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3585U - 一种翘板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翘板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3585U
CN207883585U CN201820140296.0U CN201820140296U CN207883585U CN 207883585 U CN207883585 U CN 207883585U CN 201820140296 U CN201820140296 U CN 201820140296U CN 207883585 U CN207883585 U CN 207883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aping plate
support element
rocker switch
main body
plat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02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定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402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3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3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3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器领域,提供了一种翘板开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包括:支撑件;以及与所述支撑件接触配合的翘板组件;所述翘板组件包括触点、翘板主体,以及位于所述翘板主体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件的支撑端配合,以防止所述翘板开关通断时,所述翘板组件在所述支撑件上窜动导致的接触不连续。上述的夹持部与支撑件的支撑端配合,使得翘板与支撑件之间的配合牢靠,电接触稳定,避免了用户在按压开关时,翘板组件在支撑件上发生窜动,导致两者接触不连续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翘板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翘板开关。
背景技术
翘板开关也称船形开关、跷板开关、IO开关和电源开关,广泛应用于饮水机、跑步机、电脑音箱、电瓶车、摩托车、离子电视机、排插等产品。一般主要包括基座、翘板和按钮组件,其中基座上设有用于支撑翘板支撑件,且翘板可绕支撑件偏转,当按压按钮组件时,可间接对翘板施力,使之发生偏转,进而使翘板的触点与基座上的端子组件接通,或与基座上的端子组件分离,实现翘板开关的导通或断开。
在现有技术中,翘板开关一般通过其壳体上设置的骨位/筋位来进行横向的移位,但是这种方式中,在户按动开关使翘板转动时,翘板开关上的棱边跟这些骨位/筋位接触时会卡住,形成一个临时的支点,翘板在该瞬时间相当于绕着该支点转动,而非绕着其支撑件转动,导致其与支撑件短暂地分离,然后由于受到按钮组件往下施加的力,翘板组件又摆脱该临时支点与支撑件恢复接触,翘板开关在一次按压过程中,上述这种情况便可能发生多次,使得翘板组件与支撑件之间实际上形成的是一种不连续的电连接,翘板与支撑件之间不断地接触、分离会产生电弧,在两者接触部位会造成烧蚀或熔焊的情况。并且随着开关次数的增加,时间的延长,烧蚀情况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导致开关损坏,大大降低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翘板开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按压开关时,翘板与支撑件会反复地接触、分离,产生电弧,烧蚀周边的部件导致开关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翘板开关,包括:
支撑件;以及
与所述支撑件接触配合的翘板组件;
所述翘板组件包括触点、翘板主体,以及位于所述翘板主体上的夹持部;
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件的支撑端配合,以防止所述翘板开关通断时,所述翘板组件在所述支撑件上窜动导致的接触不连续。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翘板主体与支撑件的接触面上或其两侧。
优选地,所述翘板开关为双控开关,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翘板主体与支撑件接触面上,位于所述翘板组件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从所述翘板主体两侧沿与所述翘板组件的摆动轨迹所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延伸部位朝向所述支撑件弯折,弯折部位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支撑件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翘板开关为双控开关,所述夹持部从所述翘板主体两侧向所述触点侧延伸,延伸部位朝向所述支撑件弯折,弯折部位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支撑件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翘板开关为单控开关,所述夹持部从所述翘板主体两侧向所述触点侧及所述触点侧的对称侧延伸,延伸部位朝向所述支撑件弯折,弯折部位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支撑件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翘板主体与所述支撑件的接触面上,包括两列凸起结构,所述两列凸起结构形成可夹持所述支撑件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为梯形槽、倒V形槽、弧顶槽、或卡环形槽。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上与所述翘板组件接触部位的两端具有朝向所述翘板组件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所述夹持部从所述翘板主体两侧沿与所述翘板组件的摆动轨迹所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有可夹持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接触部位的棱边设置倒角或弧形过渡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包括支撑件和与之接触配合的翘板组件,其中,在翘板主体上设置有夹持部,该夹持部与支撑件的支撑端配合,使得翘板与支撑件之间的配合牢靠,电接触稳定,避免了用户在按压开关时,翘板组件在支撑件上发生窜动,导致两者接触不连续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按压开关时,翘板与支撑件会反复地接触、分离,产生电弧,烧蚀周边的部件或者两者间发生熔焊,导致开关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翘板开关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翘板开关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翘板开关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翘板开关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翘板开关的结构图;
