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2840U - 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 Google Patents

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2840U
CN207882840U CN201820214862.8U CN201820214862U CN207882840U CN 207882840 U CN207882840 U CN 207882840U CN 201820214862 U CN201820214862 U CN 201820214862U CN 207882840 U CN207882840 U CN 207882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emarcation strip
cooling head
chamber
conservancy di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48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开元
张秋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olus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Aeolus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olus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Beijing filed Critical Aeolus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8202148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2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2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2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包括:下壳体,其内部具有倒扣结构;散热铜底,其设置于下壳体的底部,倒扣结构内部形成的凹腔朝向散热铜底并与散热铜底之间形成下腔体;马达,其固定于倒扣结构外侧的顶部;分隔板,其可拆卸地设置于下腔体内,并将下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单元腔体,其中一个为水泵腔,另一个为热交换腔,分隔板上设置有分隔板进水口和两个分隔板出水口,热交换腔内设置有下壳进水口和下壳出水口;导流板,其设置于热交换腔内,导流板上的多条导流板流道分别与分隔板进水口和分隔板出水口相配合,以使得水泵腔与热交换腔相连通;以及叶轮。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部件少,密封性好,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性能也随之飞速提高。性能的提高同时也伴随着计算机内部零件发热量的增加,这对计算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散热器的水冷头通常分为多个腔体,因此对散热器的水冷头的密封性和工艺性要求高,而现有技术中用于计算机的散热器可靠性差,密封性差,冷却液很容易泄露,而且由于结构复杂,部件多,因此拆卸过程复杂,不易维修和拆卸,并且容易造成零部件的损坏,从而影响散热器的使用寿命和散热效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散热器的水冷头结构复杂,部件多,冷却液容易泄露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包括:下壳体,其内部具有倒扣结构;散热铜底,其设置于下壳体的底部,倒扣结构内部形成的凹腔朝向散热铜底,且凹腔与散热铜底之间形成下腔体,下腔体内储存有冷却液;马达,其固定于倒扣结构外侧的顶部;分隔板,其可拆卸地设置于下腔体内,并将下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单元腔体,其中一个为水泵腔,另一个为热交换腔,分隔板上设置有分隔板进水口和两个分隔板出水口,热交换腔内设置有下壳进水口和下壳出水口;导流板,其设置于热交换腔内,导流板上设置有多条导流板流道,多条导流板流道分别与分隔板进水口和分隔板出水口相配合,以使得水泵腔与热交换腔相连通;以及叶轮,其位于水泵腔内。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分隔板进水口设置于分隔板的中心,两个分隔板出水口对称地设置于分隔板的两侧,分隔板进水口的水流方向与分隔板出水口的水流方向成180°。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多条导流板流道包括第一导流板流道、两条第二导流板流道和第三导流板流道,其中,第二导流板流道和第三导流板流道不在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两条第二导流板流道两端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两个分隔板出水口的位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下壳体外侧面上设置有进水水嘴和出水水嘴,进水水嘴连通下壳进水口,出水水嘴连通下壳出水口。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水水嘴、下壳进水口、第一导流板流道和分隔板进水口形成水泵进水通道;分隔板出水口和第二导流板流道形成水泵出水通道;第二导流板流道、散热铜底铲齿、第三导流板流道、下壳出水口和出水水嘴形成散热通道。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水冷头还包括上壳体,其设置于水冷头的顶部,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接以形成上腔体。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下壳体和散热铜底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冷却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结构简单,部件少,拆卸和维护方便。水冷头的下腔体内依次设置有叶轮、分隔板、导流板和散热铜底,而马达设置于下壳体的倒扣结构的顶部,分隔板为可拆卸设置,同时分隔板进水口的水流方向与分隔板出水口的水流方向成180°,并通过分隔板将下腔体分隔为水泵腔及热交换腔。水泵腔通过分隔板进水口、分隔板出水口及多条导流板流道与热交换腔相连通,并形成了水泵进水通道、水泵出水通道和散热通道,显著提高了水冷头的密封性能和散热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的散热效果好,可靠性高,密封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的右视图。
