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5020U - 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55020U
CN207955020U CN201820221426.3U CN201820221426U CN207955020U CN 207955020 U CN207955020 U CN 207955020U CN 201820221426 U CN201820221426 U CN 201820221426U CN 207955020 U CN207955020 U CN 207955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operation panel
jet printer
receiving portion
leading f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214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野太
白野太一
刑部吉记
冈村东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214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55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55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55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墨罐、打印机本体和操作面板。墨罐设置在打印机本体内,包括注墨部和本体部;本体部包括墨容纳部和连通部。操作面板设置于打印机本体的前侧面;当沿竖直方向观察时,操作面板的投影与墨容纳部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当从操作面板的正前方沿水平方向观察时,操作面板的投影与本体部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将操作面板部分地设置于墨罐的墨容纳部上方以及连通部前方的空间内,从而使该空间得到有效地利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以使喷墨打印机进一步小型化。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通过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喷墨打印机的一个示例。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以使用者使用喷墨打印机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将喷墨打印机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与此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而将使用者的左手侧定义为“左”,使用者的右手侧定义为“右”。
喷墨打印机1主要包括打印机本体19和墨罐20。
如图1所示,打印机本体19大体上呈长方体形状,其设置有记录头(未示出)、扫描仪(未示出)等部件以实现打印、扫描等功能。打印机本体19的中部下方设置有供纸盒6和出纸盒7。其中,供纸盒6用于提供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出纸盒7用于放置打印完毕的纸张。在打印机本体19的前侧还设置有操作面板8,该操作面板8上配置有显示各种信息和设定内容的显示面板以及用于执行各种操作或输入设定内容的操作按键。
墨罐20用于容纳墨水并在打印时将墨水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9。墨罐20设置于打印机本体19的右侧前部,并且由打印机本体19的框架部2包围固定。
如图2所示,墨罐20主要包括墨容纳部22、连通部25、注墨部28以及墨水流出部26。
墨容纳部22位于墨罐20的下部,其具有用于容纳墨水的容纳空间。注墨部28设置于墨罐20的顶部。注墨部28具有注墨口29,用于向墨容纳部22中补充墨水。连通部25设置在墨容纳部22和注墨部28之间。连通部25内设置有注墨通道67。注墨通道67的上端与注墨部28的注墨口29连通,下端与墨容纳部22的容纳空间连通。当使用者将墨瓶倒置并且使墨瓶的瓶口与注墨部28插接之后,墨水即可通过注墨口29流入到墨容纳部22的墨容纳空间中。其中,墨容纳部22和连通部25可以一起称为本体部21。
在墨容纳部22的后部上方,还设置有墨水流出部26。墨水流出部26通过墨水流出口27与墨容纳部22的容纳空间连通,并且通过连通管路(未示出)与打印机本体19的记录头连通。在打印过程中,当记录头需要墨水时,可经由墨水流出部26将墨水从墨容纳部22中供应出,以实现供应墨水的功能。
从图2中可以看出,墨容纳部22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连通部25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这就导致在位于墨容纳部22的上方并且位于连通部25的前方的位置形成可设置零部件的空间。然而,如图3所示,当墨罐2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9内时,该位于墨容纳部22上方以及连通部25的前方的空间未能得到充分地利用,造成空间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
打印机本体;
墨罐,所述墨罐设置在所述打印机本体内,所述墨罐包括,
注墨部,所述注墨部与外界大气连通;和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包括,
墨容纳部,所述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墨水;和
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位于所述注墨部和所述墨容纳部之间,
所述连通部内设置有注墨通道,所述注墨通道的上端与所述注墨部连通,所述注墨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墨容纳部连通;以及
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前侧面;
其中,当沿竖直方向观察时,所述操作面板的投影与所述墨容纳部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当从所述操作面板的正前方沿水平方向观察时,所述操作面板的投影与所述本体部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将操作面板部分地设置在位于墨罐的墨容纳部上方以及连通部前方的空间内,从而使该空间得到有效地利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以使喷墨打印机进一步小型化。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竖直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前侧面。
如此设置,处于竖直状态的操作面板在水平面上占据的尺寸较小,可以使喷墨打印机整体更加紧凑,并且不影响使用者对喷墨打印机的正常操作。
