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3369U - 煤泥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煤泥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13369U CN207913369U CN201820001437.0U CN201820001437U CN207913369U CN 207913369 U CN207913369 U CN 207913369U CN 201820001437 U CN201820001437 U CN 201820001437U CN 207913369 U CN207913369 U CN 2079133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entration basin
- filtering means
- means dehydration
- circulating system
- slurry circ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0706 fil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866 black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5611 fee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376 precipit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250 coal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h2o 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池、第一浓缩池、第二浓缩池、与第一浓缩池连通的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以及与第二浓缩池连通的第二过滤脱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缓冲池上的煤泥水分配器,煤泥水分配器分别与第一浓缩池和第二浓缩池连通,第一浓缩池与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第一过滤脱水装置通过第一控制装置与第二过滤脱水装置连通,第一控制装置与第一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第二浓缩池与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第一过滤脱水装置通过第二控制装置与第二过滤脱水装置连通,第二控制装置与第二检测装置通信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减少循环水浓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煤泥水处理系统是湿法选煤厂的重要环节,在现有的煤炭洗选工艺中,不论是跳汰选煤工艺还是重介质选煤工艺,水是湿法选煤过程的重要工作介质,选煤生产过程中要耗用大量的水,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煤泥水,为了减少水耗,实现洗水闭路循环以及资源的全利用,必须将煤泥水进行处理,对煤泥进行回收。污泥浓缩设备以及煤泥(尤其是细煤泥)脱水处理设备是煤泥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两者功效至关重要,煤泥水处理不当,将造成环境污染,降低选煤厂经济效益等。
如图1所示,现有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池1′、与缓冲池1′连通的第一浓缩池2′和与缓冲池1′连通的第二浓缩池3′,第一浓缩池2′依次通过第一煤泥泵4′、第一搅拌桶5′和第一入料泵6′与加压过滤机7′连通,第二浓缩池3′依次通过第二煤泥泵8′、第二搅拌桶9′和第二入料泵10′与板框压滤机11′连通,第一浓缩池2′和第二浓缩池3′的溢流与循环池12′连通。煤泥水进入缓冲池1′之后,通过煤泥水分配器2′将缓冲池1′内的煤泥水分配到第一浓缩池2′和/或第二浓缩池3′中进行浓缩沉淀。第一浓缩池2′和/或第二浓缩池3′的溢流进入循环池12′,第一浓缩池2′的底流分别通过第一煤泥泵4′、第一搅拌桶5′和第一入料泵6′输送到加压过滤机7′中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加压过滤机7′的滤液水输送到缓冲池1′中重复利用。第二浓缩池3′的底流分别通过第二煤泥泵8′、第二搅拌桶9′和第二入料泵10′进入板框压滤机11′进行固液分离,并将板框压滤机11′的滤液水输送到缓冲池1′中重复利用。
然而,现有的煤泥水处理系统的第一浓缩池2′和第二浓缩池3′并联使用,加压过滤机7′和板框压滤机11′也并联使用,由于加压过滤机不适应细、粘、易泥化的煤泥特性,以及板框压滤机自动化程度低,且单台的处理量比加压过滤机低,现有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又无法检测浓缩池的底流的滤液中煤泥的质量分数,导致小于0.045毫米的煤泥在煤泥水处理系统中循环时间长,循环水浓度变大,处理后的煤泥水分高,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无法检测煤泥水处理系统中的滤液中煤泥的质量分数,导致循环水浓度变大,工作效率低,成本高,提出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池、与所述缓冲池连通的第一浓缩池、与所述缓冲池连通的第二浓缩池、与所述第一浓缩池连通的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浓缩池连通的第二过滤脱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池上的煤泥水分配器,所述煤泥水分配器的入料端与所述缓冲池连通,所述煤泥水分配器的出料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浓缩池和所述第二浓缩池连通,所述第一浓缩池与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通过第一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浓缩池与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通过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循环水池和第一滤液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滤液输送装置与所述循环水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连通的第二滤液输送装置,所述第一滤液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三检测装置和与所述第三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的第三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滤液输送装置通过所述第三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滤液输送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池设置有第一接收管道,所述循环水池通过所述第一接收管道接收所述第一浓缩池的溢流。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池还设置有第二接收管道,所述循环水池通过所述第二接收管道接收所述第二浓缩池的溢流。
