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1491U - 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1491U
CN207851491U CN201820137306.5U CN201820137306U CN207851491U CN 207851491 U CN207851491 U CN 207851491U CN 201820137306 U CN201820137306 U CN 201820137306U CN 207851491 U CN207851491 U CN 207851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internal heat
heat dissipating
heat pipe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373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政超
於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eemile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eemile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eemile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eemile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373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1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1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1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包括:外部散热单元,位于所述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部并且对内部散热单元通过热管传递的热量进行散热;内部散热单元,位于所述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并且通过热管与所述外部散热单元进行连接,以将热量通过热管传递给所述外部散热单元;以及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产生风力以使得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部的空气进行内部循环,从而促使空气与内部散热单元进行加速接触;其中所述内部散热单元与所述热管的连接、所述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和热管的连接以及所述鳍片与卡槽的连接均是免焊锡组装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器件散热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投影机通常使用透镜组将激光器所发出的激光进行收集并整形成所需要的光斑形状,然后将该光斑投射到荧光转换装置上。荧光转换装置受激后产生红、绿、黄、蓝等各个颜色的光,并且将各个颜色的光经过透镜组聚焦到光机系统。荧光转换装置包括在特定基体上涂覆荧光粉,或者将荧光粉直接做成基体。
实际上,荧光轮密闭内部的器件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并且现有技术的光收集方案导致荧光转换装置所发出的光(未被收集透镜组覆盖的光)无法完全被收集或以较高的收集比率被收集。这部分光将在光源系统内部转换成热量,随着热量的累积从而使荧光轮密闭内部温度升高。
由于荧光轮密闭内部的温度比较高,所以需要在荧光轮密闭内部添加散热单元来进行散热。用于固定散热单元的普通焊接在焊接时需要涂布助焊剂,但是助焊剂被装入密闭空间内且受热时容易挥发,进而导致投影机内部镜片污染以及导致激光效率降低。因此,在密闭空间内使用焊锡技术就导致一系列问题,既无法降低内部空间温度又无法保持内部空间的清洁。
此外,由于投影机内部的部分光路及荧光激发部分的空间都要求完全密闭以达到防尘效果,且由于荧光激发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以至于密闭空间内的温度非常高。这种高温还会影响马达等运动部件的寿命,因此对荧光激发的密闭空间降热就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通过热管与散热单元的免焊锡技术来对荧光轮器件的洁净密闭腔体进行散热。这种情况下,本申请一方面能保证密闭空间内的温度,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内部空间的清洁。因此,密闭空间内使用免焊锡技术就显得很有必要,既能降低内部空间温度又能保持内部空间的清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外部散热单元,位于所述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部并且通过热管与内部散热单元进行连接,对内部散热单元通过热管传递的热量进行散热;
内部散热单元,位于所述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并且通过热管与所述外部散热单元进行连接,以将热量通过热管传递给所述外部散热单元,其中基于过盈配合方式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与所述热管进行组合,并且通过扣点方式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固定在密闭腔体的内侧;
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多组用于固定所述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容纳并夹持鳍片;以及
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产生风力以使得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部的空气进行内部循环,从而促使空气与内部散热单元进行加速接触;
其中所述内部散热单元与所述热管的连接、所述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和热管的连接以及所述鳍片与卡槽的连接均是免焊锡组装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部散热单元通过焊锡组装方式与所述热管进行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用于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通过热管传递到所述外部散热单元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优选地,还包括外部水冷单元,所述外部水冷单元用于通过水循环方式对所述外部散热单元进行降温。
优选地,所述基于过盈配合方式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与所述热管进行组合包括:基于过盈配合方式沿与所述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垂直的方向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的中间通孔与所述热管进行组合。
优选地,还包括内部水冷单元,所述内部水冷单元用于通过水循环方式对所述内部散热单元进行降温。
优选地,所述通过扣点方式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固定在密闭腔体的内侧包括:通过扣点方式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支撑架与所述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的内侧进行固定。
优选地,其中所述外部散热单元包括四个鳍片支撑架,并且将所述四个鳍片支撑架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侧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内部散热单元包括四个鳍片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卡槽通过弹性夹持方式容纳并夹持鳍片。
