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81127U - 回风模组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回风模组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81127U
CN207881127U CN201721756619.0U CN201721756619U CN207881127U CN 207881127 U CN207881127 U CN 207881127U CN 201721756619 U CN201721756619 U CN 201721756619U CN 207881127 U CN207881127 U CN 207881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 air
plate body
air
fluid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566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清生
钟瑞琼
戴佑明
李贤华
郦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566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81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81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81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回风模组和空调器,其中,用于空调器的回风模组包括:回风面板,设于空调器的壳体,回风面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开口;第一回风通道,固设于第一板体的开口,第一回风通道包括靠近第一板体的进风侧以及向壳体排风的出风侧,其中,进风侧的开口宽度大于出风侧的开口宽度。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回风通道对流体流向的限制作用,减少流体流动方向变化过大的可能性,从而使流体流动均匀,进而减少流体在第一回风通道内流动时产生的噪声。同时便于提高空调器的进风范围,进而提高空调器的进风量,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Description

回风模组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风模组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壁挂式暖风机由于体积小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现有的壁挂式暖风机中,回风口的宽度均匀,流体流入回风口后流向容易发生改变导致流体分布不均而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提供了一种回风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回风模组,用于空调器,包括:回风面板,设于空调器的壳体,回风面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开口;第一回风通道,固设于第一板体的开口,第一回风通道包括靠近第一板体的进风侧以及向壳体排风的出风侧,其中,进风侧的开口宽度大于出风侧的开口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流体通过回风面板第一回风通道流入空调器中,在流入流过第一回风通道的过程中,由于进风侧的开口宽度大于出风侧的开口宽度,即进风侧的流体流通面积大于出风侧的流体流通面积,由进风侧向出风侧,第一回风通道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流体在第一回风通道的作用下流动方向逐渐改变,减少流体流动方向变化过大的可能性,从而使流体流动均匀,进而减少流体在第一回风通道内流动时产生的噪声。同时,由于进风侧的开口宽度较大,便于提高空调器的进风范围,进而提高空调器的进风量,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回风面板还包括: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相对于开口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设于开口的两侧,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起到顺流的作用,使开口附近的流体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流动,使开口附近的流体流动均匀,减少开口处由于流体流动不均匀导致产生气动阻力的可能性,便于提高空调的进风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板体为曲面板,第二板体的轴线位于壳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板体为曲面板且第二板体的形状为向壳体外侧凸起,部分流体在进入第一回风通道之前沿第二板体流动,即第二板体起到顺流的作用,用于第二板体是向壳体外侧凸起的曲面板,在流体流进进风侧前流向为向壳体内部倾斜,使流体流过进风侧后容易继续改变流向,便于使第一回风通道内的流体流动均匀,减少第一回风通道内流体流动产生的噪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开口,回风面板包括:第二回风口,固设于第二板体的开口,流体通过第二回风口流入壳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回风口能够增加壳体的回风范围,进而增加流体的回风量,便于促进室内空气的制冷或制热循环,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开口,回风面板包括:至少一条回风格栅,设于第二板体的开口,每条回风格栅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开口的两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回风格栅能够对第二板体的开口附近的流体的流向进行调整,既能够增大第二回风口的回风范围,便于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又能够使第二板体的开口附近的流体流动均匀,减少第二板体开口附近的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噪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回风面板还包括:第三回风口;以及第四回风口,第三回风口和第四回风口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一回风通道和第二回风口的两侧,其中,流体通过第一回风通道、第二回风口、第三回风口以及第四回风口流入壳体内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回风口和第四回风口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一回风通道和第二回风口的两侧,因此第三回风口和第四回风口能够增加空调器的回风范围,便于增加空调器的进风量,进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率。
