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9715U - 钢管异形柱 - Google Patents
钢管异形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59715U CN207959715U CN201820009494.3U CN201820009494U CN207959715U CN 207959715 U CN207959715 U CN 207959715U CN 201820009494 U CN201820009494 U CN 201820009494U CN 207959715 U CN207959715 U CN 2079597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plank
- shaped
- steel plate
- shaped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异形柱,其包括预设数量的型钢板。预设数量的型钢板,设置于共同的底面上,相互围接形成有内部空腔,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陷部,每个凹陷部用于容纳待连接的墙体的板材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柱角突出墙面影响了建筑功能的发挥和视觉感官的不适以及安装效率和性能低下等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得房率”,改善了钢管异形柱的使用性以及受力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钢管异形柱。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城市为代表的城市人口密集度逐渐增大,使得大量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为此,国办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确定了“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的目标。
目前建筑行业正逐步大力发展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使得此类建筑具有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加快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钢结构建筑的美观性以及居住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现有建筑结构中的竖向承重构件——柱,其传统形式为矩形截面,柱角突出墙面影响了建筑功能的发挥和视觉感官的不适。
综上所述,现有钢柱的柱角突出墙面影响了建筑功能的发挥和视觉感官的不适以及安装效率和性能低下,工厂构件制作繁琐,施工安装焊缝过多,现场焊接工作量巨大,不仅导致装配化程度低,还造成用钢量指标较高,房屋建造成本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钢管异形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柱角突出墙面影响了建筑功能的发挥和视觉感官的不适以及安装效率和性能低下等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得房率”,改善了钢管异形柱的使用性以及受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管异形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设数量的型钢板。预设数量的型钢板,设置于共同的底面上,相互围接形成有内部空腔,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陷部,每个凹陷部用于容纳待连接的墙体的板材的一端。
优选地,预设数量的型钢板包括:矩形钢板和两个第一U型钢板。矩形钢板中的相邻两个侧板分别开设有两个侧向开口,形成钢管异形柱的本体。两个第一U型钢板的开口与两个侧向开口相正对等高且固定连接。钢管异形柱平行于底面的横截面中,第一U型钢板位于本体的边长的中间位置,位于该边长每一边缘位置的剩余侧板与凸出部的侧板构成第一凹陷部。
优选地,第一U型钢板,在横截面中,侧边与待连接的墙体的填充层和板材相平行,底边长与填充层的厚度相等。并且,剩余侧板的长度不小于板材的厚度,使得相连接的钢管异形柱与两个墙体的整体横截面呈L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还包括与板材数量相等的固定件。固定件依次穿透于板材和第一U型钢板的侧板,用于将板材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凹陷部。
优选地,预设数量的型钢板包括第一U型钢板、两个第二U型钢板、以及第三U型钢板。两个第二U型钢板的开口等高正对,第一U型钢板的开口与第三U型钢板的开口等高正对;且每个第二U型钢板的一个侧板的边缘与第一U型钢板的一个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个侧板的边缘与第三U型钢板的一个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相连接的第一U型钢板的侧板与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形成第一凹陷部,用于容纳待连接的第一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与第三U型钢板的侧板,形成第二凹陷部,用于容纳第一墙体的另一个板材的一端和待连接的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
