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8460U - 新型流体封闭阀 - Google Patents

新型流体封闭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48460U
CN207848460U CN201721924088.1U CN201721924088U CN207848460U CN 207848460 U CN207848460 U CN 207848460U CN 201721924088 U CN201721924088 U CN 201721924088U CN 207848460 U CN207848460 U CN 207848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ort
valve plate
channel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40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9240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48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48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48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ing Valve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流体封闭阀。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设有进液通道、出液通道和阀腔,所述阀芯包括静阀片、动阀片和阀杆,静阀片固定在阀腔底部,静阀片上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通道的内端口连通所述进液孔的下端口,所述出液通道的内端口连通所述出液孔的下端口,动阀片转动配合在静阀片上端面,阀杆的下端与动阀片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下端设有过液通道,所述过液通道连通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的上端口,可以避免水流对动阀片上面部分的零部件造成侵蚀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新型流体封闭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流体封闭阀。
背景技术
现有大量的水龙头采用快开阀芯,仅需要旋转90度就可以打开水龙头。现有的快开阀芯如公布号为CN103267138A的专利文献公布的一种快开阀芯。如图10、图11和图12静阀片上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在动阀片上对应进液孔和出液孔设有两个过液通孔303,过液通孔303贯穿动阀片设置,当动阀片的过液通孔303分别与进液孔、出液孔没有重合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对阀芯的关闭,当动阀片旋转度,动阀片的过液通孔303分别与进液孔、出液孔重合,阀芯被打开。这种方案在密封性和使用寿命上皆表现不佳,如图8和图9所示,因为打开动阀片,液体从出液孔流到出液孔需要经过动阀片上方的空间,而动阀片上方的空间是阀杆活动的区域,该区域与流水长期接触极易受到侵蚀,破坏阀体的密封性。同时阀体的损坏多是突发性的,一旦发生损坏就会有大量的水流出,造成浪费,没有备用的水龙头和专业的工具很难对其进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流体封闭阀,采用密封式的的控制水龙头的开闭,避免水流对动阀片上面部分的零部件造成侵蚀,提高水龙头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流体封闭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设有进液通道、出液通道和阀腔,所述阀芯包括静阀片、动阀片和阀杆,静阀片固定在阀腔底部,静阀片上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通道的内端口连通所述进液孔的下端口,所述出液通道的内端口连通所述出液孔的下端口,动阀片转动配合在静阀片上端面,阀杆的下端与动阀片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下端设有过液通道,所述过液通道连通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的上端口。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技术效果如下:本方案通过动阀片的旋转控制液体从进液通道流到出液通道,当动阀片上的过液通道将静阀片上的上端口连通的时候,液体就可以从进液孔流到出液孔,当旋转动阀片,动阀片上的过液通道错开进液孔和出液孔上端口,液体就不会从进液孔流到出液孔;动阀片只设置了一条过液通道,过液通道将进液孔和出液孔的上端口连通,因此液体可以直接从动阀片上的过液通道从进液孔流到出液孔方,液体不会流到动阀片的上方,因此位于动阀片上方的零部件不会受到液体的侵蚀,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腔体的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过液通道为隧道式通道,该隧道式通道的两个端口设置在动阀片的下端面,并连通分别连通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的上端口,液体通过隧道式通道从进液孔流向出液孔,液体更少的接触到动阀片与静阀片的接触面,因此密封性更好。