图6是图4沿K-K方向的剖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的水路结构图。
图7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的水路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上壳体,2-下壳体,3-散热铜底,4-分隔板,5-导流板,6-马达,7-水泵腔,8-热交换腔,9-叶轮,10-进水水嘴,11-出水水嘴,12-上腔体,13-下壳进水口,14-下壳出水口,15-分隔板进水口,16-分隔板出水口,17-第一导流板流道,18-第二导流板流道,19-第三导流板流道,20-倒扣结构,2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包括:下壳体2、散热铜底3、分隔板4、导流板5以及叶轮9。其中,下壳体2内部具有倒扣结构20。散热铜底3设置于下壳体2的底部,倒扣结构20内部形成的凹腔朝向散热铜底3,且凹腔与散热铜底3之间形成下腔体,下腔体内储存有冷却液。马达6固定于倒扣结构20外侧的顶部。如图6所示,分隔板4可拆卸地设置于下腔体内,并将下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单元腔体,其中一个为水泵腔7,另一个为热交换腔8。如图7A和图7B所示,分隔板4上设置有分隔板进水口15和两个分隔板出水口16。热交换腔8内设置有下壳进水口13和下壳出水口14。导流板5设置于热交换腔8内,导流板5上设置有多条导流板流道,多条导流板流道分别与分隔板进水口15和分隔板出水口16相配合,以使得水泵腔7与热交换腔8相连通。叶轮9位于水泵腔内。
上述方案中,如图7A和图7B所示,分隔板进水口15设置于分隔板的中心,两个分隔板出水口16对称地设置于分隔板4的两侧,分隔板进水口15的水流方向与分隔板出水口16的水流方向成180°。多条导流板流道包括第一导流板流道17、第二导流板流道18和第三导流板流道19。其中,分隔板4上设置有U型凹槽,该U型凹槽与第一导流板流道17的形状相同,且与第一导流板流道17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导流板流道19的侧边缘设置有开口,从而能够将冷却液汇聚流入下壳出水口14。第二导流板流道18和第三导流板流道19不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第二导流板流道18两端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两个分隔板出水口16的位置。
如图4-5所示,下壳体2外侧面上设置有进水水嘴10和出水水嘴11,其中,进水水嘴10连通下壳进水口13,出水水嘴11连通下壳出水口14。进水水嘴10、下壳进水口13、第一导流板流道17和分隔板进水口15形成水泵进水通道,从而冷却液能够通过水泵进水通道进入水泵。分隔板出水口16和第二导流板流道18形成水泵出水通道,从而冷却液能够通过水泵出水通道从水泵中流出进入热交换腔8。第二导流板流道18、散热铜底铲齿、第三导流板流道19、下壳出水口14和出水水嘴11形成散热通道。
如图1-2所示,水冷头还包括上壳体1,其设置于水冷头的顶部,上壳体1与下壳体2相连接以形成上腔室。如图2所示,下壳体2和散热铜底3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21,用于密封冷却液,使得冷却液通过密封圈21与外界分隔,以提高水冷散热器的密封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结构简单,部件少,便于维修和拆卸,从而提高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和散热效果。水冷头的下腔体内依次设置有叶轮、分隔板、导流板和散热铜底,而马达设置于下壳体的倒扣结构的顶部,并通过分隔板将下腔体分隔为水泵腔及热交换腔,水泵腔通过分隔板进水口、分隔板出水口及多条导流板流道与热交换腔相连通。分隔板为可拆卸设置,同时分隔板进水口的水流方向与分隔板出水口的水流方向成180°,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头的散热效果好,可靠性高,密封可靠。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头包括:
下壳体,其内部具有倒扣结构;
散热铜底,其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所述倒扣结构内部形成的凹腔朝向所述散热铜底,且所述凹腔与所述散热铜底之间形成下腔体,所述下腔体内储存有冷却液;
马达,其固定于所述倒扣结构外侧的顶部;
分隔板,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下腔体内,并将所述下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单元腔体,其中一个为水泵腔,另一个为热交换腔,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分隔板进水口和两个分隔板出水口,所述热交换腔内设置有下壳进水口和下壳出水口;
导流板,其设置于所述热交换腔内,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多条导流板流道,所述多条导流板流道分别与所述分隔板进水口和分隔板出水口相配合,以使得所述水泵腔与所述热交换腔相连通;以及
叶轮,其位于所述水泵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分隔板的中心,两个所述分隔板出水口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分隔板的两侧,所述分隔板进水口的水流方向与所述分隔板出水口的水流方向成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导流板流道包括第一导流板流道、两条第二导流板流道和第三导流板流道,其中,所述第二导流板流道和所述第三导流板流道不在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第二导流板流道两端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分隔板出水口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外侧面上设置有进水水嘴和出水水嘴,所述进水水嘴连通所述下壳进水口,所述出水水嘴连通所述下壳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水嘴、下壳进水口、第一导流板流道和分隔板进水口形成水泵进水通道;所述分隔板出水口和第二导流板流道形成水泵出水通道;所述第二导流板流道、散热铜底铲齿、第三导流板流道、下壳出水口和出水水嘴形成散热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头还包括上壳体,其设置于所述水冷头的顶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连接以形成封闭的上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和所述散热铜底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冷却液。
