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4837U - 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4837U
CN207984837U CN201721908602.2U CN201721908602U CN207984837U CN 207984837 U CN207984837 U CN 207984837U CN 201721908602 U CN201721908602 U CN 201721908602U CN 207984837 U CN207984837 U CN 207984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raking system
valve
electric line
boos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086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永彬
徐文泉
张升
黄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Bethel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Bethel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Bethel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Bethel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086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4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4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4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在每个增压油路上均设置一个单向阀(2、3),所述的单向阀(2、3)的导通方向为:从增压模块(1)朝向主缸与轮端负载模块连接的油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消了增压模块中的两个电磁控制阀,而替换为两个简单的机械单向阀,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线控制动系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US2015020520A1公开了一种代表性电子线控制动系统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该系统的增压模块输出端设有26a、26b两个电磁控制阀,轮端负载上分别接4个常闭开关阀(即常闭开关阀7a、常闭开关阀7b、常闭开关阀7c、常闭开关阀7d);在需要对轮端负载进行压力调节控制时,轮端负载(即轮端负载8、轮端负载9、轮端负载10、轮端负载11)的油液通过电磁控制阀(即电磁控制阀26a、电磁控制阀26b)返回至系统增压模块。这种代表性的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输出端必须要接两个电磁控制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目的是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所述的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模块、主缸及油壶模块、轮端负载模块;
在所述的轮端负载模块中的四个制动回路中,每两个制动回路连接构成一个油路,共形成两个油路,所述的两个油路与所述的主缸及油壶模块中的主缸的两个油腔分别连接;所述的两个油路分别通过增压油路与所述的增压模块的增压出口连接;
在每个增压油路上均设置一个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从增压模块朝向主缸与轮端负载模块连接的油路。
所述的单向阀为机械单向阀。
所述的液压控制结构设置压力控制模块,压力控制模块是在所述的轮端负载模块中的四个制动回路中,均各设置一个常开电磁阀,所述的常开电磁阀均与电子线控制动系统电控单元连接。
所述的压力控制模块还在所述的常开电磁阀与轮端制动器连接的油路上,再连接一条常闭阀油路,在所述的常闭阀油路上设置一个常闭电磁阀;所述的常闭阀油路最后通往油箱;所述的常闭电磁阀均与电子线控制动系统电控单元连接。
所述的常闭电磁阀中至少有一个为线性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消了增压模块中的两个电磁控制阀,而替换为两个简单的机械单向阀,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内容及图中的标记简要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增压模块,2、单向阀,3、单向阀,4、常开电磁阀,5、常闭电磁阀,A、制动踏板模块,B、主缸及油壶模块,C、轮端负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的设计方案,所述的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模块A、主缸及油壶模块B、轮端负载模块C;在所述的轮端负载模块C中的四个制动回路中,每两个制动回路连接构成一个油路,共形成两个油路,所述的两个油路与所述的主缸及油壶模块B中的主缸的两个油腔分别连接;所述的两个油路分别通过增压油路与所述的增压模块1的增压出口连接。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总体是由增压模块、两个机械单向阀以及压力控制模块中常闭电磁阀采用线性阀三块部分组成。在每个增压油路上均设置一个单向阀,即单向阀2、单向阀3,所述的单向阀2、单向阀3的导通方向为:从增压模块1朝向主缸与轮端负载模块连接的油路。
增压模块的输出端取消了两个控制电磁阀,采用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现有技术中的两个电磁控制阀,更换成两个简单的单向阀即可。因此,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从而实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所述的单向阀2、单向阀3可以采用机械单向阀。
增压模块的输出端接两个机械单向阀,该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增压模块至轮端回路;
所述的液压控制结构设置压力控制模块,压力控制模块是在所述的轮端负载模块C中的四个制动回路中,均各设置一个常开电磁阀4,所述的常开电磁阀4均与电子线控制动系统电控单元连接。
所述的常开电磁阀4的作用是:当任何一个轮端制动油路出现故障、压力下降,电控单元立即发出指令,将该轮端的常开电磁阀关闭,使系统压力维持稳定。
所述的压力控制模块还在所述的常开电磁阀4与轮端制动器连接的油路上,再连接一条常闭阀油路,在所述的常闭阀油路上设置一个常闭电磁阀5;所述的常闭阀油路最后通往油箱;所述的常闭电磁阀5均与电子线控制动系统电控单元连接。
所述的常闭电磁阀5中至少有一个为线性阀。
