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9956U - 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及电池包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及电池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9956U
CN207909956U CN201820428050.3U CN201820428050U CN207909956U CN 207909956 U CN207909956 U CN 207909956U CN 201820428050 U CN201820428050 U CN 201820428050U CN 207909956 U CN207909956 U CN 207909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tegrated morphology
holder integrated
cooled
communica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280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之恩
蒋锋
刘珂
王新峰
姚强强
翟方宁
刘杰
于翔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280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9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9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9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及电池包系统,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该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包括水冷板、支撑架以及连通管。水冷板与支撑架一体成型且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水冷板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且两端开口的冷却水孔,连通管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水冷板沿第一方向的两端。连通管为空心管且包括流通腔,每个冷却水孔的两端分别与流通腔连通。该水冷支架集成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将水冷板和支撑架一体化集成设计,结构紧凑,有利于产品轻量化设计,也进一步提升电池包PACK系统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及电池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及电池包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车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现有电动汽车中的水冷系统是布置在承重支架的上方,通过承重支架为电池模组提供支撑作用,同时在承重支架上设置水冷系统,从而为电池模组进行水冷降温。
然而,在进行水冷系统的装配时,需要将承重板、水冷板通过支撑柱等零件组装起来,零部件多,且装配时布置的空间较大,不利于电池包PACK的紧凑设计,从而影响PACK系统能量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支架集成结构,通过将水冷板和支撑架一体成型,连通管与水冷板和支撑架焊接而成,从而实现集成设计,多个零部件集成为一体式结构,优化了装配工序,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使空间布局更加紧凑,有利于电池包PACK轻量化设计,也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包PACK系统的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冷支架集成结构,所述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包括水冷板、支撑架以及连通管;
所述水冷板与所述支撑架一体成型且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水冷板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且两端开口的冷却水孔,所述连通管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水冷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
所述连通管为空心管且包括流通腔,每个所述冷却水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流通腔连通。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分别与所述水冷板的两端焊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与所述水冷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齐平;
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焊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水冷支撑组件,所述水冷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臂和一个所述水冷板,所述水冷板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臂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冷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相邻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为D型管;
所述D型管包括平面壁和弧面壁,所述平面壁开设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冷却水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冷却水孔通过所述流通孔与所述流通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弧面壁开设有与所述流通腔连通的引流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口设置有引流管,两个所述连通管上的所述引流管分别为进水管和出水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撑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和电池模组连接的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和水冷支架集成结构;
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水冷支架集成结构的上方,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将水冷板、支撑板以及连通管集成化设计,使得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布局紧凑,功能集成,有利于轻量化设计,也进一步提升电池包系统PACK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的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中连通管的剖视图。
图标:100-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水冷板;103-冷却水孔;11-水冷支撑组件;13-支撑架;132-支撑臂;14-固定部;16-连通管;162-流通孔;164-流通腔;165-平面壁;167-弧面壁;168-引流口;17-引流管;172-进水管;175-出水管;18-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其中图1—图4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所示。
该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包括水冷板10、支撑架13以及连通管16,其中,水冷板10与支撑架13一体成型,连通管1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于水冷板10和支撑架13的两端。
支撑架13为电池模组提供支撑作用,水冷板10中的冷却水孔103与连通管16连通,连通管16上还开设有引流口168,使得该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整体上具有一个进水口,一个出水口。
下面对该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沿A-A方向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
水冷板10包括了多个依次并排设置的冷却水孔103,冷却水孔103的两端开口,能够将冷却水从一端流入,另一侧流出。该水冷板10与支撑架13是一体成型,通过将型材挤出成型,从而较好实现水冷板10与支撑架13的集成设计。
在挤出成型时,水冷板10和支撑架13均沿第一方向18延伸,这里的第一方向18是指沿着冷却水孔103的延伸方向,如图1中所示,该支撑架13包括了支撑臂132,第一方向18即为支撑臂132的长度方向。
可选的,该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包括至少两个水冷支撑组件11,每个水冷支撑组件11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臂132和一个水冷板10,水冷板10位于两个支撑臂132之间,至少两个水冷支撑组件11是一次性挤压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中的水冷支撑组件11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或者为多个,无论水冷支撑组件11的数量为几个,均是通过一次性挤压成型。
其中的水冷支撑组件11不局限于上述的一个水冷板10和两个支撑臂132的结构形式,还可以为多个支撑臂132或多个水冷板10等,只要满足支撑臂132与水冷板10一体成型,支撑臂132作为承重板能够为电池模组提供支撑作用,水冷板10中能够流通多股冷却水为电池模组冷却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包括两个水冷支撑组件11,两个水冷支撑组件11相邻并排设置,每个水冷支撑组件11中,支撑臂132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水冷板10的两侧,该两个水冷支撑组件11是采用一次性挤压成型方式。
支撑架13沿第一方向18的两端与水冷板10沿第一方向18的两端平齐,使得该支撑架13与水冷板10形成一个矩形,连通管16位于水冷板10的两端,能够与水冷板10和支撑架13同时连接固定。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沿B-B面的剖视图。请参照图3所示,该连通管16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水冷板10沿第一方向18的两端。
由于连通管16为空心管且用于将冷却水经过该连通管16流入或流出该水冷板10中的冷却水孔103,故连通管16开设有多个流通孔162,流通孔162的数量与冷却水孔103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考虑到冷却水经过连通管16流入水冷板10,该连通管16与水冷板10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选取钎焊方式,使该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为一个固定的整体。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中连通管16的剖视图。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该连通管16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焊接于水冷板10和支撑架13的两端。