可选地,所述过液通道为开槽式通道,所述开槽式通道的槽口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的上端口,由于采用开槽式通道,可以直接设置在动阀片的下端面,因此动阀片厚度可以设置的更薄。
可选地,在所述阀腔顶部与所述动阀片之间设有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上下端面分别抵紧所述阀腔顶部和所述动阀片,所述平面轴承外套在阀杆上,平面轴承可以提高阀杆的转动平稳性。
可选地,在所述平面轴承与所述动阀片之间还设有压力补偿弹簧垫,保持动阀片与静阀片紧密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有进水管,一个阀体对应设有若干个阀芯,阀体上对应每个阀芯都设有独立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有进液通道的外端口分布在阀体的进液端端面同一圆周线上,该阀体的进液端面与所述进水管的连接端面转动配合,所述进水管的连接端面设有进水端口,该进水端口对应进液通道外端口所在的圆周线设置,通过旋转阀体,所有进液通道的外端口都可以与进水管的进水端口对接。当前使用的阀芯损坏的时候,直接旋转阀体,将可以使用的阀芯对应进液通道的外端口与进水管的进水端口对接,即可快速的实现阀芯的更换。
可选地,还包括有出水嘴,所有出液通道的外端口分布在阀体的出液端端面同一圆周线上,该阀体的出液端面与所述出水嘴的连接端面转动配合,所述出水嘴的连接端面设有引水端口,该引水端口对应出液通道外端口所在的圆周线设置,通过旋转阀体,所有出液通道的外端口都可以与出水嘴的引水端口对接,进而控制水流的流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的左视图;
图4为实施例1连通状态的动阀片与静阀片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关闭状态的动阀片与静阀片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动阀片与静阀片的立体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2连通状态的动阀片与静阀片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关闭状态的动阀片与静阀片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的动阀片与静阀片的立体剖视图;
图10为现有技术连通状态的动阀片与静阀片的示意图;
图11为现有技术关闭状态的动阀片与静阀片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3的动阀片与静阀片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阀体;101-阀腔;102-进液通道,103-出液通道;2-静阀片;201-进液孔;202-出液孔;3-动阀片;301-开槽式通道;302-隧道式通道;303-过液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和阀芯,结合图2所示,阀体1设有进液通道102、出液通道103和阀腔101,阀芯包括静阀片2、动阀片3和阀杆,静阀片2固定在阀腔101底部,静阀片2上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进液孔201和出液孔202,进液通道102的内端口连通进液孔201的下端口,出液通道103的内端口连通出液孔202的下端口。
动阀片3转动配合在静阀片2上端面,阀杆的下端与动阀片3连接在一起,在阀腔101顶部与动阀片3之间设有平面轴承,平面轴承上下端面分别抵紧阀腔101顶部和动阀片3,平面轴承外套在阀杆上,通过平面轴承可以提高阀杆的平稳性。在平面轴承与动阀片3之间还设有压力补偿弹簧垫,保持动阀片3和静阀片2紧密贴合在一起。
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动阀片3下端设有过液通道,过液通道连通进液孔201和出液孔202的上端口。过液通道为隧道式通道302,该隧道式通道302的两个端口设置在动阀片3的下端面,并连通分别连通进液孔201和出液孔202的上端口,由于采用隧道式通道302,液体既不会进入到动阀片3的上端,与上端的零部件接触,也不会进入到动阀片3和静阀片2之间,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避免零部件被侵蚀。
实施例2:
结合图7、图8和图9所示,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的过液通道为开槽式通道301,开槽式通道301的槽口两端分别连通进液孔201和出液孔202的上端口,开槽式通道301加工难度低,同时动阀片3的厚度也可以做的很薄。
实施例3:
相比实施例1,还包括有进水管和出水嘴,结合图3所示,一个阀体1对应设有若干个阀芯,阀体1上对应每个阀芯都设有独立的进液通道102和出液通道103,所有进液通道102的外端口分布在阀体1的进液端端面同一圆周线上,该阀体1的进液端面与进水管的连接端面转动配合,进水管的连接端面设有进水端口,该进水端口对应进液通道102外端口所在的圆周线设置,通过旋转阀体1,所有进液通道102的外端口都可以与进水管的进水端口对接。当前使用的阀芯损坏的时候,直接旋转阀体1,将可以使用的阀芯对应进液通道102的外端口与进水管的进水端口对接,即可快速的实现阀芯的更换。