优选地,第一凹陷部的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与第一墙体的板材和填充层都平行;第一凹陷部的第一U型钢板的侧板宽度不小于第一墙体的板材的厚度。且第二凹陷部的第三U型钢的侧板,与第一墙体相垂直且与第二墙体相平行,第三U型钢的侧板从内向外依次供第一墙体的另一个板材一端的端面、和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一端的底面相接触,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宽度不小于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的厚度,使得相连接的钢管异形柱与两个第一墙体和一个第二墙体的整体横截面呈T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还包括与板材数量相等的固定件。对于每个第二凹陷部,一个固定件依次穿透于第一墙体的另一个板材和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用于将第一墙体的另一个板材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凹陷部;另一个固定件依次穿透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和第三U型钢板的侧板,用于将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凹陷部。
优选地,预设数量的型钢板包括:两个第二U型钢板以及两个第三U型钢板。两个第二U型钢板的开口等高正对,两个第三U型钢板的开口等高正对。且每个第二U型钢板的一个侧板的边缘与一个第三U型钢板的一个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个侧板的边缘与另一个第三U型钢板的一个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相连接的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与第三U型钢板的侧板,形成第二凹陷部,用于容纳第一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和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
优选地,每个第二凹陷部的第三U型钢板的侧板与第一墙体相垂直且与第二墙体相平行,第三U型钢板的侧板从内到外依次供第一墙体的一端的端面和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一端的端面相接触,该第二凹陷部的第二U型钢板的宽度不小于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的厚度,使得相连接的钢管异形柱与两个第一墙体和两个第二墙体的整体横截面呈十字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还包括与板材数量相等的固定件。对于每个第二凹陷部,一个固定件依次穿透于第一墙体的一个板材和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用于将第一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凹陷部;另一个固定件依次穿透于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和第三U型钢板的侧板,用于将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凹陷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获得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管异形柱能够通过机械轧制或钢板焊接而成,因此,钢管异形柱的制造原理简单,能够直接在工厂内加工,提高了制造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具有内部空腔,使得在建筑底层建筑物时,由于墙体受力程度较低,无需在内部空腔中浇筑混凝土。但是,在建筑高层建筑物时,由于需要提升墙体的受力程度,可以在内部空腔中浇筑混凝土。因此,获得了一种使用灵活且受力性能好的钢管异形柱。
3、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的U型钢板的凸出部具有与墙体板材等厚的特点,因此避免了柱角突出墙面,提高了“得房率”。
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仅需要栓钉将墙体的板材与U型钢板进行锚固,不需固定整个墙体,因此简化了安装难度,大大提高安装效率,缩短工期。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种钢管异形柱平行于底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种钢管异形柱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种钢管异形柱与墙体装配成截面为L形的第一种墙柱结构的示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二种钢管异形柱平行于底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二种钢管异形柱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二种钢管异形柱与墙体装配成截面为T形的第二种墙柱结构的示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第三种钢管异形柱平行于底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第三种钢管异形柱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第三种钢管异形柱与墙体装配成截面为十字形的第三种墙柱结构的示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介绍如下:
1-矩形钢板;2-第一U型钢板;3-第一凹陷部;
4-第一墙体;4A-填充层;4B-板材;
5-栓钉;6-第二U型钢板;7-第三U型钢板;8-第二凹陷部;
