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2637U -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2637U
CN207902637U CN201820208877.3U CN201820208877U CN207902637U CN 207902637 U CN207902637 U CN 207902637U CN 201820208877 U CN201820208877 U CN 201820208877U CN 207902637 U CN207902637 U CN 207902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rod
hole
connector
upper le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088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祚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2088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2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2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26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两平行的左前杆和右前杆、左上杆和右上杆、左后杆和右后杆,左上杆的前端与左前杆的上端连接,后端与左后杆的上端连接,左前杆的上端和右前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前连接杆连接,左后杆的上端和右后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后连接杆连接,左前杆上端、左上杆前端和前连接杆左端之间以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三通式杆件接头设有沿左上杆轴向延伸的上杆安装槽,左上杆设于上杆安装槽内,上杆转轴两端分设于上杆安装槽两侧壁并径向贯通左上杆端部,将左上杆可转动的与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挡雨蓬支架折叠至一维状态,大幅度减少占用面积,有助于仓储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机动车附件领域,具体是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上。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104044671A于2014年9月17日公开了“电动车折叠遮雨阳蓬”,包括支架、蓬杆、蓬布,前支架下端固定连接在车体前端两侧架杠上、后支架下端固定连接在后车架两侧架杠上,两根蓬杆分两边,其两端分别与同一侧的前支架侧杆上端、后支架侧杆上端转动连接,连接处设有紧固件,蓬杆可旋转竖立或落下,蓬布活动连接在蓬杆上。其申请人宣称,该实用新型的蓬杆可折叠,使用时竖起蓬杆,装上蓬布即可遮雨挡阳;不用时蓬杆落下转为保险杠功能,蓬前、后都有透明窗,无蓬杆遮挡视线,前支架及蓬杆的前伸弯管对称结构形成车把转动空间,骑行安全,车体外形美观,占空间小;蓬杆倾斜角度可调节,且车蓬安装便捷,经济实用,给骑车人带来方便。在实际应用中,包括该方案在内的传统支架,虽然可以拆卸,但是缺乏良好的折叠功能,仅能使支架从打开的三维状态折叠至平面的二维状态,无法进一步折叠成杆状,因此在储运时占用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可以将挡雨蓬支架折叠至一维状态,大幅度减少占用面积,有助于仓储运输。
为了便于叙述,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概念,均以身处支架下方、面向行驶前进方向为基准位置。
为了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两平行的左前杆和右前杆、左上杆和右上杆、左后杆和右后杆,左上杆的前端与左前杆的上端连接,后端与左后杆的上端连接,左前杆的上端和右前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前连接杆连接,左后杆的上端和右后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后连接杆连接,左前杆上端、左上杆前端和前连接杆左端之间以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三通式杆件接头设有沿左上杆轴向延伸的上杆安装槽,左上杆设于上杆安装槽内,上杆转轴两端分设于上杆安装槽两侧壁并径向贯通左上杆端部,将左上杆可转动的与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前连接杆端部可拆装的插接有前连接杆端子,前连接杆端子和三通式杆件接头上分别设有轴孔或轴座,前连接杆转轴同时贯通轴孔和轴座;左后杆上端、左上杆后端和和后连接杆左端之间以同样方式连接;左上杆与右上杆之间以上连接杆连接;上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T形杆接头,T形杆接头的外侧为通孔,适配的套接在左上杆上,内侧为盲孔,上连接杆插接其中,通孔端与盲孔端铰接;铰接轴轴向垂直于由上连接杆和左上杆共同确定的面。
