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4951U - 压球机 - Google Patents

压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4951U
CN207874951U CN201721625131.4U CN201721625131U CN207874951U CN 207874951 U CN207874951 U CN 207874951U CN 201721625131 U CN201721625131 U CN 201721625131U CN 207874951 U CN207874951 U CN 207874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ress roll
roll component
rack
bea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251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建
刘涛
赵飞翔
吴道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wu Technology Group Cor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251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74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4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49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球机,包括机架、第一压辊组件和第二压辊组件,第一压辊组件与机架连接,第一压辊组件相对于机架可动。第二压辊组件与机架连接,第二压辊组件与第一压辊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球机,通过设置调心轴承座组件,可以通过调心轴承座组件的滑动调节第一压辊组件的位置以调节第一压辊组件与第二压辊组件之间的距离,可通过调心轴承座组件的摆动实现调心作用,从而可以放宽对第一压辊组件及第二压辊组件轴承座尺寸的限制,可通过一个轴承座内设置双轴承的方式提高承载力,可以针对不同的物料及不同的压制需求,采用相应尺寸、载荷的第一压辊组件和第二压辊组件,从而可以实现压球机大型化、高压力、高产能。

Description

压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压球机。
背景技术
高压压球机主要用于压制难以成型的粉状物料,如用来压制煤粉、脱硫石膏、铁粉、铝粉、矿渣、焦粉等各种粉末和废料。压球机的成型压力大,经压球机压制成型后的物料节能环保、便于运输,同时提高了废料的回收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高压压球机设备线压力一般为10吨-12吨/cm,对于某些特殊粉体物料,需要更高要求的压力情况下,设备达不到要求。相关技术中,通过降低辊皮宽度以提高压球机的压力,造成产能低下,限制了工业生产的推广及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球机,所述压球机具有压力大、效率高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球机,包括:机架;第一压辊组件,所述第一压辊组件设置有调心轴承座组件,所述第一压辊组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一压辊组件相对于所述机架可动;第二压辊组件,所述第二压辊组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二压辊组件与所述第一压辊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球机,通过在第一压辊组件上设置调心轴承座组件,通过调心轴承座组件可实现相对于机架的滑动和摆动,从而可实现一个轴承座内设置双轴承的方式提高承载力,从而可以放宽对第一压辊组件及第二压辊组件辊皮宽度尺寸的限制,可以针对不同的物料及不同的压制需求,采用相应尺寸、载荷的第一压辊组件和第二压辊组件,从而可以实现压球机大型化、高压力、高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辊组件连接以推动所述第一压辊组件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辊组件包括第一辊皮和第一压辊轴,所述第一压辊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辊皮;所述调心轴承座组件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压辊轴,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辊皮沿所述第一压辊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开,且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辊皮的一侧;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外套于所述第一轴承,且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压辊轴,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一辊皮沿所述第一压辊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开,且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辊皮的另一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外套于所述第二轴承,且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的与所述第一轴承座配合的面为第一面;所述驱动件的与所述第二轴承座配合的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为弧形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面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压辊组件的一侧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推力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具有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压辊组件包括:第二