图6是图5中翘板开关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翘板开关的翘板组件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翘板开关的翘板组件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翘板开关的结构图;
图10是图9中翘板开关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9中翘板开关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翘板开关的翘板组件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翘板开关的翘板组件的结构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翘板开关的支撑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在翘板主体上设置有夹持部,该夹持部与支撑件的支撑端配合,使得翘板与支撑件之间的电接触连续,防止用户在按压开关时,翘板与支撑件因窜动导致的接触不连续,从而避免了两者间产生的烧蚀或熔焊现象。
实施例一: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翘板开关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10,包括支撑件11和翘板组件,其中,翘板组件包括触点12、翘板主体13以及位于翘板主体13上的夹持部14。图3和图4分别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具体的,图3示出了图2中翘板组件的具体结构,图4示出了图2中支撑件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用户通过按压翘板主体13的方式,使得翘板主体13上的触点12根据用户的施力方向分别与接线端子20接触或者断开,以此控制开关的导通与断开。
其中,在翘板主体13上设置有夹持部14,该夹持部14与翘板主体13一体成型,其与支撑件11相配合,可以在用户按压翘板主体13时将翘板组件与支撑件11一直保持接触。
具体的,如图4所示,支撑件11与夹持部14直接相接触的一端我们称为支撑件11的支撑端111,该支撑端111设置为可与夹持部14相互配合的形状(例如凹槽与凸起结构的配合等),以防止翘板组件在开关过程中,与支撑件发生瞬时性的脱离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包括支撑件和与之接触配合的翘板组件,其中,在翘板主体上设置有夹持部,该夹持部与支撑件的支撑端配合,使得翘板与支撑件之间的配合牢靠,电接触稳定,避免了用户在按压开关时,翘板组件在支撑件上发生窜动,导致两者接触不连续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按压开关时,翘板与支撑件会反复地接触、分离,产生电弧,烧蚀周边的部件或者两者间发生熔焊,导致开关损坏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翘板开关10,具体的,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上述的夹持部14位于翘板主体13与支撑件11的接触面上,或者位于翘板主体的两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化实施例中,当夹持部14位于翘板主体13的两侧时,为了受力平衡,翘板组件在用户按压开关30时更加稳固,夹持部14设置为在翘板主体13的两侧对称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翘板开关10为双控开关,在翘板主体13的两端都设置有触点12,一般的,为了保证受力均匀,将夹持部14设置于翘板组件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上述夹持部14从翘板主体13两侧沿与翘板组件的摆动轨迹(即用户按压开关30时翘板组件所移动的轨迹)所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该延伸部位朝向支撑件11弯折,弯折部位形成限位槽15(见图5),可以理解,这里的弯折可以采用冲压工艺,加工方便。该限位槽15可架在支撑件11上,使得用户在按动开关30时,限位槽15的槽壁总有一部分可以与支撑件接触,使两者间一直保持电接触状态。具体的,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示出了图5中翘板组件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翘板开关10为双控开关,夹持部14从翘板主体13两侧向触点12侧延伸,延伸部位朝向支撑件11弯折,弯折部位形成用于夹持支撑件11的限位槽16,该限位槽16用于可架设在支撑件11上,使得用户在按动开关30时,翘板组件与支撑件11可以一直保持接触状态。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受力均匀,该夹持部14位于翘板组件的中部。同样,上述延伸部位的弯折可以采用冲压的方式成型,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翘板开关10为单控开关,夹持部14从翘板主体13两侧向触点12侧及触点12侧的对称侧延伸,延伸部位朝向支撑件弯折,弯折部位形成用于夹持支撑件14的限位槽(这里的弯折同样可采用冲压的方式成型)。同样的,该限位槽架设在支撑件11上,使得用户在按动开关30时,翘板组件与支撑件11可以一直保持接触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上述的夹持部14位于翘板主体13与11支撑件的接触面上,包括两列凸起结构17,两列凸起结构17形成可夹持支撑件11的限位槽18,这里的凸起结构17可以采用铸造成型的方式在翘板主体上。同理,该限位槽18可架设于支撑件11上,使得用户在按动开关30时,翘板组件与支撑件11可以一直保持接触状态。具体的,上述的每一列凸起结构17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如图7所示的翘板组件中,每列凸起结构17为连续的,图8中所示的为不连续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的,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限位槽可以为梯形槽、倒V形槽、弧顶槽、或卡环形槽(若限位槽为卡环形槽,可以理解的,在支撑件11上设置有可与该卡环形槽配合的柱体或类柱体结构,卡环形槽可套接在该主体或类柱体结构上)等,具体不作限制;当然优选的为梯形槽,由于其与夹持部可形成的接触点较多,电接触更稳定连续,用户按动开关30时手感较好,开关的综合性能也较好,用户体验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翘板开关10,具体如图9所示,且图10和图11分别为图9中翘板开关10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10所示为图9中翘板组件的具体结构,图11所示是图9中支撑件11的具体结构。
根据图10和图11,支撑件11上与翘板组件接触部位的两端具有朝向翘板组件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2;并且夹持部14从翘板主体13两侧沿与翘板组件的摆动轨迹(即用户按压开关30时翘板组件所移动的轨迹)所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141,第二延伸部位141上设有可夹持第一延伸部112的限位槽1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化实施例中,如图12~13所示,上述的限位槽19与第一延伸部112接触的部位的棱边设置倒角(见图12)或者弧形过渡结构(见图12),以防止第一延伸部112与限位槽19的接触部分过度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更优化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件14与翘板组件的接触部分,即支撑件11的支撑端111采用弧形结构,避免了用户在不断按压开关30的过程中,引起支撑端111与夹持部14之间较大的磨损。具体的,如图4所示,该户型结构可以是通过将支撑端进行弯折,形成一个弧形的结构;或者,如图14所示,也可以是直接在支撑端111加工出一个弧形(例如将端面打、压、磨成弧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包括支撑件和与之接触配合的翘板组件,其中,在翘板主体上设置有夹持部,该夹持部与支撑件的支撑端配合,使得翘板与支撑件之间的配合牢靠,电接触稳定,避免了用户在按压开关时,翘板组件在支撑件上发生窜动,导致两者接触不连续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在按压开关时,翘板与支撑件会反复地接触、分离,产生电弧,烧蚀周边的部件或者两者间发生熔焊,导致开关损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以及