9-第二墙体;9A-填充层;9B-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异形柱,该钢管异形柱包括预设数量的型钢板。预设数量的型钢板,设置于共同的底面上,相互围接形成有内部空腔,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陷部,每个凹陷部用于容纳待连接的墙体的板材的一端。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管异形柱通过在其外周面上的至少一个凹陷部将不同方向的墙体拼接在一起,可以将墙体拼接成横截面呈例如L形、T形或十字形中的任意一种。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型钢板能够通过机械轧制或钢板焊接,从而形成钢管异形柱,因此,钢管异形柱的制造原理简单,能够直接在工厂内加工,提高了制造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具有内部空腔,使得在建筑底层建筑物时,由于墙体受力程度较低,无需在内部空腔中浇筑混凝土。但是,在建筑高层建筑物时,由于需要提升墙体的受力程度,可以在内部空腔中浇筑混凝土。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对钢管异形柱的性能进行调整,提升了钢管异形柱的使用灵活性和受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种钢管异形柱,下面对第一钢管异形柱、第二钢管异形柱和第三钢管异形柱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关于第一种钢管异形柱: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预设数量的型钢板包括矩形钢板1和两个第一U型钢板2。
矩形钢板1中的相邻两个侧板分别开设有两个侧向开口,形成钢管异形柱的本体。
两个第一U型钢板2的开口与两个侧向开口相正对等高且固定连接,钢管异形柱平行于底面的横截面中,第一U型钢板2位于本体的边长的中间位置,位于该边长每一边缘位置的剩余侧板与凸出部的侧板构成第一凹陷部3。
因此,当第一U型钢板2通过机械轧制或者钢板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矩形钢板1的侧向开口时,第一U型钢板2的突起部分沿矩形钢板1中的侧板向外凸出,因此在矩形钢板1中的侧板和第一U型钢板2的凸出部的侧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待连接的第一墙体4的板材4B的一端的第一凹陷部3。在本实施例中,矩形钢板1中的侧板垂直于第一U型钢板2的凸出部的侧板。在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四个第一凹陷部3,并且其中一个第一U型钢板2的突起部分与另一个第一U型钢板2的突起部分沿钢管异形柱中心轴线方向垂直设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种钢管异形柱与墙体装配成截面为L形的第一种墙柱结构的示例示意图。优选地,第一U型钢板2,在横截面中,侧边与待连接的墙体的填充层和板材相平行,底边长与填充层的厚度相等。与此同时,剩余侧板的长度不小于板材的厚度,使得相连接的钢管异形柱与两个墙体的整体横截面呈L形。
优选地,第一墙体4包括填充层4A以及将填充层4A填充在其间的两个板材4B。当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种异形柱与第一墙体4结合时,从第一种异形柱的横截面方向上看,板材4B延伸进入第一凹陷部3内。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板材4B的侧面和底面分别与第一U型钢板2的凸出部的侧板和矩形钢板1中的侧板相接处。具体地,板材4B的侧面和底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U型钢板2的凸出部的侧板和矩形钢板1中的侧板相接处。因此,第一U型钢板2的凸出部设置在两个板材4B之间。在所述横截面中,与第一U型钢板2相连接的矩形钢板1中的侧板的厚度不小于板材4B的厚度。优选地,与第一U型钢板2相连接的矩形钢板1中的侧板的厚度等于板材4B的厚度,使得矩形钢板1不突出于板材4B的厚度,因此避免了柱角突出墙面,提高了“得房率”。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还包括与所述板材数量相等的固定件。固定件依次穿透于板材4B和第一U型钢板2的侧板,用于将所述板材4B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凹陷部3。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为栓钉5。在第一墙体4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种钢管异形上时,在将板材4B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凹陷部3之后,栓钉5通过分别设置在第一U型钢板2的侧板和板材4B上的通孔穿透板材4B和第一U型钢板2的侧板,从而将第一墙体4固定在第一种钢管异形上。具体地,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沿第一种钢管异形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不同数量的栓钉5。
因此,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种钢管异形柱仅需要栓钉5将墙体的板材与U型钢板进行锚固,不需固定整个墙体,因此简化了安装难度,大大提高安装效率,缩短了工期。
实施例2
关于第二种钢管异形柱:
如图4-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类似于上述第一种钢管异形柱,第二种钢管异形柱的预设数量的型钢板包括:第一U型钢板2、两个第二U型钢板6、以及第三U型钢板7。
两个第二U型钢板6的开口等高正对,第一U型钢板2的开口与第三U型钢板7的开口等高正对;且每个第二U型钢板6的一个侧板的边缘与第一U型钢板2的一个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个侧板的边缘与第三U型钢板7的一个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
相连接的第一U型钢板2的侧板与第二U型钢板6的侧板,形成第一凹陷部3,用于容纳待连接的第一墙体4的一个板材的一端。
相连接的第二U型钢板6的侧板与第三U型钢板7的侧板,形成第二凹陷部8,用于容纳第一墙体4的另一个板材4B的一端和待连接的第二墙体9的一个板材9B的一端。
