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8508U - 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38508U CN207838508U CN201721603178.0U CN201721603178U CN207838508U CN 207838508 U CN207838508 U CN 207838508U CN 201721603178 U CN201721603178 U CN 201721603178U CN 207838508 U CN207838508 U CN 2078385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pipeline
- air
- unloading valve
- f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同时实现烟尘回收自动化的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包括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集尘罩、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集尘罩、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通过管道依次连通;集尘罩和旋风除尘器之间的管道内设置烟气浓度传感器和风机组,风机组包括由集尘罩向旋风除尘器送风的第一引风机和由管道外向管道内送风的第二引风机;所述第一引风机和第二引风机均受控于智能控制器,所述烟气浓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器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保证烟尘回收的安全性且实现回收自动化,可有效提高冶炼厂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冶炼厂中,由于锌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锌、金属锌和部分杂质,具强还原性,在遇酸类、碱类、水、氟、氯、硫、硒、氧化剂等均易引起燃烧或爆炸。因而在熔锌烟尘的回收过程中,若烟气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则极易引发危险,对冶炼厂的生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回收烟尘时往往通过人工进行,收尘效率低下,且烟尘易再次飞扬,对人体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同时实现烟尘回收自动化的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包括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集尘罩、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所述集尘罩、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通过管道依次连通;
所述集尘罩和旋风除尘器之间的管道内设置烟气浓度传感器和风机组,所述风机组包括由集尘罩向旋风除尘器送风的第一引风机和由管道外向管道内送风的第二引风机;所述第一引风机和第二引风机均受控于智能控制器,所述烟气浓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中控计算机通讯连接;所述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余热回收器,所述袋式除尘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尾气过滤箱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风除尘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部安装烟气过滤装置,且顶部通过管道与袋式除尘器的进气口连通,筒体中部的一侧通过管道与集尘罩连通,筒体的底部无缝连接第一集灰斗,所述第一集灰斗的出口处设置第一卸灰阀;所述烟气过滤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置的粗滤网和精滤网,所述粗滤网和精滤网之间设置有~cm间隙,所述精滤网和粗滤网均与振动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袋式除尘器底部无缝连接第二集灰斗,所述第二集灰斗的出口处设置第二卸灰阀。
优选的,所述尾气过滤箱的左下部设置进气口并与管道相连、右上部设置排气口并在排气口内设置第三引风机,所述尾气过滤箱下部设置安装支架,所述尾气过滤箱内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均由两张并排布置的与尾气过滤箱相配合的不锈钢网构成,所述不锈钢网之间构成安装腔,且组安装组件的安装腔内分别设置隔热板、冷却组件、超滤滤片、活性炭吸附片;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尾气过滤箱的顶部铰接设置有4个活动门板,所述活动门板与安装腔的位置相对,所述活动门板的外表面安装把手,所述尾气过滤箱8的底部无缝连接4个第三集灰斗,所述第三集灰斗的出口处设置第三卸灰阀。
优选的,所述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尾气过滤箱的下方安装灰渣输送带,所述灰渣输送带为封闭式输送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卸灰阀、第二卸灰阀、第三卸灰阀为电动式卸灰阀,所述第一卸灰阀、第二卸灰阀、第三卸灰阀与灰渣输送带由智能控制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智能控制管道内烟气浓度,保证烟尘回收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可实现收尘自动化。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分为正常状态和应急状态,正常状态下,第一引风机持续开启,烟气浓度传感器实时探测管道内壁的烟气浓度,智能控制器对烟气浓度进行判定;当烟气浓度高于预设值时,本实用新型进入应急状态,此时智能控制器控制第二引风机开启,向管道内导入新鲜空气,从而对烟气浓度进行稀释,当烟气浓度低于预设值时,第二引风机关闭。另外,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冶炼厂的生产情况,通过中控计算机设置,通过智能控制器实现第一卸灰阀、第二卸灰阀、第三卸灰阀与灰渣输送带的启闭。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烟尘回收的安全性与自动化,可有效提高冶炼厂的生产效率,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所示的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包括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集尘罩7、旋风除尘器1和袋式除尘器2,所述集尘罩7、旋风除尘器1和袋式除尘器2通过管道依次连通。
