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8854U - 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8854U
CN207938854U CN201820201558.XU CN201820201558U CN207938854U CN 207938854 U CN207938854 U CN 207938854U CN 201820201558 U CN201820201558 U CN 201820201558U CN 207938854 U CN207938854 U CN 207938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groove
prong
plug
pin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015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马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2015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8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8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8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插头上设置有多个同等规格的插脚凹槽,所述插脚凹槽等间距设置、且位于同一圆周上,相邻插脚凹槽极性相反;插座与插头适配,插座上设置有与插脚凹槽匹配的插脚端子;本方案插头和插座可实现多通道并行充电,提高充电速度,且插脚端子及插脚凹槽根据原子结构形式进行排列设计,并采用正负交错排布形式,有效减少相邻插脚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充电过程中的发热现象;而且插头和插座采用凸座与凹座配合的形式,并对凸座和凹座的形状进行设计,不管是在何种角度、何种方向,方便将插头和插座对接,使用操作方便,具有广泛的推广及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交通设备充电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
背景技术
电动交通工具是一种是用电能驱动的车辆,其不像传统车一样需要添加燃油,也不会破坏环境,但是电动交通工具需要充电才能达到正常行驶的目的,对电动交通工具充电就必然会用到充电插头及插座。现有的充电插头和插座结构设计形式有三电极分布或多排电极分布,结构设计简单,充电效率低;充电时间长了之后接头发热严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发热则易导致部件老化,且目前的插头和插座配合也不够安全,插接稳定性差,连接可靠性低,不利于操作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充电插头结构设计简单、易发热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通过多通道设计,有效提高充电效率,并依据原子结构形式进行排布,通过正负交错的设计形式,有效减少插头发热现象,结构设计新颖,实用及推广价值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插头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同等规格的插脚凹槽,所述插脚凹槽等间距设置、且位于同一圆周上,相邻插脚凹槽极性相反,根据原子结构进行设计,通过正负极交错的设计形式,可有效抵消相邻插脚之间相互影响,减少发热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本体上还设置有凸座,凸座的外周包括偶数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凸部,所有的插脚凹槽均设置在凸座上,通过对凸座的形状进行设计,不管是何种角度和何种方向与插座进行插接,只要根据弧形凸部的形状就可以很方便的与插座进行对接匹配,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由于插脚凹槽等间距排列且位于同一圆周上,以插脚凹槽所形成的圆周为对称轴,则沿相邻插脚凹槽的空隙,在圆周内外设置极性相反的插脚凹槽,相邻插脚凹槽之间的间距相等,在保证结构设计原理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通道数,同时提高充电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凸座的中心还设置有数据传输接口凹槽,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凹槽包括第一数据传输接口凹槽、第二数据传输接口凹槽、第三数据传输接口凹槽和第四数据传输接口凹槽,四个数据传输接口凹槽排列成正方形,位于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的,所述凸座上还设置有限位槽,以与插座上的限位柱相匹配,使插头和插座配合的更加契合。
本实用新型另外提出一种与上述所述插头适配的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插脚凹槽匹配的插脚端子,插脚端子规格相同,插脚端子等间距设置,且相邻插脚端子的极性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上设置有与凸座匹配的凹座,所有的插脚端子均设置在凹座内,且插脚端子的高度与凹座的深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凹座的中心设置有与凸座中心数据传输接口凹槽匹配的数据传输接口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插脚端子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插脚凹槽与插脚端子均采用镀金铜制成,适应高电压和高电流传输特性。
进一步的,所述凹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限位柱,使插头和插座匹配的更加紧密,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将插脚凹槽和插脚端子呈圆形等间距设置,且规格相同,相邻的插脚端子(插脚凹槽)极性相反,实现多通道并行充电,有效提高充电速度;根据原子结构形式进行设计,且采用正负交错排布形式,有效减少相邻插脚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充电过程中的发热现象;而且插头和插座采用凸座与凹座配合的形式,并对凸座和凹座的形状进行设计,不管是在何种角度、何种方向,方便将插头和插座对接,使用操作方便,具有广泛的推广及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两个插脚凹槽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两个插脚端子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四个插脚凹槽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四个插脚端子