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9552U -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49552U CN207849552U CN201721528126.1U CN201721528126U CN207849552U CN 207849552 U CN207849552 U CN 207849552U CN 201721528126 U CN201721528126 U CN 201721528126U CN 207849552 U CN207849552 U CN 2078495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indoor unit
- passage
- inducing
- inducing pa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涉及空调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室内机在制热初始阶段温升较慢,容易出现吹冷风现象的技术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室内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加热装置、以及形成在壳体内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室内机在第一状态时,出风通道在壳体内部连通进风通道,使经电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气流的至少一部分在壳体内部从出风通道回流至进风通道。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上述经电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气流经过换热器时,可以与换热器的铜管换热,以使换热器的铜管快速升温,从而可以减少铜管温度上升的时间,提升整机送风舒适性和使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室内壁挂机空调制热工况温升较慢,制热初始阶段容易出现吹冷风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铜管升温较慢,需要几分钟后铜管温度才满足要求,当铜管温度升上来后出风才是比较舒适的热风,所以铜管升温这段时间降低了整机的舒适性和使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室内机在制热初始阶段温升较慢,容易出现吹冷风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加热装置、以及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
所述室内机在第一状态时,所述出风通道在所述壳体内部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使经所述电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气流的至少一部分在壳体内部从所述出风通道回流至所述进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壳体内具有引风通道;
所述室内机在第一状态时,所述出风通道通过所述引风通道连通所述进风通道。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引风通道的进风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引风通道的出风口的宽度。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引风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为扩孔段;
其中,所述第二段的背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开口为所述引风通道的进风口,所述第一段的背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开口为所述引风通道的出风口。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两者平滑过渡;
和/或,所述引风通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相对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室内机的外部;所述第一侧壁具有靠近所述引风通道出风口的第一子段和靠近所述引风通道进风口的第二子段;其中,所述第一子段、所述第二子段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均为平面,所述第一子段与所述第二侧壁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一段,所述第二子段与所述第二侧壁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二段。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引风通道的出风口处设有过滤网。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处的过滤网为同一过滤网或不同的过滤网。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引风通道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的风道壁上;
所述室内机包括风道挡板;所述风道挡板为活动板,以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打开所述引风通道的进风口,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闭合所述引风通道的进风口。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室内机的换热器的铜管的温度;
和/或,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道挡板运动至所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铜管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风道挡板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风道挡板闭合所述引风通道的进风口时构成所述出风通道的风道壁的一部分;
和/或,所述风道挡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口的宽度。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风道挡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引风通道的进风口的靠近室内机外部的一侧,以转动至所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设定所述风道挡板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旋转角度为0度;
其中,所述风道挡板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引风通道的进风口的外侧,且所述风道挡板的旋转角度为α,0<α<90°。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风道挡板的第一侧设有保温结构,所述第一侧为风道挡板闭合引风通道的进风口时背离所述出风通道的一侧。
在前述的室内机中,可选的,所述室内机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片、第二折片和第三折片,所述第一折片和所述第二折片两者相对所述第三折片靠近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