可选地,所述墨容纳部具有视认面,容纳于所述墨容纳部中的所述墨水通过所述视认面至少部分地可视,当从所述操作面板的正前方沿水平方向观察时,所述视认面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操作面板的投影范围之外。
如此设置,操作面板不会影响通过视认面对墨容纳部中所容纳的墨水的量进行观察。
可选地,当从所述操作面板的正前方沿水平方向观察时,所述视认面的投影全部位于所述操作面板的投影范围之外。
如此设置,操作面板不会影响通过视认面对墨容纳部中所容纳的墨水的量进行观察。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构造为绕枢转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枢转,并且所述操作面板的下端在所述操作面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比所述操作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更远离所述墨罐。
如此设置,可以根据操作需要将操作面板枢转至合适的位置,方便使用。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处于竖直状态。
如此设置,可以在非必要时使操作面板位于第一位置,而处于竖直状态的操作面板在水平面上占据的尺寸较小,可以使喷墨打印机整体更加紧凑,并且不影响使用者对喷墨打印机的正常操作。
可选地,所述喷墨打印机具有供打印完毕的纸张通过的出纸口,所述出纸口位于所述操作面板的内侧并朝向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操作面板,所述喷墨打印机构造为在打印过程中,所述操作面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以露出所述出纸口。
如此设置,可以使喷墨打印机整体结构紧凑,并且当操作面板位于第二位置时,其不影响打印完毕的纸张排出。
可选地,所述打印机本体包括出纸盒,所述出纸盒用于放置打印完毕的纸张,所述出纸盒可抽出地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内。
如此设置,出纸盒可以方便用户拿取打印完毕的纸张,并且可抽出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喷墨打印机整体结构紧凑。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的沿平行于所述操作面板的前侧面的水平方向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打印机本体的侧壁平齐。
如此设置,可以使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紧凑。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的沿平行于所述操作面板的前侧面的水平方向的端部中的一个与所述墨罐的侧壁平齐。
如此设置,可以使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紧凑,并且能够尽可能减小操作面板的尺寸。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的前侧面与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前侧面平齐。
如此设置,可以使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紧凑。
可选地,所述墨容纳部的位于所述操作面板下方的部分的前侧面与所述操作面板的前侧面平齐。
如此设置,可以使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紧凑。
可选地,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用于收纳待供应至所述打印机本体的纸张的供纸盒,所述供纸盒位于所述操作面板的下方,所述供纸盒在平行于所述操作面板的前侧面的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墨罐彼此相邻。
如此设置,可以使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明显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视图;
图2为用于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罐的立体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右侧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视图,其中操作面板位于第一位置;
图5为图4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另一立体视图,其中操作面板位于第二位置;
图6为图4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正面视图;
图7为图4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右侧局部剖切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右侧局部剖切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右侧局部剖切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右侧局部剖切视图;以及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正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0/200/300/400/500: 喷墨打印机
6/106: 供纸盒
7/107: 出纸盒
8/108/208/308/408/508: 操作面板
160: 出纸口
19/119/219/319/419/519: 打印机本体
20/120/220/320/420/520: 墨罐
28/128/228/328/428/528: 注墨部
29: 注墨口
21/121/221/321/421/521: 本体部
22/122/222/322/422/522: 墨容纳部
25/125/225/325/422/525: 连通部
67: 注墨通道
26: 墨水流出部
27: 墨水流出口
124/224/324/424: 视认面
174: 存储卡插口
175: USB接口
AX: 枢转轴线
P1: 第一位置
P2: 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第一实施方式
图4至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墨打印机除具有打印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图像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复印功能等各种功能。关于打印功能,可以具有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图像记录功能。当然,对于是否具有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任意的。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100具有与根据背景技术的喷墨打印机1大致相同的构造,其主要包括打印机本体119和设置于打印机本体119中的墨罐120。