优选地,为了能够将两个第一墙体4和沿第二种钢管异形柱中心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一墙体4的第二墙体9彼此固定,形成T字形墙体连接结构,第一凹陷部3的第二U型钢板6的侧板,与第一墙体4的板材4B和填充层4A都平行;第一凹陷部3的第一U型钢板2的侧板宽度不小于第一墙体4的板材4B的厚度。且第二凹陷部8的第三U型钢7的侧板,与第一墙体4相垂直且与第二墙体9相平行,第三U型钢7的侧板从内向外依次供第一墙体4的另一个板材4B一端的端面、和第二墙体9的一个板材9B一端的底面相接触,第二U型钢板6的侧板宽度不小于第二墙体9的一个板材9B的厚度,使得相连接的钢管异形柱与两个第一墙体4和一个第二墙体9的整体横截面呈T形。
优选地,与第一墙体4相同,第二墙体9也包括填充层9A和将填充层9A填充在其间的两个板材9B。
具体地,第二种钢管异形柱中的第一墙体4的连接方式与上述第一种钢管异形柱的第一墙体4的连接方式相同,因此在此不再重复赘述。为了能够同时安装第一墙体4的板材4B以及与板材4B垂直的第二墙体9的板材9B,第三U型钢板7的侧板的长度长于第一U型钢板2和第二U型钢板6的侧板的长度。
在安装时,如图6所示,从第二种异形柱的横截面方向上看,板材4B延伸进入第二凹陷部8内。板材4B的侧面和底面分别与第二U型钢板6的凸出部的侧板和第三U型钢板7的侧板相接处,即,板材4B在图6中水平方向设置。接着,板材9B沿垂直于板材4B的方向延伸进入第二凹陷部8内,使得板材9B的侧面和底面分别与第三U型钢板7的侧板和板材4B的侧面相接处。因此,第二凹陷部8可以同时容纳水平设置的第一墙体4的板材4B以及垂直于第一墙体4的第二墙体9的板材9B。
类似地,本实施例的第二种钢管异形柱还包括与板材4B和9B数量相等的固定件。对于每个第二凹陷部8,一个固定件依次穿透于第一墙体4的另一个板材4B和第二U型钢板6的侧板,用于将第一墙体4的另一个板材的4B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凹陷部8;另一个固定件依次穿透第二墙体9的一个板材9B和第三U型钢板7的侧板,用于将第二墙体9的一个板材9B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凹陷部8。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为栓钉5。第一墙体4的固定方式与上述第一种钢管异形的固定方式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在将第二墙体9固定在第三U型钢板7上时,在将板材9B放置在第二凹陷部8之后,栓钉5通过分别设置在板材9B和第三U型钢板7上的通孔穿透第二墙体9的一个板材9B和第三U型钢板7的侧板,从而将第二墙体9固定在第二种钢管异形上。具体地,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沿第二种钢管异形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不同数量的栓钉5。
实施例3
关于第三种钢管异形柱:
如图7-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种钢管异形柱的预设数量的型钢板包括两个第二U型钢板6以及两个第三U型钢板7。
两个第二U型钢板6的开口等高正对,两个第三U型钢板7的开口等高正对。且每个第二U型钢板6的一个侧板的边缘与一个第三U型钢板7的一个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个侧板的边缘与另一个第三U型钢板7的一个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
相连接的第二U型钢板6的侧板与第三U型钢板7的侧板,形成第二凹陷部8,用于容纳第一墙体4的一个板材4B的一端和第二墙体9的一个板材9B的一端。
与上述第一种钢管异形和第二种钢管异形不同的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三种钢管异形柱的外周面仅包括第二凹陷部8。因此,可以同时固定水平设置两个第一墙体4和垂直于第一墙体4的第二墙体9。
优选地,每个第二凹陷部8的第三U型钢板7的侧板与第一墙体4相垂直且与第二墙体9相平行,第三U型钢板7的侧板从内到外依次供第一墙体4的一端的端面和第二墙体9的一个板材一端的端面相接触,该第二凹陷部8的第二U型钢板6的宽度不小于第二墙体9的一个板材的厚度,使得相连接的钢管异形柱与两个第一墙体4和两个第二墙体9的整体横截面呈十字形。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三种钢管异形柱还包括与板材数量相等的固定件。对于每个第二凹陷部8,一个固定件依次穿透于第一墙体4的一个板材和第二U型钢板6的侧板,用于将第一墙体4的一个板材4B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凹陷部8;另一个固定件依次穿透于第二墙体9的一个板材9B和第三U型钢板7的侧板,用于将第二墙体9的一个板材9B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凹陷部8。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也为栓钉5,其在第二凹陷部8中板材4B和9B的固定方式与上述第二种钢管异形柱中的第二凹陷部8中板材4B和9B的固定方式相同。因此,对第二凹陷部8中的固定方式不再重复赘述。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获得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管异形柱能够通过机械轧制或钢板焊接而成,因此,钢管异形柱的制造原理简单,能够直接在工厂内加工,提高了制造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具有内部空腔,使得在建筑底层建筑物时,由于墙体受力程度较低,无需在内部空腔中浇筑混凝土。但是,在建筑高层建筑物时,由于需要提升墙体的受力程度,可以在内部空腔中浇筑混凝土。因此,获得了一种使用灵活且受力性能好的钢管异形柱。
3、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的U型钢板的凸出部具有与墙体板材等厚的特点,因此避免了柱角突出墙面,提高了“得房率”。
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异形柱仅需要栓钉将墙体的板材与U型钢板进行锚固,不需固定整个墙体,因此简化了安装难度,大大提高安装效率,缩短工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钢管异形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设数量的型钢板;