由于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为一个完全左右对称的结构,为了节约文字篇幅,下文仅具体描述位于支架左侧一方的结构;如无特别指出,应当理解为支架右侧也同样设有对称的结构。
本方案设计的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主结构包括竖直向的左前杆和右前杆、水平向的左上杆和右上杆、竖直向的左后杆和右后杆、前端连接用的前连接杆、后端连接用的后连接杆。通过彼此连接,构成了前端两个竖杆、后端两竖杆、上方两横杆的基本架构。其中的三通式杆件接头,可以与X向、Y向、Z向的三个杆件端部连接在一起。其中X向的前连接杆和Y向的左前杆的连接方式都可以是直接连接,而Z向的左上杆的连接方式不同,是在接头上设计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上杆安装槽,而左上杆的端部铰接在上杆安装槽内。这样的设计使Z轴不但具备了绕上杆转轴转动的功能,而且其转动至打开状态时,受到了上杆安装槽的限位,可以保持方向的准确。前连接杆通过轴与三通式杆件接头实现可分拆的功能,可以仅拆除左右端的其中一端,另一端转动收拢即可。三通式杆件接头不但可以使用在支架的前端,还可以使用在支架的后端,用来连接左后杆上端、左上杆后端和和后连接杆左端。由于三通杆接头的结构特点,限定了当支架打开时左前杆、左上杆和前连接杆三者处于三个彼此相交的轴向上,因此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右前杆和右上杆四者合围而成的矩形不会发生错动,前连接杆、左前杆和右前杆三者构成的缺下边的矩形不会发生错动,后连接杆、左后杆和右后杆三者构成的缺下边的矩形也不会发生错动,整体支架的牢固度得到有效保证。上连接杆左右端都带有T形杆接头,T形杆接头不仅连接左上杆和上连接杆,而且自身带转动结构,使上连接杆与左上杆之间的夹角可以在0°-180°之间变化。经过这样的设计,彼此平行的左上杆、右上杆和横向连接两者的上连接杆构成H形,并且可以通过T形杆接头上的转动结构实现左上杆、右上杆的距离变化直至完全靠拢。T形杆接头外侧的通孔与左上杆适配,必要的时候可以调节T形杆接头在左上杆上的位置。使用时,只需拆开左前杆的其中一端连接部件,就能将整个支架合拢成一维的状态。
作为优选,左前杆和右前杆的下端以横置的前横杆连接;前横杆与左前杆铰接,铰接轴轴向平行于由左前杆、右前杆、上连接杆和前横杆共同确定的矩形面;前横杆的左右两铰接点至少其中之一可拆卸。本方案在支架的前端通过左前杆、右前杆、上连接杆和前横杆合围成一个矩形,可以用来安装挡雨板。而前横杆的左右两铰接点至少其中之一可拆卸,当需要收拢支架时,拆开其中一个铰接点就可以实现快速收拢。
作为优选,前横杆上设有前端杆接头;前端杆接头上设有横向的横杆固定孔和纵向的纵杆固定孔;横杆固定孔为通孔,纵杆固定孔为下端开口的盲孔;前端杆接头的前端设有前挡雨板安装槽,前挡雨板安装槽的开口方向向上,长度方向与横杆固定孔的轴向平行,且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放;前纵杆下端与车身前端固定,上端插接在纵杆固定孔中。左前杆与右前杆可以分别通过固定装置与车身前端固定,也可以如本方案这样,在支架前端设计前纵杆,前纵杆下端与车身固定,上端通过前端杆接头与前横杆的中部固定,前端杆接头的前端还设有前挡雨板安装槽,实现了连接前纵杆和前横杆、安装挡雨板的功能。
作为优选,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和前横杆合围成矩形,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上均设有挡雨板固定件,固定件的固定平面与挡雨板适配。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和前横杆合围成矩形,挡雨板也可以是与该矩形适配的形状。在杆件矩形框的左、右、上三方向各设1个固定件,可以与下方的前挡雨板安装槽共同实现固定挡雨板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两端开口,槽口两侧设有固定耳,固定耳上设有螺栓孔;固定片与固定槽可通过螺纹连接对合固定,并将相应的杆件紧固在固定槽与固定片之间。固定件设有一个固定槽和一个固定片,固定槽两端开口,侧向槽口的左右两侧设有固定耳,固定耳上设有固定面及贯通固定面的螺栓孔,而固定片通过螺纹连接,可以对合在固定面上,与固定槽一起,将相应的杆件紧固在固定槽与固定片之间,确保坚固。