其中,所述引风通道的出风口在各折片中靠近所述第三折片设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可以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室内机。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室内机在第一状态比如制热初始阶段时,出风通道在壳体内部连通进风通道,使经电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气流的至少一部分在壳体内部从出风通道回流至进风通道,该经电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气流经过换热器时,可以与换热器的铜管换热,以使换热器的铜管快速升温,从而可以减少铜管温度上升的时间,提升整机送风舒适性和使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机在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机在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00、室内机;2、电加热装置;3、进风通道;4、出风通道;41、出风通道的出风口;5、引风通道;51、第一段;52、第二段;501、引风通道的进风口;502、引风通道的出风口;503、第一侧壁;504、第二侧壁;5031、第一子段;5032、第二子段;6、风道挡板;71、第一折片;72、第二折片;73、第三折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电加热装置2、以及形成在壳体1内的进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电加热装置2设置在壳体1内。电加热装置2可以在室内机100制热时开启,以实现快速制热。
其中,室内机100在第一状态时,出风通道4在壳体1内部连通进风通道3,使经电加热装置2加热后的气流的至少一部分在壳体1内部从出风通道4回流至进风通道3。
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室内机100的第一状态可以为制热初始阶段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经电加热装置2加热后的气流在壳体1内部从出风通道4回流至进风通道3时可以与换热器的铜管换热,以使换热器的铜管快速升温,从而可以减少铜管温度上升的时间,提升整机送风舒适性和使用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电加热装置2可以提供室内机100的电辅热功能,其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壳体1内可以具有引风通道5。室内机100在第一状态时,出风通道4通过该引风通道5连通进风通道3。在本示例中,通过设置的引风通道5,有助于出风通道4与进风通道3的连通,使出风通道4和进风通道3两者的位置设置更为灵活。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的宽度A可以大于引风通道5的出风口502的宽度B,以在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处形成扩压,引风通道5将气流从进风口501吸到出风口502,如此有利于气流从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流至出风口502。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引风通道5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第二段52为扩孔段。其中,第二段52的背离第一段51的一端开口为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第一段51的背离第二段52的一端开口为引风通道5的出风口502。在本示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具有方便加工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第一段51与第二段52两者可以平滑过渡,以减小气流在引风通道5内流动的阻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平滑过渡”是指第一段51与第二段52两者连接处的曲率连续变化。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引风通道5可以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503和第二侧壁504。第一侧壁503相对第二侧壁504远离室内机100的外部。第一侧壁503具有靠近引风通道5出风口的第一子段5031和靠近引风通道5进风口的第二子段5032。其中,第一子段5031、第二子段5032以及第二侧壁504均为平面。第一子段5031与第二侧壁504配合形成前述的第一段51。第二子段5032与第二侧壁504配合形成前述的第二段52。如图2所示,由于第二侧壁504为平面,从而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两者在第二侧壁504所在侧的连接处的曲率不变,如此可以进一步减小风阻,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
在上述示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子段5031和第二子段5032两者可以通过圆弧实现平滑过渡,如此具有方便加工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前述引风通道5的出风口502处可以设有过滤网,以避免灰尘落入引风风道。
上述的过滤网与进风通道3的进风口31处的过滤网可以为同一过滤网,以减少零件的数量,节省成本。当然,上述的过滤网与进风通道3的进风口31处的过滤网也可以为不同的过滤网,以方便各自独立维修或更换,降低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前述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设置在出风通道4的风道壁上。本实用新型室内机100还包括风道挡板6。风道挡板6为活动板,以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打开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如图1和图2所示),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闭合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如图3所示)。其中,当风道挡板6打开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时,出风通道4与引风通道5连通,进而通过引风通道5连通进风通道3,使经电加热装置2加热后的气流可以从出风通道4经引风通道5流入进风通道3内。当风道挡板6闭合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时,出风通道4的出风气流可以全部从出风通道4的出风口41流出,此时室内机100处于第二状态。
在上述示例中,引风通道5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风道挡板6进行控制,当需要室内机100的加热气流回流时开启引风通道5,反之,若不需要室内机100的加热气流回流时则关闭引风通道5,这样使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是否开启引风通道5,实用性更强。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比如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室内机100的换热器的铜管的温度。具体的,在制热初始阶段,风道挡板6打开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使经电加热装置2加热后的气流经引风通道5回流至进风通道3,然后在流经换热器的铜管时与铜管进行热交换,以使铜管快速升温。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铜管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风道挡板6闭合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以使室内机100正常制热。
为了节省人力,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风道挡板6运动至前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上述的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电机,电机可以直接与风道挡板6连接,以驱动风道挡板6转动。电机也可以通过齿轮等传动机构与风道挡板6连接,以驱动风道挡板6转动。
