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4386U -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4386U
CN207884386U CN201721355960.5U CN201721355960U CN207884386U CN 207884386 U CN207884386 U CN 207884386U CN 201721355960 U CN201721355960 U CN 201721355960U CN 207884386 U CN207884386 U CN 207884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casing
motor
screw thread
electric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559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师少平
伍光祥
漆凌君
陈东锁
李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Kaibang Motor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Kaibang Motor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Kaibang Motor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13559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4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4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4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所述电机端盖(1)包括:本体(11)和外围(12),所述外围(12)连接设置于所述本体(11)的外延边上,且在所述外围(12)的内壁或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的机壳进行连接固定的第一螺纹(120)。通过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使得机壳与端盖通过螺纹固定,代替了传统的螺栓、垫圈与螺母,不仅节省了螺栓、垫圈和螺母成本,而且机壳与端盖易固定且可靠,生产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生产;通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端盖和机壳,同时还使得电机内部无螺栓穿过,大大增加了电机内部空间,加强了电机绝缘性能,解决了螺栓与漆包线绕组距离近而存在的绝缘失效隐患,提升了电机质量可靠性,降低了售后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电机的机壳与端盖固定方式是通过螺栓从电机一端端盖螺孔穿入,通过定子铁芯螺孔与机壳,从电机另一端端盖螺孔穿出,再用垫圈及螺母拧紧固定,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螺栓很难通过一端端盖的螺孔对准定子铁芯及另一端端盖的螺孔,而且螺栓数量通常在四个以上,需要一个一个的穿入、拧紧,物料种类多、物料数量多,工序复杂,且螺母、垫圈很小,导致生产效率低,且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
螺栓穿过机壳与定子铁芯,与电机漆包线绕组靠的很近,影响电机绝缘性能,存在安全隐患,电机质量不可靠;
端盖表面存在螺孔,电机的密封性差,容易进水,电机存在短路隐患。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的端盖与机壳的固定方式存在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及存在绝缘失效安全隐患、密封性差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的端盖与机壳的固定方式存在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其包括:
本体和外围,所述外围连接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延边上,且在所述外围的内壁或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的机壳进行连接固定的第一螺纹。
优选地,
所述本体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外围为在所述圆形板状结构的径向外延边朝着所述板状结构的板面垂直方向伸出的环形结构。
优选地,
所述本体包括由所述外围包围在内的内端面和与所述内端面相背的外端面,所述第一螺纹设置在所述外围的内壁面上。
优选地,
在所述外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为凹陷或者凸起。
优选地,
所述凹陷为内六角结构,所述凸起为外六角结构。
优选地,
所述内端面的中部设有用于装配轴承的轴承室。
优选地,
所述内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在所述轴承室外周与所述内端面之间或与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还连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
优选地,
在端盖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机壳,其中所述机壳为中空筒状结构,在所述机壳的端部的外壁面或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的端盖进行固定连接的第二螺纹。
优选地,
所述机壳上的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端盖上的第一螺纹相配合,使得所述机壳与所述端盖之间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优选地,
所述第一螺纹为开设在所述外围内壁上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为开设在所述机壳端部的外壁面上的外螺纹。
优选地,
