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1450U - 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1450U
CN207931450U CN201820253701.XU CN201820253701U CN207931450U CN 207931450 U CN207931450 U CN 207931450U CN 201820253701 U CN201820253701 U CN 201820253701U CN 207931450 U CN207931450 U CN 207931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emiaxis
electric drive
drive axle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537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兆攀
杨晓龙
刘雅丽
李漫
王力朋
李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8202537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1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1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1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差速器、离合器和驱动轴机构;驱动电机与减速机构的一侧连接,减速机构的另一侧与差速器连接;差速器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一齿圈和第一行星架;离合器设置在第一太阳轮和第一行星架之间;驱动轴机构包括: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其中,第一太阳轮与第一半轴固定连接,第一行星架与第二半轴固定连接,使得当汽车的一侧车轮打滑时,可将离合器接合,使得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的转速一致,以帮助车辆脱困,提高了汽车在复杂路面行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各大车企的主要发展目标,新能源汽车通常采用电能作为驱动能源。
目前,参照图1,其示出了一种电驱动桥结构的示意图,针对四驱车型,通常是在车辆后桥中加入由电机1、减速器2和差速器3组成的电驱动桥,电机1、减速器2和差速器3相互连接,以实现四驱功能,并且其电驱动桥的差速器3采用开放式设计。
但是,在目前方案中,汽车在行驶至冰雪路面等易滑场景时,开放式的差速器3易产生因一侧车轮打滑导致车轮空转的问题,降低了车辆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开放式的差速器易产生因一侧车轮打滑导致车轮空转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驱动桥结构,所述电驱动桥结构包括:
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差速器、离合器和驱动轴机构;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减速机构的一侧连接,所述减速机构的另一侧与所述差速器连接;
所述差速器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一齿圈和第一行星架;
所述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行星架之间;
所述驱动轴机构包括: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
其中,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半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半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第二齿圈和第二行星架;
其中,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三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架上;
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差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驱动桥结构还包括:
制动器;
所述制动器与所述减速机构连接,其中,所述制动器与所述第二齿圈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器为液压驱动制动器或电驱动制动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减速机构、所述差速器、所述离合器和所述驱动轴机构同轴设置。
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电驱动桥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差速器、离合器和驱动轴机构;驱动电机与减速机构的一侧连接,减速机构的另一侧与差速器连接;差速器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一齿圈和第一行星架;离合器设置在第一太阳轮和第一行星架之间;驱动轴机构包括: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其中,第一太阳轮与第一半轴固定连接,第一行星架与第二半轴固定连接,使得当汽车的一侧车轮打滑时,可将离合器接合,使得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的转速一致,以帮助车辆脱困,提高了汽车在复杂路面行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差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驱动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电驱动桥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0、减速机构20、差速器30、离合器40和驱动轴机构50;驱动电机10与减速机构20的一侧连接,减速机构20的另一侧与差速器30连接;差速器30包括:第一太阳轮301、第一行星齿轮302、第一齿圈303和第一行星架304;离合器40设置在第一太阳轮301和第一行星架302之间;驱动轴机构50包括:第一半轴501和第二半轴502;其中,第一太阳轮301与第一半轴501固定连接,第一行星架304与第二半轴502固定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汽车的驱动电机10用于提供电能驱动力,并通过将驱动力输入与其连接的差速器30,经第一齿圈303输入的动力分配至第一太阳轮301和第一行星架304,最终将动力通过驱动轴机构50输出至车轮,使得车轮旋转,完成汽车的行驶。
其中,差速器30是能够使驱动轴机构50包括的第一半轴501和第二半轴502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第一太阳轮301、第一行星齿轮302、第一齿圈303和第一行星架304组成。差速器30的作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因此,差速器30是为了调整汽车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差速器30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驱动桥结构,进一步参照图3,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通过在差速器30包括的第一太阳轮301和第一行星架302之间设置离合器40,使得当一侧车轮打滑时,可将离合器40接合,使得第一半轴501和第二半轴502的转速一致,以帮助车辆脱困,提高了汽车在复杂路面行驶的稳定性,另外,差速器30中的齿轮组采用行星式齿轮,进一步减少了电驱动桥结构的占用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差速器、离合器和驱动轴机构;驱动电机与减速机构的一侧连接,减速机构的另一侧与差速器连接;差速器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一齿圈和第一行星架;离合器设置在第一太阳轮和第一行星架之间;驱动轴机构包括: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其中,第一太阳轮与第一半轴固定连接,第一行星架与第二半轴固定连接,使得当汽车的一侧车轮打滑时,可将离合器接合,使得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的转速一致,以帮助车辆脱困,提高了汽车在复杂路面行驶的稳定性。
可选的,参照图2,减速机构20包括:第二太阳轮201、第二行星齿轮202、第三行星齿轮203、第二齿圈204和第二行星架205;其中,第二太阳轮202与驱动电机10的转子101连接,第二行星齿轮202与第二太阳轮201啮合,第三行星齿轮203与第二齿圈204啮合,第二行星齿轮202和第三行星齿轮203设置在第二行星架205上;第二行星架205与差速器3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速机构20常用与实现驱动电机10与差速器30之间的减速传动,在驱动电机10与差速器30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具体为将驱动电机10输入轴上的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至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另外,减速机构20中的齿轮组采用行星式齿轮和太阳式齿轮组合,进一步减少了电驱动桥结构的占用空间。
