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6788U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16788U
CN207916788U CN201820150769.5U CN201820150769U CN207916788U CN 207916788 U CN207916788 U CN 207916788U CN 201820150769 U CN201820150769 U CN 201820150769U CN 207916788 U CN207916788 U CN 207916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rocessor
signal
internet
alarms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07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新武
秦咏梅
胥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01507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16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16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167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包括微处理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适于感应汽车振动变化的振动感应装置和与微处理器由接口电路相连接的报警装置,以及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适于与远程用户端通信连接的通讯模块;接口电路还连接设有适于控制接口电路断开和闭合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以及还包括适于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控制电路断开和闭合的信号发生装置,信号发生装置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当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发出闭合信号,同时振动感应装置感应到汽车振动变化,则微处理器通过接口电路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并通过通讯模块与远程用户端进行远程信号通知。其成本较低,可基于物联网与远程用户端及时信号通知。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汽车作为代步工具逐渐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在我国汽车的个人保有量呈急速增长状态。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全国范围内的盗窃汽车案件发案数也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成为了危害公私财产安全的重大犯罪活动之一。特别是在广东、上海、山东、福建等汽车拥有量大的地区,盗窃汽车犯罪案件频发。这类案件的高发不仅严重地侵害了广大车主的合法权益,而且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并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而据相关汽车保险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所处理的汽车被盗索赔案中,安装防盗系统汽车的比例明显低于未安装防盗系统的汽车。
庞大的汽车数量以及未来巨大的汽车需求都打开了汽车防盗器的巨大市场。伴随着汽车销量的增长,汽车防盗器市场也随之保持着增长势头。汽车防盗器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最初的机械式防盗器主要是通过锁定离合、制动、油门或转向盘、变速档来达到防盗的目的。此类防盗器防盗性能极低,现市面上已经很少使用。电子式防盗器靠锁定点火或启动来达到防盗的目的,其具有一定的防盗功能,但超出有效距离或无人看管时,其防盗功能也将丧失殆尽。芯片式数码防盗器多用于汽车原配防盗器,其基本原理是用密码钥匙锁住汽车的马达、电路和油路,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无法启动车辆。此类防盗器虽然解决了电子式防盗器的防解码功能,但仍然摆脱不了距离的限制。网络防盗器是指通过网络来实现汽车的开关门、启动马达、截停汽车、汽车的定位以及车辆会根据车主的要求提供远程的车况报告等功能。网络防盗器虽然解决了距离限制的弊端,但用户购买成本、使用及维护成本均太高,一般普通用户难以承受并望而却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可基于物联网与远程用户端及时信号通知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其包括:
微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的适于感应汽车振动变化的振动感应装置和与所述微处理器由接口电路相连接的报警装置,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的适于与远程用户端通信连接的通讯模块;
所述接口电路还连接设有适于控制接口电路断开和闭合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以及还包括适于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电路断开和闭合的信号发生装置,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
当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发出闭合信号,同时所述振动感应装置感应到汽车振动变化,则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接口电路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并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远程用户端进行远程信号通知。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其中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的射频识别模块,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包括内置的天线和RFID阅读器,以及用户随声携带适于与所述RFID阅读器信号连接的电子标签;
当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RFID阅读器之间无感应信号时,则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发出所闭合信号;当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RFID阅读器相互发生感应时,则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发出断开信号。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其中所述振动感应装置为设置于车体内的管式光纤,其包括套管和内置于所述套管中的光纤,所述光纤自然放置于所述套管中。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其中所述振动感应装置为微波传感器。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的GPS定位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GSM通信模块。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方案通过振动感应装置感应汽车车体的振动变化,并产生感应信号,当用户停车之后远离汽车之后,信号发生装置发出闭合信号,通过微处理器发出闭合指令,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接口电路闭合,此时若振动感应装置感应到汽车车体发生振动,则发出感应信号,微处理器通过接口电路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并通过通讯模块与远程用户端进行远程信号通知。
具体地,信号发生装置较为优选地采用射频识别模块,车主用户随声携带电子标签,如将电子标签设置于汽车车钥匙内或腕表内,只需方便携带即可,并对于设置RFID阅读器,当车主用户靠近汽车时,RFID阅读器就能感应识别到电子标签,当车主用户远离汽车时,直至电子标签与RFID阅读器之间无感应信号,如此可控制射频识别模块根据对应的环境状态发出闭合信号或断开信号。
另外,振动感应装置可优选采用管式光纤或微波传感器,光纤对于振动信号有着很好的敏感性,当入侵事件发生时的机械振动、冲击量等振动信号通过套管不但没有被减弱,反而得到增强,从而达到在事件发生的早期,微控制器就能感应到振动信号并且及时进行警报的目的;而微波传感器则利用多普勒原理,即当无线电波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反射波的频率会随物体的移动状态而改变。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反射波的频率和发射波的频率相等;如果物体朝着发射方移动,则反射波会被压缩,反射波的频率会增加;反之,反射波的频率会随之减小。于是微波传感器能准确、快速地监测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窃贼用工具使劲砸或撬汽车玻璃或车门时,玻璃或车门就会振动,微波传感器就能检测到反射波频率的改变,从而实现了自动感知汽车是否被外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管式光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其包括:
微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的适于感应汽车振动变化的振动感应装置和与所述微处理器由接口电路相连接的报警装置,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的适于与远程用户端通信连接的通讯模块;
所述接口电路还连接设有适于控制接口电路断开和闭合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以及还包括适于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电路断开和闭合的信号发生装置,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