作为优选,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前横杆和前纵杆均为非圆形杆;与之配合的固定孔及固定槽均为适配的形状。使用非圆杆,配合同样形状尺寸的孔、槽,可以保证不会滑动,紧固效果最好。
作为优选,还设有具弹性的左外翻杆和右外翻杆;左外翻杆和右外翻杆的长度大于左上杆的长度;左上杆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向后向外和向前向外的插孔,左外翻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插接在左上杆的前后端的插孔中;右侧各部位的形状结构与左侧相应部位对称设置。左上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设计了两个插孔,前端插孔向后向外,后端插孔向前向外,并配备了长度大于左上杆的左外翻杆,左外翻杆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稍作弯曲后将其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插孔中,与左上杆合围形成一个弧形向外突出的弓形。该结构可以使挡雨蓬支架在左侧得到有效的外延,并且该外延结构可以通过插接快速组建和分离。
作为优选,左上杆套接有一对可转式双杆接头;可转式双杆接头上设有与左上杆套接的第一杆件套接孔,还设有与左外翻杆套接的第二杆件插接孔;第二杆件插接孔为盲孔,其轴线与第一杆件套接孔的轴线之间设有锐角;左上杆为圆杆,可转式双杆接头以第一杆件套接孔套接在左上杆外可转动;位于前端的可转式双杆接头的第二杆件插接孔朝向侧后方,位于后端的可转式双杆接头的第二杆件插接孔朝向侧前方。本方案中使用的可转式双杆接头,拥有两个插接孔,一个通孔套接在左上杆上,一个盲孔用来插接做外翻杆的端部。使用该可转式双杆接头,可以使左外翻杆绕左上杆转动,在需要的时候将其向外向上翻转。
作为优选,左上杆分为至少前后两段,各相邻段之间铰接;铰接轴轴向平行于上连接杆轴向;左上杆的每一段上都通过T形杆接头与一上连接杆连接。本方案可将左上杆折叠成若干段,以大幅减少左上杆的长度。为了提高强度,左上杆的每一段上都通过T形杆接头与一上连接杆连接,实现左右两侧的连接。这样连接后,左上杆、右上杆和上连接杆之间形成了矩形,自身强度得到提高,而收拢成平行四边形直至一维的杆状的功能也得到了加强,不会出现左上杆与右上杆在收拢时不平行的状况。实现铰接的可以是市售的一种上杆转动接头,一端的杆件端部设计有延伸方向朝向杆件轴向、开口向上的槽体,槽体内设有横贯的轴,另一端的杆件端部套接在轴上,使该侧的杆件可绕轴向上转动至与另一侧的杆件合拢,而向下转动则被槽体的底部限制为不可能。
作为优选,还设有拉索;拉索有两条,其中一条紧绷的连接在左前杆的上端和左后杆的下端之间,另一条紧绷的连接在左前杆的下端和左后杆的上端之间。当支架打开时,侧面视角为为左前杆、左上杆、左后杆及车身四者构成的四边形。可以通过两条拉索分别拉住该四边形的两对角,实现结构强化。
作为优选,所述拉索为具弹性的拉索。弹性使拉索始终对两端点之间产生拉力,对持久保持支架的结构强度有利。两拉索在相交点处可以是固定在一起的,也可以是彼此独立的。
作为优选,还设有平行杆接头和后部转接杆;平行接头上设有至少2个彼此平行的通孔,左后杆紧固的设于其中一个通孔中;后部转接杆的下端与车身后部固定,上端紧固的插接在平行杆接头的另一个通孔中;后部转接杆上设有抱箍,抱箍通过螺栓副与车身后行李架的前后向杆件可拆装的紧固。左后杆和右后杆可以分别通过固定装置与车身后端固定,也可以如本方案这样,平行杆接头的一个通孔用来穿过并固定左后杆,后部转接杆的下端与车身后部固定,上端紧固的插接在平行杆接头的另一个通孔中。后部转接杆的下端设计了一个抱箍,可以与车身后端行李架的纵杆实现紧固。
作为优选,平行接头上还设有一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可拆装的连接有固定拉索端部的辅件。本方案在平行杆接头上设计了可固定拉索的辅件,例如一端有螺纹一端有钩、环等结构的辅件。当使用钩的结构时,拉索可以与辅件快速拆装,当使用环的结构时,拉索端部永久固定在环上,可通过螺纹拆装附件以实现拉索与支架本体的分合。
作为优选,连接左前杆与前横杆的杆接头上设有一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可拆装的连接有固定拉索端部的辅件。同样的,在连接左前杆与前横杆的杆接头上也设计有可固定拉索的辅件。
作为优选,左上杆在完全打开状态时为中间上翘的拱形。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支架内部空间较大,而且可以使雨水不会积存在支架顶部。
作为优选,前连接杆端子的转动位置终点处设有收纳凹槽。前连接杆端子转动至收拢状态时,与三通式杆件接头本体的其它位置紧密接触,可以将接触位置上设计出内凹的凹槽,使收拢后的体积更小。
作为优选,三通式杆件接头上设有可插接帽檐支撑杆的盲孔。盲孔一般设计为向前方,可以将撑起挡雨檐的杆件弯曲后两端分别插接在盲孔中,再将篷布蒙在撑起挡雨檐的杆件上即可。
