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5722U -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5722U
CN207835722U CN201721818197.5U CN201721818197U CN207835722U CN 207835722 U CN207835722 U CN 207835722U CN 201721818197 U CN201721818197 U CN 201721818197U CN 207835722 U CN207835722 U CN 207835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groove
cover plate
plate
plug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181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俊武
尹德斌
王路明
历成宾
乔托
米歇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yin New Materials (zhen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yin New Materials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yin New Materials (zhen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yin New Materials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181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5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5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57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加强板;上盖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下盖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拼接形成加强板容纳腔,加强板设置在加强板容纳腔中;上盖板的顶部设有一圈溢胶槽,溢胶槽的深度小于上盖板的厚度,溢胶槽的中间两侧分别向外突出形成容胶腔;上盖板、加强板和下盖板粘接固定成一体;上盖板的上表面上涂覆保护层,提高了自身强度,稳定性好,耐受性好,提高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受话器上盖,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背景技术
在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通信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向着轻、薄的方向变化,这样所需的受话器的厚度越来越薄,但却可以保证一定的面积。因此,人们开始采用大振膜超薄受话器应用于移动通讯设备中,充分利用了移动通讯设备大而薄的空间特征,但往往因为透气不良和相应的复杂工艺而产生很多实际问题。
专利“CN201620668767.6” 公开了一种受话器,包括受话器主体,设于所述受话器主体上的前盖,及固设于所述前盖上的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微机电系统,所述微机电系统包括放大器芯片和多个换能器,多个所述换能器在所述PCB板上组成方形的声频定向换能器阵列。
但是,此受话器的前盖结构简单,强度较低,稳定性不好,为了增加受话器的耐受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需要在其外表面上涂覆一层保护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提高了自身强度,稳定性好,耐受性好,提高了使用寿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加强板;上盖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下盖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拼接形成加强板容纳腔,加强板设置在加强板容纳腔中;
上盖板的顶部设有一圈溢胶槽,溢胶槽的深度小于上盖板的厚度,溢胶槽的中间两侧分别向外突出形成容胶腔;
加强板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圈粘接板,粘接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一圈上插接板和一圈下插接板,上插接板插入式的设置在上盖板底部的上插接板固定槽中,下插接板插入式的设置在下盖板顶部的下插接板固定槽中,上插接板与上插接板固定槽之间,下插接板与下插接板固定槽之间存在粘接间隙,上盖板上设有进胶通道,进胶通道用于向粘接间隙中填充胶粘剂,将上盖板、加强板和下盖板固定成一体;
上盖板的上表面上涂覆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容胶腔的截面形状为菱形结构,溢胶槽的深度为上盖板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还设有若干定位孔和出声孔。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的涂覆方法如下:
(1)使用涂覆系统中的抛光装置对上盖的上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2)使用涂覆系统中的刷涂装置在上盖上涂覆两层保护层,第一层保护层的厚度为0.1-0.3mm,第二层保护层的厚度为1-2mm;
所述的涂覆系统包括抛光装置、刷涂机构和传输机构;
传输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沿其长度方向通过轴承座可转动的设有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第一丝杠与第三电机相连接,第二丝杠与第四电机相连接,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上通过螺纹配合的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设有固定夹具,通过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固定底座沿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进行往复运动,固定夹具包括固定夹具底板,固定夹具底板上垂直的设有两个支撑侧壁,两个支撑侧壁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个调节槽,调节槽内通过弹簧与固定压板相连接,固定夹具底板上设有与定位孔和出声孔相对应的顶块,用于将上盖的上表面补成一个完整的平面;
抛光装置和刷涂机构固定在工作台上;
抛光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抛光组件固定架,抛光组件固定架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预清理机构、抛光机构和后清理机构;
工作台上设有集液槽,集液槽为上大下小的四棱台结构,集液槽位于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之间、且位于抛光装置下方,集液槽底部设有过滤槽,过滤槽中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过滤板层、活性炭层、砾石层,砾石层下方设有出水口;集液槽用于收集废液,通过过滤槽过滤后,清水自出水口排出用于循环再利用;