进一步的,前述铜管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驱动机构驱动风道挡板6运动至前述的第二位置,即闭合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的位置,如此具有方便控制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前述的风道挡板6在闭合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时构成出风通道4的风道壁的一部分,如此使引风通道5和出风通道4两者的连接结构更为紧凑。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前述风道挡板6的宽度要小于出风通道4的出风口41的宽度,这样在风道挡板6相对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向外侧转动时不至于将出风通道4的出风口41全部关闭,使出风通道4仍然有一部分气流能够流到室内机100外部,以对室内进行吹风。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前述风道挡板6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的靠近室内机100外部的一侧,以转动至前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由于风道挡板6为转动件,从而可以通过电机等机构进行控制,控制较方便。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设定风道挡板6在第二位置即闭合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的位置时的旋转角度为0度。其中,风道挡板6在第一位置时其另一端位于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的外侧,且风道挡板6的旋转角度为α,0<α<90°,优选的,α为45度。如此,风道挡板6还可以起到对气流导流的技术效果,以将气流导入到引风通道5内。
进一步的,风道挡板6的第一侧设有保温结构,比如覆盖有保温材料等,以避免在制冷工况下引风风道内部出现凝露现象。其中,上述的第一侧为风道挡板6闭合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时背离出风通道4的一侧。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蒸发器。蒸发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片71、第二折片72和第三折片73。第一折片71和第二折片72两者相对第三折片73靠近进风通道3的进风口31。其中,引风通道5的出风口502在各折片中靠近第三折片73设置,如此在室内机100运行时可以保证蒸发器的每一个折片的换热效率,防止换热不均,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前述的壳体1可以包括面板。出风通道4的出风口41位于面板的下方。如图1和图3所示,该面板可以为前面板。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蜗壳。该蜗壳包括具有蜗舌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与面板之间形成前述的引风通道5。该引风通道5位于出风通道4的出风口41的上方。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100可以为壁挂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壁挂机仅为示例,并不用于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可以包括上述任一示例中的室内机100。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由于设置上述室内机100的缘故,因此也具有减少铜管温度上升的时间,提升整机送风舒适性和使用性的优点。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采用电辅热(即前述的电加热装置2)的基础上修改整机的出风口结构。即在出风口41的上侧增加引风通道5。在制冷工况下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闭合,而制热工况下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打开。这时经过电加热的热气流一部分从整机的出风口41排出,一部分热气流通过引风通道5进入壳体1内的进风通道3,进而从换热器再次进入风机风道内,这部分热气流则会对换热器的铜管进行加热,这样可以减小铜管温度上升的时间,实现快速升温的效果,提升整机送风舒适性和使用性。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空调可以减小换热器的铜管温度上升的时间,实现快速升温的效果,提升整机送风舒适性和实用性。
前述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的风道挡板6内侧可以加入保温材料,避免在制冷工况下引风通道5内部出现凝露现象,同时在引风通道5的出风口502处增加过滤网或者用整机的过滤网把引风通道5的出风口502包括在内,避免灰尘落入引风通道5。
引风通道5的出风口502的宽度为B,B>0。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的宽度为A,A>B。风道挡板6的宽度要小于出风通道4的出风口41的宽度。另外,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离引风通道5转折处的高度为H,H>0,此时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的宽度A大于出风口41的宽度,且经过结构的平滑过渡,可以减小引风通道5的进风阻力,增加引风通道5的引风量。
在制热工况下,风道挡板6向下旋转,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打开,使气流进入引风通道5,此时风道挡板6向下旋转的角度为α,0<α<90°,风道挡板6在该打开角度时对气流有一定的导流作用,可以减小气流的流动损失。
可以利用驱动机构带动风道挡板6旋转,以满足风道挡板6的旋转要求。驱动方式可以直接用电机驱动,在风道挡板6的旋转轴处加入电机,直接用电机驱动旋转。电机也可以通过齿轮等传动机构与风道挡板6连接,以驱动风道挡板6旋转。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只要能使风道挡板6旋转的驱动方式都可以(例如导风板的旋转驱动结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电加热装置(2)、以及形成在所述壳体(1)内的进风通道(3)和出风通道(4),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在第一状态时,所述出风通道(4)在所述壳体(1)内部连通所述进风通道(3),使经所述电加热装置(2)加热后的气流的至少一部分在壳体(1)内部从所述出风通道(4)回流至所述进风通道(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内具有引风通道(5);
所述室内机在第一状态时,所述出风通道(4)通过所述引风通道(5)连通所述进风通道(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的宽度A大于所述引风通道(5)的出风口(502)的宽度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风通道(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所述第二段(52)为扩孔段;
其中,所述第二段(52)的背离所述第一段(51)的一端开口为所述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所述第一段(51)的背离所述第二段(52)的一端开口为所述引风通道(5)的出风口(50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段(51)与所述第二段(52)两者平滑过渡;
和/或,所述引风通道(5)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503)和第二侧壁(504);所述第一侧壁(503)相对所述第二侧壁(504)远离所述室内机的外部;所述第一侧壁(503)具有靠近所述引风通道(5)出风口的第一子段(5031)和靠近所述引风通道(5)进风口的第二子段(5032);其中,所述第一子段(5031)、所述第二子段(5032)以及所述第二侧壁(504)均为平面,所述第一子段(5031)与所述第二侧壁(504)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一段(51),所述第二子段(5032)与所述第二侧壁(504)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二段(52)。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风通道(5)的出风口(502)处设有过滤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进风通道(3)的进风口(31)处的过滤网为同一过滤网或不同的过滤网。