作为优选,三通式杆件接头上设有可固定篷布的篷布固定孔。可以将篷布的一个角固定在篷布固定孔处。
作为优选,三通式杆件接头上设有凸起的三通式杆件接头加强筋,三通式杆件接头加强筋设于上杆安装槽槽底的背面,沿上杆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延伸。上杆安装槽的开口方向是左上杆受力的主要来源方向,因此上杆安装槽的槽底强度有待提高,为此本方案在槽底的背面设计了凸起的加强筋以帮助槽底强化。
作为优选,三通式杆件接头加强筋上设有可以固定拉索端部的拉索孔。这样就使得三通式杆件接头也具备了可固定拉索端部的结构。
作为优选,第一杆件套接孔的外侧壁与第二杆件插接孔的外侧壁之间连接有强化筋。由于第一杆件套接孔与第二杆件插接孔之间设有锐角,在使用时应力较为集中,因此在此处设计有连接两孔外侧壁的强化筋。
作为优选,第一杆件套接孔的轴线与第二杆件插接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有60°≥A≥10°。以第一杆件为基准,该角度的取值决定了第二杆件的斜向伸展角度,进而决定了由可转式双杆接头撑起的两个杆件能覆盖的角度范围。
作为优选,左外翻杆外凸呈弧形;弧形的弦为L,弧顶最高点至弦的距离为H,有4≥L/H≥2。L/H的比值决定了左外翻杆弧形的凸起程度。凸起程度过小,则缺乏实际使用意义,凸起程度过大会导致驾驶不安全,对左外翻杆的材质要求也会更高。
作为优选,前挡雨板安装槽的前侧壁外设有外凸的前端杆接头加强筋,前端杆接头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前挡雨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前挡雨板安装槽的前、后侧壁是受力较大的位置,前侧壁位于杆接头的最前端,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强化加固。而后侧壁后还有杆接头的其他结构,强度足够。
作为优选,还设有紧固螺栓孔;紧固螺栓孔径向贯通纵杆固定孔的两侧壁。设计了紧固螺栓孔,可以在纵杆插入后使用紧固螺栓将纵杆的上端与杆接头固定起来,防止松脱。
作为优选,紧固螺栓孔还径向贯通横杆固定孔的靠近纵杆固定孔一侧的侧壁。这样可以在紧固纵杆的同时,还能紧固横杆,使其不能随意的左右滑动。
作为优选,紧固螺栓孔所在位置设有凹坑,紧固螺栓孔外侧端开口于凹坑底部。为了避免螺栓头部伸出在外造成刮蹭,可以在杆接头相应的位置设计出凹坑,将紧固后的螺栓头设于凹坑底部。
作为优选,前横杆和/或前纵杆为中空杆。使用中孔杆,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材料消耗,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减少支架整体的重量,减少负重对车辆驾驶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挡雨蓬支架折叠至一维状态,大幅度减少占用面积,有助于仓储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外翻杆、右外翻杆、前纵杆、后部转接杆和拉索未示出。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左外翻杆、右外翻杆、前纵杆、后部转接杆和拉索未示出。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至即将完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外翻杆、右外翻杆和拉索未示出。
图5是前横杆、前纵杆与前端杆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前端杆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挡雨板固定件与相应杆件的配合关系图。
图10是可转式双杆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三通式杆件接头及附近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三通式杆件接头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T形杆接头及附近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平行杆接头及附近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上杆转动接头及左上杆的配合关系图。
图18是左前杆、前横杆及附近零件的配合关系图。