本申请利用散热单元免焊锡技术来对荧光激发部分进行散热,这种方式既能保证密闭腔体内的散热,又能避免因散热单元原因导致内部的污染。普通散热单元焊接技术带有松香等挥发性物质,容易导致洁净空间内的污染。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挥发性物质导致洁净空间内存在污染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对鳍片进行固定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荧光轮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对鳍片进行固定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通过免焊锡连接101将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与荧光轮器件的内部进行固定。其中,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的内部散热单元并且通过热管与外部散热单元进行连接,以将热量通过热管传递给外部散热单元。外部散热单元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部并且通过热管与内部散热单元进行连接,对内部散热单元通过热管传递的热量进行散热。由于外部散热单元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部,因此能够更好地与空气进行接触以进行散热。
由于内部散热单元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因此无法采用易挥发或受热易挥发的材料对内部散热单元进行固定。这是因为助焊剂通常会在受热的情况下挥发,从而导致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存在污染,并且进一步导致光转换单元的工作效率低下。一方面,内部散热单元基于过盈配合方式与热管进行组合,并且另一方面通过扣点方式将内部散热单元固定在密闭腔体的内侧。此外,本申请在底板处设置多组用于固定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容纳并夹持鳍片。
如图1所示,本申请使用免焊锡鳍片固定装置101对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使用松香之类的助焊剂。此外,内部散热单元通过热管与外部散热单元进行连接,以将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的热量传递给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部。为此,本申请使用热传导率较高的材料来用作热管。热管穿透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从而实现一部分与内部散热单元连接,另一部分与外部散热单元连接。
图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单元200的结构示意图。散热单元200包括外部散热单元201和内部散热单元202。其中,内部散热单元202并且通过热管与外部散热单元201进行连接,以将热量通过热管传递给外部散热单元201。外部散热单元201和内部散热单元202均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鳍片。每个鳍片均用于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实现更为充分地散热。由于内部散热单元202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部,为此内部散热单元202的尺寸较小。而外部散热单元201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部,为此外部散热单元201的尺寸较大。
外部散热单元201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部并且通过热管与内部散热单元进行连接,对内部散热单元通过热管传递的热量进行散热。由于外部散热单元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部并且尺寸较大,因此能够更好地与空气进行接触以进行散热。
由于内部散热单元202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因此无法采用易挥发或受热易挥发的材料对内部散热单元进行固定。这是因为助焊剂通常会在受热的情况下挥发,从而导致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存在污染,并且进一步导致光转换单元的工作效率低下。由于外部散热单元201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部,因此可以通过焊锡组装方式与热管进行连接。
其中内部散热单元201基于过盈配合方式与热管进行组合:基于过盈配合方式沿与内部散热单元201的鳍片垂直的方向将内部散热单元201的中间通孔与热管进行组合。此外,内部散热单元201通过扣点方式被固定在密闭腔体的内侧:通过扣点方式将内部散热单元201的鳍片支撑架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的内侧进行固定。
优选地,外部散热单元202包括四个鳍片支撑架,并且将四个鳍片支撑架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侧进行固定。内部散热单元201包括四个鳍片支撑架。卡槽通过弹性夹持方式容纳并夹持内部散热单元201的鳍片。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荧光轮器件300的结构示意图。荧光轮器件300包括:热管301、外部散热单元302、内部散热单元303、第一风扇(内部风扇)304以及荧光轮305。本申请通过免焊锡连接将内部散热单元303的鳍片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306内部进行固定。其中,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306内的内部散热单元并且通过热管与外部散热单元302进行连接,以将热量通过热管传递给外部散热单元302。外部散热单元302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部并且通过热管与内部散热单元303进行连接,对内部散热单元303通过热管传递的热量进行散热。由于外部散热单元302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306外部,因此能够更好地与空气进行接触以进行散热。
由于内部散热单元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306内,因此无法采用易挥发或受热易挥发的材料对内部散热单元进行固定。这是因为助焊剂通常会在受热的情况下挥发,从而导致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306内存在污染,并且进一步导致光转换单元的工作效率低下。一方面,内部散热单元基于过盈配合方式与热管进行组合,并且另一方面通过扣点方式将内部散热单元固定在密闭腔体306的内侧。此外,本申请在底板处设置多组用于固定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容纳并夹持鳍片。
如图3所示,外部散热单元302位于所述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306外部并且通过热管301与内部散热单元进行连接,对内部散热单元通过热管301传递的热量进行散热。内部散热单元303位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306内并且通过热管301与外部散热单元302进行连接,以将热量通过热管301传递给外部散热单元302。其中基于过盈配合方式将内部散热单元303与热管301进行组合,并且通过扣点方式将内部散热单元303固定在密闭腔体306的内侧。本申请在密闭腔体306放入底板设置多组用于固定内部散热单元303的鳍片的卡槽,并且卡槽用于容纳并夹持鳍片。第一风扇304产生风力以使得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306内部的空气进行内部循环,从而促使空气与内部散热单元303进行加速接触。其中内部散热单元303与热管301的连接、内部散热单元303的鳍片和热管301的连接以及鳍片与卡槽的连接均是免焊锡组装连接。
荧光轮305能够驱动波长转换单元进行以旋转轴为轴心的旋转,以使得波长转换单元能够与通过光路入射的激发光进行接触。激发光的入射点能够落波长转换单元内,以使得波长转换单元能够对激发光进行反射以生成受激发光。
优选地,外部散热单元302通过焊锡组装方式与热管301进行连接。第二风扇(图中未示出)与外部散热单元302连接,用于将内部散热单元303通过热管301传递到外部散热单元302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外部水冷单元(图中未示出)与外部散热单元302连接,用于通过水循环方式对外部散热单元302进行降温。内部水冷单元(图中未示出)与外部散热单元303连接,用于通过水循环方式对内部散热单元303进行降温。
优选地,基于过盈配合方式将内部散热单元303与热管301进行组合包括:基于过盈配合方式沿与内部散热单元303的鳍片垂直的方向将内部散热单元303的中间通孔与热管301进行组合。通过扣点方式将内部散热单元303固定在密闭腔体306的内侧包括:通过扣点方式将内部散热单元303的鳍片支撑架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306的内侧进行固定。外部散热单元302包括四个鳍片支撑架,并且将四个鳍片支撑架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306外侧进行固定。内部散热单元303包括四个鳍片支撑架,并且卡槽通过弹性夹持方式容纳并夹持内部散热单元303的鳍片。