所述预设数量的型钢板,设置于共同的底面上,相互围接形成有内部空腔,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陷部,每个所述凹陷部用于容纳待连接的墙体的板材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的型钢板包括:矩形钢板和两个第一U型钢板;
所述矩形钢板中的相邻两个侧板分别开设有两个侧向开口,形成所述钢管异形柱的本体;
两个第一U型钢板的开口与两个所述侧向开口相正对等高且固定连接;
所述钢管异形柱的横截面平行于所述底面;该横截面中,第一U型钢板位于所述本体的边长的中间位置,位于该边长每一边缘位置的剩余侧板与所述第一U型钢板的凸出部的侧板构成第一凹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异形柱,其特征在于,第一U型钢板,在所述横截面中,侧边与所述待连接的墙体的填充层和板材相平行,底边长与所述填充层的厚度相等;
且,所述剩余侧板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板材的厚度,使得相连接的所述钢管异形柱与两个所述墙体的整体横截面呈L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异形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板材数量相等的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依次穿透于所述板材和第一U型钢板的侧板,用于将所述板材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凹陷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的型钢板包括:第一U型钢板、两个第二U型钢板、以及第三U型钢板;
两个第二U型钢板的开口等高正对,第一U型钢板的开口与第三U型钢板的开口等高正对;且每个第二U型钢板的一个侧板的边缘与第一U型钢板的一个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个侧板的边缘与第三U型钢板的一个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
相连接的第一U型钢板的侧板与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形成第一凹陷部,用于容纳待连接的第一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
相连接的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与第三U型钢板的侧板,形成第二凹陷部,用于容纳第一墙体的另一个板材的一端和待连接的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管异形柱,其特征在于,第一凹陷部的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与第一墙体的板材和填充层都平行;第一凹陷部的第一U型钢板的侧板宽度不小于第一墙体的板材的厚度;
且第二凹陷部的第三U型钢的侧板,与第一墙体相垂直且与第二墙体相平行,第三U型钢的侧板从内向外依次供第一墙体的另一个板材一端的端面、和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一端的底面相接触,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宽度不小于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的厚度,使得相连接的所述钢管异形柱与两个第一墙体和一个第二墙体的整体横截面呈T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管异形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板材数量相等的固定件;
对于每个第二凹陷部,一个固定件依次穿透于第一墙体的另一个板材和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用于将第一墙体的另一个板材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凹陷部;另一个固定件依次穿透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和第三U型钢板的侧板,用于将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凹陷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的型钢板包括:两个第二U型钢板以及两个第三U型钢板;
所述两个第二U型钢板的开口等高正对,所述两个第三U型钢板的开口等高正对;
且每个第二U型钢板的一个侧板的边缘与一个第三U型钢板的一个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个侧板的边缘与另一个第三U型钢板的一个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
相连接的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与第三U型钢板的侧板,形成第二凹陷部,用于容纳第一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和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管异形柱,其特征在于,
每个第二凹陷部的第三U型钢板的侧板与第一墙体相垂直且与第二墙体相平行,第三U型钢板的侧板从内到外依次供第一墙体的一端的端面和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一端的端面相接触,该第二凹陷部的第二U型钢板的宽度不小于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的厚度,使得相连接的所述钢管异形柱与两个第一墙体和两个第二墙体的整体横截面呈十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管异形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板材数量相等的固定件;