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八个插脚凹槽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八个插脚端子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十六个插脚凹槽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十六个插脚端子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插头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同等规格的插脚凹槽,所述插脚凹槽等间距设置、且位于同一圆周上,相邻插脚凹槽的极性相反;所述插座与插头相适配,包括插座本体,插座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插脚凹槽匹配的插脚端子,同样的,所述插脚端子等规格等间距设置,相邻插脚端子的极性相反,该插头和插座的插脚凹槽和插脚端子根据原子结构进行排列设计,通过正负交错设计,依据量子效应,可有效抵消相邻插脚端子或插脚凹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发热效应,通过多通道的设计形式,将插脚凹槽和插脚端子的数量设计为4个及4个以上,以有效提高充电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脚凹槽及插脚端子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本方案以2个、4个、8个和16个插脚分别进行介绍,当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扩大尺寸等方式设计更多通道。对于电车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等,电池容量较小,充电时所需的通道数可以设计的少一些,比如设计成单通道或双通道的形式,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2个插脚(单通道)相互配合的插头1和插座2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分别为4个插脚(双通道)相互配合的插头1和插座2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不管是2个或4个插脚配合,插脚凹槽11以及插脚端子21均位于同心圆上,并通过正负交错的设置。另外,为了方便操作,所述插头1和插座2上还可以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部,如图3和图4中所示,设置在插头1侧面限位缺口12和设置在插座2内侧的限位凸起22。
当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电动卡车、电动轮船或电动飞机等设备使用时,需要的通道数量较多,如图5和图6所示,采用8个插脚端子的设计形式,当然也可在电动汽车上可以同时设置两个插座,通过两路并行充电。具体使用时,为了方便使插头1和插座2插接和拔出,同时提高安全性,插头本体11上还设置有凸座13,凸座13的外周包括偶数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凸部131,所有的插脚凹槽11均设置在凸座13上;对应的,如图6所示,所述插座2上同样设置有与所述凸座13匹配的凹座23,所有的插脚端子21均设置在凹座23内,且插脚端子21的高度与凹座23的深度相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凸座13的整体形状为花瓣状,本实施例以4设计有4个弧形凸部131,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和尺寸设计,可以选择更多数量的插脚凹槽的数量和凸部的数量,通过对凸座13的形状进行设计,不管是何种角度和何种方向与插座2进行插接,只要根据弧形凸部131的形状就可以很方便的对接匹配,方便插头1与插座2对接,使用方便。
另外,为了使插头1和插座更好的结合,还可在凸座13上还设置有限位槽132,在插座2的凹座23内设置与与限位槽132匹配的限位柱231,限位柱231和限位槽132的直径及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设置。而且,从插座的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插脚端子21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与插座上表面等高,插座2设置在电动交通工具上,还可以在插座上设计与其适配的防护盖,多通道的设计形式及排布方式,使插头1和插座2具有适应更高的电压和电流特性,且插脚凹槽11与插脚端子21均采用镀金铜制成,插头本体和插座本体采用高绝缘材质制作,对于快速充电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从图5和图6可知,插脚凹槽11和插脚端子12等间距呈圆形排列,为了设计更多的通道,依据原子结构排列原理,还可以沿相邻插脚凹槽或插脚端子的空隙,以其所形成的圆周为对称轴,在圆周内外设置极性相反的插脚凹槽或插脚端子,且相邻插脚凹槽之间的间距相等。具体如图7和图8所示,图7中插脚凹槽103和104位于同心圆周上,如图中的虚线所示(虚线为方便理解而设计),插脚凹槽101和插脚凹槽102则以插脚凹槽103和104所在圆周为对称轴,沿插脚凹槽103和104之间的间隙对称设置,插脚操作101、102、103、和104之间的间距相等,在保证结构设计原理的前提下,增加通道数,同时提高充电效率。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充电放电保护板与充电设备的数据传输,保证充电安全性及稳定性,在所述凸座13的中心还可以设置有数据传输接口凹槽4,在所述凹座23的中心设置有与凸座中心数据传输接口凹槽4匹配的数据传输接口端子5,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凹槽4包括第一数据传输接口凹槽、第二数据传输接口凹槽、第三数据传输接口凹槽和第四数据传输接口凹槽,四个数据传输接口凹槽排列成正方形,位于同一圆周上,相邻数据传输接口凹槽极性相反,同样的,数据传输接口端子采用同样的设计形式,不管以什么角度插接,都能更好的对接,数据接口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比如0.5mm-2mm,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插头本体的形状及插座本体的形状不做限制,可以为方体或圆柱体,本实施例优选圆柱结构,插头本体的直径可设计为70mm、90mm或者更大,插脚凹槽的直径设计为5mm,且具体的插脚凹槽的直径、插脚端子的直径等尺寸都可根据实际传输的电流大小及需求进行相应的设计,在此不做限制。