CN201820214862.8U 2018-02-07 2018-02-07 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Active CN207882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4862.8U CN207882840U (zh) 2018-02-07 2018-02-07 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4862.8U CN207882840U (zh) 2018-02-07 2018-02-07 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2840U true CN207882840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11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4862.8U Active CN207882840U (zh) 2018-02-07 2018-02-07 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284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4640A (zh) * 2018-11-28 2019-01-22 北京市九州风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式水冷散热装置
CN110360125A (zh) * 2019-07-01 2019-10-22 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薄型泵结构
DE102018125375A1 (de) * 2018-10-14 2020-04-16 Han Xu Hardware Plastic Technological Co., Ltd. Wassergekühlte hocheffizienz-wärmeableitungsvorrichtung
CN111194155A (zh) * 2019-12-18 2020-05-22 深圳市迅凌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头、水冷散热器以及电子设备
TWI701385B (zh) * 2019-07-01 2020-08-11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薄型泵浦結構
TWI794114B (zh) * 2022-01-28 2023-02-21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防傾斜壓力安裝組件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25375A1 (de) * 2018-10-14 2020-04-16 Han Xu Hardware Plastic Technological Co., Ltd. Wassergekühlte hocheffizienz-wärmeableitungsvorrichtung
CN109254640A (zh) * 2018-11-28 2019-01-22 北京市九州风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式水冷散热装置
CN110360125A (zh) * 2019-07-01 2019-10-22 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薄型泵结构
TWI701385B (zh) * 2019-07-01 2020-08-11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薄型泵浦結構
CN111194155A (zh) * 2019-12-18 2020-05-22 深圳市迅凌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头、水冷散热器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94155B (zh) * 2019-12-18 2021-10-12 深圳市迅凌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头、水冷散热器以及电子设备
US11197391B2 (en) 2019-12-18 2021-12-07 Shenzhen Xunling Technology Co., Ltd. Water cooling head, water cooling radiato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WI794114B (zh) * 2022-01-28 2023-02-21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防傾斜壓力安裝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82840U (zh) 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CN106168143B (zh) 一种具有侧向抽气槽及球窝的透平叶片尾缘冷却结构
JPH10220203A (ja) ガスタービン冷却静翼
US20220232733A1 (en) Cooling device for heat exchange of cpu radiator
CN108121424A (zh) 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CN103117626A (zh) 空空冷却器
CN208380634U (zh) 一种大小肋交替冷却结构的燃气透平叶片
CN113765282A (zh) 双电机冷却系统
CN203166692U (zh) 空空冷却器
CN208298111U (zh) 用于计算机内部零件散热的水冷散热器的水冷头
CN109427708A (zh) 多通道散热器和具有其的功率模块
CN208873107U (zh) 悬浮式水冷散热装置
CN207264297U (zh) 一体化的液冷散热器
CN201066984Y (zh) 水冷式散热排及具有该散热排的散热装置
CN104602469B (zh) 机柜
CN206515776U (zh) 一种新型电脑水冷循环泵
CN110856618A (zh) 烤箱散热结构
CN205942233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投影设备
CN209129736U (zh) 一种车用低温散热器
CN208312660U (zh)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导流装置
CN209594132U (zh) 一种液冷式充电电源散热装置、充电电源
CN207922920U (zh) 一种三介质换热器以及三介质换热设备
CN208569521U (zh) 用于arm超级计算机的紧凑式风冷机箱
CN109254640A (zh) 悬浮式水冷散热装置
CN214111507U (zh) 3d打印机及其喷头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