打印机本体119大体上呈长方体形状。其设置有记录头(未示出)、扫描仪(未示出)等部件以实现打印、扫描等功能。打印机本体119的大部分外表面构成框架部102,用于支撑并保护打印机本体119内部的各种零部件。
墨罐120用于容纳墨水并在打印时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19。墨罐120设置于打印机本体119的右侧前部,并且由打印机本体119的框架部102包围固定。当然,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墨罐120也可以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19的其他位置处。并且,墨罐120可以构造为固定地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19,或者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1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设计需要灵活地选择不同的设置方式。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打印机100包括四个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墨罐120。这四个墨罐120分别容纳相同或不同颜色的墨水,例如可以使用黑色(BK)、青色(C)、品红色(M)和黄色(Y)四种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当然,也可以在打印机本体119内设置六个、八个、十二个等不同数量的用于容纳墨水的墨罐120,并相应地使用六、八、十二种等不同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以增加所记录图像色彩的丰富性。
从图6和图7可看出,墨罐120的结构与根据背景技术的墨罐20的结构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本体部121、注墨部128以及墨水流出部(未示出)。
本体部121包括墨容纳部122和连通部125两部分。其中,墨容纳部122位于下部,其具有用于容纳墨水的容纳空间。连通部125位于墨容纳部122上方。注墨部128设置于墨罐120的顶部(也即连通部125的顶部)。注墨部128具有注墨口(未示出)。连通部125内设置有注墨通道167。注墨通道167的上端与注墨部128的注墨口连通,下端与墨容纳部122的容纳空间连通。当使用者将墨瓶倒置并且使墨瓶的瓶口与注墨部128插接之后,墨水即可通过注墨口流入到墨容纳部122的墨容纳空间中。
墨水流出部(未示出)在墨容纳部122的后部上方,并通过墨水流出口(未示出)与墨容纳部122的容纳空间连通。墨水流出部还通过连通管路(未示出)与打印机本体119的记录头连通。在打印过程中,当记录头需要墨水时,可经由墨水流出部将墨水从墨容纳部122中供应出,以实现供应墨水的功能。
另外,如图7所示,为了方便使用者能够及时地了解墨罐120中墨水的量,墨容纳部122上设置有视认面124。视认面124可以为墨容纳部122的一个侧面,例如,前侧面。视认面124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由此,墨容纳部122中的墨水可以通过视认面124至少部分地可视。相应地,如图6所示,在打印机本体119的框架部102上与视认面124相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透光窗171。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透光窗171和视认面124确认墨罐120中所容纳墨水的容量,以方便在墨水用尽时及时补充。
喷墨打印机100还包括操作面板108。操作面板108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等控制单元,而操作面板108的前侧面包括显示各种信息和设定内容的显示面板以及用于执行各种操作或输入设定内容的操作按键。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面板108控制喷墨打印机100执行例如打印、扫描等各种期望的操作。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操作面板108设置于打印机本体119的前侧面的中部。当从操作面板108的正前方沿着水平方向观察时,操作面板108的投影与墨罐120的本体部121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108的投影与连通部125的投影部分地重叠。而当沿着竖直方向观察时,操作面板108的投影与墨容纳部122的投影部分地重叠。也就是说,操作面板108的一部分设置在形成于墨容纳部122的上方以及连通部125的前方的空间内,从而使得喷墨打印机100的整体结构紧凑,设置空间得到充分地利用。
优选地,操作面板108可以竖直地设置在该位置,并且如图7所示,操作面板108的前侧面与框架部102的前侧面(也即打印机本体119的前侧面)平齐。由此,竖直设置的操作面板108在水平面上占据的尺寸较小,可以使喷墨打印机100整体更加紧凑,并且不影响使用者对喷墨打印机100的正常操作。当然,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也可以相对于竖直状态倾斜地设置在该位置。
由于操作面板108位于墨容纳部122的上方,并且二者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叠,因此,如图6和图7所示,当从操作面板108的正前方沿着水平方向观察时,操作面板108完全不遮挡第一透光窗171,也即操作面板108不遮挡视认面124。从而不会影响使用者通过第一透光窗171和视认面124确认墨罐120中的墨量的操作。
从图6中还可以看出,操作面板108的左右两侧的两个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打印机本体119的侧壁平齐。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喷墨打印机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具有较小的体积,方便搬运和使用,并且也可以使喷墨打印机100整体上更加美观。
再转至图4和图5,在打印机本体119的位于操作面板108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出纸口160,打印完毕的纸张可以通过出纸口160排出。优选地,在出纸口160的位置可以设置出纸盒107。出纸盒107用于放置打印完毕的纸张。该出纸盒107以可抽出的方式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19的内部。当出纸盒107从打印机本体119内抽出时,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取用打印完毕的纸张。
优选地,操作面板108可以设置为相对于打印机本体119绕枢转轴线AX可枢转地位于第一位置P1(如图4所示)和第二位置P2(如图5所示)。枢转轴线AX大致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其中,第一位置P1可以是操作面板108处于竖直状态的位置。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108在第一位置P1时也可以是相对于竖直状态向外倾斜的状态。而当操作面板108位于P2时,其相对于竖直状态向外倾斜,此时操作面板108的下端比操作面板108位于第一位置P1时更远离墨罐120。