其中:A左前杆,B右前杆,C左上杆,C1左上杆端子,D右上杆,E左后杆,F右后杆,G前连接杆,H后连接杆,I左外翻杆,J右外翻杆,K上连接杆,L前横杆,M前纵杆,P拉索,P1拉索绳扣,1双杆接头,2三通式杆件接头,3T形杆接头,4平行杆接头,5铰接杆接头,6后部转接杆,7前端杆接头,8挡雨板固定件,9上杆转动接头,11第一杆件套接孔,12第二杆件插接孔,13双杆接头强化筋,21上杆安装槽,22上杆转轴,23前连接杆端子,24前连接杆转轴,25三通式杆件接头加强筋,61抱箍,71横杆固定孔,72纵杆固定孔,73前挡雨板安装槽,74前端杆接头加强筋,75紧固螺栓孔,81固定槽,82固定耳,83固定片,91上杆转动接头转轴,92上杆转动接头安装槽,99行李架纵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节约篇幅,下文的实施例中仅具体描述位于支架左侧一方的结构;如无特别指出,应当理解为支架右侧也同样设有对称的结构。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该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两平行的左前杆A和右前杆B、左上杆C和右上杆D、左后杆E和右后杆F,左上杆的前端与左前杆的上端连接,后端与左后杆的上端连接,左前杆的上端和右前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前连接杆G连接,左后杆的上端和右后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后连接杆H连接。还设有拉索P;拉索有两条,其中一条紧绷的连接在左前杆的上端和左后杆的下端之间,另一条紧绷的连接在左前杆的下端和左后杆的上端之间。
左前杆上端、左上杆前端和和前连接杆左端之间以三通式杆件接头2连接。如图12、图13、图14所示,三通式杆件接头设有沿左上杆轴向延伸的上杆安装槽21,左上杆端部插接有左上杆端子C1,设于上杆安装槽内,上杆转轴22两端分设于上杆安装槽两侧壁并径向贯通左上杆端部,将左上杆可转动的与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前连接杆端部插接有前连接杆端子23,前连接杆端子和三通式杆件接头上分别设有轴孔或轴座,前连接杆转轴24同时贯通轴孔和轴座。前连接杆两端的轴连接均为可拆卸的螺栓紧固。前连接杆端子的转动位置终点处设有收纳凹槽,前连接杆端子转动至收拢状态时,与三通式杆件接头本体的其它位置紧密接触,使收拢后的体积更小。三通式杆件接头上设有可插接帽檐支撑杆的盲孔。盲孔向前方,可以将撑起挡雨檐的杆件弯曲后两端分别插接在盲孔中,再将篷布蒙在撑起挡雨檐的杆件上即可。三通式杆件接头上设有可固定篷布的篷布固定孔,可以将篷布的一个角固定在篷布固定孔处。三通式杆件接头上设有凸起的三通式杆件接头加强筋25,三通式杆件接头加强筋设于上杆安装槽槽底的背面,沿上杆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延伸,三通式杆件接头加强筋上设有可以固定拉索端部的拉索孔,其中一条拉索端部的拉索绳扣可以与拉索孔固定。
本例的左后杆上端、左上杆后端和后连接杆左端之间也使用了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
上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T形杆接头3。如图15所示,T形杆接头的外侧为通孔,适配的套接在左上杆上,内侧为盲孔,上连接杆插接其中,通孔端与盲孔端铰接;铰接轴轴向垂直于由上连接杆和左上杆共同确定的面。
左前杆和右前杆的下端以横置的前横杆L连接,前横杆与前纵杆M通过前端杆接头7连接,前纵杆的下端与车身固定。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前端杆接头包括三个主要部分:横杆固定孔71是横向设置的通孔,前横杆可以横向插接其中;纵杆固定孔72是开口向下的盲孔,可以将前纵杆上端插入其中;前挡雨板安装槽73位于杆接头的最前端,为一两端开放的横向槽体,槽的延伸方向为与横杆固定孔平行的横向,槽体的两侧壁之间的间隙与前挡雨板的厚度适配,可以将前挡雨板的下侧边适配的插接其中。前挡雨板安装槽的前侧壁外设有外凸的前端杆接头加强筋74,前端杆接头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前挡雨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杆接头上还设有紧固螺栓孔75,从后向前轴向贯通纵杆固定孔的两侧壁、贯通横杆固定孔的后侧壁,而前纵杆的上端适配位置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可以将前纵杆与杆接头固定,同时螺栓前端压住前横杆的外侧壁,使前横杆不能轻易的横向滑动。紧固螺栓孔所在位置设有凹坑,紧固螺栓孔外侧端开口于凹坑底部。
如图18所示,前横杆的左端与左前杆下端通过铰接杆接头5实现转动连接,且通过螺栓副可拆卸。铰接杆接头上设有一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可拆装的连接有固定拉索端部的辅件。本例中,该辅件一端螺纹连接在杆接头上,另一端为一个封闭的环,可以与其中一条拉索端部的拉索绳扣固定。