总之,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不仅可适用于电动交通工具等电动设备的充电,还可以实现对能量存储设备的电能存储,采用原子结构设计,利用量子效应,通过抵消相邻插脚端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发热现象,并通过多通道及材质等特殊设计,实现高电压、高电流传输性能,结构设计巧妙,充电效率高,具有广泛的推广及实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本体,插头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同等规格的插脚凹槽,所述插脚凹槽等间距设置、且位于同一圆周上,相邻插脚凹槽的极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通道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上还设置有凸座,凸座的外周包括偶数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凸部,所有的插脚凹槽均设置在凸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通道插头,其特征在于:以插脚凹槽所形成的圆周为对称轴,沿相邻插脚凹槽的空隙,在圆周内外设置极性相反的插脚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多通道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座的中心位置处还设置有数据传输接口凹槽,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凹槽包括第一数据传输接口凹槽、第二数据传输接口凹槽、第三数据传输接口凹槽和第四数据传输接口凹槽,四个数据传输接口凹槽排列成正方形,位于同一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多通道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座上还设置有限位槽。
6.一种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插头适配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插脚凹槽匹配的插脚端子,所有的插脚端子规格相同,插脚端子等间距设置,相邻插脚端子的极性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多通道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上还设置有凸座,所述插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座匹配的凹座,所有的插脚端子均设置在凹座内,且插脚端子的高度与凹座的深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多通道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座的中心设置有与凸座中心数据传输接口匹配的数据传输接口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多通道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座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凹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限位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多通道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端子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插脚凹槽与插脚端子采用镀金铜制成。
CN201820201558.XU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 Active CN207938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01558.XU CN207938854U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01558.XU CN207938854U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8854U true CN207938854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1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01558.XU Active CN207938854U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88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3351A (zh) * 2018-02-06 2018-06-19 托马斯 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3351A (zh) * 2018-02-06 2018-06-19 托马斯 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3915U (zh) 电极板夹设辅助导电体的储供电装置
CN108183351A (zh) 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
CN106183767A (zh) 电动车辆和电池组
CN203103711U (zh) 电连接器及移动设备
CN105591048A (zh) 用于袋式电池单元的牵引电池汇流条支架
EP2953183A2 (de) Stecksystem zur kombination von lithium- akkumulatoren und deren verbindung zu einem batteriesystem
CN207938854U (zh) 一种新型多通道插头及其插座
CN101533930B (zh) 一种蓄电池组串并联转换的方法
CN204103147U (zh) 8Pin大电流连接器
CN204103087U (zh) 7Pin大电流圆头连接器
CN206992243U (zh) 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结构
CN205355412U (zh) 一种用于连接充电电池与充电装置的连接器
CN104065116A (zh) 用于电动工具的电池包充放电系统、方法以及电动工具
CN108791128A (zh) 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便携式套件
CN107785528A (zh) 一种铅酸电池内化成加酸壶及运用该加酸壶的充放电系统
CN206211093U (zh) 一种电连接器插孔和电连接器
CN202678562U (zh) 一种汽车电池箱连接器
CN102208718B (zh) 大容量高功率动力电源模块及其柔性连接条
CN207409584U (zh) 一种铅酸电池内化成加酸壶及运用该加酸壶的充放电系统
CN10235476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CN206806660U (zh) 一种模块电源的插头及连接器
CN206640351U (zh) 一种给蓄电池充电的充电装置
CN207926236U (zh) 一种多线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CN208530307U (zh) 一种电动汽车专用电池组高压盒及内设有高压盒的电池箱
CN205508955U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