预清理机构包括预清理机构固定座,预清理机构固定座底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喷头、清理辊和第二喷头,第一喷头为直射喷头,第二喷头为雾化喷头,清理辊包括清理辊体,清理辊体可转动的设置在预清理机构固定底座底部,清理辊体上包覆设有一圈厚度为2-3cm的软毛刷,软毛刷与固定夹具相接触,清理辊通过第三电机控制旋转,清理辊顺时针进行旋转;
抛光机构包括抛光机构固定座,抛光机构固定座底部自左向右依次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抛光辊和第二抛光辊,第一抛光辊包括第一抛光辊体,第一抛光辊体上间隔的设置三圈第一硬毛刷,第二抛光辊包括第二抛光辊体,第二抛光辊体上间隔的设置两圈第二硬毛刷,第一抛光辊上的第一硬毛刷和第二抛光辊上的第二硬毛刷交错设置,第一抛光辊通过第四电机控制旋转,第二抛光辊通过第五电机控制旋转;
后清理机构包括后清理机构固定座,后清理机构固定座底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三喷头和喷气管,第三喷头为直射喷头;
刷涂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刷涂组件固定架,刷涂组件固定架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点胶机构、第一压胶机构、第一加热机构、第二点胶压胶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
第一点胶机构包括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的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与若干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可移动的穿过刷涂组件固定架,气缸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气缸的推杆与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相连接,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点胶组件;
点胶组件包括外点胶管、内点胶管和点胶腔,圆柱体结构的点胶腔设置在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中,点胶腔的底部设有一圈内支撑环和一圈外支撑环,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之间围绕形成缓冲腔,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的顶部固定一个上支撑环,内点胶管穿过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与内支撑环和上支撑环的内壁固定连接,缓冲腔内设有一个活塞环,外点胶管包覆设置在内点胶管的外部,外点胶管的顶部穿过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与活塞环固定连接;内点胶管的顶部设有一个塞盖,塞盖顶部设有若干塞杆,塞杆底部穿过上支撑环与活塞环固定连接,塞杆外部包覆设置一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固定在上支撑环底部和活塞环顶部之间,当压缩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内点胶管的最低点位于外点胶管的最低点的上方,点胶腔顶部设有第一进胶管道,通过第一进胶管道向点胶腔内注入涂料;
第一压胶机构包括第一压胶辊,第一压胶辊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压胶辊固定座上,第一压胶辊固定座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
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均为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的电加热板;
第二点胶压胶机构包括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的第二点胶机构固定座,第二点胶机构固定座上设有长条形结构的出胶板,出胶板顶部穿过第二点胶机构固定座与第二进胶管道相连接,出胶板右侧设有刮胶板,第二进胶管道用于向出胶板内注入涂料;
第一点胶机构中的涂料浓度小于第二点胶压胶机构中的涂料浓度;
软毛刷以尼龙为材料制成;第一硬毛刷和第二硬毛刷均以碳化硅为材料制成;
第一抛光辊的旋转速度大于第二抛光辊的旋转速度;
第一抛光辊上相邻两个第一硬毛刷之间的距离L1≤第二抛光辊上的第二硬毛刷的宽度L2。
保护层涂覆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先通过两个固定压板将前盖加以固定,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控制固定底座沿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自左向右移动,通过第一喷头喷入清水进行处理清理,通过清理辊上的软毛刷清理后,再通过雾化喷头喷水进行湿润,第一抛光辊和第二抛光辊分层次对其进行抛光,抛光后的前盖移动进入后清理机构下方,此时通过第三喷头喷水进行清理,再通过喷气管进行初步烘干;
集液槽用于收集废液,通过过滤槽过滤后,清水自出水口排出用于循环再利用;
(2)涂覆操作时,将固定在固定夹具中的抛光后的上盖,通过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固定底座沿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向右移动,移动到第一点胶机构下方时,气缸启动,点胶组件的外点胶管压在上盖上并随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塞杆移动将塞盖抬起,涂料自内点胶管中滴在上盖上,抬起气缸,固定底座继续移动,第一压胶机构将第一搅拌混合腔中的涂料抹平并经过第一加热机构加热烘干后,继续移动至第二点胶压胶机构下方,出胶板向上盖上滴入第二搅拌混合腔中的涂料并经过刮胶板刮平后,送至第二加热机构进行加热烘干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上盖自身强度,稳定性好,耐受性好,提高了使用寿命,溢胶槽用于收容涂覆过程中富余的涂料,与此同时,涂覆系统用于在受话器的上盖上涂覆两层保护膜,提高涂覆的附着率和平整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涂覆系统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刷涂机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输机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点胶机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点胶机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抛光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传输机构的集液槽部分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抛光辊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抛光辊结构图。
