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8686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8686U
CN207938686U CN201820387064.5U CN201820387064U CN207938686U CN 207938686 U CN207938686 U CN 207938686U CN 201820387064 U CN201820387064 U CN 201820387064U CN 207938686 U CN207938686 U CN 207938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sing
shell
compression spring
fixed block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70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伟
李宝玉
陈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n Car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 Car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n Car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870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8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8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86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有效解决电池的固定和紧急状态下的吸能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的左右两侧均装有固定块,固定块贯穿有台阶孔,台阶孔内设有与之配合的阶梯块,阶梯块的后方设有第一压簧,固定块的左端有连杆,连杆的球端相互接触,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压簧,内壳的左右两侧装有顶杆,内壳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有数个水平的第三压簧,第三压簧的一段固定在内壳上,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本实用新型的好处结构巧妙、简单实用,通过设计三级缓冲机构来吸能,并通过两个连杆和顶杆的组合实现了固定和触发两个功能,保证了电池的稳定和受力时的缓冲。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新能源电车方向,特别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箱主要布置在底盘下方,并且电池箱的结构大多为长方形并没有防护措施的电池箱结构。目前的大多数都是将电池进行简单的固定或者使电池可以进行滑动,从而使吸能材料吸收缓冲力,但是在车辆晃动较小时,车辆的自带减震已经完全可以保证电池的安全,不需要使电池进行额外的滑动,从而增加不必要的磨损和电池滑动;当车辆碰撞速度过大或者紧急刹车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碰撞力,碰撞力过大会引起电池箱的损坏甚至是动力电池的起火、爆炸等危险情况,所以电池箱内部设置一定的缓冲装置,从而保护电池,但是目前大多数的设备都是仅仅单方面的考虑固定或者缓冲的问题,没有充分的将其结合在一起,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可以有效防护电池的电池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可有效解决电池的固定和紧急状态下的吸能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口向上的外壳和内壳,内壳位于外壳的腔体内并可沿外壳左右滑动;内壳的左右两侧均装有一个位于外壳内壁上的固定块,固定块的中部贯穿有台阶孔,台阶孔的小端朝内,台阶孔内设有与之配合的阶梯块,阶梯块的后方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压簧;固定块的左端面中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水平的连杆,两个连杆前后对称分布并可沿固定块前后滑动,连杆的一端为球状,两个连杆的球端相互接触,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块之间设有第二压簧;内壳的左右两侧各装有一个水平的顶杆,顶杆的一段固定在内壳上,另一端为球状并与两连杆的球端相接触;内壳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有数个水平的第三压簧,第三压簧的一段固定在内壳上,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简单实用,通过设计三级缓冲机构来吸能,并通过两个连杆和顶杆的组合实现了固定和触发两个功能,保证了电池的稳定和受力时的缓冲。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口向上的外壳1和内壳2,内壳2位于外壳1的腔体内并可沿外壳1左右滑动;内壳2的左右两侧均装有一个位于外壳1内壁上的固定块3,固定块3的中部贯穿有台阶孔4,台阶孔4的小端朝内,台阶孔4内设有与之配合的阶梯块5,阶梯块5的后方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压簧6;固定块3的左端面中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水平的连杆7,两个连杆7前后对称分布并可沿固定块3前后滑动,连杆7的一端为球状,两个连杆7的球端相互接触,连杆7的另一端与固定块3之间设有第二压簧8;内壳2的左右两侧各装有一个水平的顶杆9,顶杆9的一段固定在内壳2上,另一端为球状并与两连杆7的球端相接触;内壳2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有数个水平的第三压簧10,第三压簧10的一段固定在内壳2上,另一端固定在外壳1上。