当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发出闭合信号,同时所述振动感应装置感应到汽车振动变化,则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接口电路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并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远程用户端进行远程信号通知。
其中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的射频识别模块,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包括内置的天线和RFID阅读器,以及用户随声携带适于与所述RFID阅读器信号连接的电子标签;
当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RFID阅读器之间无感应信号时,则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发出所闭合信号;当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RFID阅读器相互发生感应时,则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发出断开信号。
其中所述振动感应装置为设置于车体内的管式光纤1,其包括套管10和内置于所述套管10中的光纤11,所述光纤11自然放置于所述套管10中。
其中所述振动感应装置为微波传感器。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的GPS定位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GSM通信模块,当汽车被强行侵入时,集成的GSM通信模块还可以提供的GPRS数据传输功能将汽车所在的经纬度信息发送回至远程用户端。
该技术方案通过振动感应装置感应汽车车体的振动变化,并产生感应信号,当用户停车之后远离汽车之后,信号发生装置发出闭合信号,通过微处理器发出闭合指令,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接口电路闭合,此时若振动感应装置感应到汽车车体发生振动,则发出感应信号,微处理器通过接口电路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并通过通讯模块与远程用户端进行远程信号通知。
具体地,信号发生装置较为优选地采用射频识别模块,车主用户随声携带电子标签,如将电子标签设置于汽车车钥匙内或腕表内,只需方便携带即可,并对于设置RFID阅读器,当车主用户靠近汽车时,RFID阅读器就能感应识别到电子标签,当车主用户远离汽车时,直至电子标签与RFID阅读器之间无感应信号,如此可控制射频识别模块根据对应的环境状态发出闭合信号或断开信号。
另外,振动感应装置可优选采用管式光纤或微波传感器,光纤对于振动信号有着很好的敏感性,当入侵事件发生时的机械振动、冲击量等振动信号通过套管不但没有被减弱,反而得到增强,从而达到在事件发生的早期,微控制器就能感应到振动信号并且及时进行警报的目的;而微波传感器则利用多普勒原理,即当无线电波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反射波的频率会随物体的移动状态而改变。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反射波的频率和发射波的频率相等;如果物体朝着发射方移动,则反射波会被压缩,反射波的频率会增加;反之,反射波的频率会随之减小。于是微波传感器能准确、快速地监测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窃贼用工具使劲砸或撬汽车玻璃或车门时,玻璃或车门就会振动,微波传感器就能检测到反射波频率的改变,从而实现了自动感知汽车是否被外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的适于感应汽车振动变化的振动感应装置和与所述微处理器由接口电路相连接的报警装置,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的适于与远程用户端通信连接的通讯模块;
所述接口电路还连接设有适于控制接口电路断开和闭合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以及还包括适于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电路断开和闭合的信号发生装置,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
当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发出闭合信号,同时所述振动感应装置感应到汽车振动变化,则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接口电路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并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远程用户端进行远程信号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的射频识别模块,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包括内置的天线和RFID阅读器,以及用户随声携带适于与所述RFID阅读器信号连接的电子标签;
当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RFID阅读器之间无感应信号时,则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发出所闭合信号;当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RFID阅读器相互发生感应时,则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发出断开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感应装置为设置于车体内的管式光纤,其包括套管和内置于所述套管中的光纤,所述光纤自然放置于所述套管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感应装置为微波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的GPS定位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GSM通信模块。
CN201820150769.5U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16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0769.5U CN207916788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0769.5U CN207916788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16788U true CN207916788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5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076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16788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167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1212A (zh) * 2018-10-23 2019-01-04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汽车防盗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1212A (zh) * 2018-10-23 2019-01-04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汽车防盗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8474Y (zh) 远程移动通讯网络式汽车智能防盗抢装置
CN201134140Y (zh) 汽车内生命探测报警装置
CN100446046C (zh) 汽车加速度监控防盗报警系统
CN105128816A (zh)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车载终端
CN201007845Y (zh) 车辆远程监视报警防盗系统
CN105150999A (zh) 一种车辆监控管理方法及终端
CN201998943U (zh) 一种基于gps的汽车防盗装置
CN205034077U (zh) 一种车辆监控终端
CN105128817A (zh) 一种车辆监控管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6585565A (zh) 智能汽车安全防盗系统
CN107323414A (zh) 一种汽车车载防盗报警系统
CN205034078U (zh) 一种车辆监控管理服务器
CN105984526A (zh) 一种自行车防盗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6800009A (zh) 一种车载防盗报警系统
CN102376141A (zh) 基于rfid双卡认证的自行车防盗系统
CN20791678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防盗装置
CN202753906U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汽车防盗摄像机
CN205034076U (zh) 一种车载终端
CN108533074A (zh) 一种基于nb-iot的云锁防盗方法
RU106194U1 (ru) Сигнализацио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охраны и контро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02279086U (zh) 一种智能汽车防盗报警移动物联网系统
CN200992191Y (zh) 汽车加速度监控防盗报警器
CN103195322A (zh) 一种u形锁
CN105966347A (zh) 一种电动车防盗系统
CN112572346A (zh) 一种基于旧手机的汽车防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