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7862U - 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7862U
CN207987862U CN201721501993.6U CN201721501993U CN207987862U CN 207987862 U CN207987862 U CN 207987862U CN 201721501993 U CN201721501993 U CN 201721501993U CN 207987862 U CN207987862 U CN 207987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waterfront
concrete
bank protection
n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019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向群
夏铭辉
钟小彦
杨英
柯翔
张令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 Sen Gardens Shanghai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Qin Sen Gardens Shanghai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 Sen Gardens Shanghai Ltd Co filed Critical Qin Sen Gardens Shanghai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7215019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7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7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7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60Fishing; Aquaculture; Aquafarming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自水下至堤岸路面,依次包括水生植物区,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护坡墙,固土防护区,堤岸路面景观区;其中,既有植物区,又有鱼类、两栖类动物生存区,构成了水体自我净化体系,护坡墙、固土防护区等加固了坡体防护,堤岸设置了人文景观,整体构建了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适用于内河湖泊的水岸建设。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湖沟渠水岸建设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
背景技术
原生态的中小型河流、湖泊及水库、排水沟渠等水岸,如果不做防护,长期受到风浪冲刷,冻融滑坡等破坏,很容易造成水岸土石松懈,塌坡现象,因此必须采用工程方法进行防护。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传统的坡岸防护方法基本上是采用砌石、混凝土等方式,这主要影响和破坏了水岸生态系统平衡,造成水生植物难以生长,水中生物失去栖息、停歇、繁衍地,水鸟无觅食地,河道两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被恶化,使陆生生物的觅食地和栖息地被破坏,减少了微生物、两栖动物、鸟类和昆虫的多样性,加速了一些物种的灭绝。另外,单调的固土防护结构,没有生态人文景观,影响了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
水岸作为介于河流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是一种重要的生态链接区,是连接水生系统和陆地系统的枢纽,因此,构建一种既能保障水岸防护安全,又能保护岸边植物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地,维持水体自我净化能力,营造和改善水岸生态系统的防护措施,是水岸坡地绿化和防护建设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着力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该结构是一重要的生态链接区,构建了一种既能保障水岸安全,又能保护岸边植物和动物生长环境的绿化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特征在于:自水下至堤岸路面,依次划分为水生植物区,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护坡墙,固土防护区,堤岸路面景观区这五部分;其中:
所述水生植物区位于常规水位线下的深水区,区域内种植抑藻功能的沉水植物;
所述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位于常规水位线下60-70cm至常规水位线上60-70cm之间的区域,所述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内设置有生态石笼装置,所述装置中包括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通道;
所述护坡墙位于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至固土防护区之间的区域,所述护坡墙采取生态砖或者生态板瓦错缝拼砌而成;
所述固土防护区位于护坡墙以上至堤岸水平延伸起点之间的区域,所述固土防护区主要是在挖制的土沟内铺设土工格栅网,网内填充碎石形成;
所述堤岸路面景观区,位于堤岸水平路段,主要设置有观景台、园林堤路、观赏草木。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石笼装置,包括有石笼,石笼中装有砾石,砾石上面堆砌有作为所述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通道的孔砖。
进一步地,所述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通道除顶面和靠墙一面为实体面外,其余各面均开设有供鱼类和两栖类动物通过的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石笼装置,还包括在所述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通道顶面铺设的种植土和栽种的水生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固土防护区设置有混凝土挂钩立桩,所述混凝土挂钩立桩沿水岸边界打入地下,立桩上预埋钢筋挂钩,所述钢筋挂钩钩挂所述土工格栅网,土工格栅网沿土沟内壁展开,土工格栅网内侧铺设有反滤无纺布,所述碎石填充在铺有土工格栅网和反滤无纺布的土沟内,在碎石的顶部固封无砂生态混凝土,所述无砂生态混凝土之上覆盖种植土,种植有草本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挂钩立桩在所述土沟的两侧均设置,以所述混凝土挂钩立桩为基础,搭建观景台。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挂钩立桩沿水岸线间隔设置,在各混凝土挂钩立桩之间可安装装饰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防止水岸滑坡的同时,还维持了水岸的生态平衡,本实用新型既考虑了植物的生态链,又考虑了动物的生态链,还兼顾了人文景观。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部分的可从后续实施例中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解释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岸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生态石笼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1为生态石笼装置中顶层孔转结构示意图;