所有出液通道103的外端口分布在阀体1的出液端端面同一圆周线上,该阀体1的出液端面与出水嘴的连接端面转动配合,出水嘴的连接端面设有引水端口,该引水端口对应出液通道103外端口所在的圆周线设置,便于调整出水嘴出水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新型流体封闭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所述阀体(1)设有进液通道、出液通道和阀腔(101),所述阀芯包括静阀片(2)、动阀片(3)和阀杆,静阀片(2)固定在阀腔(101)底部,静阀片(2)上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进液孔(201)和出液孔(202),所述进液通道(102)的内端口连通所述进液孔(201)的下端口,所述出液通道(103)的内端口连通所述出液孔(202)的下端口,动阀片(3)转动配合在静阀片(2)上端面,阀杆的下端与动阀片(3)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3)下端设有过液通道,所述过液通道连通所述进液孔(201)和出液孔(202)的上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流体封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通道为隧道式通道(302),该隧道式通道(302)的两个端口设置在动阀片(3)的下端面,并连通分别连通所述进液孔(201)和出液孔(202)的上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流体封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通道为开槽式通道(301),所述开槽式通道(301)的槽口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液孔(201)和出液孔(202)的上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流体封闭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腔(101)顶部与所述动阀片(3)之间设有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上下端面分别抵紧所述阀腔(101)顶部和所述动阀片(3),所述平面轴承外套在阀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流体封闭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面轴承与所述动阀片(3)之间还设有压力补偿弹簧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流体封闭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进水管,一个阀体(1)对应设有若干个阀芯,阀体(1)上对应每个阀芯都设有独立的进液通道(102)和出液通道(103),所有进液通道(102)的外端口分布在阀体(1)的进液端端面同一圆周线上,该阀体(1)的进液端面与所述进水管的连接端面转动配合,所述进水管的连接端面设有进水端口,该进水端口对应进液通道(102)外端口所在的圆周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流体封闭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出水嘴,所有出液通道(103)的外端口分布在阀体(1)的出液端端面同一圆周线上,该阀体(1)的出液端面与所述出水嘴的连接端面转动配合,所述出水嘴的连接端面设有引水端口,该引水端口对应出液通道(103)外端口所在的圆周线设置。
CN201721924088.1U 2017-12-29 2017-12-29 新型流体封闭阀 Active CN207848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4088.1U CN207848460U (zh) 2017-12-29 2017-12-29 新型流体封闭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4088.1U CN207848460U (zh) 2017-12-29 2017-12-29 新型流体封闭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48460U true CN207848460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16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4088.1U Active CN207848460U (zh) 2017-12-29 2017-12-29 新型流体封闭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48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8992A (zh) 一种阀芯
CN207848460U (zh) 新型流体封闭阀
CN203926909U (zh) 六口四通球阀
CN212055890U (zh) 一种卡箍式双通道金属密封蝶阀
CN204127380U (zh) 一种偏心旋转阀阀芯锁紧结构
CN215214846U (zh) 一种内衬三通无滞留球阀
CN205678142U (zh) 一种双偏心法兰蝶阀
CN202065476U (zh) 防冲刷截止阀
CN208634418U (zh) 一种快开阀阀芯
CN203809776U (zh) 一种多通道阀
CN208348556U (zh) 一种内回流的新型球阀
CN113280148A (zh) 一种能够调节流速的平衡阀
CN205401794U (zh) 一种直角球阀
US2737976A (en) Four port reversing multi-way valve unit
CN218564474U (zh) 一种双三通切换阀
CN220037508U (zh) 一种真空球阀手柄组件
CN210344512U (zh) 一种便于拆卸维修的智能阀门
CN213332506U (zh) 一种可适应不同管道的球阀
CN205938068U (zh) 一种球阀
CN214699304U (zh) 一种新型控制阀
CN208919446U (zh) 新型同轴阀阀座导流装置
CN219159656U (zh) 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球阀
CN202937841U (zh) 一种恒温水龙头
CN210661461U (zh) 节水控水型球阀
CN211693599U (zh)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