所述机壳为卷板机壳或铸铝机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其包括前述的电机端盖和前述的电机机壳,所述电机端盖和所述电机机壳之间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通过在电机端盖的外围的内壁或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的机壳进行连接固定的第一螺纹,在所述机壳的端部的外壁面或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的端盖进行固定连接的第二螺纹,使得机壳与端盖通过螺纹固定,代替了传统的螺栓、垫圈与螺母,不仅节省了螺栓、垫圈和螺母成本,而且机壳与端盖易固定且可靠,生产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2.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通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端盖和机壳,同时还使得电机内部无螺栓穿过,大大增加了电机内部空间,加强了电机绝缘性能,解决了螺栓与漆包线绕组距离近而存在的绝缘失效隐患,提升了电机质量可靠性,降低了售后隐患;
3.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由于端盖表面无螺孔,机壳与端盖螺纹锯齿配合,有效起到了防水作用,提升了电机密封性,解决了螺孔进水导致电机内部短路的隐患。而为进一步加强电机密封性,还可在端盖上设置密封槽,通过密封圈形成二次防水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端盖的内侧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端盖的外侧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机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连接后的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电机端盖;11、本体;111、内端面;112、外端面;113、锁紧装置; 114、轴承室;115、第一加强筋;116、第二加强筋;12、外围;120、第一螺纹;13、密封槽;2、电机机壳;21、第二螺纹;22、安装支架;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端盖1,其包括:
本体11和外围12,所述外围12连接设置于所述本体11的外延边上,且在所述外围12的内壁或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的机壳进行连接固定的第一螺纹120。
通过在电机端盖的外围的内壁或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的机壳进行连接固定的第一螺纹,使得机壳能够与端盖通过螺纹固定,代替了传统的螺栓、垫圈与螺母,不仅节省了螺栓、垫圈和螺母成本,而且机壳与端盖易固定且可靠,生产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通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端盖和机壳,同时还使得电机内部无螺栓穿过,大大增加了电机内部空间,加强了电机绝缘性能,解决了螺栓与漆包线绕组距离近而存在的绝缘失效隐患,提升了电机质量可靠性,降低了售后隐患;
由于端盖表面无螺孔,机壳与端盖螺纹锯齿配合,有效起到了防水作用,提升了电机密封性,解决了螺孔进水导致电机内部短路的隐患。
优选地,
所述本体11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外围12为与所述圆形板状结构相匹配连接环形结构。优选在所述圆形板状结构的径向外延边朝着所述板状结构的板面垂直方向伸出。这是本实用新型本体和外围的优选结构形式,如图1和2所示,外围12为环形的扣合结构,与本体11一起形成能够覆盖机壳内部部件(如转子、定子、电机轴等)的盖体部件。
优选地,
所述本体11包括由所述外围12包围在内的内端面111和与所述内端面 111相背的外端面112,所述外围为从所述内端面朝与所述外端面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螺纹120设置在所述外围12的内壁面上。这样能够通过内端面与机壳相接、外端面覆盖在机壳的外部,外围内壁面上开设的第一螺纹与机壳进行螺纹连接,起到螺纹固定的作用。
优选地,
在所述外端面112上设有至少一个锁紧装置113(或称螺旋辅助装置),所述锁紧装置113为凹陷或者凸起。如图2所示,通过该锁紧装置能够利用工具(如外六角结构)与其配合(卡合),将端盖旋转以将端盖与机壳之间完成螺纹连接固定。
优选地,
当所述锁紧装置113为凹陷时,所述凹陷为内六角结构,当所述锁紧装置113为凸起时,所述凸起为外六角结构。本实用新型为该结构但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施加力在端盖上以使端盖与机壳相互转动锁紧、且防止二者脱落的结构均可,例如图2中该锁紧装置是内六角结构,那么可以采用一个外六角的装置来旋转端盖以将端盖与机壳相对锁紧。此处内六角只是举例说明,也可以是 3、4、5、6、7、8…...角结构。此处外六角也只是举例说明,也可以是3、4、 5、6、7、8…...角结构。
优选地,
所述内端面111的中部设有用于装配轴承的轴承室114。见图1所示,该轴承室用来容纳轴承并对其进行装配,当端盖作为出轴端端盖时,轴承室中间还设有出轴孔。
优选地,
所述内端面1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115,在所述轴承室114外周与所述内端面111之间或与所述第一加强筋115之间还连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116。如图1所示,通过在上述位置设置的第一加强筋,能够对内端面进行加固作用,在轴承室外周与内端面或与第一加强筋之间还设置第二加强筋,能够对轴承室与内端面之间再进一步起到加固固定的作用。
优选地,
在端盖1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圈3的密封槽13。优选设置在内端面与外围相接的位置。如图1和图4所示,通过在端盖内部设置密封槽,能够在其中防止密封圈,以对端盖和机壳之间的结合部位进行密封作用,通过机壳和端盖螺纹锁紧顶住密封圈形成二次防水层。
优选地,
所述端盖由铸铝材料制成。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的优选制造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成本低、工艺性好、重熔再生,节省资源和能源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机壳,其中所述机壳2为中空筒状结构(优选为圆柱状),在所述机壳2的端部的外壁面或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的端盖进行固定连接的第二螺纹21。所述机壳为中空圆柱状,两端开口,机壳两端设有与1中所述端盖上相对应的螺纹。
通过在所述机壳的端部的外壁面或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的端盖进行固定连接的第二螺纹,使得机壳能够与端盖通过螺纹固定,代替了传统的螺栓、垫圈与螺母,不仅节省了螺栓、垫圈和螺母成本,而且机壳与端盖易固定且可靠,生产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通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端盖和机壳,同时还使得电机内部无螺栓穿过,大大增加了电机内部空间,加强了电机绝缘性能,解决了螺栓与漆包线绕组距离近而存在的绝缘失效隐患,提升了电机质量可靠性,降低了售后隐患;