所述集尘罩7和旋风除尘器1之间的管道内设置烟气浓度传感器5和风机组,所述风机组包括由集尘罩7向旋风除尘器1送风的第一引风机9和由管道外向管道内送风的第二引风机10;所述第一引风机9和第二引风机10均受控于智能控制器3,所述烟气浓度传感器5与智能控制器3通讯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3通过以太网与中控计算机6通讯连接;所述旋风除尘器1和袋式除尘器2之间的管道上设置余热回收器11,所述袋式除尘器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尾气过滤箱8连接,旋风除尘器1、袋式除尘器2和尾气过滤箱8的三级除尘设置,可使除尘效果达到最佳。
优选的,所述旋风除尘器1包括筒体12,所述筒体12上部安装烟气过滤装置15,且顶部通过管道与袋式除尘器2的进气口连通,筒体12中部的一侧通过管道与集尘罩7连通,筒体12的底部无缝连接第一集灰斗131,所述第一集灰斗131的出口处设置第一卸灰阀141;所述烟气过滤装置15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置的粗滤网和精滤网,所述粗滤网和精滤网之间设置有1~2cm间隙,所述精滤网通孔较粗滤网小,可设置精滤网通孔直径为3~5μm,粗滤网通孔直径为5~8μm,所述精滤网和粗滤网均与振动电机16连接。
优选的,所述袋式除尘器2底部无缝连接第二集灰斗132,所述第二集灰斗132的出口处设置第二卸灰阀142。
优选的,所述尾气过滤箱8的左下部设置进气口并与管道相连、右上部设置排气口并在排气口内设置第三引风机,所述尾气过滤箱8下部设置安装支架,所述尾气过滤箱8内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4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均由两张并排布置的与尾气过滤箱8相配合的不锈钢网构成,所述不锈钢网之间构成安装腔,且4组安装组件的安装腔内分别设置隔热板17、冷却组件18、超滤滤片19、活性炭吸附片20;所述隔热板17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隔热板17由耐火混凝土块制成,所述冷却组件18为翅片管换热组;所述尾气过滤箱8的顶部铰接设置有4个活动门板,所述活动门板与安装腔的位置相对,所述活动门板的外表面安装把手21,所述尾气过滤箱8的底部无缝连接4个第三集灰斗133,所述第三集灰斗133的出口处设置第三卸灰阀143。
优选的,所述旋风除尘器1、袋式除尘器2、尾气过滤箱8的下方安装灰渣输送带22,所述灰渣输送带22为封闭式输送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卸灰阀141、第二卸灰阀142、第三卸灰阀143为电动式卸灰阀,所述第一卸灰阀141、第二卸灰阀142、第三卸灰阀143与灰渣输送带22由智能控制器3控制。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分为正常状态和应急状态,正常状态下,第一引风机持续开启,烟气浓度传感器实时探测管道内壁的烟气浓度,智能控制器对烟气浓度进行判定;当烟气浓度高于预设值时,本实用新型进入应急状态,此时智能控制器控制第二引风机开启,当烟气浓度低于预设值时,第二引风机关闭。另外,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冶炼厂的生产情况,通过中控计算机设置,通过智能控制器实现第一卸灰阀、第二卸灰阀、第三卸灰阀与灰渣输送带的启闭。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烟尘回收的安全性与自动化,可有效提高冶炼厂的生产效率,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Claims (6)
1.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集尘罩(7)、旋风除尘器(1)和袋式除尘器(2),所述集尘罩(7)、旋风除尘器(1)和袋式除尘器(2)通过管道依次连通;
所述集尘罩(7)和旋风除尘器(1)之间的管道内设置烟气浓度传感器(5)和风机组,所述风机组包括由集尘罩(7)向旋风除尘器(1)送风的第一引风机(9)和由管道外向管道内送风的第二引风机(10);所述第一引风机(9)和第二引风机(10)均受控于智能控制器(3),所述烟气浓度传感器(5)与智能控制器(3)通讯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3)通过以太网与中控计算机(6)通讯连接;所述旋风除尘器(1)和袋式除尘器(2)之间的管道上设置余热回收器(11),所述袋式除尘器(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尾气过滤箱(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器(1)包括筒体(12),所述筒体(12)上部安装烟气过滤装置(15),且顶部通过管道与袋式除尘器(2)的进气口连通,筒体(12)中部的一侧通过管道与集尘罩(7)连通,筒体(12)的底部无缝连接第一集灰斗(131),所述第一集灰斗(131)的出口处设置第一卸灰阀(141);所述烟气过滤装置(15)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置的粗滤网和精滤网,所述粗滤网和精滤网之间设置有1~2cm间隙,所述精滤网和粗滤网均与振动电机(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式除尘器(2)底部无缝连接第二集灰斗(132),所述第二集灰斗(132)的出口处设置第二卸灰阀(1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过滤箱(8)的左下部设置进气口并与管道相连、右上部设置排气口并在排气口内设置第三引风机,所述尾气过滤箱(8)下部设置安装支架,所述尾气过滤箱(8)内