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1377U -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1377U
CN207831377U CN201820154841.1U CN201820154841U CN207831377U CN 207831377 U CN207831377 U CN 207831377U CN 201820154841 U CN201820154841 U CN 201820154841U CN 207831377 U CN207831377 U CN 207831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mbustion
exhaust gas
column
trea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48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崎勉
张学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m Chen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m Chen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m Chen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m Chen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548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1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1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13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属于废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该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燃烧室及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燃烧室连通,第一管道用于作为有机废气进入燃烧室的通道,燃烧室用于燃烧有机废气;燃烧室包括外壳、加热装置及燃烧柱,外壳用于包围燃烧柱,外壳的材质为保温材料;加热装置设置在燃烧柱上,加热装置用于使有机废气达到燃点并燃烧;燃烧柱为中空结构,中空燃烧柱与第二管道连通,第二管道用于作为排出燃烧后的有机废气的通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处理有机废气,改善了现有技术温度低、热损耗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类生产活动及生活中有机废气随处可见,未经处理的有机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不仅严重污染环境也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而对有机废气进行净化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主要有活性炭过滤法、光氧催化加过滤法及燃烧法三种。但活性炭过滤法不仅过滤效率低而且易产生固体废弃物,综合运营成本也较高,整体处理效果并不理想。而光氧催化加过滤法处理机废气的效果不稳定且易产生臭氧和固体废弃物,易造成二次污染,处理效果也不理想。燃烧法可以使有机废气通过高温氧化转化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因此燃烧法较前两种方法处理有机废气的效果比较理想。
而现有的一种燃烧有机废气装置是采用耐火砖和水泥作为燃烧室的腔体,在腔体上绕有电阻丝,利用电阻丝加热天然气进而燃烧腔体内有机废气,但是现有的燃烧有机废气装置热损耗大,热效率较低,能够达到的有效温度也较低,不能高效利用能源。而且还要对燃气燃烧后废气进行二次处理,增加了运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温度低、热损耗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燃烧室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用于作为有机废气进入所述燃烧室的通道,所述燃烧室用于燃烧有机废气;
所述燃烧室包括外壳、加热装置及燃烧柱,所述外壳用于包围所述燃烧柱,所述外壳的材质为保温材料;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燃烧柱上,所述加热装置用于使有机废气达到燃点并燃烧;
所述燃烧柱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燃烧柱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用于作为排出燃烧后的有机废气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侧壁及顶盖;
所述外壳的侧壁上方设置有开口,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侧壁的上方开口处,用于将所述开口密封;
所述燃烧柱设置在所述顶盖上,且所述顶盖与所述燃烧柱的中空部对应的位置为开孔,所述开孔用以与所述燃烧柱的中空部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内嵌在所述燃烧柱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阻带,所述电阻带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往复蜿蜒设置,并布满所述外壳的侧壁。
进一步的,包括余热处理装置,所述余热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余热处理装置用于吸收所述第二管道内的燃烧后的有机废气。
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处理装置为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内的换热介质为水,所述热交换器内的水输往外部热水管路。
进一步的,包括吸风结构,所述吸风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入口端,所述吸风结构用于将所述有机废气吸入所述第一管道中。
进一步的,包括引风结构,所述引风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引风结构用于将所述燃烧柱内燃烧后的有机废气引入第二管道中。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为漏斗形结构,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用于为清除所述燃烧柱内的固体杂质提供通道。
