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4797U - 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44797U
CN207844797U CN201820153039.0U CN201820153039U CN207844797U CN 207844797 U CN207844797 U CN 207844797U CN 201820153039 U CN201820153039 U CN 201820153039U CN 207844797 U CN207844797 U CN 207844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ar
layer
long throw
emergency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30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宪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530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44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44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44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包括处于井道内的两台或两台以上轿厢,所述井道根据楼高层数分为两个以上小段,各所述轿厢分别设置于各小段内运行,两相邻小段间具有一对接层,位于两相邻小段内的两所述轿厢均能运行至所述对接层;各所述轿厢分别配备独立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曳引机、曳引轮、提升轮、导向轮、反绳轮和对重筐,所述曳引轮设于井道上方的机房内,所述提升轮设于所述轿厢上,所述导向轮设于所述曳引轮侧方,所述对重筐与所述轿厢在所述井道内错开设置,所述对重筐上设有所述反绳轮,所述曳引轮、提升轮、导向轮和反绳轮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曳引机与所述曳引轮连接带动所述曳引轮转动。

Description

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属于电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城市里的房屋大厦越来越高,人员也越来越多,而现在的电梯运载能力不够,不能同时运载很多人,导致在上下班高峰期大量的人堆积在一楼,而上层的人也用不上电梯;
如今大部分高楼层大厦都采用增设多个井道的方式,使大厦里可以使用的电梯变多,提高运载能力,但是这种方式占用的面积大,成本高,多增设一个井道的花费就要百万元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可以在一个井道内设置多台电梯轿厢,各轿厢独立分段运行,极大提高了电梯的运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包括处于井道内的两台或两台以上轿厢,所述井道根据楼高层数分为两个以上小段,各所述轿厢分别设置于各小段内运行,两相邻小段间具有一对接层,位于两相邻小段内的两所述轿厢均能运行至所述对接层;各所述轿厢分别配备独立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曳引机、曳引轮、提升轮、导向轮、反绳轮和对重筐,所述曳引轮设于井道上方的机房内,所述提升轮设于所述轿厢上,所述导向轮设于所述曳引轮侧方,所述对重筐与所述轿厢在所述井道内错开设置,所述对重筐上设有所述反绳轮,所述曳引轮、提升轮、导向轮和反绳轮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曳引机与所述曳引轮连接带动所述曳引轮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光电防撞装置,其包括复数个光电距离检测开关,除最下方的所述轿厢外,其他所述轿厢的下端均设有所述光电距离检测开关;各所述光电距离检测开关分别与对应各所述轿厢的强迫减速开关串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换速防撞系统,所述换速防撞系统包括安装于对接层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和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安装于对接层上方一层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安装于对接层下方两层的第一长换速开关、安装于对接层下方一层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和安装于对接层上方两层的第二长换速开关;所述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第二长换速开关与所述对接层上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第一长换速开关、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与所述对接层下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和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串联后与所述第一长换速开关并联,再与位于所述对接层下方的所述轿厢的强迫减速开关串接;所述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和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串联后与所述第二长换速开关并联,再与位于所述对接层上方的所述轿厢的强迫减速开关串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安全防撞系统,所述安全防撞系统包括安装于对应所述对接层处的上极限开关、下极限开关、第一上急停开关和第一下急停开关,以及安装于对应所述对接层上一层处的第二下急停开关和安装于对应所述对接层下一层处的第二上急停开关;所述上极限开关、第一上急停开关和第二上急停开关与所述对接层下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下极限开关、第一下急停开关和第二下急停开关与所述对接层上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上极限开关与所述下极限开关串联后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与急停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急停并联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结点A,对应所述对接层上方的所述轿厢的安全继电器一端接于电源负极,另一端经上方的所述轿厢的总安全回路接于结点A,对应所述对接层下方的所述轿厢的安全继电器一端接于电源负极,另一端经下方的所述轿厢的总安全回路接于结点A;所述急停并联电路为串联后的第一上急停开关与第二上急停开关和串联后的第一下急停开关与第二下急停开关并联。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厅门互锁系统,所述厅门互锁系统包括安装于对接层的上方厅门锁开关和下方厅门锁开关,所述上方厅门锁开关和下方厅门锁开关为常开式开关;所述上方厅门锁开关与对应所述对接层下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下方厅门锁开关与处于对应所述对接层相邻的上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上方厅门锁开关与对应所述对接层上方的所述轿厢的门锁电气回路电连接,且与上方的所述轿厢位于对应所述对接层处的厅门锁触点开关并联;所述下方厅门锁开关与对应所述对接层下方的所述轿厢的门锁电气回路电连接,且与下方的所述轿厢位于对应所述对接层处的厅门锁触点开关并联。