进一步的,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接收管道,所述第二浓缩池通过所述第三接收管道接收所述第一浓缩池的溢流。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池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煤泥水分配器通信连接的第四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接收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的第四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接收管道通过所述第四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三接收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浓缩池的底流的第一入料桶和用于对所述第一入料桶内的煤泥进行固液分离的加压过滤机,所述第一入料桶设置在所述第一浓缩池和所述加压过滤机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所述第二浓缩池的底流的第二入料桶和用于对所述第二入料桶内的煤泥进行固液分离的板框压滤机,所述第二入料桶设置在所述第二浓缩池和所述板框压滤机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料桶与所述加压过滤机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二入料桶与所述板框压滤机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煤泥水分配器根据缓冲池中的煤泥水的浓度分配到第一浓缩池和/或第二浓缩池中,实现第一浓缩池和第二浓缩池串联、并联及混联,提高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的处理效率,降低成本。同时,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分别检测第一浓缩池和第二浓缩池的底流的滤液水的浓度,控制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的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根据不同的粒径的煤泥颗粒给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以便分别针对不同煤泥颗粒含量采用不同的处理设备,充分发挥不同过滤脱水装置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减少煤泥在煤泥水处理系统中循环时间,降低循环水浓度,降低煤泥水处理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现有技术的煤泥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缓冲池; 2′-第一浓缩池; 3′-第二浓缩池;
4′-第一煤泥泵; 5′-第一入料桶; 6′-第一入料泵;
7′-加压过滤机; 8′-第二煤泥泵; 9′-第二入料桶;
10′-第二入料泵; 11′-板框压滤机; 12′-循环池;
101-缓冲池; 102-煤泥水分配器; 103-第一浓缩池;
104-第二浓缩池; 105-第一过滤脱水装置; 106-第二过滤脱水装置;
107-第一检测装置; 108-第一控制装置; 109-第二检测装置;
110-第二控制装置; 111-循环水池; 112-第一滤液输送装置;
113-第二滤液输送装置; 114-第三检测装置; 115-第三控制装置;
116-第一接收管道; 117-第二接收管道; 118-第三接收管道;
119-第四检测装置; 120-第四控制装置; 121-第一入料桶;
122-加压过滤机; 123-第二入料桶; 124-板框压滤机;
125-第一输送装置; 126-第二输送装置; 127-第三输送装置;
128-第四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缓冲池101、设置在缓冲池101上的煤泥水分配器102、第一浓缩池103、第二浓缩池104、与第一浓缩池103连通的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以及与第二浓缩池104连通的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6,煤泥水分配器102的入料端与缓冲池101连通,煤泥水分配器102的出料端分别与第一浓缩池103和第二浓缩池104连通,第一浓缩池103与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之间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107,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通过第一控制装置108与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7连通,第一控制装置108与第一检测装置107通信连接,第二浓缩池104与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6之间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109,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通过第二控制装置110与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6连通,第二控制装置110与第二检测装置109通信连接。
缓冲池101可均衡水质和水量,煤泥水分配器102用于根据缓冲池101中的煤泥水的浓度将缓冲池101中的煤泥水分配缓冲池101内的煤泥水,实现第一浓缩池103和第二浓缩池104之间的串联、并联和混联,可向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7输送不同粒径的煤泥,提高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7的处理效率。
第一浓缩池103和第二浓缩池104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一浓缩池103的作用是得到含粗颗粒相对较多的底流和细颗粒相对较少的溢流循环水,第二浓缩池105的作用是得到含细煤泥颗粒相对较多的底流和粗煤泥颗粒较少的溢流循环水。
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用于对第一浓缩池103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6用于对第二浓缩池104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第一检测装置107用于检测第一浓缩池103的底流的滤液水中煤泥的质量分数,并根据检测值控制第一控制装置108的开启或关闭,第二检测装置109用于检测第二浓缩池104的底流的滤液水中煤泥的质量分数,并根据检测值控制疆控制装置110的开启或关闭,实现根据不同的粒径的煤泥颗粒给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7,以便分别针对不同煤泥颗粒含量采用不同的处理设备,充分发挥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7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降低煤泥水处理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泥水处理系统,通过煤泥水分配器根据缓冲池中的煤泥水的浓度分配到第一浓缩池和/或第二浓缩池中,实现第一浓缩池和第二浓缩池串联、并联及混联,提高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的处理效率,降低成本。同时,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分别检测第一浓缩池和第二浓缩池的底流的滤液水的浓度,控制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的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根据不同的粒径的煤泥颗粒给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以便分别针对不同煤泥颗粒含量采用不同的处理设备,充分发挥不同过滤脱水装置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减少煤泥在煤泥水处理系统中循环时间,降低循环水浓度,降低煤泥水处理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循环水池111和第一滤液输送装置112,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通过第一滤液输送装置112与循环水池111连接。
