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5157U - 建筑物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5157U
CN207905157U CN201820286638.XU CN201820286638U CN207905157U CN 207905157 U CN207905157 U CN 207905157U CN 201820286638 U CN201820286638 U CN 201820286638U CN 207905157 U CN207905157 U CN 207905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scissor unit
limited block
scissors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866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成欣
袁晓飞
陈云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at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handong Guoj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at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at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at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866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5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5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51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包括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橡胶套筒,橡胶套筒中空,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剪叉机构,剪叉机构包括第一剪叉单元及第二剪叉单元,第一剪叉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剪叉杆,第二剪叉单元包括两个第二剪叉杆,第一剪叉单元铰接有第一滑块,第二剪叉单元铰接有第二滑块,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剪叉机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均位于腔室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提高减震特性及稳定性。

Description

建筑物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减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即建筑减震技术,建筑减震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设置耗能装置,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弹塑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
减震支架是用于减缓建筑对地面的冲击的装置,然而,传统的减震支架多注重减震效果而很少侧重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导致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减震支架内的弹簧与壳体极其容易脱离,即发生散架现象,进而导致减震效果得不到发挥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减震支架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同时提高减震特性及稳定性的建筑物减震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包括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沿竖直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橡胶套筒,所述橡胶套筒中空,所述橡胶套筒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橡胶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套筒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有腔室;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剪叉机构,所述剪叉机构包括第一剪叉单元及第二剪叉单元,所述第一剪叉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剪叉杆,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一剪叉单元,所述第二剪叉单元包括两个第二剪叉杆,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二剪叉单元,所述第一剪叉单元及所述第二剪叉单元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剪叉单元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分别与所述第二剪叉单元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铰接,以形成所述剪叉机构;所述第一剪叉单元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剪叉单元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板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铰接的节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铰接的节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剪叉机构、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第二限位块均位于所述腔室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底部到所述第一限位槽底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底部到所述第二限位槽底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套筒的筒壁的内部嵌入有钢板,所述橡胶套筒及所述钢板均为环形,所述钢板与所述橡胶套筒同轴,所述钢板为多个,多个所述钢板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剪叉单元与所述第二剪叉单元铰接的两个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组件沿竖直方向并排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组件沿水平方向并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建筑物减震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橡胶套筒、所述剪叉机构、所述第一滑块及所述第二滑块,在当有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一方面所述剪叉机构能够抵抗变形以及承受不同方向的冲击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所述剪叉机构在受到冲击载荷后能够快速响应,并且在所述橡胶套筒的作用下达到较高的缓冲效果,从而提高了减震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物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建筑物减震装置带有第三弹簧及第四弹簧的结构图;
图3为两个减震组件串联时建筑物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两个减震组件并联时建筑物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橡胶套筒;4、腔室;5、剪叉机构;6、第一剪叉单元;7、第二剪叉单元;8、第一剪叉杆;9、第二剪叉杆;10、第一滑块;11、第二滑块;12、限位板;13、第一限位槽;14、第二限位槽;15、第一限位块;16、第二限位块;17、钢板;18、第一弹簧;19、第二弹簧;20、减震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包括减震组件20,所述减震组件20包括第一支撑板1及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沿竖直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之间连接有橡胶套筒3,所述橡胶套筒3中空,所述橡胶套筒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橡胶套筒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套筒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之间形成有腔室4;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剪叉机构5,所述剪叉机构5包括第一剪叉单元6及第二剪叉单元7,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包括两个第一剪叉杆8,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8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即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为X型,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包括两个第二剪叉杆9,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9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即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为X型,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及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分别与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铰接,以形成所述剪叉机构5;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一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0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滑动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滑块10沿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滑动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滑块11沿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板12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及第二限位槽14,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8铰接的节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5,所述第一限位块15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3滑动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块15沿所述第一限位槽13往复运动,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9铰接的节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6,所述第二限位块16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4滑动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限位块16沿所述第二限位槽14往复运动;所述剪叉机构5、所述第一滑块10、所述第二滑块11、所述第一限位块15及所述第二限位块16均位于所述腔室4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15的底部到所述第一限位槽13底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6的底部到所述第二限位槽14底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建筑物减震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橡胶套筒3、所述剪叉机构5、所述第一滑块10及所述第二滑块11,在当有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一方面所述剪叉机构5能够抵抗变形以及承受不同方向的冲击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所述剪叉机构5在受到冲击载荷后能够快速响应,并且在所述橡胶套筒3的作用下达到较高的缓冲效果,从而提高了减震特性。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限位板12、所述第一限位块15及所述第二限位块16,能够保证所述剪叉机构5运动的稳定性。
针对所述第一滑块10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连接方式,其可以为: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滑块10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凹槽滑动配合。
针对所述第二滑块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连接方式,其可以为: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滑块1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凹槽滑动配合。
为了提高所述橡胶套筒3的缓冲性能,如图1所示,所述橡胶套筒3的筒壁的内部嵌入有钢板17,所述橡胶套筒3及所述钢板17均为环形,所述钢板17与所述橡胶套筒3同轴,所述钢板17为多个,多个所述钢板17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列。
为了进一步提高减震特性,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与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铰接的两个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8,以限制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与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铰接的两个节点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剪叉机构5能够抗更大的冲击载荷,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减震特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减震特性,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限位块15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6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9,以限制所述第一限位块15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6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剪叉机构5能够抗更大的冲击载荷,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减震特性。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减震特性,如图3所示,所述减震组件20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组件20沿竖直方向并排连接,即将两个所述减震组件20串联,以此提高了沿对沿竖直方向冲击载荷的抵抗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减震特性。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减震特性,如图4所示,所述减震组件20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组件20沿水平方向并排连接,即将两个所述减震组件20并联,以此提高了沿对沿水平方向冲击载荷的抵抗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减震特性。