该连通管16为中空状且包括流通腔164,连通管16的横截面形状为D型管,D型管包括平面壁165和弧面壁167。
其中,在平面壁165上开设有多个流通孔162,当连通管16与水冷板10固定连接后,水冷板10的每个冷却水孔103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其两端的连通管16的流通腔164连通,使得冷却水孔103通过流通孔162与流通腔164连通。
在D型管的弧面壁167上还开设有与流通腔164连通的引流口168,通过第一个连通管16上开设的引流口168将冷却水引入到流通腔164内,冷却水又从第一个连通管16的流通孔162流入到水冷板10的冷却水孔103内,然后冷却水从冷却水孔103的另一端经过第二个连通管16的流通孔162流入到流通腔164内,最后从第二个连通管16的引流口168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能够方便的将冷却水引入到该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中,在连通管16的引流口168设置有引流管17。
两个连通管16上的引流管17分别为进水管172和出水管175,该进水管172和出水管175可以作为水管,也可以作为进水管172接头和出水管175接头,在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将外来的冷却水管的接头与该进水管172接头和出水管175接头连接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该进水管172接头和出水管175接头的结构形式不做要求,可以是螺纹结构的接头,也可以为卡扣形式的接头,只要能够方便的将冷却水引入到该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中,然后引出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支撑架13的每个支撑臂132设置有固定部14,当电池模组需要固定在支撑架13上时,通过支撑臂132上的固定部14将电池模组进行固定,支撑臂132作为承重板,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4位于支撑臂132沿第一方向18的两端。
可选的,固定部14上开设有固定孔,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将电池模组与支撑架13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一、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功能集成,使用方便;
二、通过将水冷板10与支撑架13一体成型,连通管16通过焊接方式与水冷板10和支撑架13固定连接,从而将水冷板10与支撑架13集成设计,多个零部件集成为一体式结构,优化装配工序;
三、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使得空间布局更加紧凑,功能集成,有利于电池包PACK轻量化设计,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包PACK系统的能量密度。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和如实施例1提供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
该电池模组位于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的上方,采用连接件将电池模组与支撑架13固定连接。由于现有的水冷系统是布置在承重支架上方,装配零部件多,布置的空间大,不利于电池包PACK的紧凑设计,从而影响PACK系统能量密度。
具有该水冷支架集成结构100的电池包系统,简化了零部件的装配,提升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减轻了系统质量,较好实现电池包PACK减重及轻量化,也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包PACK系统的能量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包括水冷板、支撑架以及连通管;
所述水冷板与所述支撑架一体成型且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水冷板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且两端开口的冷却水孔,所述连通管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水冷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
所述连通管为空心管且包括流通腔,每个所述冷却水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流通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分别与所述水冷板的两端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与所述水冷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齐平;
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水冷支撑组件,所述水冷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臂和一个所述水冷板,所述水冷板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相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为D型管;
所述D型管包括平面壁和弧面壁,所述平面壁开设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冷却水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冷却水孔通过所述流通孔与所述流通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壁开设有与所述流通腔连通的引流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口设置有引流管,两个所述连通管上的所述引流管分别为进水管和出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和电池模组连接的固定部。
10.一种电池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冷支架集成结构;
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水冷支架集成结构的上方,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CN201820428050.3U 2018-03-28 2018-03-28 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及电池包系统 Active CN207909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8050.3U CN207909956U (zh) 2018-03-28 2018-03-28 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及电池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8050.3U CN207909956U (zh) 2018-03-28 2018-03-28 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及电池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9956U true CN207909956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5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28050.3U Active CN207909956U (zh) 2018-03-28 2018-03-28 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及电池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99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9315A (zh) * 2021-07-23 2021-11-09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底盘及电池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9315A (zh) * 2021-07-23 2021-11-09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底盘及电池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09956U (zh) 水冷支架集成结构及电池包系统
CN110098362A (zh) 一种自带液冷结构的电池模组
CN110048190B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散热系统
CN207183365U (zh) 一种循环散热型锂电池组
CN208254271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11071098U (zh) 一种提高溢流循环效率的清洗槽结构
CN109378544B (zh) 一种可折叠电池水冷板
CN207587856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蜂窝形阴极流道板
CN210136989U (zh) 双层通道动力电池液冷板
CN115799712A (zh) 一种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115020860A (zh) 一种集成液冷板及一种电池包
CN110393929B (zh) 用于化工传热的热虹吸式再沸器
CN207797815U (zh) 串级u型管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211702863U (zh) 一种分水板装置
CN216928702U (zh) 电芯支架及电池模组
CN201171253Y (zh) 一种机架
CN215393331U (zh) 一种可拆卸式放热焊接模架
CN219103775U (zh) 一种新型的纵向流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支撑结构
CN216598685U (zh) 一种变频柜
CN214754004U (zh) 集成式液冷电池箱体托盘
CN211980761U (zh) 一种用于极板生产车间的冷却设备
CN217873006U (zh) 一种发动机中冷器及汽车发动机系统
CN217999703U (zh) 一种具有独立外循环散热系统的柴油发电机组
CN104135115B (zh) 一种用于冷却的彼此热交换的双回路筒体
CN218722417U (zh) 一种制冷机组冷凝器段的热量转化为生活热源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8

Address after: 450016 Haihai East Road 1689,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atentee after: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Haihai East Road 1689,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aima Automobil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Hippocampal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