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6897U - 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6897U
CN207856897U CN201721398555.1U CN201721398555U CN207856897U CN 207856897 U CN207856897 U CN 207856897U CN 201721398555 U CN201721398555 U CN 201721398555U CN 207856897 U CN207856897 U CN 207856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disc
pipe unit
disc pipe
reaction kettl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985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985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6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6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6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反应釜,包括壳体,所述反应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内盘管单元和第二内盘管单元,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自上而下被划分为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位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与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相隔绝。

Description

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产品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对各种物料进行混合反应。反应釜在进行物料反应时,放热非常明显,当物料较少时,物料吸收的热量也相对较少,若剩余的热量不能尽快散热,不仅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还会引发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反应釜,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釜,包括壳体,所述反应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内盘管单元和第二内盘管单元,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自上而下被划分为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位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与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相隔绝。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均为螺旋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包括四层内盘管,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包括六层内盘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和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均为加热冷却两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设有一第一入液口、一第一内盘管段以及一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设有一第二入液口、一第二内盘管段以及一第二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一釜盖以及一釜体,所述釜盖盖合于所述釜体上,从而在所述釜盖以及所述釜体之间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优选的,所述釜盖外连接有一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一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远离所述电机的端部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部,且设有搅拌桨。
与传统的反应釜相比,在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中,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和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分开设置,可分别对壳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和/或冷却,因此,当物料较多时,可控制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和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同时进行加热和/或冷却;当物料较少时,可仅控制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进行加热和/或冷却,从而达到安全、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第一内盘管单元20和第二内盘管单元30。所述壳体10内形成有一收容空间100,所述收容空间100自上而下被划分为第一部分101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20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01,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30位于所述第二部分102。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20与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30相隔绝(即,不连通)。
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20以及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30可均为螺旋形。其中,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20包括四层内盘管,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30包括六层内盘管。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20和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30所包括的内盘管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变更。
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20为加热冷却两用。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20设有一第一入液口21、一第一内盘管段22以及一第一出液口23。导热液(如导热油)经所述第一入液口21进入所述第一内盘管段22以对位于所述收容空间100的第一部分101(即壳体10上部)的物料进行加热,然后经所述第一出液口23流出。冷却液(如冷却水)经所述第一入液口21进入所述第一内盘管段22以对位于第一部分101的物料进行冷却,然后经所述第一出液口23流出。
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30为加热冷却两用。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30设有一第二入液口31、一第二内盘管段32以及一第二出液口33。导热液经所述第二入液口31进入所述第二内盘管段32以对位于所述收容空间100的第二部分102(即壳体10下部)的物料进行冷却,然后经所述第二出液口33流出。冷却液经所述第二入液口31进入所述第二内盘管段32以对位于第二部分102的物料进行冷却,然后经所述第二出液口33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包括一釜盖11以及一釜体12。所述釜盖11盖合于所述釜体12上,从而在所述釜盖11以及所述釜体12之间形成所述收容空间100。
所述釜盖11外连接有一电机40。所述电机40上连接一搅拌轴41。所述搅拌轴41远离所述电机40的端部伸入所述收容空间100内部,且设有搅拌桨42,从而对所述壳体10内的物料进行搅拌而使其均匀被加热以及冷却。
由于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20和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30分开设置且可分别对壳体10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因此,当物料较多时,物料可能会同时占据壳体10内的上、下部,此时可控制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20和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30同时进行加热或冷却;当物料较少时,物料可能会仅占据壳体10内的下部,此时可仅控制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30进行加热或冷却,从而达到安全、节能的目的。
另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反应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釜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内盘管单元和第二内盘管单元,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自上而下被划分为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位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与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相隔绝,所述釜盖外连接有一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一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远离所述电机的端部伸入所述收容空间的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端部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第二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均为螺旋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包括四层内盘管,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包括六层内盘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和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均为加热冷却两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盘管单元设有一第一入液口、一第一内盘管段以及一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内盘管单元设有一第二入液口、一第二内盘管段以及一第二出液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一釜体,所述釜盖盖合于所述釜体上,从而在所述釜盖以及所述釜体之间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CN201721398555.1U 2017-10-25 2017-10-25 反应釜 Active CN207856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8555.1U CN207856897U (zh) 2017-10-25 2017-10-25 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8555.1U CN207856897U (zh) 2017-10-25 2017-10-25 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6897U true CN207856897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74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98555.1U Active CN207856897U (zh) 2017-10-25 2017-10-25 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6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78384U (zh) 一种冷热双向温度控制反应罐
CN205517721U (zh) 一种温度可控式液体反应釜
CN203170309U (zh) 反应釜的加热冷却系统
CN104983568A (zh) 一种粉状物料干燥或混合的球形夹层锅
CN207856897U (zh) 反应釜
CN204007189U (zh) 一种冷凝装置
CN202876812U (zh) 一种用于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反应釜
CN205517746U (zh) 一种反应釜
CN107456941B (zh) 一种便于温度调节的化工反应釜
CN205667823U (zh) 一种可加热和冷却的搅拌罐
CN207941516U (zh) 一种恒温反应釜
CN205392408U (zh) 一种实验室用温控型高效玻璃反应釜
CN204768665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CN207738736U (zh) 蒸粮吊酒一体甑
CN207745869U (zh) 一种水乳剂农药生产用反应釜
CN106039761A (zh) 一种超声波中药提取设备
CN207507455U (zh) 一种恒温的工业清洗剂用反应釜
CN207203946U (zh) 一种卧式搅拌釜
CN206613483U (zh) 一种高效反应装置
CN206622090U (zh) 一种带尾气回收的化工夹套反应釜
CN207085914U (zh) 一种原料药用反应釜
CN203737235U (zh) 一种循环加热反应釜
CN207478591U (zh) 一种新型反应釜
CN209501638U (zh) 一种便于加料和温度调节的乳胶漆反应装置
CN204841674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