进一步的,包括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
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与所述燃烧室连接一端,所述第一阀门用于将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燃烧室的连通通道连通或者隔断;
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与所述燃烧柱连接一端,所述第二阀门用于将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燃烧柱的连通通道连通或者隔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燃烧室及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燃烧室连通,待处理的有机废气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燃烧室中后,燃烧室内的加热装置开始加热,并将热量传递给燃烧室内的有机废气,当达到有机废气的燃点后,有机废气开始燃烧。由于燃烧室的外壳为保温材料,因而燃烧室内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的损失很小,能够达到的有效温度较高。燃烧室包括燃烧柱,燃烧柱为中空结构,而中空燃烧柱与第二管道连通,经过燃烧室燃烧后的有机废气可以通过燃烧柱及第二管道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减少了热量损失,提升了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改善了现有技术温度低、热损耗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燃烧室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燃烧柱与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燃烧室及支架的俯视图。
图中:
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燃烧室;4-余热处理装置;5-支架;10-吸风结构;11-第一阀门;20-引风结构;21-第二阀门;30-外壳;31-加热装置;32-燃烧柱;33-排污口;300-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及燃烧室3。第一管道1与燃烧室3连通,第一管道1用于作为有机废气进入燃烧室3的通道,燃烧室3用于燃烧有机废气。图2为图1中的燃烧室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燃烧室3包括外壳30、加热装置31及燃烧柱32,外壳30用于包围燃烧柱32,外壳30的材质为保温材料。加热装置31设置在燃烧柱32上,加热装置31用于使有机废气达到燃点并燃烧。燃烧柱32为中空结构,如图1所示,中空燃烧柱32与第二管道2连通,第二管道2用于作为排出燃烧后的有机废气的通道。
在使用过程中,有机废气经由第一管道1进入燃烧室3,燃烧室3中的加热装置31开始加热产生热量,当燃烧室3中的有机废气达到燃点后,有机废气开始燃烧,经燃烧后的有机废气可以转化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经燃烧后的有机废气最终通过第二管道2排出。其中,燃烧室3还包括外壳30及燃烧柱32,且外壳30的材质为保温材料,在燃烧室3中的加热装置31产生热量时,保温外壳30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进而使燃烧室3内的热量损耗较少。而燃烧柱32为中空结构,中空燃烧柱32与第二管道2连通,经燃烧后的有机废气可以通过燃烧柱32以及第二管道2排出。
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可以提升加热装置31的热量利用率,能够达到的有效温度较高,可以高效利用能源。改善了现有技术温度低、热损耗高的问题。
其中,燃烧柱32的材质可以是陶瓷,考虑到陶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及具有较低的热传导率,本实施例优选燃烧柱32的材质为陶瓷。其中,燃烧柱32的形状可以是长方体,可以是圆柱,还可以是六棱柱体,本实施例中的燃烧柱32为六棱柱体。
其中,外壳30可以是由二氧化硅制成的保温材料层和铁皮层构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30包括侧壁及顶盖300,外壳30的侧壁上方设置有开口,顶盖300设置在侧壁的上方开口处,用于将开口密封。燃烧柱32设置在顶盖300上,且顶盖300与燃烧柱32的中空部对应的位置为开孔,开孔用以使燃烧柱32的中空部与第二管道2连通。
其中,顶盖300可以是由两层相同的圆环结构叠放在一起构成的,顶盖300的材质为保温材料,顶盖300用于将外壳30侧壁上方的开口密封。在烧燃室中的加热装置31工作时,顶盖300可以加强外壳30的保温作用,更进一步的减少了燃烧室3中的热量损失。在实际应用中,顶盖300与外壳30侧壁之间可以是通过固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如焊接,固接的连接方式不仅可以更好的改善外壳30的保温作用,还可以使顶盖300与侧壁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包括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装置31的功率。其中,燃烧柱32设置在顶盖300上,如图3所示,加热装置31设置在燃烧柱32上,加热装置31中的一部分可以伸出顶盖300并与控制器连接。对于不同浓度、不同燃点的有机废气,设置有控制器的本实施例可以在节能的基础上最大效率的利用加热装置31产生的热量。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燃烧室3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可以与显示器连接,温度传感器将测到的温度数据传输到显示器上后,显示器将所测温度的温度值显示出来,进而可以根据显示器显示的温度调节控制器,进而调节燃烧室3内加热装置31产生的热能。其中,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热电偶。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1可以是内嵌在燃烧柱32的侧壁上的,内嵌后的加热装置31的外表面与燃烧柱32的侧壁表面可以在同一表面上。内嵌在燃烧柱32侧壁上的加热装置31可以减少与有机废气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有机废气对加热装置31的影响。同时,在对燃烧柱32中空部位里的有机废气进行燃烧时,加热装置31要先将热量传递给燃烧柱32侧壁,而加热装置31设置在燃烧柱32的侧壁上,可以减少上述热量的传递,进而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因而本实施例优选将加热装置31内嵌在燃烧柱32的侧壁上。
