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6685U - 双氧水氧化塔 - Google Patents

双氧水氧化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6685U
CN207986685U CN201820339009.9U CN201820339009U CN207986685U CN 207986685 U CN207986685 U CN 207986685U CN 201820339009 U CN201820339009 U CN 201820339009U CN 207986685 U CN207986685 U CN 207986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oxidizing
oxidizing tower
gas
hydrogen per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390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春保
徐勤楼
刘家富
杨春华
饶科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sic Jiangxi Lanta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sic Jiangxi Lanta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sic Jiangxi Lanta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sic Jiangxi Lanta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390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6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6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66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氧水氧化塔,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氢化液罐、氧化塔和芳烃回收箱,所述氧化塔中间位置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氧化塔从上至下分为氧化塔上塔和氧化塔下塔,靠近所述氧化塔的左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高压热风机和空气过滤器,靠近所述氧化塔上塔和氧化塔下塔的右侧均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芳烃回收箱包括箱体和活性炭纤维吸附柱,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柱包括包裹有活性炭纤维层的不锈钢柱和设置在不锈钢柱右端的固定块,本实用新型在结构简单,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双氧水的产量,此外,能对尾气进行合理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双氧水氧化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氧水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氧水氧化塔。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双氧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法、阴极阳极还原法和氢氧直接化合法等,其中蒽醌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双氧水最主要的方法,其工艺为烷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溶液,通入氢气进行氢化,制备出氢化液,再在40-44℃下与空气(或氧气)进行氧化,再经过萃取、再生、精制与浓缩制得质量分数为20%-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产品,双氧水的氧化工序是双氧水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而双氧水氧化塔是氧化工序中的关键设备,现有双氧水氧化塔为三级填料氧化塔,氢化液的加入为三段串联,空气的加入采用三段并联,这样的工艺存在设备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空气分布不均以致氧化反应不完全、产量低、尾气处理不当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氧水氧化塔,该设备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不仅能提高双氧水的产量,而且能对芳烃进行回收,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双氧水氧化塔,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氢化液罐、氧化塔和芳烃回收箱,所述氢化液罐通过氢化液进料管与所述氧化塔左侧壁的上端相连,所述氧化塔为筒体结构,所述氧化塔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水平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氧化塔从上至下分为氧化塔上塔和氧化塔下塔,所述氧化塔上塔和氧化塔下塔的内壁均设置有发热管,所述氧化塔上塔和氧化塔下塔的下端均设置有空气分布器,所述氧化塔的左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高压热风机和空气过滤器,所述高压热风机与所述空气过滤器相连,所述空气过滤器分别与氧化塔上塔和氧化塔下塔中的空气分布器相连,所述氧化塔上塔和氧化塔下塔的右侧均设置有气液分离器,两个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入口分别通过通气管与所述氧化塔上塔和氧化塔下塔的侧壁上端相连,所述通气管的内壁覆盖有耐高温涂层,所述通气管上均设置有风机,所述氧化塔上塔右侧的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出液口与所述氧化塔下塔的侧壁相连,所述氧化塔下塔右侧的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出液口与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右下方的氧化液储存罐相连,两个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均与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右上方的冷却器的入口端相连,所述芳烃回收箱包括箱体和活性炭纤维吸附柱,所述箱体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尾气排出管,所述箱体的左侧壁下端设置有尾气进入管,所述尾气进入管与所述冷却器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箱体的右侧壁从上至下均匀设置有通孔,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柱通过所述通孔进入到所述箱体内,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柱包括包裹有活性炭纤维层的不锈钢柱和设置在不锈钢柱右端的固定块,所述不锈钢柱通过所述固定块与箱体的右侧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相应的螺纹孔,所述不锈钢柱通过所述固定块与箱体的右侧壁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氢化液进料管上设置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入口端设置有除沫器。
优选的,所述风机为不锈钢耐高温风机。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柱的数量为4个。