可以将出纸口160设置在操作面板108的内侧。当操作面板108位于第一位置P1时,其遮挡出纸口160;当操作面板108位于第二位置P2时,出纸口160露出。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喷墨打印机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当不需要打印时,可以使操作面板108位于第一位置P1,减小喷墨打印机100所占据的水平面积,而当需要打印时,只需要使操作面板108绕枢转轴线AX枢转至第二位置P2即可。
可以理解,虽然在图4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位置P1的操作面板108不遮挡出纸盒107。然而,为了使喷墨打印机100更加紧凑,也可以将出纸盒107设置在操作面板108的内侧。使得当操作面板108位于第一位置P1时遮挡出纸盒107;当操作面板108位于第二位置P2时,出纸盒107露出。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喷墨打印机100还包括供纸盒106,其用于储存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19进行打印的纸张。供纸盒106设置于打印机本体119的中部下方,同时也位于操作面板108的下方。沿着左右方向,也即平行于操作面板108的枢转轴线AX的方向,供纸盒106与墨罐120彼此相邻地布置。如此可以使喷墨打印机100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供纸盒106也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打印机本体119抽出,以方便向其中添加纸张。
打印机本体119内设置有供纸辊(未示出),容纳于供纸盒106内的纸张通过供纸辊向记录头侧供应。记录头将所需要打印的图像或文字记录在该纸张上。打印完毕的纸张随后被排出至出纸盒107。
可以理解,操作面板108的枢转操作以及出纸盒107和供纸盒106的抽出操作既可以设置为通过机械方式自动实现,也可以设置为由人工手动实现。
在打印机本体119的前侧面,还设置有存储卡插口174和USB接口175。当操作面板108位于第一位置P1时,如图4所示,操作面板108遮挡存储卡插口174和USB接口175,此时操作面板108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灰尘或水等污染物进入到存储卡插口174和/或USB接口175中造成损坏;而如图5所示,当操作面板108位于第二位置P2时,存储卡插口174和USB接口175露出,使用者可以将存储卡插入存储卡插口174或将其他存储设备通过USB接口175连接至喷墨打印机100,对其中存储的文档或图片等资料进行打印。
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
图8和图9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200和喷墨打印机300的右侧局部剖视图。喷墨打印机200和喷墨打印机300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0大致相同的构造,其中相同功能的结构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为叙述简洁,仅对区别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操作面板208构造为其前侧面与墨容纳部222的前侧面平齐;在图9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300中,操作面板308构造为其前侧面相对于墨容纳部322的前侧面向后偏移。以上设置方式均可以使喷墨打印机的结构更加紧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操作面板的前侧面位置的不同设置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400的右侧局部剖视图。喷墨打印机400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0大致相同的构造,其中相同功能的结构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为叙述简洁,仅对区别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墨罐420的墨容纳部422构造为包括上下两部分,其中,位于下方的部分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位于上方的部分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当在操作面板408的正前方沿着水平方向观察时,操作面板408的投影与墨容纳部422的上部前后方向尺寸较小的部分的投影重叠。如此设置,使得操作面板408能够遮挡一部分视认面424,从而可以减少通过视认面424入射到墨罐420内的外部光线,能够避免外部光线长时间照射墨罐420中的墨水导致墨水质量变差,保证打印质量。
第五实施方式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500的正面视图。喷墨打印机500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0大致相同的构造,其中相同功能的结构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为叙述简洁,仅对区别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操作面板508的左右两侧的两个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墨罐520的侧壁平齐。这样可以使操作面板508具有更小的尺寸,可以使喷墨打印机500的尺寸更加紧凑,并且使用者可以方便灵活地对操作面板508进行操作。
以上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通过将操作面板部分地设置在位于墨罐的墨容纳部上方以及连通部前方的空间内,使该空间得到有效地利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可以使喷墨打印机进一步小型化。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3)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印机本体;
墨罐,所述墨罐设置在所述打印机本体内,所述墨罐包括,
注墨部,所述注墨部与外界大气连通;和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包括,
墨容纳部,所述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墨水;和
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位于所述注墨部和所述墨容纳部之间,所述连通部内设置有注墨通道,所述注墨通道的上端与所述注墨部连通,所述注墨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墨容纳部连通;以及