辊皮;第二压辊轴,所述第二压辊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辊皮;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压辊轴,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第二辊皮沿所述第二压辊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开,且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辊皮的一侧;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外套于所述第三轴承,且所述第三轴承座与所述机架连接;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压辊轴,所述第四轴承与所述第二辊皮沿所述第二压辊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开,且所述第四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辊皮的另一侧;和第四轴承座,所述第四轴承座外套于所述第四轴承,且所述第四轴承座与所述机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压辊组件的所述第三轴承、所述第四轴承相对于所述机架可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辊组件相对于所述机架可转动,所述第一压辊组件转动的角度为α,其中,0°<α≤5°。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球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球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压球机1,
机架10,
第一压辊组件20,第一辊皮200,第一压辊轴210,
第一轴承220,第一轴承座221,第二轴承230,第二轴承座231,
第二压辊组件30,第二辊皮300,第二压辊轴310,
第三轴承座321,第四轴承座331,
驱动件40,第一面400,第二面4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球机1,包括机架10、第一压辊组件20和第二压辊组件30。第一压辊组件20与机架10连接,第二压辊组件30与机架10连接,第一压辊组件20设置有调心轴承座组件,第一压辊组件20相对于机架10可动,且第二压辊组件30与第一压辊组件20之间的距离可调。
可以理解的是,机架10上可以设有第一压辊组件20和第二压辊组件30,机架10可以用于支撑第一压辊组件20和第二压辊组件30。第一压辊组件20设置有调心轴承座组件,调心轴承座组件可以与机架10配合作用以实现第一压辊组件20相对于机架10运动。第一压辊组件20位于机架10上的位置可以调整,第一压辊组件20在机架10上可以运动,例如,第一压辊组件20可以在机架10上移动,第一压辊组件20也可以在机架10上转动,第一压辊组件20与第二压辊组件30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球机1,通过将第一压辊组件20设置有调心轴承座组件,可实现双轴承安装于一个轴承座内,提高承载力,同时相对于机架10可活动的,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压辊组件20的位置以调节第一压辊组件20与第二压辊组件3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放宽对第一压辊组件20的辊皮及第二压辊组件30的辊皮尺寸的限制,可以针对不同的物料及不同的压制需求,采用相应尺寸、载荷的第一压辊组件20和第二压辊组件30,从而可以实现压球机1大型化、高压力、高产能。
例如,机架10可以为长方形框架,机架10具有安装空间,第一压辊组件20和第二压辊组件30均位于安装空间内,第一压辊组件20与第二压辊组件30可以沿着机架10的长度方向并列排布,第一压辊组件20可以沿着机架1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压辊组件30可以沿着机架10的宽度方向延伸。当然,第一压辊组件20与第二压辊组件30也可以沿着机架10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第一压辊组件20可以沿着机架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压辊组件30可以沿着机架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压辊组件20可活动地设于机架10,第二压辊组件30可以固定在机架10上,第一压辊组件20可以朝向靠近或是远离第二压辊组件30的方向移动,第一压辊组件20可以与第二压辊组件30配合作用以压制物料。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压球机1还包括驱动件40,驱动件40的一端与机架10连接,驱动件40的另一端与第一压辊组件20连接以推动第一压辊组件20运动。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40的一端与驱动件40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是可以调整的,例如,驱动件40是可伸缩的,驱动件40的一端可以与机架10连接,驱动件4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压辊组件20连接,驱动件40的另一端可以带动第一压辊组件20运动以朝向第二压辊组件30运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压辊组件20靠近或是远离第二压辊组件30。由此,可以通过驱动件40调节第一压辊组件20与第二压辊组件30之间的距离,该方式设置结构简单、实现方便。
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辊组件20可以包括第一辊皮200和第一压辊轴210,调心轴承座组件可以包括第一轴承220、第一轴承座221、第二轴承230和第二轴承座23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轴承座221、第二轴承座231可以均为调心轴承座。第一压辊轴210穿设于第一辊皮200。第一轴承220套设于第一压辊轴210,第一轴承220与第一辊皮200沿第一压辊轴210的轴线方向间隔开,且第一轴承220位于第一辊皮200的一侧。第一轴承座221外套于第一轴承220,且第一轴承座221与驱动件40连接。第二轴承230套设于第一压辊轴210,第二轴承230与第一辊皮200沿第一压辊轴210的轴线方向间隔开,且第二轴承230位于第一辊皮200的另一侧。第二轴承座231外套于第二轴承230,且第二轴承座231与驱动件40连接。由此,可以通过第一轴承220与第一轴承座221的配合作用、第二轴承230与第二轴承座231的配合作用实现第一辊皮200的转动,且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且便于装配。