对于每个第二凹陷部,一个固定件依次穿透于第一墙体的一个板材和第二U型钢板的侧板,用于将第一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凹陷部;另一个固定件依次穿透于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和第三U型钢板的侧板,用于将第二墙体的一个板材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凹陷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09494.3U CN207959715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钢管异形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09494.3U CN207959715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钢管异形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59715U true CN207959715U (zh) | 2018-10-12 |
Family
ID=63731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09494.3U Active CN207959715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钢管异形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597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97661A (zh) * | 2021-12-07 | 2022-03-18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构件接缝防渗施工方法及防渗结构 |
-
2018
- 2018-01-03 CN CN201820009494.3U patent/CN2079597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97661A (zh) * | 2021-12-07 | 2022-03-18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构件接缝防渗施工方法及防渗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67475B (zh) | 钢与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929290B (zh) | 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正交斜放空腹楼盖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1418604B (zh) | 以磷石膏为墙体材料的钢筋砼下刚上柔弯剪型墙体结构及制作方法 | |
CN207959715U (zh) | 钢管异形柱 | |
CN202298983U (zh) | 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
US8424263B2 (en) | Lightweight floor slab | |
CN105220792A (zh) | 一种预制暗支撑耗能剪力墙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4319656A (zh) | 多层正交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
CN107859205A (zh) | 一种格栅式纯钢板剪力墙及其应用的剪力墙体系 | |
WO2020125378A1 (zh) | 一种集块建筑叠合板用渐变截面单向预制空心板 | |
CN215253690U (zh) | 一种带竖向连弯钢筋的叠合板式剪力墙 | |
CN210976164U (zh) | 冷弯薄壁型钢剪力墙 | |
CN204626696U (zh) | 预制装配式夹芯复合剪力墙 | |
CN108316523A (zh) | 一种带板扣的预制钢板组合剪力墙 | |
CN210597796U (zh) | 一种局部叠合板连接节点 | |
CN211714140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排水沟 | |
RU2276712C1 (ru) | Платформенный сборно-монолитный стык | |
CN113404208A (zh) | 薄壁型钢双面叠合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5804691U (zh) | 一种钢板剪力墙 | |
CN110924447A (zh) | 一种新型综合管廊施工缝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21682209U (zh) | 一种带有高强度连接结构的预制叠合板 | |
CN105544857A (zh) | 密肋复合板结构体系 | |
CN112112364A (zh) | 新型隔墙条板 | |
CN206256585U (zh) | 装配式组合楼板 | |
Kamara et al. |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evolution of two-way slab desig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100044 First Floor 5414, Building 4, No. 1 Sanlih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ezhu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352, Xiyuan Hotel, No. 1 Sanlih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4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Unio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