图2-2为生态石笼装置中下层孔砖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取生态砖的护坡墙示意图;
图4为采取生态板瓦的护坡墙示意图;
图5为固土防护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生植物区,2-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3-护坡墙,4-固土防护区,5-堤岸路面景观区;21-石笼,22-砾石,23-孔砖,231-顶层孔砖,232-下层孔砖,24-种植土,25-水生植物;31-生态砖,32-生态板瓦;41-混凝土挂钩立桩,42-土工格栅网,43-反滤无纺布,44-碎石,45-无砂生态混凝土,46-种植土,47-草本植物;51-观景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河湖水岸护坡,同时又用于绿色生态环保。该水岸结构自水下至堤岸路面,由下而上依次分割为水生植物区1,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2,护坡墙3,固土防护区4,堤岸路面景观区5等几部分。
其中,水生植物区1位于常规水面下的深水区,种植一些抑藻功能强的沉水植物。沉水植物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有效的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与藻类竞争营养盐,抑制“藻华”的爆发;还有降低悬浮颗粒物,促进水体中磷的沉降,减少沉积物磷释放,抑制湖泊沉积物的再悬浮,改善沉积物的特性从而降低营养盐释放率、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抑制浮游植物生长等作用。在外源营养物质不能完全消除的水体,沉水植物的大量发生会缓冲营养物质在水中的富积程度。因此在富营养化的湖泊、河道种植沉水植物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治理手段。
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2位于常规水位线的上下,常规水位线往下约60-70cm和常规水位线往上约60-70cm。该区域内采取生态石笼装置靠水岸墙体设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作为底部基础的石笼21,石笼内装有砾石22夯实基础,进一步地,为控制挡墙外鼓变形,石笼内部宜设钢丝加强筋;砾石22主要为黄蜡石,规格5-50cm不等,较佳表观密度12kg/m3,含泥量1%,含水率0.4%,坚固性指标3%。砾石22上面码砌孔砖23作为鱼类和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通道,孔砖23为六面体结构,多块孔砖沿河道码砌,高度方向上可有多层。通道只有顶面和靠墙的一面为实体,其余各面均开设有孔洞,供鱼类和两栖动物生活,所以当孔砖有多层时,只有顶层的孔砖231的顶面和靠墙的一面为实体面,其余各面均开设有孔洞,如图2-1所示,而其它层的孔砖232都只有靠墙的一面为实体面即可,如图2-2所示,这样可以使上下层之间的孔砖相互连通,以利于动物游动。在通道上面铺设种植土24;种植土24用于栽种水生植物25。本实用新型中,把孔砖的开孔数量增多,仅留靠近墙体的一面用于附着固定和顶面用于铺设种植土,其他各面均开孔,这样大大增加了水的流动性和孔中鱼的游动空间,适于鱼类生长栖息。进一步地,可在孔砖顶面先用无纺土工布做铺层,然后再铺种植土,无纺土工布起支撑种植土的作用。水生植物25主要有芦苇、芦竹、五节芒、蒲苇或再力花,可以单种也可混种。
护坡墙3位于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2至固土防护区4之间的区域。护坡墙3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一种是采取生态砖31沿水岸墙体逐级向上错位构砌而成,如图3所示,确保护坡稳固的同时,通过种植湿生草本植物为两栖类动物构建一个干湿交替的栖息地。所述的生态砖为长方体,中央留孔,孔内填充土,并种植湿生草本植物,如荻、粉背苔草和千屈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还有一种形式是,采用生态板瓦32立体互拼垒砌而成,如图4所示,其瓦片依墙垂直拼砌,层间错缝,缝间填泥,以利于土壤动物和湿生草本植物栖生。
固土防护区4,设置于护坡墙3以上至堤岸水平延伸区起点之间的区域内。一种固土防护区的实施例形式是:如图5所示,防护区主要由混凝土挂钩立桩41、土工格栅网42、反滤无纺布43、碎石44、无砂生态混凝土45、种植土46和草本植物47构成。混凝土挂钩立桩41用打桩方式沿水岸边界打入地下,立桩露出地面部分预埋钢筋挂钩,用来钩挂仿拟树木须根系的土工格栅网42,立桩沿水岸线每隔1.5-2.0m打一个,立桩之间挂接土工格栅网42;自立桩向背水侧挖土沟,土沟呈U型,宽度0.5-1.0m,深度根据防护要求确定,一般为0.5-1.0m;土工格栅网42挂在混凝土立桩上后,沿土沟内壁呈U型展开;反滤无纺布43在土工格栅网42内侧,沿沟底部和背水侧沟壁展开,用于防止水岸土壤随水流流失;碎石44填充在铺完土工格栅网和反滤无纺布的土沟内,无砂生态混凝土45固封在碎石顶部,作为封顶层,在无砂生态混凝土封顶层之上覆盖种植土46,种植草本植物47,如荻、粉背苔草和千屈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以上土工格栅网42的孔格尺寸为30-40mm,强度为30N/m2以上;碎石44构成生态保护层,采用粒径30-50mm碎石填充,起到防冲刷、保护水岸作用,同时构成水生动植物生长栖息空间;无砂生态混凝土45,采用粒径为20-30mm。
进一步地,可以将混凝土挂钩立桩41地上部分做高,沿水岸线各在混凝土挂钩立桩41之间安装装饰板,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还进一步地,在上述基础上,可以在U型土沟的两侧均埋混凝土挂钩立桩41,土工格栅网42自沟两侧向沟内铺平。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借助两侧的混凝土挂钩立桩41,在立桩顶部搭建观景台51,如图1所示。
堤岸路面景观区5,位于堤岸水平路面上,主要设置园林堤路、观赏草木等,还可设置如图1所示的观景台5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精神实质下所做的任何等同变换或改动,均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其特征在于:自水下至堤岸路面,依次划分为水生植物区(1),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2),护坡墙(3),固土防护区(4),堤岸路面景观区(5)这五部分;其中,
所述水生植物区(1)位于常规水位线下的深水区,区域内种植抑藻功能的沉水植物;
所述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2)位于常规水位线下60-70cm至常规水位线上60-70cm之间的区域,所述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2)内设置有生态石笼装置,所述装置中包括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通道;