进一步的,各所述轿厢下端分别设有独立的轿厢补偿链,各所述对重筐下端分别设有独立的对重筐补偿链。
进一步的,各所述对重筐的上端设有缓冲器;分别对应各所述对重筐,且位于各所述对重筐下方的对重筐墩子上均设有所述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可以在一个井道内设置多台电梯轿厢,各轿厢独立分段运行,极大提高了电梯的运载能力;
2、设置有光电防撞装置、换速防撞系统和安全防撞系统,保证了各轿厢运行时两不相撞;
3、设置有厅门互锁系统,使一轿厢运行至对接层时,保证相邻轿厢不会运行,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井道内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井道中第十层及附近的电气开关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第十层处的安全防撞系统电气图;
图5为本实施例第十层处对应第一轿厢的换速防撞系统电气图;
图6为本实施例第十层处对应第二轿厢的换速防撞系统电气图;
图7为本实施例对应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的厅门互锁系统电气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0、井道;11、第一轿厢;110、第一轿厢的撞弓;111、第一轿厢的上极限开关;112、第一轿厢的第一上急停开关;113、第一轿厢的第二上急停开关;114、第一轿厢的安全继电器;115、第一轿厢的门锁继电器;116、第一轿厢总安全回路;12、第二轿厢;120、第二轿厢的撞弓;121、第二轿厢的下极限开关;122、第二轿厢的第一下急停开关;123、第二轿厢的第二下急停开关;124、第二轿厢的安全继电器;125、第二轿厢的门锁继电器;126、第二轿厢总安全回路;13、第三轿厢;14、第一轿厢的上强迫减速开关;15、第二轿厢的下强迫减速开关;20、对接层;30、钢丝绳;31、曳引轮;32、提升轮;33、导向轮;34、反绳轮;35、对重筐;351、缓冲器;36、对重筐墩子;40、轿厢补偿链;50、对重筐补偿链;60、光电距离检测开关;71、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2、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3、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开关;74、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5、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6、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开关;801、第一厅门锁触点开关;802、第二厅门锁触点开关;81、第一厅门锁开关;82、第二厅门锁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7,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包括处于井道10内的两台或两台以上轿厢,所述井道10根据楼高层数分为两个以上小段,各所述轿厢分别设置于各小段内运行,两相邻小段间具有一对接层20,位于两相邻小段内的两所述轿厢均能运行至所述对接层20;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以三十层楼高为例,将井道10分为三段,第一段为一到十层,第二段为十到二十层,第三段为二十到三十层,其中对接层20为第十层和第二十层;使用三台轿厢,分别为第一轿厢11、第二轿厢12和第三轿厢13,第一轿厢11设于第一段内运行,第二轿厢12设于第二段内运行,第三轿厢13设于第三段内运行;第一轿厢11、第二轿厢12和第三轿厢13分别配备独立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曳引机(图中未视出)、曳引轮31、提升轮32、导向轮33、反绳轮34和对重筐35,所述曳引轮31设于井道10上方的机房内,所述提升轮32设于所述轿厢上,所述导向轮33设于所述曳引轮31侧方,所述对重筐35与所述轿厢在所述井道10内错开设置,所述对重筐35上设有所述反绳轮34,所述曳引轮31、提升轮32、导向轮33和反绳轮34之间通过钢丝绳30连接,所述曳引机与所述曳引轮31连接带动所述曳引轮31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光电防撞装置,其包括复数个光电距离检测开关60,除第一轿厢11外,第二轿厢12和第三轿厢13的下端均设有所述光电距离检测开关60;第二轿厢12上的光电距离检测开关60与第二轿厢的下强迫减速开关15串接,第三轿厢13上的光电距离检测开关60与第三轿厢13的强迫减速开关串接;光电距离检测开关60与强迫减速开关串接后,当光电距离检测开关60断路时能起到与强迫减速开关相同的效果使对应轿厢停车;本实施例中光电距离检测开关60的关断距离选择2.5层楼高。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换速防撞系统,所述换速防撞系统包括安装于对接层20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和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安装于对接层20上方一层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安装于对接层20下方两层的第一长换速开关、安装于对接层20下方一层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和安装于对接层20上方两层的第二长换速开关;所述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第二长换速开关与所述对接层20上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第一长换速开关、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与所述对接层20下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和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串联后与所述第一长换速开关并联,再与位于所述对接层20下方的所述轿厢