为了防止第三压簧10被挤压时发生弯曲,所述的第三压簧10与内壳2之间连接有水平杆11,水平杆11可置于外壳1与固定块3的缝隙之中。
为了使电池不发生上下移动并防尘,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盖板12,内壳2的上端可沿盖板12滑动。
为了使连杆7受力平衡,所述的固定块3的左端开设有竖直且开口朝右的凹槽13,凹槽13底部与台阶孔4相通,凹槽13的前后两端面上均开设有盲孔14,连杆7的后端插装在盲孔14内。
为了使电池可以散热,所述的外壳1和内壳2均开设有数个通风孔。
为了使内壳2受力平衡,所述的第三压簧10设有为8个,内壳2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布4个,内壳2下端的左右两侧均布4个。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第三压簧10处于拉伸状态,并且左右的第三压簧10受力状态一样,使内壳2受力平衡;内壳2的左右两个顶杆9的球端均与连杆7的球端接触,在第二压簧8的所用下,使内壳2的左右两个顶杆9被前后配合的两个连杆7阻挡在连杆7的内部,第一压簧6处于压缩状态,使阶梯块5在第一压簧6的压力下压紧台阶孔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电池放在内壳2的腔体内,并在腔体内放置一定值软性材料使内壳2电池紧接触,防止晃动,然后将盖板12固定在外壳1上,即可完成安装。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减速带等小的波动时,电池受力的惯性力较小,因此内壳2的左右两个顶杆9挤压连杆7的力不足以使两个连杆7分开,因此内壳2会被左右的四个连杆7卡在中间,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防止不必要的晃动;
当车辆遇到急刹车甚至碰撞时,电池会受到较大的惯性力,此时,电池如果不能进行缓冲的话很容易发生不可想象的后果,因此在电池惯性力较大的时候,内壳2也会受到较大的惯性力,此时,内壳2的左右两个顶杆9便会在内壳2的压力下,首先向前挤压左侧的两个连杆7,连杆7受到较大的力时,会挤压第二压簧8,使两连杆7分开,此过程会吸收电池受到的部分能量,一部分储存在第二压簧8中,另一部分转化为摩擦力;在顶杆9移动的同时,第三压簧10也会受到内壳2通过水平杆11传递过来的力,使左侧的第三压簧10受到挤压力,同时右侧的第三压簧10受到拉伸力,此过程也会吸收一部分的能量,当顶杆9继续移动时,顶杆9会处于台阶孔4内,并挤压节日块,使与阶梯块5连接的第一压簧6受到挤压力,吸收能量。
上述动作完成后,顶杆9会在车的惯性力和第一压簧6和第三压簧10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阶梯块5在第三压簧10的作用下复位,左侧的连杆7在第二压簧8的作用下复位,内壳2在向右移动时,内壳2左侧的顶杆9会挤压左侧的连杆7,从而吸收能量,如此往复一到两个循环便可将电池受到的惯性力抵消完,使电池得到保护;并且通过第三压簧10的拉伸和挤压作用,在车辆再次回到平稳状态时,内壳2会再次处于被卡紧的状态,保证电池的稳定。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电池的形状调整内壳2的腔体的形状,使内壳2可以与电池进行紧密的固定,防止电池与内壳2之间发生晃动,保证电池的稳定。触发电池进行缓冲的灵敏度,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压簧8的力的大小来实现,当第二压簧8力小时,电池受到较小的力也可以进行缓冲,当第二压簧8力比较大时,电池只有在受到比较大的撞击时才会启动缓冲。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杆9和左右的连杆7以及第二压簧8的配合,实现了固定和触发的功能,在顶杆9挤压力小的时候,使内壳2被固定,保证了电池的稳定性,在紧急状态即电池受到的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使顶杆9穿过连杆7,从而使电池进行一定的位移,并通过顶杆9与第二压簧8的摩擦力来吸收能量,很好的解决了目前电池在紧急状态下不能受到保护的情况,以及车辆在正常工作时电池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台阶孔4和阶梯块5,使顶杆9可以穿过台阶孔4来挤压阶梯块5,并通过第一弹簧来进行缓冲和减震,并在吸收完能量后,可以挤压顶杆9使其归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均匀分布的第三压簧10和水平杆11,实现了对内壳2的定位和缓冲,使内壳2在滑动后,可以在第三压簧10的拉伸力和挤压力的相互作用下对电池进行缓冲,当不需要缓冲时,又可以将电池拉回到中间的位置,使内壳2被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通过设计三级缓冲机构来吸能,并通过两个连杆和顶杆的组合实现了固定和触发两个功能,有效的解决了电池的固定问题以及在紧急状态下的吸能问题。