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前侧面;
其中,当沿竖直方向观察时,所述操作面板的投影与所述墨容纳部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当从所述操作面板的正前方沿水平方向观察时,所述操作面板的投影与所述本体部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竖直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前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墨容纳部具有视认面,容纳于所述墨容纳部中的所述墨水通过所述视认面至少部分地可视,当从所述操作面板的正前方沿水平方向观察时,所述视认面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操作面板的投影范围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操作面板的正前方沿水平方向观察时,所述视认面的投影全部位于所述操作面板的投影范围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构造为绕枢转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枢转,并且所述操作面板的下端在所述操作面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比所述操作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更远离所述墨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处于竖直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具有供打印完毕的纸张通过的出纸口,所述出纸口位于所述操作面板的内侧并朝向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操作面板,所述喷墨打印机构造为在打印过程中,所述操作面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以露出所述出纸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本体包括出纸盒,所述出纸盒用于放置打印完毕的纸张,所述出纸盒可抽出地设置于所述打印机本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的沿平行于所述操作面板的前侧面的水平方向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打印机本体的侧壁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的沿平行于所述操作面板的前侧面的水平方向的端部中的一个与所述墨罐的侧壁平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的前侧面与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前侧面平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墨容纳部的位于所述操作面板下方的部分的前侧面与所述操作面板的前侧面平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用于收纳待供应至所述打印机本体的纸张的供纸盒,所述供纸盒位于所述操作面板的下方,所述供纸盒在平行于所述操作面板的前侧面的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墨罐彼此相邻。
CN201820221426.3U 2018-02-07 2018-02-07 喷墨打印机 Active CN207955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1426.3U CN207955020U (zh) 2018-02-07 2018-02-07 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1426.3U CN207955020U (zh) 2018-02-07 2018-02-07 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55020U true CN207955020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8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21426.3U Active CN207955020U (zh) 2018-02-07 2018-02-07 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55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6676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10744805B2 (en) Inkjet printer
US6719419B2 (en) Feed channel keying for solid ink stick feed
CN207955019U (zh) 喷墨打印机
JPS58194550A (ja) インクカセット
JP2010064437A (ja) プリンタ
US20220281225A1 (en) Inkjet printer
US6761444B2 (en) Channel keying for solid ink stick insertion
JP457702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11780233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CN207955020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7955018U (zh) 喷墨打印机
JP2006256077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TWI750191B (zh) 記錄裝置
JP70400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5139569U (zh) 调色剂容器
US7540594B2 (en) Printhead assembly having vertically overlapping ink flow channels
CN207955021U (zh) 喷墨打印机
JP2010260283A (ja) 電子機器
CN212353275U (zh) 黑白喷墨打印机
CN207825741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JP2001212986A (ja) インク−被記録媒体一体型のパック、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23151943A (ja) 記録システム
CN205139568U (zh) 调色剂容器
JP2005193593A (ja) 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