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和前横杆合围成矩形。如图9所示,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上均设有挡雨板固定件8,固定件的固定平面与适配。固定件设有固定槽81,固定槽两端开口,槽口两侧设有固定耳82,固定耳上设有螺栓孔;固定片83与固定槽可通过螺纹连接对合固定,并将相应的杆件紧固在固定槽与固定片之间。挡雨板为透明塑胶板,形状为适配的矩形,其下边插接在前挡雨板安装槽内,上、左、右三边分别在适配位置设有孔,以通过螺栓副固定在相应杆件的挡雨板固定件上。
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前横杆和前纵杆均为非圆形杆;与之配合的固定孔及固定槽均为适配的形状。本例选择的为矩形截面。前横杆和前纵杆均为中空杆。
左上杆上套接有一对可转式双杆接头1,分设于前后端。如图10、图11所示,可转式双杆接头上设有与左上杆套接的第一杆件套接孔11,还设有与左外翻杆套接的第二杆件插接孔12;第一杆件套接孔与第二杆件插接孔之间以加强筋13连接。第二杆件插接孔为盲孔,其轴线与第一杆件套接孔的轴线之间设有锐角;左上杆为圆杆,可转式双杆接头以第一杆件套接孔套接在左上杆外可转动;位于前端的可转式双杆接头的第二杆件插接孔朝向侧后方,位于后端的可转式双杆接头的第二杆件插接孔朝向侧前方。左外翻杆为具弹性的杆件,长度长于左上杆,两端分别插接在一个可转式双杆接头的第二杆件插接孔内,使其自身向外侧凸出呈圆弧形,并与左上杆构成弓形,可以使支架左侧向外侧有效伸展。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将左外翻杆拆下即可。第一杆件套接孔的外侧壁与第二杆件插接孔的外侧壁之间连接有双杆接头强化筋13。第一杆件套接孔的轴线与第二杆件插接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有60°≥A≥10°,本例选A=45°。
左外翻杆外凸呈弧形;弧形的弦为L,弧顶最高点至弦的距离为H,有4≥L/H≥2。本例中,L/H=3。
左上杆分为至少前后两段,各相邻段之间铰接;铰接轴轴向平行于上连接杆轴向;左上杆的每一段上都通过T形杆接头与一上连接杆连接。本例中,左上杆分为前后两段,两段之间以上杆转动接头9实现铰接。如图17所示,上杆转动接头包括一个上杆转动接头安装槽92,槽体开口向上,延伸方向为左上杆的轴向,上杆转动接头转轴92位于槽体中部,转轴的轴向为横贯安装槽的水平向。左上杆的后段与接头的槽体端实现固定插接,左上杆的前段伸入安装槽中,通过转轴实现与后段铰接,可以从上转动至与后段合拢,但是受槽体底部的限位,不可向下转动。在使用时,通过篷布的前后张力拉住打开状态左上杆的前后两端,使其始终伸展。左上杆、右上杆和两根上连接杆构成一个矩形,矩形的四个角均可变,形成平行四边形,甚至可将四根杆件完全收拢成一维状态。
左后杆通过平行杆接头4与车身后端固定。如图16所示,平行接头上设有至少2个彼此平行的通孔,左后杆紧固的设于其中一个通孔中,另一个通孔中紧固有后部转接杆6的上端。后部转接杆的下端为一个抱箍61,用来与车身后端行李架纵杆99实现可拆装的固定。另外还设有一个螺纹孔,螺纹连接一个辅件的一端,该辅件的另一端为封闭的环,可用来固定拉索的一端。
本例的拉索选择的是具弹性的拉索,拉索端部为拉索绳扣P1,可以紧固在固定拉索的辅件上。也可用无弹性的拉索,端部连接带弹簧的拉钩来替换。
左上杆在完全打开状态时为中间上翘的拱形。
支架的右侧,为与左侧对称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本例的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打开状态如图1所示,收拢时依次如图2、图3、图4所示。需要收拢时,拆下拉索,将支架从车身上分离,拆下左外翻杆、J右外翻杆、前纵杆和一对后部转接杆,拆开前横杆、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的其中一端的连接,形成图2状态。然后将左上杆与右上杆互相并拢,调节T形杆接头在左上杆上的位置,使左上杆与右上杆两者位置对应匹配,形成图3状态。左上杆和右上杆可以在长度方向上折叠,左前杆、右前杆和前横杆可以向上向后折叠,左后杆和右后杆可以向上向前折叠,形成图4状态。此时支架的主体部分被合拢为一维状态,其占用空间的体积仅由杆件自身的直径决定,杆件之间的空间已全部压缩,因此方便储运。需要安装时,只需要展开左上杆和右上杆,向前向下翻开左前杆、右前杆和前横杆、向后向下翻开左后杆和右后杆,拉开左前杆与右前杆之间的距离至最大,调节T形杆接头在左上杆上的位置,然后连接好前横杆、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的分离的一端,将前横杆通过前端杆接头与前纵杆固定,将前纵杆的下端与车身前端固定,左后右后安装上后部转接杆与车身后部的行李架纵杆进行紧固,最后将左外翻杆和右外翻杆插在左上杆和右上杆外侧,上端蒙上雨布,前端安装上挡雨板,最后对角的拉上拉索即可。

Claims (10)