优选的,所述耐高温涂层为有机硅涂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将传统工艺的三级塔设计为二级塔,通过高压热风机往氧化塔上塔和氧化塔下塔的空气分布器中通入高温空气,使其与氧化塔上塔通入的氢化液均匀反应,然后经氧化塔上塔右侧的气液分离器进入氧化塔下塔进行二次反应,不进简化装置的结构,而且高压热风机产生的高温空气以及空气分布器对空气分散效果能有效地提高了反应的速度和反应的效率,二次反应提高了氢化液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双氧水的生产效率;在尾气处理方面,设置有芳烃回收箱,能有效对芳烃进行回收,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双氧水的产量,此外,能对尾气进行合理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芳烃回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氢化液罐;11-氢化液进料管;111-调节阀;2-氧化塔;21-氧化塔上塔;22-氧化塔下塔;23-空气分布器;24-除沫器;3-高压热风机;4-空气过滤器;5-气液分离器;6-冷却器;7-芳烃回收箱;71-箱体;711-尾气排出管;712-尾气进入管;72-活性炭纤维吸附柱;721- 不锈钢柱;722-固定块;8-风机;81-通气管;9-氧化液储存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双氧水氧化塔,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氢化液罐1、氧化塔2和芳烃回收箱7,所述氢化液罐1通过氢化液进料管11与所述氧化塔2左侧壁的上端相连,所述氧化塔2为筒体结构,所述氧化塔2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水平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氧化塔 2从上至下分为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所述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的内壁均设置有发热管,所述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的下端均设置有空气分布器23,所述氧化塔2的左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高压热风机3和空气过滤器4,所述高压热风机3与所述空气过滤器4相连,所述空气过滤器4分别与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中的空气分布器23相连,所述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的右侧均设置有气液分离器5,两个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气液入口分别通过通气管81与所述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的侧壁上端相连,所述通气管81的内壁覆盖有耐高温涂层,所述通气管81上均设置有风机8,所述氧化塔上塔21右侧的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底部出液口与所述氧化塔下塔22的侧壁相连,所述氧化塔下塔22右侧的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底部出液口与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5右下方的氧化液储存罐9相连,两个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气体出口均与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5右上方的冷却器6的入口端相连,所述芳烃回收箱7包括箱体71和活性炭纤维吸附柱72,所述箱体71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尾气排出管711,所述箱体71的左侧壁下端设置有尾气进入管712,所述尾气进入管712与所述冷却器6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箱体71的右侧壁从上至下均匀设置有通孔,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柱72通过所述通孔进入到所述箱体71内,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柱72包括包裹有活性炭纤维层的不锈钢柱721和设置在不锈钢柱721右端的固定块722,所述不锈钢柱721通过所述固定块722与箱体71的右侧壁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将传统工艺的三级塔设计为二级塔,通过高压热风机 3往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的空气分布器23通入高温空气,使其与氧化塔上塔21 通入的氢化液均匀反应,反应不完全的氢化液在通入氧化塔下塔22进行二次反应,简化了结构的同时,高温空气以及空气分布器23有效地提高了反应的速度,二次反应提高了氢化液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双氧水的生产效率;在尾气处理方面,设置有芳烃回收箱7,能有效对芳烃进行回收,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双氧水的产量,此外,能对尾气进行合理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块722上设置有相应的螺纹孔,所述不锈钢柱721通过所述固定块722与箱体71的右侧壁螺栓连接,便于拆卸更换活性炭纤维吸附柱72。
进一步的,所述氢化液进料管11上设置有调节阀,起到调节氢化液的用量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81的入口端设置有除沫器24,防止液沫污染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8为不锈钢耐高温风机,延长风机8的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柱72的数量为4个,充分吸收尾气中的芳烃。
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涂层为有机硅涂层,提高通气管的耐热性,增加通气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内壁的发热管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氢化液罐1通过氢化液进料管11往氧化塔上塔21通入氢化液,高压热风机3运作产生的高温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4进入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的空气分布器23内,空气分布器23将高温空气均匀分布在氧化上塔21内,使氧化塔上塔21中的氢化液和高温空气均匀反应,并在空气的作用下,通过通气管81和风机8进入气液分离器5,气液分离器5分离出尾气和部分氧化的氢化液,这部分氢化液流入氧化塔下塔22与高温空气进行再次反应,再通过气液分离器5分离出尾气和氧化液,这时的氧化液流入氧化液储存罐9完成氧化过程,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通过冷却器冷却后进入芳烃回收箱7,尾气从芳烃回收箱7下方的尾气进入管712进入,最后通过活性炭纤维吸附柱72对芳烃进行吸附回收,处理后的洁净尾气则通过尾气排出管711排放。