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包括开口向上的外壳(1)和内壳(2),其特征在于,内壳(2)位于外壳(1)的腔体内并可沿外壳(1)左右滑动;内壳(2)的左右两侧均装有一个位于外壳(1)内壁上的固定块(3),固定块(3)的中部贯穿有台阶孔(4),台阶孔(4)的小端朝内,台阶孔(4)内设有与之配合的阶梯块(5),阶梯块(5)的后方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压簧(6);固定块(3)的左端面中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水平的连杆(7),两个连杆(7)前后对称分布并可沿固定块(3)前后滑动,连杆(7)的一端为球状,两个连杆(7)的球端相互接触,连杆(7)的另一端与固定块(3)之间设有第二压簧(8);内壳(2)的左右两侧各装有一个水平的顶杆(9),顶杆(9)的一段固定在内壳(2)上,另一端为球状并与两连杆(7)的球端相接触;内壳(2)的左右两侧对称分布有数个水平的第三压簧(10),第三压簧(10)的一段固定在内壳(2)上,另一端固定在外壳(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压簧(10)与内壳(2)之间连接有水平杆(11),水平杆(11)可置于外壳(1)与固定块(3)的缝隙之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盖板(12),内壳(2)的上端可沿盖板(12)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3)的左端开设有竖直且开口朝右的凹槽(13),凹槽(13)底部与台阶孔(4)相通,凹槽(13)的前后两端面上均开设有盲孔(14),连杆(7)的后端插装在盲孔(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和内壳(2)均开设有数个通风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压簧(10)设有为(8)个,内壳(2)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布(4)个,内壳(2)下端的左右两侧均布(4)个。
CN201820387064.5U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38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7064.5U CN207938686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7064.5U CN207938686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8686U true CN207938686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5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706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38686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8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0209A (zh) 一种防撞减震的高速公路护栏
CN105059227A (zh) 缓冲吸能式汽车保险杠
CN210038656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用防碰撞装置
CN20793868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CN107672554B (zh) 一种双层分级梯度吸能装置
CN108638990A (zh) 一种电动汽车缓冲保险杠
CN213878260U (zh) 一种可有效防止电池膨胀的软包电池模组结构
CN211853289U (zh) 一种用于车载摄像头的防震动的固定支架
CN206752365U (zh) 一种防撞减震的高速公路护栏
CN207374252U (zh) 一种主驾驶安全座椅的安全结构
CN215025532U (zh) 一种具备掉落保护功能的灭火器瓶体
CN211685654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减震装置
CN109131181A (zh) 一种可保护行人安全的汽车进气格栅装置
CN209434249U (zh) 一种车辆电池保护装置
CN21080586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安装架
CN210439185U (zh) 一种市政桥梁用限高装置
CN110027499A (zh) 一种可保护行人安全的汽车进气格栅装置
CN207274609U (zh) 一种铝合金保险杠防撞梁
CN208646786U (zh) 一种多级减震式汽车保险杠装置
CN207644323U (zh) 一种强硬度汽车后保险杠
CN217481849U (zh) 一种降低调压器输出传动的阻尼装置
CN215927446U (zh) 一种便携式矿井通风装置
CN205239420U (zh) 吸能式保险杠
CN216684666U (zh) 一种背伏式agv小车
CN110027479B (zh) 一种设置在遮物帘两端安装头中的移动限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4

Address after: 518000 Excellent Times Square Building 701-712 712, 4068 Yitian Road, Futia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ACH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32, 2nd floor, No. 3 Building, Yanshangyuan, Xierqi,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before: LVCHI AUTOMOTIVE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