由于端盖表面无螺孔,机壳与端盖螺纹锯齿配合,有效起到了防水作用,提升了电机密封性,解决了螺孔进水导致电机内部短路的隐患。
优选地,
所述机壳2上的所述第二螺纹21与所述端盖1上的第一螺纹120相配合,使得所述机壳2与所述端盖1之间通过第一螺纹120和第二螺纹21进行螺纹连接。通过机壳上设置的第二螺纹与端盖上的第一螺纹螺纹配合连接,能够有效地实现将机壳与端盖之间螺纹紧固连接的作用和效果。
优选地,
所述第一螺纹120为开设在所述外围12内壁上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螺纹 21为开设在所述机壳端部的外壁面上的外螺纹。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壳上第二螺纹和端盖上外围上的第一螺纹的优选设置形式,即将外围上的螺纹设置为内螺纹,将机壳上的螺纹设置为外螺纹,使得端盖与机壳相接时将端盖扣合在机壳的外部,因此端盖的内径应与机壳的外径相等或略大于,使得端盖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与机壳之间形成螺纹配合紧固连接。
优选地,
所述机壳2的外周壁上还设有对所述机壳进行安装的安装支架22。如图3 和4所示,能够通过安装支架将机壳和端盖以及机壳内部的结构(包括转子、定子、转轴等部件)牢固地固定。
优选地,
所述机壳为卷板机壳或铸铝机壳。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的优选材质和制作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其包括前述的电机端盖1和前述的电机机壳 2,所述电机端盖1和所述电机机壳2之间螺纹连接。
通过在电机端盖的外围的内壁或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的机壳进行连接固定的第一螺纹,通过在所述机壳的端部的外壁面或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的端盖进行固定连接的第二螺纹,使得机壳能够与端盖通过螺纹固定,代替了传统的螺栓、垫圈与螺母,不仅节省了螺栓、垫圈和螺母成本,而且机壳与端盖易固定且可靠,生产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通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端盖和机壳,同时还使得电机内部无螺栓穿过,大大增加了电机内部空间,加强了电机绝缘性能,解决了螺栓与漆包线绕组距离近而存在的绝缘失效隐患,提升了电机质量可靠性,降低了售后隐患;
由于端盖表面无螺孔,机壳与端盖螺纹锯齿配合,有效起到了防水作用,提升了电机密封性,解决了螺孔进水导致电机内部短路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盖、机壳及两者固定方式及其电机,其中所述机壳和端盖上分布设有螺纹,端盖与机壳通过螺纹锁紧固定,所述机壳和端盖上分布设有螺纹,端盖与机壳通过螺纹锁紧固定,代替了传统的螺栓、垫圈与螺母,不仅节省了螺栓、垫圈和螺母成本,而且机壳与端盖易固定且可靠,生产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生产。同时,由于电机内部无螺栓穿过,大大增加了电机内部空间,加强了电机绝缘性能,解决了螺栓与漆包线绕组距离近而存在的绝缘失效隐患,提升了电机质量可靠性,降低了售后隐患;另一方面由于端盖表面无螺孔,机壳与端盖螺纹锯齿配合,有效起到了防水作用,提升了电机密封性,解决了螺孔进水导致电机内部短路的隐患;
为了进一步加强电机密封性,还可在端盖上设置密封槽,密封槽内放置密封圈,通过机壳和端盖螺纹锁紧顶住密封圈形成二次防水层(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前/后端盖、机壳等,生产方式可为:定子组件压入机壳→固定后端盖→放入转子组件→固定前端盖,其中所述端盖与机壳的固定方式为前述任何一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机端盖(1),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1)和外围(12),所述外围(12)连接设置于所述本体(11)的外延边上,且在所述外围(12)的内壁或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机壳进行连接固定的第一螺纹(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1)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外围(12)为与所述圆形板状结构相匹配连接的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1)包括由所述外围(12)包围在内的内端面(111)和与所述内端面(111)相背的外端面(112),所述外围为从所述内端面朝与所述外端面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螺纹(120)设置在所述外围(12)的内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端面(112)上设有至少一个锁紧装置(113),所述锁紧装置(113)为凹陷或者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锁紧装置(113)为凹陷时,所述凹陷为内六角结构;
当所述锁紧装置(113)为凸起时,所述凸起为外六角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端面(111)的中部设有用于装配轴承的轴承室(1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端面(1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115),在所述轴承室(114)外周与所述内端面(111)之间或与所述第一加强筋(115)之间还连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116)。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
在端盖(1)的所述内端面(111)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圈(3)的密封槽(13)。