与所述支撑件接触配合的翘板组件;
所述翘板组件包括触点、翘板主体,以及位于所述翘板主体上的夹持部;
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件的支撑端配合,以防止所述翘板开关通断时,所述翘板组件在所述支撑件上窜动导致的接触不连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翘板主体与支撑件的接触面上或其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开关为双控开关,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翘板主体与支撑件接触面上,位于所述翘板组件的中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从所述翘板主体两侧沿与所述翘板组件的摆动轨迹所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延伸部位朝向所述支撑件弯折,弯折部位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支撑件的限位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开关为双控开关,所述夹持部从所述翘板主体两侧向所述触点侧延伸,延伸部位朝向所述支撑件弯折,弯折部位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支撑件的限位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开关为单控开关,所述夹持部从所述翘板主体两侧向所述触点侧及所述触点侧的对称侧延伸,延伸部位朝向所述支撑件弯折,弯折部位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支撑件的限位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翘板主体与所述支撑件的接触面上,包括两列凸起结构,所述两列凸起结构形成可夹持所述支撑件的限位槽。
8.如权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梯形槽、倒V形槽、弧顶槽、或卡环形槽。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与所述翘板组件接触部位的两端具有朝向所述翘板组件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所述夹持部从所述翘板主体两侧沿与所述翘板组件的摆动轨迹所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有可夹持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限位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接触部位的棱边设置倒角或弧形过渡结构。
CN201820140296.0U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翘板开关 Active CN207883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0296.0U CN207883585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翘板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0296.0U CN207883585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翘板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3585U true CN207883585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8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0296.0U Active CN207883585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翘板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35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1319A (zh) * 2018-01-26 2018-07-13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翘板开关
CN109449037A (zh) * 2018-10-24 2019-03-08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摆杆开关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1319A (zh) * 2018-01-26 2018-07-13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翘板开关
CN108281319B (zh) * 2018-01-26 2020-12-04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翘板开关
CN109449037A (zh) * 2018-10-24 2019-03-08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摆杆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1319A (zh) 一种翘板开关
CN207883585U (zh) 一种翘板开关
KR101442790B1 (ko) 차단기의 콘택트 시스템
CN105470861B (zh) 一种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绝缘子的自适应型闭式卡具
CN204857487U (zh) 一种双触点微动开关装置
CN203850202U (zh) 新型6-10kV夹片式隔离开关
CN206672833U (zh) 开关
CN207883586U (zh) 一种翘板开关
CN206628399U (zh) 一种接触性能强的高压隔离开关动触头
CN201556821U (zh) 电源导接端子之摆转构件
CN207883583U (zh) 一种翘板开关
CN210223859U (zh) 一种搭桥式轻触开关
CN204315766U (zh) 电连接插套结构及电连接装置
CN210489857U (zh) 一种新型弹片
CN200965933Y (zh) 电源适配器
KR101239741B1 (ko) 공동주택용 나이프블레이드의 가동접점장치
CN2938507Y (zh) 一种穿墙套管和圆形母线的连接装置
CN215220586U (zh) 开关
CN209133438U (zh) 高分断塑壳断路器
CN220358371U (zh) 多电源端子组合的大电流type-c连接器公头
CN215896778U (zh) 电极连接基座、插座
CN211376501U (zh) 一种翘板开关
CN109326926A (zh) 一种鞍形端子及开关插座
CN216054448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船型开关
CN219419589U (zh) 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