例如,第一辊皮200、第一轴承220和第二轴承230均外套于第一压辊轴210,第一轴承220与第二轴承230分别位于第一辊皮200的两侧,第一轴承220与第一压辊轴210的一端连接,第二轴承230与第一压辊轴2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轴承座221外套于第一轴承220,第二轴承座231外套于第二轴承230,第一轴承220相对于第一轴承座221可转动,第二轴承230相对于第二轴承座231可转动,第一轴承220与第二轴承230可以分别带动第一压辊轴210的两端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一压辊轴210转动,第一压辊轴210进一步带动第一辊皮200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驱动件40的与第一轴承座221配合的面为第一面400,驱动件40的与第二轴承座231配合的面为第二面410,第一面400和第二面410中的至少一个为弧形面。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40的一部分与第一轴承座221配合作用,还有一部分驱动件40与第二轴承座231配合作用,驱动件40朝向第一轴承座221的部分表面可以形成为弧形面,驱动件40朝向第二轴承座231的部分表面也可以形成为弧形面。由此,可以实现第一轴承座221、第二轴承座231的转动运动,从而可以实现第一压辊组件20的转动运动,将第一压辊组件20与机架10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为第一压辊组件20与机架10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可以降低摩擦损耗。
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弧形面朝向靠近第一压辊组件20的一侧凸起。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件40朝向第一轴承座221的表面形成为弧形面时,弧形面为朝向靠近第一轴承座221的一侧凸起;当驱动件40朝向第二轴承座231的表面形成为弧形面时,弧形面为朝向靠近第二轴承座231的一侧凸起。由此,可以提高第一压辊组件20与驱动件40的配合稳定性。
例如,第一轴承座221与驱动件40配合的表面为第三面,第三面可以朝向第一轴承座221的径向内侧凹陷。驱动件40的与第一轴承座221配合的面为第一面400,第一面400朝向第一轴承座221凸起,第三面可以与第一面400接触,第三面可以与第一面400配合。第二轴承座231与驱动件40配合的表面为第四面,第四面可以朝向第二轴承座231的径向内侧凹陷。驱动件40的与第二轴承座231配合的面为第二面410,第二面410朝向第二轴承座231凸起,第四面可以与第二面410接触,第四面可以与第二面410配合。进一步地,驱动件40朝向机架10的表面可以形成为弧形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承座221与第二轴承座231都设置有定位销,机架10内设置有凹槽,定位销可以与机架10内的凹槽实现配合。第一轴承座221与第二轴承座231可以均为调心轴承座,且第一轴承座221与第二轴承座231均可以在机架10上滑动,第一轴承座221与第二轴承座231均可以在机架10并以小角度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40可以为推力油缸。可以理解的是,推力油缸是通过油缸实现推动作用。油缸又称为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油缸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力油缸一端与机架10相连,另一端推动调心轴承座,推力油缸两端都为圆弧形结构,可实现随调心轴承座小角度摆动。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40可以具有多个。例如,驱动件40可以包括两个,第一轴承座221可以对应一个驱动件40,第二轴承座231可以对应一个驱动件40。由此,多个驱动件40可以提供给第一压辊组件20足够的驱动力以驱动第一压辊组件20运动,且多个驱动件40配合作用时驱动效率高,从而可以提高压球机1的工作效率。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压辊组件30可以包括第二辊皮300、第二压辊轴310、第三轴承(图中未标示)、第三轴承座321、第四轴承(图中未标示)和第四轴承座331。
第二压辊轴310穿设于第二辊皮300,第三轴承套设于第二压辊轴310,第三轴承与第二辊皮300沿第二压辊轴310的轴线方向间隔开,且第三轴承位于第二辊皮300的一侧。第三轴承座321外套于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座321与机架10连接。第四轴承套设于第二压辊轴310,第四轴承与第二辊皮300沿第二压辊轴310的轴线方向间隔开,且第四轴承位于第二辊皮300的另一侧。第四轴承座331外套于第四轴承,且第四轴承座331与机架10连接。由此,可以通过第三轴承与第三轴承座321的配合作用、第四轴承与第四轴承座331的配合作用实现第二辊皮300的转动,且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且便于装配。
例如,第二辊皮300、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均外套于第二压辊轴310,第三轴承与第四轴承分别位于第二辊皮300的两侧,第三轴承与第二压辊轴310的一端连接,第四轴承与第二压辊轴3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轴承座321外套于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座331外套于第四轴承,第三轴承相对于第三轴承座321可转动,第四轴承相对于第四轴承座331可转动,第三轴承与第四轴承可以分别带动第二压辊轴310的两端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二压辊轴310转动,第二压辊轴310进一步带动第二辊皮300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压辊组件20相对于机架10可转动,第一压辊组件20转动的角度为α,其中,0°<α≤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压辊组件20可转动地设于机架10上,第一压辊组件20转动角度的上限为5度。由此,当第一压辊组件20相对于机架10移动时,第一压辊组件20也相应地转动,从而可以将第一压辊组件20与机架10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为第一压辊组件20与机架10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可以降低摩擦损耗。