在实际应用中,加热装置31可以是电阻带,如图3所示,电阻带在外壳30的侧壁上往复蜿蜒设置,并布满外壳30的侧壁。往复蜿蜒的设置形式可以增加电阻带的长度用量,进而可以增加电阻带的功率,使燃烧室3内的温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温度值。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包括余热处理装置4,如图1所示,余热处理装置4设置在第二管道2上,余热处理装置4用于吸收第二管道2内的燃烧后的有机废气。余热处理装置4可以将燃烧后的有机废气进行二次利用,进而节约能源。
其中,余热处理装置4可以是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内的换热介质为水,热交换器内的水输往外部热水管路。在实际应用中,热交换器将燃烧后的有机废气吸收后,再将燃烧后的有机废气的热量交换给水,经热交换器换热后的水可以用于生活中。
在本实施例中,余热处理装置4还可以是热交换器及温水发电机,热交换器内的换热介质为水,热交换器可将燃烧后的有机废气的热量交换给水,水被加热后通过温水发电机,温水发电机中通入上述被加热的水后可以产生电能并可以向外界提供电能。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包括吸风结构5,如图1所示,吸风结构5设置在第一管道1的入口端,吸风结构5用于将有机废气吸入第一管道1中。其中,吸风结构5可以是吸风罩。吸风结构5可以使有机废气更快的进入第一管道1进而进入燃烧室3中,因此,本实施例优选在第一管道1的入口端设置有吸风结构5。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有引风结构20,引风结构20设置在第二管道2上,引风结构20用于将燃烧柱32内燃烧后的有机废气引入第二管道2中。其中,引风结构20可以是引风机。当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余热处理装置4时,可以将引风结构20设置在余热处理装置4与第二管道2靠近燃烧室3一端之间,引风机构可以提升燃烧后的有机废气的排出速度,因此,本实施例优选在第二管道2上设置有引风结构20。
在实际应用中,外壳30的底部结构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漏斗形结构。其中,外壳30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33,排污口33用于为清除燃烧柱32内的固体杂质提供通道。当外壳30底部为漏斗形结构时,排污口33设置在漏斗形结构的最底端,因而有机废气燃烧后产生的固体杂质可以自动堆积到排污口33处,为定期清理燃烧室3内的固体杂质提供了方便。其中,排污口33处还可以设置有盖子,盖子可将排污口打开或者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一阀门11及第二阀门21,如图1所示,第一阀门11设置在第一管道1上与燃烧室3连接一端,第一阀门11用于将第一管道1与燃烧室3的连通通道连通或者隔断。第二阀门21设置在第二管道2上与燃烧柱32连接一端,第二阀门21用于将第二管道2与燃烧柱32的连通通道连通或者隔断。
在使用本实施例处理有机废气时,可以在有机废气进入第一管道1时,将第一阀门11打开,有机废气进入第一管道1后,再将第一阀门11关闭。在此过程中,第二阀门21是关闭的,经过上述过程,进入燃烧室3内的有机废气不能再通过第一管道1回流或者通过第二管道2排出。开启加热装置31后,有机废气达到燃点即可燃烧,将有机废气燃烧后,可以打开第二阀门21,燃烧后的有机废气可以通过第二管道2排出。
可以看出,设置有第一阀门11以及第二阀门21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可以为燃烧有机废气提供良好的燃烧环境,因此,本实施例优选在第一管道1上与燃烧室3连接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11,在第二管道2上与燃烧柱32连接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21。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燃烧室3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有加热装置31,如电阻带,电阻带也可以是往复蜿蜒设置在燃烧室3底部的。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包括有支架5,如图1或图2所示,支架5用于支撑燃烧室3。支架5可以是与外壳30连接的,进一步的,支架5的一端可以与外壳30上的顶盖300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地面上。当设置有支架5时,被支撑的燃烧室3的底部可以与地面具有一定的距离,由于燃烧室3中外壳30底部的底端可以设置有排污口33,设置有支架5可以便于通过排污口33定期清理燃烧室3内的固体杂质。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通过保温外壳30以及保温顶盖300可以减少本实施例的热量损失。通过内嵌在燃烧柱32上的往复蜿蜒设置的电阻带可以提升燃烧室3内产生的热量。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在燃烧有机废气时,燃烧室3内的温度可控制在200~1100摄氏度。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余热处理装置4,余热处理装置4可以将燃烧后的有机废气进行二次利用,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减少了热量损失,提升了加热装置31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改善了现有技术温度低、热损耗高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燃烧室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用于作为有机废气进入所述燃烧室的通道,所述燃烧室用于燃烧有机废气;
所述燃烧室包括外壳、加热装置及燃烧柱,所述外壳用于包围所述燃烧柱,所述外壳的材质为保温材料;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燃烧柱上,所述加热装置用于使有机废气达到燃点并燃烧;
所述燃烧柱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燃烧柱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用于作为排出燃烧后的有机废气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侧壁及顶盖;