其中,优选地,第三回风口和第四回风口的回风方向与第一回风通道和第二回风口的回风方向垂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回风面板还包括:导风筋,设于第三回风口内,导风筋用于调整进入第三回风口的流体流向;和/或导风筋设于第四回风口内,导风筋用于调整进入第四回风口的流体流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于第三回风口和/或第四回风口内的导风筋能够对进入第三回风口和/或第四回风口的流体流向进行调整,使流经第三回风口和/或第四回风口的流体流动均匀,减少流体流经第三回风口和/或第四回风口后产生的噪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贯穿壳体;以及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贯穿壳体,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回风面板的两侧,其中,流体通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流出壳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回风面板的两侧能够减少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对第一回风通道和第二回风口的干涉,既能够增加空调器的出风范围,又能够增加空调器的回风量,强化室内空气的制冷或制热循环,从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回风面板还包括:感温组件,设于回风面板靠近壳体的一侧,感温组件用于检测由回风面板流入壳体的流体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感温组件能够检测流入壳体中的流体的温度,即流入空调器中的流体的温度,以便于空调器根据流入的流体的温度调整相关的制冷或制热参数,从而减少空调器不必要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回风模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回风模组,能够在流体流入空调器时对流体的流向进行调节,使流体分布均匀,减少流体流入空调器时产生的噪声,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回风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回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中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回风模组,12回风面板,122第一板体,124第一回风通道,1242进风侧,1244出风侧,126第二板体,1262第二回风口,128回风格栅,130第四回风口,132导风筋,14第一出风口,16第二出风口,134感温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风模组1,用于空调器,包括:回风面板12,设于空调器的壳体,回风面板12包括:第一板体122,第一板体122的一端设有开口;第一回风通道124,固设于第一板体122的开口,第一回风通道124包括靠近第一板体122的进风侧1242以及向壳体排风的出风侧1244;第二板体126,与第一板体122相对于开口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板体126的一端设有开口,回风面板12包括:第二回风口1262,固设于第二板体126的开口,流体通过第二回风口1262流入壳体内;第二板体126的一端设有开口,回风面板12包括:至少一条回风格栅128,设于第二板体126的开口,每条回风格栅12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开口的两端;第三回风口;以及第四回风口130,第三回风口和第四回风口130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一回风通道124和第二回风口1262的两侧;第一出风口14,第一出风口14贯穿壳体;以及第二出风口16,第二出风口16贯穿壳体,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6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回风面板12的两侧,其中,流体通过第一回风通道124、第二回风口1262、第三回风口以及第四回风口130流入壳体内部,通过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6流出壳体,第三回风口和第四回风口130的回风方向与第一回风通道124和第二回风口1262的回风方向垂直,第二板体126为曲面板,第二板体126的轴线位于壳体内,进风侧1242的开口宽度大于出风侧1244的开口宽度。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回风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回风面板12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中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流体通过第一回风通道124、第二回风口1262、第三回风口以及第四回风口130流入壳体内部,通过第一出风口14和第二出风口16流出壳体,在流入流过第一回风通道124的过程中,由于进风侧1242的开口宽度大于出风侧1244的开口宽度,即进风侧1242的流体流通面积大于出风侧1244的流体流通面积,由进风侧1242向出风侧1244,第一回风通道124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流体在第一回风通道124的作用下流动方向逐渐改变,减少流体流动方向变化过大的可能性,从而使流体流动均匀,进而减少流体在第一回风通道124内流动时产生的噪声。同时,由于进风侧1242的开口宽度较大,便于提高空调器的进风范围,进而提高空调器的进风量,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第一板体122和第二板体126分别设于开口的两侧,第一板体122和第二板体126起到顺流的作用,使开口附近的流体沿第一板体122和第二板体126流动,使开口附近的流体流动均匀,减少开口处由于流体流动不均匀导致产生气动阻力的可能性,便于提高空调的进风量。由于第二板体126为曲面板且第二板体126的形状为向壳体外侧凸起,部分流体在进入第一回风通道124之前沿第二板体126流动,即第二板体126起到顺流的作用,用于第二板体126是向壳体外侧凸起的曲面板,在流体流入进风侧1242前流向为向壳体内部倾斜,使流体流过进风侧1242后容易继续改变流向,便于使第一回风通道124内的流体流动均匀,减少第一回风通道124内流体流动产生的噪声。第二回风口1262能够增加壳体的回风范围,进而增加流体的回风量,便于促进室内空气的制冷或制热循环,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回风格栅128能够对第二板体126的开口附近的流体的流向进行调整,既能够增大第二回风口1262的回风范围,便于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又能够使第二板体126的开口附近的流体流动均匀,减少第二板体126开口附近的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噪声。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地,回风面板12还包括:感温组件134,设于回风面板12靠近壳体的一侧,感温组件134用于检测由回风面板12流入壳体的流体温度。
本实施例中,感温组件134能够检测流入壳体中的流体的温度,即流入空调器中的流体的温度,以便于空调器根据流入的流体的温度调整相关的制冷或制热参数,从而减少空调器不必要的能耗。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回风面板12还包括:导风筋132,设于第三回风口内,导风筋132用于调整进入第三回风口的流体流向;并且导风筋132设于第四回风口130内,导风筋132用于调整进入第四回风口130的流体流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于第三回风口和第四回风口130内的导风筋132能够对进入第三回风口和第四回风口130的流体流向进行调整,使流经第三回风口和第四回风口130的流体流动均匀,减少流体流经第三回风口和第四回风口130后产生的噪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回风模组1。