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4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均由两张并排布置的与尾气过滤箱(8)相配合的不锈钢网构成,所述不锈钢网之间构成安装腔,且4组安装组件的安装腔内分别设置隔热板(17)、冷却组件(18)、超滤滤片(19)、活性炭吸附片(20);所述隔热板(17)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尾气过滤箱(8)的顶部铰接设置有4个活动门板,所述活动门板与安装腔的位置相对,所述活动门板的外表面安装把手(21),所述尾气过滤箱(8)的底部无缝连接4个第三集灰斗(133),所述第三集灰斗(133)的出口处设置第三卸灰阀(1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器(1)、袋式除尘器(2)、尾气过滤箱(8)的下方安装灰渣输送带(22),所述灰渣输送带(22)为封闭式输送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灰阀(141)、第二卸灰阀(142)、第三卸灰阀(143)为电动式卸灰阀,所述第一卸灰阀(141)、第二卸灰阀(142)、第三卸灰阀(143)与灰渣输送带(22)由智能控制器(3)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03178.0U CN207838508U (zh) | 2017-11-27 | 2017-11-27 | 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03178.0U CN207838508U (zh) | 2017-11-27 | 2017-11-27 | 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38508U true CN207838508U (zh) | 2018-09-11 |
Family
ID=6342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60317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38508U (zh) | 2017-11-27 | 2017-11-27 | 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3850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51512A (zh) * | 2019-12-13 | 2020-04-03 | 徐州宇晟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升井卸煤点自动降尘系统及方法 |
CN111795390A (zh) * | 2020-06-19 | 2020-10-20 | 海南发控智慧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焚烧清洁焚烧生活垃圾的燃烧炉 |
CN111841223A (zh) * | 2020-07-23 | 2020-10-30 | 张云鹏 | 一种铅冶炼尾气处理方法 |
-
2017
- 2017-11-27 CN CN201721603178.0U patent/CN2078385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51512A (zh) * | 2019-12-13 | 2020-04-03 | 徐州宇晟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升井卸煤点自动降尘系统及方法 |
CN110951512B (zh) * | 2019-12-13 | 2021-06-04 | 徐州宇晟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升井卸煤点自动降尘系统及方法 |
CN111795390A (zh) * | 2020-06-19 | 2020-10-20 | 海南发控智慧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焚烧清洁焚烧生活垃圾的燃烧炉 |
CN111841223A (zh) * | 2020-07-23 | 2020-10-30 | 张云鹏 | 一种铅冶炼尾气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838508U (zh) | 一种熔锌烟尘再回收工艺系统 | |
CN106178739A (zh) | 一种横装式高温除尘器 | |
CN202090008U (zh) | 高炉出铁场顶吸罩 | |
CN111440640B (zh) | 一种可利用余热的煤气高温净化系统及使用方法 | |
CN201406439Y (zh) | 高炉烟气分流捕集并列除尘装置 | |
CN207137573U (zh) | 一种除尘装置 | |
CN206244718U (zh) | 一种紧凑型焦炉逸散烟尘收集装置 | |
CN105013272A (zh) | 一种熔炼炉除尘设备 | |
CN213885518U (zh) | 一种除尘灰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 |
CN215638864U (zh) | 一种铝熔保护烟气净化回收系统 | |
CN208313068U (zh) | 一种矿热炉除尘系统中防止炉气焦油析出的装置 | |
CN210980857U (zh) | 一种金矿热炉余热利用装置 | |
CN107435932A (zh) | 焚烧系统 | |
CN107013896A (zh) | 用于纸板生产中的蒸汽供应系统 | |
CN204723910U (zh) | 再生铝合金用炉烟尘净化系统 | |
CN104613782A (zh) | 4套熔炼炉除尘系统 | |
CN104998497A (zh) | 一种熔炼炉上用的脉冲布袋式除尘设备 | |
CN208505045U (zh) | 半密闭矿热炉除尘系统 | |
CN204933181U (zh) | 自动调温多层拦截烟气净化装置 | |
CN201217637Y (zh) | 应用于微硅粉回收工艺中的调温调质装置 | |
JP3015845B2 (ja) | ウラン・プルトニウム混合酸化物燃料用脱脂焼結炉のオフガス処理装置 | |
CN210321139U (zh) | 一种全自动天然气隧道窑 | |
CN210409905U (zh) | 一种自动清灰的大型正压内滤袋式脉冲除尘器 | |
CN211651262U (zh) | 一种排烟热能再利用装置 | |
CN116518732A (zh) | 一种回转窑废气回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