附图标记:
刷涂机构2、抛光装置3、传输机构4、
上盖板11、下盖板12、加强板13、溢胶槽14、容胶腔15、粘接板16、上插接板17、下插接板18、粘接间隙19、定位孔110、出声孔111、进胶通道112、
工作台21、刷涂组件固定架22、第一丝杠23、第二丝杠24、第三电机25、第四电机26、固定底座27、固定夹具28、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29、导向杆210、气缸211、点胶组件212、外点胶管213、内点胶管214、点胶腔215、内支撑环216、外支撑环217、上支撑环218、活塞环219、塞盖220、塞杆221、压缩弹簧222、第一进胶管道223、第一压胶辊224、第一压胶辊固定座225、第一加热机构226、第二加热机构227、第二点胶机构固定座228、出胶板229、第二进胶管道230、刮胶板231、固定夹具底板232、调节槽234、第二弹簧235、固定压板236、
抛光组件固定架32、集液槽39、预清理机构固定座310、第一喷头311、清理辊312、第二喷头313、抛光机构固定座314、第一抛光辊315、第二抛光辊316、第一抛光辊体317、第一硬毛刷318、第二抛光辊体319、第二硬毛刷320、后清理机构固定座321、第三喷头322、喷气管323、过滤槽324、过滤板层325、活性炭层326、砾石层327、出水口32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包括上盖板11、下盖板12和加强板13;上盖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下盖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拼接形成加强板容纳腔,加强板设置在加强板容纳腔中;
上盖板的顶部设有一圈溢胶槽14,溢胶槽的深度小于上盖板的厚度,溢胶槽的中间两侧分别向外突出形成容胶腔15;
加强板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圈粘接板16,粘接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一圈上插接板17和一圈下插接板18,上插接板插入式的设置在上盖板底部的上插接板固定槽中,下插接板插入式的设置在下盖板顶部的下插接板固定槽中,上插接板与上插接板固定槽之间,下插接板与下插接板固定槽之间存在粘接间隙19,上盖板上设有进胶通道112,进胶通道用于向粘接间隙中填充胶粘剂,将上盖板、加强板和下盖板固定成一体;
上盖板的上表面上涂覆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容胶腔的截面形状为菱形结构,溢胶槽的深度为上盖板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还设有若干定位孔110和出声孔111。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的涂覆方法如下:
(1)使用涂覆系统中的抛光装置对上盖的上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2)使用涂覆系统中的刷涂装置在上盖上涂覆两层保护层,第一层保护层的厚度为0.1-0.3mm,第二层保护层的厚度为1-2mm;
所述的涂覆系统包括抛光装置3、刷涂机构2和传输机构4;
传输机构包括工作台21,工作台上沿其长度方向通过轴承座可转动的设有第一丝杠23和第二丝杠24,第一丝杠与第三电机25相连接,第二丝杠与第四电机26相连接,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上通过螺纹配合的设有固定底座27,固定底座上设有固定夹具28,通过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控制固定底座沿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进行往复运动,固定夹具包括固定夹具底板232,固定夹具底板上垂直的设有两个支撑侧壁233,两个支撑侧壁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个调节槽234,调节槽内通过第二弹簧235与固定压板236相连接,固定夹具底板上设有与定位孔和出声孔相对应的顶块,用于将上盖的上表面补成一个完整的平面,便于涂覆操作;
抛光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抛光组件固定架32,抛光组件固定架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预清理机构、抛光机构和后清理机构;
抛光工作台上设有集液槽39,集液槽为上大下小的四棱台结构,集液槽位于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之间、且位于抛光装置下方,集液槽底部设有过滤槽324,过滤槽中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过滤板层325、活性炭层326、砾石层327,砾石层下方设有出水口328;集液槽用于收集废液,通过过滤槽过滤后,清水自出水口排出用于循环再利用;
预清理机构包括预清理机构固定座310,预清理机构固定座底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喷头311、清理辊312和第二喷头313,第一喷头为直射喷头,第二喷头为雾化喷头,清理辊包括清理辊体,清理辊体可转动的设置在预清理机构固定底座底部,清理辊体上包覆设有一圈厚度为2-3cm的软毛刷,软毛刷与固定夹具相接触,清理辊通过第三电机控制旋转,清理辊顺时针进行旋转;
抛光机构包括抛光机构固定座314,抛光机构固定座底部自左向右依次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抛光辊315和第二抛光辊316,第一抛光辊包括第一抛光辊体317,第一抛光辊体上间隔的设置三圈第一硬毛刷318,第二抛光辊包括第二抛光辊体319,第二抛光辊体上间隔的设置两圈第二硬毛刷320,第一抛光辊上的第一硬毛刷和第二抛光辊上的第二硬毛刷交错设置,第一抛光辊通过第四电机控制旋转,第二抛光辊通过第五电机控制旋转;
后清理机构包括后清理机构固定座321,后清理机构固定座底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三喷头322和喷气管323,第三喷头为直射喷头;
软毛刷以尼龙为材料制成;第一硬毛刷和第二硬毛刷均以碳化硅为材料制成;第一抛光辊的旋转速度大于第二抛光辊的旋转速度;第一抛光辊上相邻两个第一硬毛刷之间的距离L1≤第二抛光辊上的第二硬毛刷的宽度L2;
刷涂机构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刷涂组件固定架22,刷涂组件固定架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点胶机构、第一压胶机构、第一加热机构、第二点胶压胶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
第一点胶机构包括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的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29,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与若干导向杆210的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可移动的穿过刷涂组件固定架,气缸211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气缸的推杆与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相连接,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点胶组件212;