所述护坡墙(3)位于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区(2)至固土防护区(4)之间的区域,所述护坡墙(3)采取生态砖(31)或者生态板瓦(32)错缝拼砌而成;
所述固土防护区(4)位于护坡墙(3)以上至堤岸水平延伸起点之间的区域,所述固土防护区(4)主要是在挖制的土沟内铺设土工格栅网(42),网内填充碎石(44)形成;
所述堤岸路面景观区(5),位于堤岸水平路段,主要设置有观景台、园林堤路、观赏草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石笼装置,包括有石笼(21),所述石笼(21)中装有砾石(22),所述砾石(22)上面堆砌有作为所述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通道的孔砖(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通道除顶面和靠墙一面为实体面外,其余各面均开设有供鱼类和两栖类动物通过的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石笼装置,还包括在所述鱼类、两栖类动物栖息繁殖通道顶面铺设的种植土(24)和栽种的水生植物(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土防护区(4)设置有混凝土挂钩立桩(41),所述混凝土挂钩立桩(41)沿水岸边界打入地下,所述混凝土挂钩立桩(41)上预埋钢筋挂钩,所述钢筋挂钩钩挂所述土工格栅网(42),所述土工格栅网(42)沿土沟内壁展开,所述土工格栅网(42)内侧铺设有反滤无纺布(43),所述碎石(44)填充在铺有土工格栅网(42)和反滤无纺布(43)的土沟内,在所述碎石(44)的顶部固封无砂生态混凝土(45),所述无砂生态混凝土(45)之上覆盖种植土(46),种植有草本植物(4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挂钩立桩(41)在所述土沟的两侧均设置,以所述混凝土挂钩立桩(41)为基础,搭建观景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挂钩立桩(41)沿水岸线间隔设置,在各混凝土挂钩立桩(41)之间安装装饰板。
CN201721501993.6U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 Active CN207987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1993.6U CN207987862U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1993.6U CN207987862U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7862U true CN207987862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04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01993.6U Active CN207987862U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78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1290A (zh) * 2018-11-21 2019-01-29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内河生态型仿生鱼道网箱护滩结构
CN112144473A (zh) * 2020-09-17 2020-12-29 安徽林海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 河道生态护坡绿化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1290A (zh) * 2018-11-21 2019-01-29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内河生态型仿生鱼道网箱护滩结构
CN112144473A (zh) * 2020-09-17 2020-12-29 安徽林海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 河道生态护坡绿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19806C2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биопозитивного крепления
CN108640409B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CN108130888B (zh) 一种软质生态护岸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WO2020220671A1 (zh) 一种海岸岩滩的红树造林方法与结构
CN107524116A (zh) 一种河道硬质护岸生态化的方法
CN105839592B (zh) 一种连体式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CN102051867A (zh) 柔性绿色生态河道护岸结构
CN108978579B (zh) 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结构及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方法
CN207987862U (zh) 一种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
CN108442320A (zh) 一种含生态栖息地的组合式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CN104234007B (zh) 一种河流盐碱土质堤坡绿化方法
RU2319805C2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полузапруд биопозитивной конструкции
KR102084488B1 (ko) 에너지 저감형 생태방틀
CN202099783U (zh) 河湖沟渠水岸拟自然生态防护结构
CN103061310B (zh) 生态栖息地护岸
CN217923356U (zh) 一种格宾石笼驳岸结构
KR20200106251A (ko) 보강판을 갖는 에너지 저감형 생태방틀
CN114182686B (zh) 原木框体与资源化混凝土组合结构生态护坡及其构建方法
CN215562318U (zh) 生态护岸
CN113174898B (zh) 一种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法用的深松机
KR101272219B1 (ko) 여울·수제 등에 적용 가능한 지하 매립형 인공 어초
RU2406800C2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габионного тюфяка биопозитивной конструкции
CN109252487A (zh) 一种用于生态恢复和防护的工字坝及其生态工法
KR101367848B1 (ko) 간척지의 제염촉진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염공법
JP2001152428A (ja) 生態系全体を考慮した環境護岸及び水路の構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