1.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两平行的左前杆(A)和右前杆(B)、左上杆(C)和右上杆(D)、左后杆(E)和右后杆(F),左上杆的前端与左前杆的上端连接,后端与左后杆的上端连接,左前杆的上端和右前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前连接杆(G)连接,左后杆的上端和右后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后连接杆(H)连接,其特征是,左前杆上端、左上杆前端和和前连接杆左端之间以三通式杆件接头(2)连接;三通式杆件接头设有沿左上杆轴向延伸的上杆安装槽(21),左上杆设于上杆安装槽内,上杆转轴(22)两端分设于上杆安装槽两侧壁并径向贯通左上杆端部,将左上杆可转动的与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前连接杆端部可拆装的插接有前连接杆端子(23),前连接杆端子和三通式杆件接头上分别设有轴孔或轴座,前连接杆转轴(24)同时贯通轴孔和轴座;左后杆上端、左上杆后端和后连接杆左端之间以同样方式连接;左上杆与右上杆之间以上连接杆(K)连接;上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T形杆接头(3),T形杆接头的外侧为通孔,适配的套接在左上杆上,内侧为盲孔,上连接杆插接其中,通孔端与盲孔端铰接;铰接轴轴向垂直于由上连接杆和左上杆共同确定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其特征是,左前杆和右前杆的下端以横置的前横杆(L)连接;前横杆与左前杆铰接,铰接轴轴向平行于由左前杆、右前杆、上连接杆和前横杆共同确定的矩形面;前横杆的左右两铰接点至少其中之一可拆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其特征是,前横杆上设有前端杆接头(7);前端杆接头上设有横向的横杆固定孔(71)和纵向的纵杆固定孔(72);横杆固定孔为通孔,纵杆固定孔为下端开口的盲孔;前端杆接头的前端设有前挡雨板安装槽(73),前挡雨板安装槽的开口方向向上,长度方向与横杆固定孔的轴向平行,且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放;前纵杆(M)下端与车身前端固定,上端插接在纵杆固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其特征是,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和前横杆合围成矩形,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上均设有挡雨板固定件(8),固定件的固定平面与挡雨板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设有固定槽(81),固定槽两端开口,槽口两侧设有固定耳(82),固定耳上设有螺栓孔;固定片(83)与固定槽可通过螺纹连接对合固定,并将相应的杆件紧固在固定槽与固定片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其特征是,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前横杆和前纵杆均为非圆形杆;与之配合的固定孔及固定槽均为适配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其特征是,还设有具弹性的左外翻杆(I)和右外翻杆(J);左外翻杆和右外翻杆的长度大于左上杆的长度;左上杆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向后向外和向前向外的插孔,左外翻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插接在左上杆的前后端的插孔中;右侧各部位的形状结构与左侧相应部位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其特征是,左上杆套接有一对可转式双杆接头(1);可转式双杆接头上设有与左上杆套接的第一杆件套接孔(11),还设有与左外翻杆套接的第二杆件插接孔(12);第二杆件插接孔为盲孔,其轴线与第一杆件套接孔的轴线之间设有锐角;左上杆为圆杆,可转式双杆接头以第一杆件套接孔套接在左上杆外可转动;位于前端的可转式双杆接头的第二杆件插接孔朝向侧后方,位于后端的可转式双杆接头的第二杆件插接孔朝向侧前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其特征是,左上杆分为至少前后两段,各相邻段之间铰接;铰接轴轴向平行于上连接杆轴向;左上杆的每一段上都通过T形杆接头与一上连接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其特征是,还设有强化拉索(P);强化拉索有两条,其中一条紧绷的连接在左前杆的上端和左后杆的下端之间,另一条紧绷的连接在左前杆的下端和左后杆的上端之间。