轮端压力的控制由设置在轮端上的常闭线性阀实现;轮端负载模块C包括四个车轮制动器(车轮制动器W1、车轮制动器W2、车轮制动器W3、车轮制动器W4)分别连接1个常闭线性阀(常闭线性阀5a、常闭线性阀5b、常闭线性阀5c、常闭线性阀5d),在轮端压力调节时,由常闭线性阀实现。
用于液压调节的轮端常闭阀采用的是常闭线性阀,通过常闭线性阀实现轮端负载压力控制调节:
压力控制模块中的四个常闭电磁阀至少有1个为线性阀,实现对增压模块的压力控制调节。增压模块的降压调节由设置在轮端负载上的常闭阀实现。即:当系统压力过高时,由电控单元指令,常闭常闭电磁阀打开,压力油返回油箱,降低系统压力。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所述的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包括主缸及油壶模块(B)、轮端负载模块(C);
在所述的轮端负载模块(C)中的四个制动回路中,每两个制动回路连接构成一个油路,共形成两个油路,所述的两个油路与所述的主缸及油壶模块(B)中的主缸的两个油腔分别连接;所述的两个油路分别通过增压油路与所述的增压模块(1)的增压出口连接;
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增压油路上均设置一个单向阀(2、3),所述的单向阀(2、3)的导通方向为:从增压模块(1)朝向主缸与轮端负载模块(C)连接的油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2、3)为机械单向阀。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控制结构设置压力控制模块,压力控制模块是在所述的轮端负载模块(C)中的四个制动回路中,均各设置一个常开电磁阀(4),所述的常开电磁阀(4)均与电子线控制动系统电控单元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控制模块还在所述的常开电磁阀(4)与轮端制动器连接的油路上,再连接一条常闭阀油路,在所述的常闭阀油路上设置一个常闭电磁阀(5);所述的常闭阀油路最后通往油箱;所述的常闭电磁阀(5)均与电子线控制动系统电控单元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闭电磁阀(5)中至少有一个为线性阀。
CN201721908602.2U 2017-12-30 2017-12-30 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Active CN207984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8602.2U CN207984837U (zh) 2017-12-30 2017-12-30 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8602.2U CN207984837U (zh) 2017-12-30 2017-12-30 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4837U true CN207984837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18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08602.2U Active CN207984837U (zh) 2017-12-30 2017-12-30 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48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1435A (zh) * 2017-12-30 2018-05-08 芜湖伯特利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1435A (zh) * 2017-12-30 2018-05-08 芜湖伯特利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4829A (zh) 用于操纵系统的、尤其电动液压的线控制动系统的行程模拟器
CN107738638A (zh) 一种具有线控制动功能的复合制动系统
CN108561461B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的叉车液压系统
CN106427964A (zh) 线控液压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0040577A1 (de) Brems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CN104477038A (zh) 电动汽车回馈制动系统及其回馈制动方法
CN207984837U (zh) 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CN201866000U (zh) 大吨位非公路自卸卡车高集成螺纹插装阀
CN104061193B (zh) 多轴重型工程机械的鼓式制动液压系统
CN104949842A (zh) 一种车辆混合制动系统测试开发试验台
CN108488112A (zh) 大流量液压系统差动回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73638U (zh) 一种用于机车均衡风缸的压力控制装置
CN107618490A (zh) 线控气压制动系统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58284B (zh) 一种基于esc的汽车制动系统及其试验测试方法
CN201593533U (zh) 工程机械合流阀
CN108397434A (zh) 回转缓冲阀、回转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5008193B (zh) 车辆用液压制动装置
CN108001435A (zh) 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CN207195337U (zh) 充液阀
CN211663224U (zh) 一种液压控制单元双补液单向阀串联式冗余结构及改进结构
CN103613035B (zh) 一种带增压的绞车液压刹车系统
CN206278083U (zh) 纯电动轻型卡车液压助力制动系统
CN205173095U (zh) 一种合模机多段控制锁模保压液压控制系统
CN204415171U (zh) 电动汽车回馈制动系统
CN204778616U (zh) 消除剪叉转向行走噪声的动力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41009 Taishan Road,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u, Anhui, 19

Patentee after: Wuhu Bethel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1009 Wuhu six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226, Yin Hu Bei Road, Anhui.

Patentee before: Wuhu Bethel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