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卷针及副卷针,所述主卷针与所述副卷针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卷针与所述副卷针配合用于夹住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主卷针上设有用于供正极耳定位的第一定位块及用于供负极耳定位的第二定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卷针边缘还设有卷芯助退件,所述卷芯助退件沿卷芯的退出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助退件包括第一卷芯助退件及第二卷芯助退件,所述第一卷芯助退件与所述第二卷芯助退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卷针相对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助退件为铁氟龙贴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卷针上设有具有开口的插接槽,所述副卷针上设有插接件,所述主卷针与所述副卷针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件配合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为设置在所述主卷针边缘的U形槽,所述插接件为固定在所述副卷针上的铆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卷针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副卷针由不锈钢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a及第一定位块b,所述第一定位块a与所述第一定位块b间隔设置形成正极耳容置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块包括第二定位块a及第二定位块b,所述第二定位块a与所述第二定位块b间隔设置形成负极耳容置通道。
10.一种电池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卷针装置。
CN201820540042.8U 2018-04-16 2018-04-16 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 Active CN207993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0042.8U CN207993980U (zh) 2018-04-16 2018-04-16 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0042.8U CN207993980U (zh) 2018-04-16 2018-04-16 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3980U true CN207993980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30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40042.8U Active CN207993980U (zh) 2018-04-16 2018-04-16 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3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32198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6602150B (zh) 一种用于制造锂电池卷绕元件的卷绕装置及卷绕方法
CN207993980U (zh) 电池卷针装置及电池卷绕机
CN201380374Y (zh) 铝镍带焊接定位模
CN204010993U (zh) 一种微型变压器
CN201038259Y (zh) 制作不规则形状聚合物电池极组的工装
CN202285189U (zh) 变压器的三相等磁路铁心
CN215342699U (zh) 一种卷绕式电芯及锂电池
CN212872525U (zh) 一种整体可调的电池分容托盘
CN205718757U (zh) 新型锂离子电池尺寸检测夹具
CN208444912U (zh) 一种分段式卷针装置
CN203991344U (zh) Uhf和hf天线电性能双频率全自动检测机
CN202737037U (zh) 一种镍氢电池正极结构
CN202487715U (zh) 一种锂电池极耳定位卷芯
CN203955468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用涂布板
CN210718971U (zh) 一种测试锂离子电池极片弧度的装置
CN105355982A (zh) 一种圆柱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
CN206976501U (zh) 电芯组件、锂电池和移动终端
CN216311871U (zh) 一种绕胶夹调试装置及其绕胶设备
CN201169970Y (zh) 一种锁的钥匙导入装置
CN206432323U (zh) 一种蓝牙全自动聚合物制片机
CN205543097U (zh) 锂离子电池的极耳定位装置
CN215316039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裁切定位工装
CN205033302U (zh) 一种漏板底板冲孔装置
CN11001811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附着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