8.如权利要求2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4)的风道壁上;
所述室内机包括风道挡板(6);所述风道挡板(6)为活动板,以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打开所述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和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闭合所述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室内机的换热器的铜管的温度;
和/或,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道挡板(6)运动至所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管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风道挡板(6)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挡板(6)闭合所述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时构成所述出风通道(4)的风道壁的一部分;
和/或,所述风道挡板(6)的宽度小于所述出风通道(4)的出风口(41)的宽度。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挡板(6)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的靠近室内机外部的一侧,以转动至所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设定所述风道挡板(6)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旋转角度为0度;
其中,所述风道挡板(6)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的外侧,且所述风道挡板(6)的旋转角度为α,0<α<90°。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挡板(6)的第一侧设有保温结构,所述第一侧为风道挡板(6)闭合引风通道(5)的进风口(501)时背离所述出风通道(4)的一侧。
15.如权利要求2至5、7、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片(71)、第二折片(72)和第三折片(73),所述第一折片(71)和所述第二折片(72)两者相对所述第三折片(73)靠近所述进风通道(3)的进风口(31);
其中,所述引风通道(5)的出风口(502)在各折片中靠近所述第三折片(73)设置。
1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28126.1U CN207849552U (zh) | 2017-11-15 | 2017-11-15 |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28126.1U CN207849552U (zh) | 2017-11-15 | 2017-11-15 |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49552U true CN207849552U (zh) | 2018-09-11 |
Family
ID=63422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2812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849552U (zh) | 2017-11-15 | 2017-11-15 |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4955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51135A (zh) * | 2017-11-15 | 2018-06-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CN114459072A (zh) * | 2022-02-28 | 2022-05-10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
2017
- 2017-11-15 CN CN201721528126.1U patent/CN20784955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51135A (zh) * | 2017-11-15 | 2018-06-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CN108151135B (zh) * | 2017-11-15 | 2023-11-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CN114459072A (zh) * | 2022-02-28 | 2022-05-10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51135A (zh) |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
CN106091264B (zh) | 空调器出风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105156359B (zh) | 可调风向的风机、风管式空调机组及其出风方法 | |
CN107940570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0388692A (zh) | 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冷热源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202730B (zh) | 可调风向的风管式空调机组及其出风方法 | |
CN208059069U (zh) | 空调器 | |
CN104296351B (zh) | 空调器 | |
CN20823799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8154620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6766010A (zh) | 一种室内机制热控制方法、室内机及空调 | |
CN207702590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9654604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7849552U (zh) |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
CN20892024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7300265A (zh) |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361810U (zh) | 空调柜机 | |
CN107741064A (zh) | 一种带新风热回收系统的空调室外机 | |
CN205641461U (zh) | 一种具有旋转式加热器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
CN206609054U (zh) | 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空调 | |
CN206094296U (zh) | 空调器 | |
CN209165589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8920228U (zh) | 可控制引风量和风向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7962903U (zh) | 用于柜机的空气处理模块和柜机 | |
CN207395145U (zh) | 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