的强迫减速开关串接;所述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和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串联后与所述第二长换速开关并联,再与位于所述对接层20上方的所述轿厢的强迫减速开关串接;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施例以第十层处的对接层20为例详细描述换速防撞系统安装位置,第十层处的下方和上方运行的轿厢分别为第一轿厢11和第二轿厢12,第十层处安装有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1和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4,第十一层处安装有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2,第十二层处安装有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开关76,第八层处安装有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开关73,第九层处安装有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5;第一轿厢的撞弓110与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4、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5和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开关73配合,第二轿厢的撞弓120和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1、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2和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开关76配合;所述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1和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2串联后与所述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开关73并联,再与第一轿厢的上强迫减速开关14串接;所述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4和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5串联后与所述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开关76并联,再与第二轿厢的下强迫减速开关15串接,使得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4、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5和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开关76组成的并联电路断路起到与第二轿厢的下强迫减速开关15相同的效果使第二轿厢12强制停车;所述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1和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2串联后与所述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开关73并联,再与第一轿厢的上强迫减速开关14串接,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1、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2和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开关73组成的并联电路断路起到与第一轿厢的上强迫减速开关14相同的效果使第一轿厢11强制停车。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安全防撞系统,所述安全防撞系统包括安装于对应所述对接层20处的上极限开关、下极限开关、第一上急停开关和第一下急停开关,以及安装于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上一层处的第二下急停开关和安装于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下一层处的第二上急停开关;所述上极限开关、第一上急停开关和第二上急停开关与所述对接层20下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下极限开关、第一下急停开关和第二下急停开关与所述对接层20上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上极限开关与所述下极限开关串联后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与急停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急停并联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结点A,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上方的所述轿厢的安全继电器一端接于电源负极,另一端经上方的所述轿厢的总安全回路接于结点A,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下方的所述轿厢的安全继电器一端接于电源负极,另一端经下方的所述轿厢的总安全回路接于结点A;所述急停并联电路为串联后的第一上急停开关与第二上急停开关和串联后的第一下急停开关与第二下急停开关并联;以第十层为例,第十层两相邻轿厢分别为第一轿厢11和第二轿厢12,第一轿厢的上极限开关111和第一轿厢的第一上急停开关112安装于第十层,第一轿厢的第二上急停开关113安装于第九层;第二轿厢的下极限开关121和第二轿厢的第一下急停开关122安装于第十层,第二轿厢的第二下急停开关123安装于第十一层,下方的所述轿厢的安全继电器为第一轿厢的安全继电器114,上方的所述轿厢的安全继电器为第二轿厢的安全继电器124,下方的所述轿厢的总安全回路为第一轿厢总安全回路116,上方的所述轿厢的总安全回路为第二轿厢总安全回路126。