第一滤液输送装置112为耐磨管道,将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输出的滤液水通过第一滤液输送装置112输送到循环水池111进行处理,实现污水零排放。
可选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与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6连通的第二滤液输送装置113,第一滤液输送装置112上设置有第三检测装置114和与第三检测装置114通信连接的第三控制装置115,第一滤液输送装置112通过第三控制装置115与第二滤液输送装置113连通。
第三检测装置114用于检测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输出的滤液中煤泥的质量分数,当第三检测装置114的检测值小于0.3%时,第三控制装置115开启,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输出的滤液水进入循环水池111;当第三检测装置114的检测值大于0.3%时,第三控制装置115关闭,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输出的滤液水通过第二滤液输送装置113进入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6,经过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6进行再次固液分离,降低循环水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检测装置114设置的检测阈值不是唯一的数值,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
可选地,循环水池111设置有第一接收管道116,循环水池111通过第一接收管道116接收第一浓缩池103的溢流。
第一接收管道116为耐磨管道,管道的尺寸可根据煤泥水水量选择。将第一浓缩池103的溢流通过第一接收管道116输送到循环水池111进行处理,实现污水零排放。
可选地,循环水池111还设置有第二接收管道117,循环水池111通过第二接收管道117接收第二浓缩池104的溢流。
第二接收管道117为耐磨管道,管道的尺寸可根据煤泥水水量选择。将第二浓缩池104的溢流通过第二接收管道117输送到循环水池111进行处理,实现污水零排放。
可选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接收管道118,第二浓缩池104通过第三接收管道118接收第一浓缩池103的溢流。
第三接收管道118为耐磨管道,管道的尺寸可根据煤泥水水量选择。将第一浓缩池103的溢流通过第三接收管道118输送到第二浓缩池104进行再次浓缩沉淀,降低循环水的浓度。
可选地,缓冲池110上还设置有与煤泥水分配器102通信连接的第四检测装置119,第一接收管道116上设置有与第四检测装置119通信连接的第四控制装置120,第一接收管道116通过第四控制装置120与第三接收管道118连通。
为了实现全自动化检测和控制,无需人工操作,在缓冲池110上设置第四检测装置119,第四检测装置119用于检测进入缓冲池101的煤泥水中煤泥的质量分数。当第四检测装置119的检测值小于8%时,煤泥水分配器102将缓冲池101中的全部煤泥水进入第一浓缩池103或者第二浓缩池104进行浓缩沉淀;当第四检测装置119的检测值大于30%时,煤泥水分配器102将缓冲池101中的全部煤泥水进入第一浓缩池103进行浓缩沉淀,第四控制装置120开启,将第一浓缩池103的溢流进入第二浓缩池104进行再次浓缩沉淀,然后通过第二接收管道117将第二浓缩池104的溢流进入循环水池111进行处理;当第四检测装置119的检测值大于8%小于30%时,将缓冲池101中的煤泥水按照比例进入第一浓缩池103和第二浓缩池104进行浓缩沉淀,经过浓缩沉淀后,底流物料进入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或/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6进行固液分离,以备后续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检测装置119设置的检测阈值不是唯一的数值,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
可选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105包括用于存储第一浓缩池103的底流的第一入料桶121和用于对第一入料桶121内的煤泥进行固液分离的加压过滤机122,第一入料桶121设置在第一浓缩池103和加压过滤机122之间。通过加压过滤机,提高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处理量,运行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从而降低人工成本。
可选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106包括用于存储第二浓缩池104的底流的第二入料桶123和用于对第二入料桶123内的煤泥进行固液分离的板框压滤机124,第二入料桶123设置在第二浓缩池104和板框压滤机124之间。通过板框压滤机14降低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固体含量,降低循环水浓度。
可选地,第一入料桶121与加压过滤机122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125,第二入料桶123与板框压滤机124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126。
第一输送装置125和第二输送装置126为渣浆泵,通过第一输送装置125和第二输送装置可以更好地将第一入料桶121和第二入料桶123内的煤泥水分别输送到加压过滤机122和板框压滤机124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入料桶121和第二入料桶123内均设置有用于搅拌底流的搅拌器。底流经搅拌器搅拌后,使得后续的加压过滤机122或板框压滤机124进行固液分离操作时容易到达预期效果,固液分离的效果更好。
第一浓缩池103和第一入料桶121之间设置有第三输送装置127,可以更好地将第一浓缩池103的底流输送到第一入料桶121或者第二入料桶123中。第二浓缩池104和第二入料桶123之间设置有第四输送装置128,可以更好地将第二浓缩池103的底流输送到第一入料桶121或者第二入料桶123中。第三输送装置127和第四输送装置128为渣浆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泥水处理系统,通过煤泥水分配器根据缓冲池中的煤泥水的浓度分配到第一浓缩池和/或第二浓缩池中,实现第一浓缩池和第二浓缩池串联、并联及混联,提高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的处理效率,降低成本。同时,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分别检测第一浓缩池和第二浓缩池的底流的滤液水的浓度,控制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的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根据不同的粒径的煤泥颗粒给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以便分别针对不同煤泥颗粒含量采用不同的处理设备,充分发挥不同过滤脱水装置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减少煤泥在煤泥水处理系统中循环时间,降低循环水浓度,降低煤泥水处理的生产成本。