9.一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为中空筒状结构,在所述机壳(2)的端部的外壁面或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端盖进行固定连接的第二螺纹(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2)上的所述第二螺纹(21)与所述端盖(1)上的第一螺纹(120)相配合,使得所述机壳(2)与所述端盖(1)之间通过第一螺纹(120)和第二螺纹(21)进行螺纹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纹(120)为开设在所述外围(12)内壁上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螺纹(21)为开设在所述机壳的端部的外壁面上的外螺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为卷板机壳或铸铝机壳。
13.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端盖(1)和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机壳(2),所述电机端盖(1)和所述电机机壳(2)之间螺纹连接。
CN201721355960.5U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Active CN207884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5960.5U CN207884386U (zh)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5960.5U CN207884386U (zh)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4386U true CN207884386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0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55960.5U Active CN207884386U (zh) 2017-10-19 2017-10-19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438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4739A (zh) * 2017-10-19 2018-03-23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的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CN109149840A (zh) * 2018-10-25 2019-01-04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驱动电机及其机壳
CN110504783A (zh) * 2019-09-18 2019-11-26 江苏富丽华通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电机的外壳组件及永磁电机
CN111355333A (zh) * 2020-03-25 2020-06-30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牵引电机的端盖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4739A (zh) * 2017-10-19 2018-03-23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的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CN107834739B (zh) * 2017-10-19 2023-11-28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的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CN109149840A (zh) * 2018-10-25 2019-01-04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驱动电机及其机壳
CN109149840B (zh) * 2018-10-25 2024-02-27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驱动电机及其机壳
CN110504783A (zh) * 2019-09-18 2019-11-26 江苏富丽华通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电机的外壳组件及永磁电机
CN111355333A (zh) * 2020-03-25 2020-06-30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牵引电机的端盖设备
CN111355333B (zh) * 2020-03-25 2021-02-02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牵引电机的端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84386U (zh)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CN202731459U (zh) 一种用于井盖密封舱的防水异形锁结构
CN107834739A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端盖、电机机壳和电机
CN103200724A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及其灌胶方式
CN206112069U (zh) 风力发电机机舱罩密封装置
CN205070654U (zh) 一种电机壳体
CN215979920U (zh) 一种防拆无刷叶轮水泵
CN209344336U (zh) 一种摇把施封锁的螺丝芯与摇把配合结构
CN20852262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步进电机
CN207853716U (zh) 一种立式防爆电动机
CN208062957U (zh) 一种双压通用型隔爆型电动机
CN201378763Y (zh) 全封闭外转子电机的底座
CN208256500U (zh) 隔离开关及其凸轮结构
CN207117360U (zh) 电机
CN203086269U (zh) 一种电动阀门电机双层端盖结构
CN216290436U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外壳的内端盖结构
CN205894888U (zh) 一种锁紧装置及防盗箱
CN206164293U (zh) 一种内藏电容式可调电机
CN205960819U (zh) 一种压缩机用电机外转子
CN208986746U (zh) 一种电机轴向尾端出线结构
CN206336420U (zh) 基于油封的小型水下推进器
CN210239372U (zh) 一种抗震转舌锁
CN206829805U (zh) 300度旋转弹子安全锁
CN207348729U (zh) 一种防盗门
CN217559377U (zh) 一种高密封性发动机外壳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