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厅门互锁系统,所述厅门互锁系统包括安装于对接层20的上方厅门锁开关和下方厅门锁开关,所述上方厅门锁开关和下方厅门锁开关为常开式开关;所述上方厅门锁开关与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下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下方厅门锁开关与处于对应所述对接层20相邻的上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上方厅门锁开关与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上方的所述轿厢的门锁电气回路电连接,且与上方的所述轿厢位于对应所述对接层20处的厅门锁触点开关并联;所述下方厅门锁开关与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下方的所述轿厢的门锁电气回路电连接,且与下方的所述轿厢位于对应所述对接层20处的厅门锁触点开关并联;以第十层为例,上方厅门锁开关为第二厅门锁开关82,下方厅门锁开关为第一厅门锁开关81,第一轿厢11的厅门锁触点开关为第一厅门锁触点开关801,第二轿厢12的厅门锁触点开关为第二厅门锁触点开关802;第一厅门锁开关81和第一厅门锁触点开关801并联,第二厅门锁开关82和第二厅门锁触点开关802并联;第一厅门锁开关81与第二轿厢的撞弓120配合,第二厅门锁开关82与第一轿厢的撞弓110配合,当第一轿厢11到达第十层并开门时,断开第一厅门锁触点开关801和第二厅门锁触点开关802,接通第二厅门锁开关82,使第二轿厢的门锁继电器125通电;第二轿厢12到达第十层并开门时,断开第一厅门锁触点开关801和第二厅门锁触点开关802,接通第一厅门锁开关81,使第一轿厢的门锁继电器115通电;轿厢的门锁继电器是设于电梯安全电气回路中的,当门锁继电器通电时,对应的轿厢才能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各所述轿厢下端分别设有独立的轿厢补偿链40,各所述对重筐35下端分别设有独立的对重筐补偿链50。
进一步的,各所述对重筐35的上端设有缓冲器351;分别对应各所述对重筐35,且位于各所述对重筐35下方的对重筐墩子36上均设有所述缓冲器35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两相邻轿厢运行过近到2.5层楼高时,上方的轿厢上的光电距离检测开关60断开,使上方轿厢的强迫减速开关所在电路断电,上方轿厢强迫减速至停车。
对于换速防撞系统,在第一层到第二十层井道内,当第一轿厢11处于第九层或第十层时,即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4和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5断开,若此时第二轿厢12下行到第十二层,即第二轿厢的第二长换速开关76断开,则第二轿厢的下强迫减速开关15所在线路处于断电状态,第二轿厢12将强迫减速至停车;当第二轿厢12处于第十一层或第十层时,即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71和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72断开,若此时第一轿厢11上行至第八层,即第一轿厢的第一长换速开关73断开,则第一轿厢的上强迫减速开关14所在线路处于断电状态,第一轿厢11将强迫减速至停车;第二十层到第三十层井道内,换速防撞系统的原理与上述相同。
对于安全防撞系统,在第一层到第二十层井道内,当第一轿厢11运行至第九层或第十层时,即第一轿厢的第二上急停开关113或第一轿厢的第一上急停开关112断开,如果此时第二轿厢12运行至第十一层,即第二轿厢的第二下急停开关123断开,则第一轿厢的安全继电器114和第二轿厢的安全继电器124同时断开,第一轿厢11和第二轿厢12同时强制停车;当第二轿厢12运行至第十一层或第十层时,即第二轿厢的第二下急停开关123或第二轿厢的第一下急停开关122断开,如果此时第一轿厢11运行至第九层时,即第一轿厢的第二上急停开关113断开,则第一轿厢的安全继电器114和第二轿厢的安全继电器124同时断开,第一轿厢11和第二轿厢12同时强制停车;在第二十层到第三十层内,安全防撞系统原理与上述相同。
对于厅门互锁系统,在第一层到第二十层井道内,当第一轿厢11运行至第十层并开门时,将接通第二厅门锁开关82,使第二轿厢的门锁继电器125保持得电,第二轿厢12可以保持正常运行;当第二轿厢12运行至第十层并开门时,将接通第一厅门锁开关81,使第一轿厢的门锁继电器115保持得电,第一轿厢11可以保持正常运行;在第二十层到第三十层内,厅门互锁系统原理与上述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于井道(10)内的两台或两台以上轿厢,所述井道(10)根据楼高层数分为两个以上小段,各所述轿厢分别设置于各小段内运行,两相邻小段间具有一对接层(20),位于两相邻小段内的两所述轿厢均能运行至所述对接层(20);各所述轿厢分别配备独立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曳引机、曳引轮(31)、提升轮(32)、导向轮(33)、反绳轮(34)和对重筐(35),所述曳引轮(31)设于井道(10)上方的机房内,所述提升轮(32)设于所述轿厢上,所述导向轮(33)设于所述曳引轮(31)侧方,所述对重筐(35)与所述轿厢在所述井道(10)内错开设置,所述对重筐(35)上设有所述反绳轮(34),所述曳引轮(31)、提升轮(32)、导向轮(33)和反绳轮(34)之间通过钢丝绳(30)连接,所述曳引机与所述曳引轮(31)连接带动所述曳引轮(3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电防撞装置,其包括复数个光电距离检测开关(60),除最下方的所述轿厢外,其他所述轿厢的下端均设有所述光电距离检测开关(60);各所述光电距离检测开关(60)分别与对应各所述轿厢的强迫减速开关串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换速防撞系统,所述换速防撞系统包括安装于对接层(20)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和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安装于对接层(20)上方一层的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安装于对接层(20)下方两层的第一长换速开关、安装于对接层(20)下方一层的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和安装于对接层(20)上方两层的第二长换速开关;所述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第二长换速开关与所述对接层(20)上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第一长换速开关、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与所述对接层(20)下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第一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和第一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串联后与所述第一长换速开关并联,再与位于所述对接层(20)下方的所述轿厢的强迫减速开关串接;所述第二长换速位置一号开关和第二长换速位置二号开关串联后与所述第二长换速开关并联,再与位于所述对接层(20)上方的所述轿厢的强迫减速开关串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安全防撞系统,所述安全防撞系统包括安装于对应所述对接层(20)处的上极限开关、下极限开关、第一上急停开关和第一下急停开关,以及安装于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上一层处的第二下急停开关和安装于