通过第一风扇304对内部空气进行内部循环,使空气与内部散热单元不断循环。内部散热单元吸热并通过热管传导给外部散热单元,再通过外部风扇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去。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外部散热单元,位于所述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部并且通过热管与内部散热单元进行连接,对内部散热单元通过热管传递的热量进行散热;
内部散热单元,位于所述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并且通过热管与所述外部散热单元进行连接,以将热量通过热管传递给所述外部散热单元,其中基于过盈配合方式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与所述热管进行组合,并且通过扣点方式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固定在密闭腔体的内侧;
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多组用于固定所述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容纳并夹持鳍片;以及
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产生风力以使得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内部的空气进行内部循环,从而促使空气与内部散热单元进行加速接触;
其中所述内部散热单元与所述热管的连接、所述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和热管的连接以及所述鳍片与卡槽的连接均是免焊锡组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外部散热单元通过焊锡组装方式与所述热管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用于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通过热管传递到所述外部散热单元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外部水冷单元,所述外部水冷单元用于通过水循环方式对所述外部散热单元进行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基于过盈配合方式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与所述热管进行组合包括:基于过盈配合方式沿与所述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垂直的方向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的中间通孔与所述热管进行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内部水冷单元,所述内部水冷单元用于通过水循环方式对所述内部散热单元进行降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通过扣点方式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固定在密闭腔体的内侧包括:通过扣点方式将所述内部散热单元的鳍片支撑架与所述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的内侧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外部散热单元包括四个鳍片支撑架,并且将所述四个鳍片支撑架与荧光轮器件的密闭腔体外侧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内部散热单元包括四个鳍片支撑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卡槽通过弹性夹持方式容纳并夹持鳍片。
CN201820137306.5U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 Active CN207851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7306.5U CN207851491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7306.5U CN207851491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1491U true CN207851491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12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37306.5U Active CN207851491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149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2995A (zh) * 2018-01-26 2019-08-02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
CN111381418A (zh) * 2018-12-27 2020-07-07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轮散热装置及激光电视
CN111474814A (zh) * 2019-01-23 2020-07-3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及投影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2995A (zh) * 2018-01-26 2019-08-02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
CN111381418A (zh) * 2018-12-27 2020-07-07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轮散热装置及激光电视
CN111381418B (zh) * 2018-12-27 2023-01-20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轮散热装置及激光电视
CN111474814A (zh) * 2019-01-23 2020-07-3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及投影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32993A1 (en) Cooling of a converter arrangement for light sources with high luminance
KR101892639B1 (ko) 파장 변환 장치 및 관련 발광 장치
CN207851491U (zh) 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
CN105652569B (zh) 一种激光投影设备
JP2017112087A (ja) Led車両ヘッドライト
EP3413129B1 (en) Color-wheel heat-dissipation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device having same heat-dissipation apparatus
CN205450547U (zh) 色轮散热装置、光源模组和投影系统
CN109863450A (zh) 光源单元和投影显示设备
JP5675248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208044191U (zh) 色轮装置及投影机
CN107608168A (zh) 一种色轮模组
CN107678233A (zh) 一种色轮模组、光源系统和投影系统
US10989996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N207352347U (zh) 一种色轮模组
KR102437947B1 (ko) 컬러 휠 장치
CN110082995A (zh) 一种用于荧光轮器件的散热装置
JP2002184234A (ja) ランプ冷却構造
JP6659040B2 (ja) 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光源ユニットの冷却方法
CN116136639A (zh) 投影设备
CN219758647U (zh) 投影光机
CN216927357U (zh) 荧光轮散热装置及激光投影仪
CN211577645U (zh) 荧光激发散热装置和投影系统
CN210462951U (zh) 一种基于相变抑制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系统
CN111474814B (zh) 散热模块及投影装置
CN107305311A (zh) 冷却装置以及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