其中,本实施例中,空调器为暖风机。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回风模组1,能够在流体流入暖风机时对流体的流向进行调节,使流体分布均匀,减少流体流入暖风机时产生的噪声,使暖风机工作时更加安静。
其中,空调器包括但不限于暖风机、移动空调、壁挂式空调等。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回风通道对流体流向的限制作用,减少流体流动方向变化过大的可能性,从而使流体流动均匀,进而减少流体在第一回风通道内流动时产生的噪声。同时便于提高空调器的进风范围,进而提高空调器的进风量,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回风模组,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风面板,设于所述空调器的壳体,所述回风面板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开口;
第一回风通道,固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开口,所述第一回风通道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进风侧以及向所述壳体排风的出风侧,
其中,所述进风侧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出风侧的开口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面板还包括:
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相对于所述开口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为曲面板,所述第二板体的轴线位于所述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回风面板包括:
第二回风口,固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开口,流体通过所述第二回风口流入所述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回风面板包括:
至少一条回风格栅,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开口,每条所述回风格栅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口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面板还包括:
第三回风口;以及
第四回风口,所述第三回风口和所述第四回风口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回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回风口的两侧,
其中,流体通过所述第一回风通道、所述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三回风口以及所述第四回风口流入所述壳体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面板还包括:
导风筋,设于所述第三回风口内,所述导风筋用于调整进入所述第三回风口的流体流向;和/或
所述导风筋设于所述第四回风口内,所述导风筋用于调整进入所述第四回风口的所述流体流向。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回风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贯穿所述壳体;以及
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贯穿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回风面板的两侧,
其中,流体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所述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回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面板还包括:
感温组件,设于所述回风面板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感温组件用于检测由所述回风面板流入所述壳体的流体温度。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回风模组。
CN201721756619.0U 2017-12-15 2017-12-15 回风模组和空调器 Active CN207881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6619.0U CN207881127U (zh) 2017-12-15 2017-12-15 回风模组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6619.0U CN207881127U (zh) 2017-12-15 2017-12-15 回风模组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81127U true CN207881127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2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56619.0U Active CN207881127U (zh) 2017-12-15 2017-12-15 回风模组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81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34071U (zh) 组合风道空调器室内机
CN208059069U (zh) 空调器
CN102538076A (zh) 一种底部进风、顶部出风的家用柜式空调器
CN106403134A (zh) 天花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6222455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柜机
CN106839086B (zh) 一种风机盘管机组
CN207881127U (zh) 回风模组和空调器
CN203349387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202470234U (zh) 一种底部进风、顶部出风的家用柜式空调器
CN208846557U (zh) 一种进风面板及其空调器
CN203857569U (zh) 具有两个换热器的空调室内机
CN216659507U (zh) 一种空调分配箱导流结构及空调分配箱
CN209130936U (zh) 集成灶散热装置及集成灶
CN207922384U (zh) 通风结构和空调器
CN208910108U (zh) 用于洗碗机的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09325922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704026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
CN207922385U (zh) 通风模组和空调器
CN208025765U (zh) 导风结构与空调器
CN207880937U (zh) 通风结构和空调器
CN209569898U (zh) 暖风机
CN206222599U (zh) 天花机
CN207922515U (zh) 面板组件和空调器
CN219083259U (zh)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CN110160143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