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下一层处的第二上急停开关;所述上极限开关、第一上急停开关和第二上急停开关与所述对接层(20)下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下极限开关、第一下急停开关和第二下急停开关与所述对接层(20)上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上极限开关与所述下极限开关串联后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与急停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急停并联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结点A,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上方的所述轿厢的安全继电器一端接于电源负极,另一端经上方的所述轿厢的总安全回路接于结点A,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下方的所述轿厢的安全继电器一端接于电源负极,另一端经下方的所述轿厢的总安全回路接于结点A;所述急停并联电路为串联后的第一上急停开关与第二上急停开关和串联后的第一下急停开关与第二下急停开关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厅门互锁系统,所述厅门互锁系统包括安装于对接层(20)的上方厅门锁开关和下方厅门锁开关,所述上方厅门锁开关和下方厅门锁开关为常开式开关;所述上方厅门锁开关与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下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下方厅门锁开关与处于对应所述对接层(20)相邻的上方的轿厢的撞弓配合;所述上方厅门锁开关与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上方的所述轿厢的门锁电气回路电连接,且与上方的所述轿厢位于对应所述对接层(20)处的厅门锁触点开关并联;所述下方厅门锁开关与对应所述对接层(20)下方的所述轿厢的门锁电气回路电连接,且与下方的所述轿厢位于对应所述对接层(20)处的厅门锁触点开关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轿厢下端分别设有独立的轿厢补偿链(40),各所述对重筐(35)下端分别设有独立的对重筐补偿链(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对重筐(35)的上端设有缓冲器(351);分别对应各所述对重筐(35),且位于各所述对重筐(35)下方的对重筐墩子(36)上均设有缓冲器(351)。
CN201820153039.0U 2018-01-30 2018-01-30 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 Active CN207844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3039.0U CN207844797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3039.0U CN207844797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44797U true CN207844797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13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3039.0U Active CN207844797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447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738A (zh) * 2021-05-21 2021-08-13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补偿装置
CN115180471A (zh) * 2022-07-28 2022-10-14 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轿厢有机房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738A (zh) * 2021-05-21 2021-08-13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补偿装置
CN115180471A (zh) * 2022-07-28 2022-10-14 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轿厢有机房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5849B (zh) 用于转换电梯轿厢运行轨道的切换机构及轿厢运行方法
CN207844797U (zh) 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
CN204938625U (zh) 电梯坠落保护装置
CN107673162A (zh) 一种智能多轿厢电梯
CN105329740A (zh) 电梯坠落保护装置
CN104891313A (zh) 4比1无机房电梯
CN107572321B (zh) 增容提速高运力乘客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30069A (zh) 一种多轿厢链式循环电梯-楼梯复合垂直交通系统
CN206692161U (zh) 一种电梯系统和电梯控制板
CN104773633A (zh) 一种转角门家用电梯
JPS59153773A (ja) エレベ−タ
CN202988485U (zh) 单井多厢式串列电梯
CN110902526B (zh) 一种单驱动并联电梯、电梯运行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372218A (zh) 一种4比1无机房电梯的曳引系统布置结构
CN110526051A (zh) 一种多轿厢电梯系统
JPH07112875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203173653U (zh) 4∶1无机房载货电梯曳引机的下置式结构装置
CN201485147U (zh) 扁平式悬挂安装曳引系统
CN102448867B (zh) 具有动态制动的双卷绕牵引升降机机械的模块配置
CN203269287U (zh) 下置式无机房电梯
CN213141081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的电梯滑轮
CN210236830U (zh) 一种小型电梯门系统
CN214610969U (zh) 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
CN207451395U (zh) 一种紧凑型主机下置别墅电梯
CN111439657A (zh) 一种用于重载货梯的12比1曳引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