Claims (6)

1.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组件(20),所述减震组件(20)包括第一支撑板(1)及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沿竖直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之间连接有橡胶套筒(3),所述橡胶套筒(3)中空,所述橡胶套筒(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橡胶套筒(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套筒(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之间形成有腔室(4);
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剪叉机构(5),所述剪叉机构(5)包括第一剪叉单元(6)及第二剪叉单元(7),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包括两个第一剪叉杆(8),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8)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包括两个第二剪叉杆(9),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9)于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及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分别与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铰接,以形成所述剪叉机构(5);
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顶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一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0)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底部的两个连接端点均铰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板(12)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及第二限位槽(14),两个所述第一剪叉杆(8)铰接的节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5),所述第一限位块(15)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3)滑动配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剪叉杆(9)铰接的节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6),所述第二限位块(16)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4)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剪叉机构(5)、所述第一滑块(10)、所述第二滑块(11)、所述第一限位块(15)及所述第二限位块(16)均位于所述腔室(4)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15)的底部到所述第一限位槽(13)底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6)的底部到所述第二限位槽(14)底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筒(3)的筒壁的内部嵌入有钢板(17),所述橡胶套筒(3)及所述钢板(17)均为环形,所述钢板(17)与所述橡胶套筒(3)同轴,所述钢板(17)为多个,多个所述钢板(17)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叉单元(6)与所述第二剪叉单元(7)铰接的两个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5)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6)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20)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组件(20)沿竖直方向并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20)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组件(20)沿水平方向并排连接。
CN201820286638.XU 2018-02-28 2018-02-28 建筑物减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05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6638.XU CN207905157U (zh) 2018-02-28 2018-02-28 建筑物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6638.XU CN207905157U (zh) 2018-02-28 2018-02-28 建筑物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5157U true CN207905157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8663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05157U (zh) 2018-02-28 2018-02-28 建筑物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51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2306A (zh) * 2020-09-03 2021-03-16 中南大学 一种复合型阻尼器
CN114030768A (zh) * 2021-11-08 2022-02-11 麻秀碧 一种锂电池运输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4161381A (zh) * 2021-12-17 2022-03-11 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机器人装配升降专用平台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2306A (zh) * 2020-09-03 2021-03-16 中南大学 一种复合型阻尼器
CN112502306B (zh) * 2020-09-03 2021-09-14 中南大学 一种复合型阻尼器
CN114030768A (zh) * 2021-11-08 2022-02-11 麻秀碧 一种锂电池运输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4161381A (zh) * 2021-12-17 2022-03-11 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机器人装配升降专用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19800U (zh) 建筑物减震支架
CN207905157U (zh) 建筑物减震装置
CN107386479B (zh) 一种多次屈服型减震支撑构件
CN111827505B (zh)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
CN208072686U (zh) 一种建筑物减震支架
CN212205843U (zh) 一种新型弹簧阻尼着陆缓冲结构
CN207213588U (zh) 建筑内部机电设备用抗震支架
CN209976061U (zh) 一种用于加固梁和柱节点的阻尼器及梁和柱的减震结构
CN210658714U (zh) 一种适用于大跨度钢结构的抗震支座
CN110863423B (zh) 一种桥梁对接抗震装置
CN111895034A (zh) 一种附带阻尼的三维变刚度限位隔震装置
CN213773920U (zh) 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CN21194899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CN213990377U (zh) 一种发电机减震机座
CN21400607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CN211007203U (zh) 一种大玻璃板块夹板隐框组合肋式幕墙系统
CN214356658U (zh) 一种航空用机身右前绝缘减震器设备
CN215451065U (zh) 一种新型电阻柜外壳
CN207257579U (zh) 一种外延缓冲式载重汽车后保险杠
CN111006551A (zh) 一种开放式软着陆缓冲装置
CN215829691U (zh) 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
CN215977837U (zh) 钢结构用减震支座
CN213354625U (zh) 一种车门外蒙皮支撑结构
CN218612165U (zh) 一种多功能二氧气体保护焊机
CN219100388U (zh) 一种房屋抗震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