CN201820208877.3U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02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08877.3U CN207902637U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08877.3U CN207902637U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2637U true CN207902637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3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0887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02637U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26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7990A (zh) * 2018-02-06 2018-07-20 金祚献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
CN110615056A (zh) * 2019-10-30 2019-12-27 时新(上海)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可折叠车载雨棚、车辆及可折叠车载雨棚的使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7990A (zh) * 2018-02-06 2018-07-20 金祚献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
CN108297990B (zh) * 2018-02-06 2023-07-28 金祚献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
CN110615056A (zh) * 2019-10-30 2019-12-27 时新(上海)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可折叠车载雨棚、车辆及可折叠车载雨棚的使用方法
CN110615056B (zh) * 2019-10-30 2023-09-19 时新(上海)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可折叠车载雨棚、车辆及可折叠车载雨棚的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02637U (zh)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
CN211342055U (zh) 一种折叠帐篷骨架及折叠帐篷
CN207292242U (zh) 一种电动车伸缩雨棚
CN108297990A (zh)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
CN201380912Y (zh) 电动自行车专用折叠晴雨篷
CN201457571U (zh) 伸缩式遮雨遮阳篷
CN208085886U (zh) 一种前端设有挡雨板的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
CN209956151U (zh) 用于联结双机构的并联装置
CN208760785U (zh) 一种电动车雨篷支架
CN207902640U (zh) 一种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
CN211032818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轻型游艇拖车
CN109050734B (zh) 一种折叠式车蓬结构和车蓬折叠方法
CN210126590U (zh) 一种遮雨棚
CN219927869U (zh) 一种可折叠收缩的电动车车棚
CN207211937U (zh) 一种弧顶帐篷
CN220979037U (zh) 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围挡机构
CN101913396B (zh) 自行车伸缩支架式遮阳挡雨蓬
CN201071085Y (zh) 一种应用于二轮车辆的可拆卸式雨篷
CN205601990U (zh) 一种用于安装在电动摩托车上的遮阳挡雨棚
CN213831955U (zh) 车载应急折叠遮阳棚
CN201272443Y (zh) 折叠式遮雨遮阳篷
CN218806270U (zh) 一种便携式伞棚支架
CN217959152U (zh) 一种新型连接头及采用该连接头的便捷式吊床
CN208774934U (zh) 一种稳定性能高的电动车雨棚
CN212828828U (zh) 一种电动车用折叠遮阳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