可选的,参照图2,电驱动桥结构还包括:制动器60;制动器60与减速机构20连接,其中,制动器60与第二齿圈204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齿圈204可通过制动器60进行选择性的制动,例如,在车辆处于低速工况时,制动器60接合,减速机构20的第二齿圈204静止不动,驱动电机10的动力经第二太阳轮201输入,从第二行星架205输出,起到减速作用,然后动力经差速器30的第一齿圈303输入差速器30,并将动力分配至驱动轴机构50包括的第一半轴501和第二半轴502进行输出。
在车辆处于高速工况时,为了防止驱动电机10的转速过高导致损坏,制动器60将断开,此时,驱动电机10不再作为动力源驱动减速机构20和差速器30,但是差速器30及减速机构20的行星齿轮和行星架在车轮的带动下依然保持旋转,由于制动器60断开,减速机构20的第二齿圈204为自由状态,因此第二行星齿轮202和第三行星齿轮203将带动第二齿圈204旋转而无法带动第二太阳轮201旋转,这样,可以保证驱动电机10的转速不再随着车轮转速的上升而上升,有效避免电机因转速过高而损坏的风险。
可选的,制动器60为液压驱动制动器或电驱动制动器,制动器60可以依据车辆的实际功率进行选择,如,汽车为重型卡车等大吨位的汽车时,制动器60可以为液压驱动制动器,此时制动器60的制动力较大,当汽车为轻型汽车时,制动器60可以为电驱动制动器,电驱动制动器的结构较为简单,且重量较轻。
可选的,驱动电机10、减速机构20、差速器30、离合器40和驱动轴机构50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驱动桥结构采用同轴式布局,减速机构20及差速器30均使用行星齿轮,进一步缩减电驱动桥占据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汽车包括电驱动桥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差速器、离合器和驱动轴机构;驱动电机与减速机构的一侧连接,减速机构的另一侧与差速器连接;差速器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一齿圈和第一行星架;离合器设置在第一太阳轮和第一行星架之间;驱动轴机构包括: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其中,第一太阳轮与第一半轴固定连接,第一行星架与第二半轴固定连接,使得当汽车的一侧车轮打滑时,可将离合器接合,使得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的转速一致,以帮助车辆脱困,提高了汽车在复杂路面行驶的稳定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桥结构包括:
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差速器、离合器和驱动轴机构;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减速机构的一侧连接,所述减速机构的另一侧与所述差速器连接;
所述差速器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一齿圈和第一行星架;
所述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行星架之间;
所述驱动轴机构包括: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
其中,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半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半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第二齿圈和第二行星架;
其中,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三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架上;
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差速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桥结构还包括:
制动器;
所述制动器与所述减速机构连接,其中,所述制动器与所述第二齿圈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为液压驱动制动器或电驱动制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减速机构、所述差速器、所述离合器和所述驱动轴机构同轴设置。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
CN201820253701.XU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07931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3701.XU CN207931450U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3701.XU CN207931450U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1450U true CN207931450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52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53701.XU Active CN207931450U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14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8101A (zh) * 2021-11-11 2022-01-14 江苏华永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单电机同轴式两档电驱动桥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8101A (zh) * 2021-11-11 2022-01-14 江苏华永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单电机同轴式两档电驱动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36752U (zh) 纯电力可驱动机动车辆的、带有两个电动机器的动力传动系
CA2873705C (en) System for driving the drive wheels of an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
NL2005511C2 (en) Transmissie voor een elektrische of hybride aandrijving,
CN103373342B (zh) 区分车轮之间的扭矩的系统和方法
CN103448539B (zh) 具有圆柱外啮合齿轮等轴差速器的电传动装置
CN105197020B (zh) 集差速分动、湿式制动一体的重型梭车轮边驱动系统
CN207809036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3963638B (zh) 多轴车辆轮边电机动力耦合传动系统
CN103434389B (zh) 具有直驶助力机构的履带车辆电传动装置及方法
CN106347091A (zh) 离合控制型电驱动车桥
CN206086367U (zh) 一种双行星排式电驱动总成
CN111152650A (zh) 具有扭矩矢量控制的混合动力车桥驱动
CN107345558A (zh) 纯电动二档变速驱动桥及电动车
CN207931450U (zh) 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及汽车
CN109895619A (zh) 一种轮边驱动系统及用该轮边驱动系统的车辆
CN107585010A (zh) 环保车辆的后轮驱动装置
CN205086666U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02328582A (zh) 一种带电力自驱动车轮的电动轿车
CN207059752U (zh) 轮边驱动系统及使用该轮边驱动系统的车辆
CN106627077A (zh) 一种双输入动力耦合器及汽车
CN109278536B (zh) 一种轮边驱动系统及使用该轮边驱动系统的车辆
CN106945515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
CN105620259A (zh) 一种具有变速功能的电轴驱动系统及机动车
CN104149610B (zh) 4×4车辆轮边电机动力耦合传动系统
CN102889353B (zh) 刹车鼓差速分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1

Address after: 071000 No.75, Dongsheng Road,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eehiv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Hebei, Baoding

Patentee before: Changcheng Automobil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