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双氧水氧化塔,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氢化液罐(1)、氧化塔(2)和芳烃回收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化液罐(1)通过氢化液进料管(11)与所述氧化塔(2)左侧壁的上端相连,所述氧化塔(2)为筒体结构,所述氧化塔(2)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水平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氧化塔(2)从上至下分为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两部分,所述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的内壁均设置有发热管,所述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的下端均设置有空气分布器(23),所述氧化塔(2)的左下侧附近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高压热风机(3)和空气过滤器(4),所述高压热风机(3)与所述空气过滤器(4)相连,所述空气过滤器(4)同时与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中的空气分布器(23)相连,所述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的右侧均设置有气液分离器(5),两个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气液入口分别通过通气管(81)与所述氧化塔上塔(21)和氧化塔下塔(22)的侧壁上端相连,所述通气管(81)的内壁覆盖有耐高温涂层,所述通气管(81)上均设置有风机(8),所述氧化塔上塔(21)右侧的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底部出液口与所述氧化塔下塔(22)的侧壁相连,所述氧化塔下塔(22)右侧的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底部出液口与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5)右下方的氧化液储存罐(9)相连,两个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气体出口均与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5)右上方的冷却器(6)的入口端相连,所述芳烃回收箱(7)包括箱体(71)和活性炭纤维吸附柱(72),所述箱体(71)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尾气排出管(711),所述箱体(71)的左侧壁下端设置有尾气进入管(712),所述尾气进入管(712)与所述冷却器(6)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箱体(71)的右侧壁从上至下均匀设置有通孔,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柱(72)通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箱体(71)内,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柱(72)包括包裹有活性炭纤维层的不锈钢柱(721)和设置在不锈钢柱(721)右端的固定块(722),所述不锈钢柱(721)通过所述固定块(722)与箱体(71)的右侧壁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氧水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块(722)上设置有相应的螺纹孔,所述不锈钢柱(721)通过所述固定块(722)与箱体(71)的右侧壁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氧水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化液进料管(11)上设置有调节阀(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氧水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81)的入口端设置有除沫器(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氧水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8)为不锈钢耐高温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氧水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柱(72)的数量为4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氧水氧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涂层为有机硅涂层。
CN201820339009.9U 2018-03-13 2018-03-13 双氧水氧化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86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9009.9U CN207986685U (zh) 2018-03-13 2018-03-13 双氧水氧化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9009.9U CN207986685U (zh) 2018-03-13 2018-03-13 双氧水氧化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6685U true CN207986685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27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3900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86685U (zh) 2018-03-13 2018-03-13 双氧水氧化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66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2554A (zh) * 2019-01-28 2019-03-22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双氧水生产氧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2554A (zh) * 2019-01-28 2019-03-22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节能双氧水生产氧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5729A (zh) 一种高温湿式氧化处理废碱液的方法
CN201458784U (zh) 一种内置式除氧器
CN104138713A (zh) 一种酸性气体中回收硫的方法、装置及反应器
CN207986685U (zh) 双氧水氧化塔
CN106498432A (zh) 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及方法
CN111977612A (zh) 一种催化加热耦合甲醇制氢工艺
CN201538706U (zh) 一种大型湿式空气氧化反应器
CN105085338B (zh) 二甲基二硫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208591716U (zh) 一种油田火驱尾气脱除VOCs装置
CN204412040U (zh) 一种组合式天然气净化厂低浓度酸气处理装置
CN213433758U (zh) 一种厌氧发酵沼气净化脱水装置
CN101954198A (zh) 偏苯三甲酸连续生产中的高压脱水塔
CN107557088A (zh) 一种气体水合物分解及反应液回收装置
CN201537408U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制氢的净化处理塔
CN101880218A (zh) 一种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的工艺及其专用设备
CN103030117B (zh) 一种废酸回收工艺
CN207708838U (zh) 一种pta氧化尾气净化及溴回收装置
CN208406934U (zh) 偏三甲苯氧化分离装置
CN206457254U (zh) 双氧水氧化塔
CN208980333U (zh) 一种大型双氧水浮阀氧化塔
CN207445909U (zh) 一种超级溶剂资源化处理高浓度VOCs废气的装置
CN113058388A (zh) 一种处理甲醇废气的泡罩塔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20071236U (zh) 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吸收装置
CN206203975U (zh) 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连续湿式氧化工艺设备
CN109956452A (zh) 一种试剂盐酸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