点胶组件包括外点胶管213、内点胶管214和点胶腔215,圆柱体结构的点胶腔设置在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中,点胶腔的底部设有一圈内支撑环216和一圈外支撑环217,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之间围绕形成缓冲腔,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的顶部固定一个上支撑环218,内点胶管穿过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与内支撑环和上支撑环的内壁固定连接,缓冲腔内设有一个活塞环219,外点胶管包覆设置在内点胶管的外部,外点胶管的顶部穿过第一点胶机构固定座与活塞环固定连接;内点胶管的顶部设有一个塞盖220,塞盖顶部设有若干塞杆221,塞杆底部穿过上支撑环与活塞环固定连接,塞杆外部包覆设置一个压缩弹簧222,压缩弹簧固定在上支撑环底部和活塞环顶部之间,当压缩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内点胶管的最低点位于外点胶管的最低点的上方,点胶腔顶部设有第一进胶管道223,通过第一进胶管道向点胶腔内注入涂料;
第一压胶机构包括第一压胶辊224,第一压胶辊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压胶辊固定座225上,第一压胶辊固定座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
第一加热机构226和第二加热机构227均为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的电加热板;
第二点胶压胶机构包括固定在刷涂组件固定架上的第二点胶机构固定座228,第二点胶机构固定座上设有长条形结构的出胶板229,出胶板顶部穿过第二点胶机构固定座与第二进胶管道230相连接,出胶板右侧设有刮胶板231,第二进胶管道用于向出胶板内注入涂料;
第一点胶机构中的涂料浓度小于第二点胶压胶机构中的涂料浓度。

Claims (4)

1.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其特征为,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加强板;上盖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下盖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拼接形成加强板容纳腔,加强板设置在加强板容纳腔中;
上盖板的顶部设有一圈溢胶槽,溢胶槽的深度小于上盖板的厚度,溢胶槽的中间两侧分别向外突出形成容胶腔;
加强板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圈粘接板,粘接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一圈上插接板和一圈下插接板,上插接板插入式的设置在上盖板底部的上插接板固定槽中,下插接板插入式的设置在下盖板顶部的下插接板固定槽中,上插接板与上插接板固定槽之间,下插接板与下插接板固定槽之间存在粘接间隙,上盖板上设有进胶通道,进胶通道用于向粘接间隙中填充胶粘剂,将上盖板、加强板和下盖板固定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其特征为,上盖板的上表面上涂覆保护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其特征为,所述容胶腔的截面形状为菱形结构,溢胶槽的深度为上盖板厚度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其特征为,所述上盖上还设有若干定位孔和出声孔。
CN201721818197.5U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35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8197.5U CN207835722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8197.5U CN207835722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5722U true CN207835722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88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1819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35722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57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6642A (zh) * 2017-12-22 2018-03-27 奥音新材料(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6642A (zh) * 2017-12-22 2018-03-27 奥音新材料(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CN107846642B (zh) * 2017-12-22 2024-04-26 镇江贝斯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35722U (zh)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CN107855251A (zh) 用于自动化柔性制造生产线的受话器上盖涂覆系统
CN114289226A (zh) 一种智能制造领域的汽车镀膜设备
CN115816196A (zh) 一种建筑房屋墙体防水密封处理装置
CN107846642A (zh) 一种高强度的受话器上盖
CN107846656A (zh) 用于受话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抛光装置
CN111613392A (zh) 一种基于漆包线加工用均衡上漆装置
CN112959234A (zh) 一种静电植砂方法及设备
CN210907218U (zh) 一种pi膜清洁装置
CN207888438U (zh) 受话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抛光装置用传输机构
CN216988392U (zh) 一种全自动涂胶收卷卷膜装置
CN205604678U (zh) 自泵式辊涂装置
CN111905957B (zh) 一种油管防腐保护用外壁均匀涂料装置
CN114985133A (zh) 一种用于mdf中纤板粉末喷涂的反向电极
CN105666278A (zh) 一种竹纤维板干漆包边机
CN207951790U (zh) 喷涂装置
CN207735156U (zh) 打印机胶辊喷涂机
CN21781217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地下室防渗漏用防水层涂覆装置
CN107932318A (zh) 受话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抛光装置用传输机构
CN216635840U (zh) 微凹涂墨机
CN21781215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粉墙装置
CN109926264A (zh) 一种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表面涂层装置
CN218223159U (zh) 一种墙纸上胶装置
CN116657100B (zh) 一种立式真空蒸镀机
CN219129750U (zh) 一种带有针头清洗功能的涂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