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2252U - 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72252U
CN207972252U CN201820289037.4U CN201820289037U CN207972252U CN 207972252 U CN207972252 U CN 207972252U CN 201820289037 U CN201820289037 U CN 201820289037U CN 207972252 U CN207972252 U CN 207972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unit
hot nozzle
fluting
hot
nozzl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890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象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890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72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72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72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热咀组件包括热咀本体及环绕热咀本体设置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具有一开槽,开槽沿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及厚度方向贯穿加热单元,且加热单元远离热咀本体的一侧设有容纳加热丝的走线槽。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单元具有开槽,安装、拆卸方便,且可保证加热单元与热咀本体紧密接触以提高热量传导率,另外,利用走线槽容纳加热丝,可以降低工艺难度,且加热效果较佳。

Description

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注塑行业普遍采用的注塑模具为热流道注塑模具,较普通模具而言,通过热流道系统注塑的塑胶产品质量更高,且热流道系统具有节约原料,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如图1所示,热流道系统包括热咀组件200及分流板(未标示),注塑用胶料依次经过分流板及所述热咀组件200而流入模具型腔内。
热咀组件200包括热咀本体201及环绕所述热咀本体201设置的加热单元202,胶料于热咀本体201内部流道(未标示)内流动,所述加热单元202为所述热咀本体201提供热量以使得热咀本体201内部的胶料保持熔融状态,从而保证胶料输送过程通畅。
现有技术中,加热单元202为完整的筒状结构,加热单元202与热咀本体201的安装方式是直接将加热单元202套接在热咀本体201的外部。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常常出现加热单元202内孔加工过小或过大的问题。
当加热单元202的内孔过小时,加热单元202无法顺畅套入热咀本体201,必须使用蛮力才能将加热单元202套入热咀本体201,且后续也无法快速将加热单元202拆卸下来,出现安装、更换均困难的问题。
当加热单元202的内孔过大时,则会出现加热单元202与热咀本体201接触不够紧密,使得热量传导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咀组件,包括热咀本体及环绕所述热咀本体设置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具有一开槽,所述开槽沿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及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加热单元,且所述加热单元远离所述热咀本体的一侧设有容纳加热丝的走线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槽沿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至少部分所述走线槽对称分布于所述开槽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走线槽呈连续分布,且所述走线槽的起始端及末端均靠近所加热单元的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始端及所述末端连通所述开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咀本体呈圆柱状,所述加热单元呈中空筒状,且所述加热单元的内径不大于所述热咀本体的外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咀组件,包括热咀本体及环绕所述热咀本体设置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的任一横截面均呈“C”型,且所述加热单元远离所述热咀本体的一侧设有容纳加热丝的走线槽。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分流板及至少一如上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热咀组件,所述热咀组件与所述分流板相连。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组装/拆卸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咀组件的拆装工具,所述拆装工具包括相连的操作部及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开槽相互配合,当作用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抵持部带动所述加热单元向外扩张而实现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热咀本体的组装/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持部至少包括第一抵持端及第二抵持端,当所述第一抵持端与所述开槽相互配合时,所述加热单元保持初始状态,当所述第二抵持端与所述开槽相互配合时,所述加热单元向外扩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具有开槽,安装、拆卸方便,且可保证加热单元与热咀本体紧密接触以提高热量传导率,另外,利用走线槽容纳加热丝,可以降低工艺难度,且加热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热咀组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注塑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模具系统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流道系统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流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咀组件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咀组件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咀组件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拆装工具与加热单元配合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拆装工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另外,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注塑系统100原理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以阀式注塑系统为例,注塑系统100包括料斗10、料筒20及模具系统30。
料斗10用于胶料50的注入。
料筒20用于将胶料50混合并输送至模具系统30中。
模具系统30借助接收到的胶料50进行注塑过程。
这里,结合图3,模具系统30包括热流道系统40及模具型腔70。
热流道系统40靠近料筒20的一端具有胶料入口401。
如此,料筒20中的胶料50通过胶料入口401进入热流道系统40中。
结合图4及图5,热流道系统40包括分流板41及若干热咀组件42,若干热咀组件42与分流板41相互导通。
分流板41的一端与胶料入口401连通,以接收胶料50。
胶料50于分流板41内分流并流入各个热咀组件42内。
热咀组件42与模具型腔70相互导通,胶料50后续会进入产品成型用模具型腔70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6至图8,热咀组件42包括热咀本体421、环绕热咀本体421设置的加热单元422。
热咀本体421呈圆柱状,热咀本体421内部具有供胶料50流通的流道(未标示)。
加热单元422呈中空筒状,加热单元422用于给热咀本体421加热而使得胶料50保持熔融状态,从而保证胶料50输送过程通畅。
加热单元422的内径不大于热咀本体421的外径,较佳的,加热单元422的内径略小于热咀本体421的外径。
加热单元422具有一开槽4221,开槽4221沿加热单元422的延伸方向及厚度方向贯穿加热单元422,且加热单元422远离热咀本体421的一侧设有容纳加热丝(未标示)的走线槽4222。
换句话说,加热单元422的任一横截面均呈“C”型,加热单元422呈半包围结构而包覆在热咀本体421的外侧。
走线槽4222暴露在加热单元422的表面,加热丝可以直接缠绕于走线槽4222内。
这里,加热单元422可由导热材料制成,例如加热单元422为铜套。