例如,当驱动组件推动第一压辊组件20向左(如图1所示的左)移动时,第一压辊组件20可以逆时针转动5度或是小于5度的角度(如2度、3度或是4度等);当第一压辊组件20向右(如图1所示的左)移动时,第一压辊组件20可以顺时针转动5度或是小于5度的角度(如2度、3度或是4度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压辊组件30的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相对于机架10可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轴承相对于机架10的位置可以是固定不变的,第四轴承相对于机架10的位置可以是固定不变的,从而可以使得第二压辊组件30相对于机架10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当然,第二压辊组件30相对于机架10可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压辊组件30也可以设置为相对于机架10转动。由此,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压辊组件20的运动及第二压辊组件30的运动,以调节第一压辊组件20与第二压辊组件3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节省调节时间、进而可以提高调节效率。
下面参照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球机1。
压球机1包括机架10、第一压辊组件20、第二压辊组件30和两个驱动件40。机架10可以为长方形框架,机架10具有安装空间,第一压辊组件20和第二压辊组件30均位于安装空间内,第一压辊组件20与第二压辊组件30可以沿着机架10的长度方向并列排布,第一压辊组件20可以沿着机架1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压辊组件30可以沿着机架10的宽度方向延伸。
驱动件40的一端与驱动件40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是可以调整的,例如,驱动件40是可伸缩的,驱动件40的一端可以与机架10连接,驱动件4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压辊组件20连接,驱动件40的另一端可以带动第一压辊组件20运动以朝向第二压辊组件30运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压辊组件20靠近或是远离第二压辊组件30。
第一压辊组件20可以包括第一辊皮200、第一压辊轴210、第一轴承220、第一轴承座221、第二轴承230和第二轴承座231。第一辊皮200、第一轴承220和第二轴承230均外套于第一压辊轴210,第一轴承220与第二轴承230分别位于第一辊皮200的两侧,第一轴承220与第一压辊轴210的一端连接,第二轴承230与第一压辊轴2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轴承座221外套于第一轴承220,第二轴承座231外套于第二轴承230,第一轴承220相对于第一轴承座221可转动,第二轴承230相对于第二轴承座231可转动,第一轴承220与第二轴承230可以分别带动第一压辊轴210的两端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一压辊轴210转动,第一压辊轴210进一步带动第一辊皮200转动。
第二压辊组件30可以包括第二辊皮300、第二压辊轴310、第三轴承(图中未标示)、第三轴承座321、第四轴承(图中未标示)和第四轴承座331。第二辊皮300、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均外套于第二压辊轴310,第三轴承与第四轴承分别位于第二辊皮300的两侧,第三轴承与第二压辊轴310的一端连接,第四轴承与第二压辊轴3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轴承座321外套于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座331外套于第四轴承,第三轴承相对于第三轴承座321可转动,第四轴承相对于第四轴承座331可转动,第三轴承与第四轴承可以分别带动第二压辊轴310的两端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二压辊轴310转动,第二压辊轴310进一步带动第二辊皮300转动。
第一轴承座221可以对应一个驱动件40,第二轴承座231可以对应一个驱动件40。驱动件40的一端与机架10连接,驱动件40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221或第二轴承座231配合作用以推动第一压辊组件20运动。驱动件40朝向第一轴承座221及第二轴承座231的表面形成为弧形面,驱动件40朝向机架10的表面也为弧形面,驱动件40形成为双弧面结构,可以实现与第一轴承座221或第二轴承座231的共同协调摆动。当推动第一压辊组件20移动时,第一压辊组件20以小角度旋转摆动。驱动件40可以为推力油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球机1,通过将第一压辊组件20设置成相对于机架10可活动的,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压辊组件20的位置以调节第一压辊组件20与第二压辊组件30之间的距离,有效提高了压球机1的总压力,辊宽可以放大,提高了设备产能一倍以上,可实现压球机1的大型化、高压力、高产能,有效突破技术瓶颈。还可以实现的多种轴承选型以及轴承并联,为调高压球机压力以及产能提供可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压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第一压辊组件,所述第一压辊组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一压辊组件设置有调心轴承座组件,所述第一压辊组件相对于所述机架可动;
第二压辊组件,所述第二压辊组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二压辊组件与所述第一压辊组件之间的距离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辊组件连接以推动所述第一压辊组件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组件包括第一辊皮和第一压辊轴,所述第一压辊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辊皮;
所述调心轴承座组件包括:
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压辊轴,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辊皮沿所述第一压辊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开,且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辊皮的一侧;
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外套于所述第一轴承,且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压辊轴,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一辊皮沿所述第一压辊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开,且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辊皮的另一侧;和
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外套于所述第二轴承,且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与所述第一轴承座配合的面为第一面;
所述驱动件的与所述第二轴承座配合的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为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面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压辊组件的一侧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推力油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具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辊组件包括:
第二辊皮;
第二压辊轴,所述第二压辊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辊皮;
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压辊轴,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第二辊皮沿所述第二压辊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开,且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辊皮的一侧;
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外套于所述第三轴承,且所述第三轴承座与所述机架连接;
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压辊轴,所述第四轴承与所述第二辊皮沿所述第二压辊轴的轴线方向间隔开,且所述第四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辊皮的另一侧;和
第四轴承座,所述第四轴承座外套于所述第四轴承,且所述第四轴承座与所述机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组件相对于所述机架可转动,所述第一压辊组件转动的角度为α,其中,0°<α≤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辊组件的所述第三轴承、所述第四轴承相对于所述机架固定。
CN201721625131.4U 2017-11-28 2017-11-28 压球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74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25131.4U CN207874951U (zh) 2017-11-28 2017-11-28 压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25131.4U CN207874951U (zh) 2017-11-28 2017-11-28 压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4951U true CN207874951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1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2513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74951U (zh) 2017-11-28 2017-11-28 压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4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8045U (zh) 一种应用于超精机上的摆头机构
CN201543740U (zh) 一种薄钢带冲压料的自动间歇供料装置
CN207874951U (zh) 压球机
CN201565545U (zh) 压力机封闭高度调节机构
CN2910350Y (zh) 卧式辊磨机
CN204640936U (zh) 纸张摊平设备
CN103706652B (zh) 短行程铝挤压机的挤压垫润滑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挤压机
CN204640930U (zh) 用于纸张摊平的设备
CN2412679Y (zh) 锥辊辗压机
CN107718677A (zh) 压球机
CN209195256U (zh) 钻机机身结构以及钻机
CN201266012Y (zh) 一种液压挡轮装置
CN201535317U (zh) 可切换式运动导轨机构
CN111731864A (zh) 一种码垛机器人的旋转控制机构
CN207564240U (zh) 一种大型机械底板的圆边装置
CN206409519U (zh) 一种罐体槽型加工装置
CN206824984U (zh) 一种导轨安装面
CN101813126B (zh) 可切换式运动导轨机构
CN204074919U (zh) 一种模具的旋转压合机构
CN206221420U (zh) 一种楔块式液压油缸机械锁紧装置
CN203044720U (zh) 一种数控滚弧机的送料机构
CN214821087U (zh) 一种螺旋压力机传动机构
CN2652496Y (zh) 一种大型辊压机
CN215786123U (zh) 一种飞机液压作动筒关节轴承用轮式卷边装置
CN219428509U (zh) 一种螺旋热压辊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9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