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池、与所述缓冲池连通的第一浓缩池、与所述缓冲池连通的第二浓缩池、与所述第一浓缩池连通的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浓缩池连通的第二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池上的煤泥水分配器,所述煤泥水分配器的入料端与所述缓冲池连通,所述煤泥水分配器的出料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浓缩池和所述第二浓缩池连通,所述第一浓缩池与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通过第一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浓缩池与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通过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循环水池和第一滤液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滤液输送装置与所述循环水池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连通的第二滤液输送装置,所述第一滤液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三检测装置和与所述第三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的第三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滤液输送装置通过所述第三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滤液输送装置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设置有第一接收管道,所述循环水池通过所述第一接收管道接收所述第一浓缩池的溢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还设置有第二接收管道,所述循环水池通过所述第二接收管道接收所述第二浓缩池的溢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接收管道,所述第二浓缩池通过所述第三接收管道接收所述第一浓缩池的溢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池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煤泥水分配器通信连接的第四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接收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的第四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接收管道通过所述第四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三接收管道连通。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浓缩池的底流的第一入料桶和用于对所述第一入料桶内的煤泥进行固液分离的加压过滤机,所述第一入料桶设置在所述第一浓缩池和所述加压过滤机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所述第二浓缩池的底流的第二入料桶和用于对所述第二入料桶内的煤泥进行固液分离的板框压滤机,所述第二入料桶设置在所述第二浓缩池和所述板框压滤机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料桶与所述加压过滤机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二入料桶与所述板框压滤机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01437.0U CN207913369U (zh) | 2018-01-02 | 2018-01-02 | 煤泥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01437.0U CN207913369U (zh) | 2018-01-02 | 2018-01-02 | 煤泥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13369U true CN207913369U (zh) | 2018-09-28 |
Family
ID=63617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01437.0U Active CN207913369U (zh) | 2018-01-02 | 2018-01-02 | 煤泥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1336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64080A (zh) * | 2020-05-12 | 2020-09-15 |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
-
2018
- 2018-01-02 CN CN201820001437.0U patent/CN20791336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64080A (zh) * | 2020-05-12 | 2020-09-15 |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选煤滤液液位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08207B (zh) | 一种河湖清淤污泥脱水干化一体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7416994A (zh) | 一种泥水盾构机在细颗粒地层中施工的泥浆多级分离方法 | |
CN105923970A (zh) | 泥水分离系统以及泥水分离方法 | |
CN105641980B (zh) | 洗砂废水固液分离装置 | |
CN207913369U (zh) | 煤泥水处理系统 | |
CN103768836A (zh) | 一种高浊度水调节沉淀处理系统 | |
CN107555761A (zh) | 一种可移动式的底泥快速脱水自动化设备 | |
CN209242822U (zh) | 一种商砼搅拌站资源回收系统 | |
CN112456672A (zh) | 一种矿井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204325027U (zh) | 快速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7726877U (zh) | 一种油田废液处理站 | |
CN110065177A (zh) | 静电分选系统 | |
CN205398436U (zh) | 污泥脱水系统 | |
CN210543776U (zh) | Abs塑料回收清洗再生产用清洗池水处理系统 | |
CN204569607U (zh) | 一种快速脱水机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7252585A (zh) | 煤泥水处理系统 | |
CN207838385U (zh) | 一种可自动调节浓度的浓密机 | |
CN214866072U (zh) | 干膜膜渣处理排放系统 | |
CN105417660B (zh) | 一种自来水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205840846U (zh) | 钻井泥浆不落地处理装置 | |
CN114642919A (zh) | 一种光卤石生产钾肥产生的尾盐液固液分离系统及工艺 | |
CN209378609U (zh) | 一种渣浆环保干排水循环系统 | |
CN114477700A (zh) | 针对复杂地理环境下泥水盾构泥浆的处理方法 | |
CN209081539U (zh) | 一种新型玻璃深加工磨机的水处理循环系统 | |
CN203545852U (zh) | 一种河湖清淤污泥脱水干化一体化试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