需要说明的是,“延伸方向”是指加热单元422的轴向,“厚度方向”是指加热单元422的径向,“横截面”是指于径向上加热单元422的截面。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单元422具有开槽4221,配合加热单元422本身的收缩性,可以达到安装、拆卸方便的效果,且可保证加热单元422与热咀本体421紧密接触以提高热量传导率,另外,利用走线槽4222容纳加热丝,可以降低工艺难度,且加热效果较佳。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槽4221沿加热单元422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于延伸方向上,开槽4221的开口宽度保持不变,即此时开槽4221大致呈矩形,但不以此为限,开槽4221也可为其他形态。
结合图9,至少部分走线槽4222对称分布于开槽4221的两侧,如此,可实现加热丝的对称排布,以使得热咀本体421受热均匀。
这里,走线槽4222呈连续分布,也就是说,走线槽4222的起始端4222a可以无间断地缠绕于加热单元422表面而一直到达末端4222b,位于走线槽4222中的加热丝可以是一根整体的加热丝,如此,可简化工艺,提高加热效果。
走线槽4222的起始端4222a及末端4222b均靠近所加热单元422的端部,这里,起始端4222a及末端4222b均为直线型槽体,且起始端4222a与末端4222b相互平行,如此,可便于加热丝端部(即对应的起始端4222a与末端4222b的位置)的控制,使得热咀组件42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
另外,起始端4222a及末端4222b连通开槽4221。
在本实施方式中,走线槽4222环绕形成多个类似于“回”字形的结构,且走线槽4222的弯折处呈弧形,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加热单元422表面有限的面积,提高加热效果,另一方面,走线槽4222没有明显的突变区域(即走线槽4222中没有例如直角弯折的区域),加热丝不易从走线槽4222中跳脱。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用于组装/拆卸热咀组件42的拆装工具300。
结合图10及图11,拆装工具300包括相连的操作部301及抵持部302。
抵持部302与开槽4221相互配合,当作用操作部301时,抵持部302带动加热单元422向外扩张而实现加热单元422与热咀本体421的组装/拆卸。
具体的,拆装工具300大致呈“L”型。
抵持部302至少包括第一抵持端3021及第二抵持端3022。
第一抵持端30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抵持面3021a、3021b,第二抵持端302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抵持面3022a、3022b。
两个第一抵持面3021a、3021b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两个第二抵持面3022a、3022b之间的第二距离,且第一距离大致等于开槽4221初始状态时的开口宽度,如此,当第一抵持端3021与开槽4221相互配合时,第一抵持端3021与加热单元422之间没有作用力,加热单元422保持初始状态,当转动操作部301而使得第二抵持端3022与开槽4221相互配合时,第二抵持端3022作用开槽4221向两侧变形而带动加热单元422向外扩张,此时,可以方便加热单元422的安装/拆卸。
可以理解的,抵持部302可以是初始状态呈圆柱状的结构,通过切割抵持部302的相对两侧便可形成两个第一抵持面3021a、3021b,而未切割的相对两侧便形成了两个第二抵持面3022a,但不以此为限。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咀组件,包括热咀本体及环绕所述热咀本体设置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具有一开槽,所述开槽沿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及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加热单元,且所述加热单元远离所述热咀本体的一侧设有容纳加热丝的走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沿所述加热单元的延伸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咀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走线槽对称分布于所述开槽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呈连续分布,且所述走线槽的起始端及末端均靠近所加热单元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端及所述末端连通所述开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咀本体呈圆柱状,所述加热单元呈中空筒状,且所述加热单元的内径不大于所述热咀本体的外径。
7.一种热咀组件,包括热咀本体及环绕所述热咀本体设置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的任一横截面均呈“C”型,且所述加热单元远离所述热咀本体的一侧设有容纳加热丝的走线槽。
8.一种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板及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咀组件,所述热咀组件与所述分流板相连。
9.一种用于组装/拆卸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咀组件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工具包括相连的操作部及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开槽相互配合,当作用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抵持部带动所述加热单元向外扩张而实现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热咀本体的组装/拆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至少包括第一抵持端及第二抵持端,当所述第一抵持端与所述开槽相互配合时,所述加热单元保持初始状态,当所述第二抵持端与所述开槽相互配合时,所述加热单元向外扩张。
CN201820289037.4U 2018-03-01 2018-03-01 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Active CN207972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9037.4U CN207972252U (zh) 2018-03-01 2018-03-01 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9037.4U CN207972252U (zh) 2018-03-01 2018-03-01 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72252U true CN207972252U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64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89037.4U Active CN207972252U (zh) 2018-03-01 2018-03-01 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722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1874A (zh) * 2018-03-01 2018-08-10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1874A (zh) * 2018-03-01 2018-08-10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72252U (zh) 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CN105365210B (zh) 自熔充填式钢塑复合管管端封口机及其封口方法
CN206644251U (zh) 缸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CN203381191U (zh) 热风枪喷嘴与包括其的热缩套加热系统
CN108381874A (zh) 热咀组件、热流道系统及拆装工具
CN205763745U (zh) 镁合金模具的热流道结构
CN105538633A (zh) 注射成型机的加热装置
CN102765185B (zh) 夹胚机械手
CN207290865U (zh) 双螺杆挤出机机筒
CN206493532U (zh) 热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CN211763268U (zh) 一种热流道接线盒
CN207972253U (zh) 热咀结构
CN205364491U (zh) 一种挤塑机管道上的加热装置
CN205057045U (zh) 一种铸造生产线
CN108454028A (zh) 热咀结构
CN202826349U (zh) 一种押出机机头
CN207475897U (zh) 一种高效能发热器
CN106003664A (zh) 一种瓶胚专用机械手
CN206781069U (zh) 一种连续化生产石墨烯导热膜的设备
CN206335836U (zh) 一种挤出机螺杆
CN206474538U (zh) 一种适应多种弯曲半径操作的异形弯管机
CN202439200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温度发生装置
CN216329894U (zh) 自紧式加热器及加热结构
CN204820160U (zh) 一种热流道系统
CN104227901B (zh) 一种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及其加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