所述外壳的侧壁上方设置有开口,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侧壁的上方开口处,用于将所述开口密封;
所述燃烧柱设置在所述顶盖上,且所述顶盖与所述燃烧柱的中空部对应的位置为开孔,所述开孔用以与所述燃烧柱的中空部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内嵌在所述燃烧柱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阻带,所述电阻带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往复蜿蜒设置,并布满所述外壳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处理装置,所述余热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余热处理装置用于吸收所述第二管道内的燃烧后的有机废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处理装置为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内的换热介质为水,所述热交换器内的水输往外部热水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结构,所述吸风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入口端,所述吸风结构用于将所述有机废气吸入所述第一管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风结构,所述引风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引风结构用于将所述燃烧柱内燃烧后的有机废气引入第二管道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为漏斗形结构,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用于为清除所述燃烧柱内的固体杂质提供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
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与所述燃烧室连接一端,所述第一阀门用于将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燃烧室的连通通道连通或者隔断;
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与所述燃烧柱连接一端,所述第二阀门用于将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燃烧柱的连通通道连通或者隔断。
CN201820154841.1U 2018-01-29 2018-01-29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31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4841.1U CN207831377U (zh) 2018-01-29 2018-01-29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4841.1U CN207831377U (zh) 2018-01-29 2018-01-29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1377U true CN207831377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95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484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31377U (zh) 2018-01-29 2018-01-29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13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1357A (zh) * 2020-10-21 2021-02-12 江苏旭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油漆的管道粘油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1357A (zh) * 2020-10-21 2021-02-12 江苏旭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油漆的管道粘油处理装置
CN112361357B (zh) * 2020-10-21 2023-08-04 江苏旭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油漆的管道粘油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31377U (zh)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106705077B (zh) 废气焚烧装置
CN212225360U (zh) 一种余热利用装置
CN203964688U (zh) 一种窑炉用多段式双层面空气换热器
CN213454211U (zh) 一种具有废气余热保温功能的节能型燃气壁挂炉
CN212108439U (zh) 一种焚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5655329U (zh) 一种节能炉
CN105805761B (zh) 一种垃圾燃烧热能利用装置
CN208395217U (zh) 一种全烧高炉煤气高风温热风炉
CN209415476U (zh) 过程气体分析系统废气净化装置
CN204534615U (zh) 一种火力发电站的新型烟囱
CN212584970U (zh) 一种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设备
CN207893773U (zh) 一种有机废气热力氧化装置
CN208475712U (zh) 一种利用超低浓瓦斯氧化热制备洗浴热水的系统
CN206300353U (zh) 冷凝水收集排放器
CN207035482U (zh) 环保锅炉及供暖设备
CN208067299U (zh) 一种用于铝压铸机的机边炉
CN207778789U (zh) 一种小型余热保温式节能供热锅炉
CN207035153U (zh) 一种三甘醇再生塔尾气过热焚烧净化系统
CN207741333U (zh) 一种带有多层加热腔体的新型供热锅炉
CN207831399U (zh) 一种锅炉烟气热能回收装置
CN208998092U (zh) 一种圆柱筒状脱附再生装置
CN201819256U (zh) 蜂窝煤采暖炉
CN108980868A (zh) 节能废气焚烧炉
CN210485685U (zh) 一种蒸汽锅炉给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9